歷史與文學
發(fā)布時間:2017-02-0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歷史與文學篇一:歷史與文學的完美結(jié)合
歷史與文學的完美結(jié)合
——讀《史記》有感
廣西師大附外 初156班 廖宇翔
歷史,在我們的眼中,它是神奇的,因為它記載了許多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它是奇妙的,因為它能告訴我們以前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同時,它也是枯燥的,因為它只是簡簡單單地說明了當時的時間與事件。而文學,是豐富的、多姿多彩的,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往往非常吸引我們?nèi)ラ喿x。當歷史與文學完美結(jié)合在一起,會讓我們在享受優(yōu)美的文字的同時,能了解或?qū)W習到有關歷史的知識,增加我們的知識面。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部把歷史與文學完美結(jié)合的作品,那就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歷史、文學家司馬遷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我利用寒假的時間閱讀了這部《史記》,有很多感觸。
《史記》記敘了從炎帝黃帝時期到他死之前(西漢時期)的政事與著名人物,是一部宏偉巨制,讓后人知道了那個時期的人物與事情。從炎帝黃帝時期到西漢時期,足足幾千年!我真佩服作者,佩服他能記錄這么長時間的事情,還記得那么詳細!我想,在當時,在現(xiàn)代,甚至在以后,可能也不會出現(xiàn)像《史記》那樣的作品。在《史記》里的事跡都描述得很詳細,例如在記敘炎黃堯舜禹五帝時期就用了十幾頁文字,足以證明它內(nèi)容的詳細。所以,閱讀《史記》,我認為不僅可以讓你了解歷史, 還能讓你了解到在學校里學習的《歷史》教科書里略寫的、沒寫的事。
《史記》在記敘歷史的同時,也在里面加上了許多的文學元素,例如:《史記》里面有些事件或個人作者會寫出自己的觀點,之后又回到敘述的事件中,這是“夾敘夾議”;在《史記·列傳》中對人物及事件的描寫也很細致,在文中多次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我在這里不得不再次對作者司馬遷老師有敬佩之意,佩服他在寫歷史事件的同時,還加上了文學元素,還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好,像在《列傳·屈原列傳》中,通過作者的細致描述,塑造出一個愛國、有擔當、為人民著想的屈原;從他的自序中,我看出他也是一個愛國、有抱負的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證明:《史記》既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紀傳。它使原來比較枯燥的歷史事實加上文學元素后變得更活躍了,讓我們對歷史,對古代文學有了更多的興趣。我想,這也是《史記》千年不衰深受讀者追捧的原因吧。
這就是歷史與文學完美結(jié)合的作品——《史記》。
歷史與文學篇二:歷史與文學中曹操形象比較
歷史與文學中曹操形象比較
摘要:曹操是中國古典文學畫廊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形象,家喻戶曉。作為歷史人物,史書中的曹操本是一個復雜的人,千百年來爭議不斷的人物。從歷史曹操的歷史定位與文學曹操的文學形象進行分析比較,可以還歷史曹操與文學曹操以本來的面目。
關鍵詞:曹操形象 歷史 文學
前言
在中國文學史上,曹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文學形象,小說中的曹操既 “奸”又“狠”,是一個被否定的角色。與小說相比,歷史人物曹操性格更為豐富,史學家稱他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本文對歷史曹操的歷史定位與文學曹操的文學形象進行了分析比較,也探究了《三國演義》中曹操文學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歷史曹操的歷史定位
歷史上的曹操是漢末的風云人物,是偉大的軍事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對當時的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統(tǒng)一了北方,為晉朝的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曹操,也就根本不會有后來的“三分鼎足”的局面,甚至連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都不會結(jié)束。正如曹操自己說的“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作為歷史人物,其功過是非大致可以歸納出來。功勞主要有四:
1.曹操在漢末的混亂局面中東征西討,最終統(tǒng)一北方。
2.曹操抑制豪強,移風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對社會有益的措施。在用人上能夠“唯才是舉”。
3.曹操精研兵法,學習并總結(jié)了古人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對古代軍事理論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他對《孫子兵法》十三篇的注釋知道今天還是典范。
4.曹操是個偉大的詩人,其詩以樂府舊題寫漢末實事,風格悲涼慷慨,開建安時代詩風。比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倍际悄捴巳丝诘暮迷姡О倌暌恢北蝗藗兯Q道。
其過主要體現(xiàn)在:
1.殘暴不仁。曹操雖不是暴君,但其性格中殘暴不仁的一面在歷史上還是時有體現(xiàn)。易中天說其“閻王脾氣,菩薩心腸”,甚至有時達到濫殺無辜的程度。比如,前面所舉的例子,征徐州時“坑殺男女數(shù)十萬口于泗水,三為不流!辈懿俚臑E殺無辜使他頗失民心,以致雖統(tǒng)一北方,卻始終未能更能進一步。
2.自私自利。正是曹操的自私自利,使他利令智昏,招致了幾次大敗,最終錯失了一統(tǒng)天下的機會。尤其是赤壁之戰(zhàn),要建立蓋世奇功,實現(xiàn)自己的帝王夢,這一私心使他不聽忠言,最終導致慘敗。
3.奸詐虛偽。曹操的奸詐前面已經(jīng)有所論述,而與奸詐相伴而生的,則是其虛偽。曹操寫的《讓縣自明本志令》是后世擁躉者所推崇的,認為“未嘗不抽序心腹,慨當以慷!闭J為此中流露著率真之氣。而事實上,不過是他意欲逼宮之前的一次火力偵察而已。而且,他還讓三縣,確是以封其三子為侯作為條件的。并且,就在這之后不及,就設置了“副丞相”,并由其子曹丕擔任!盎蛞姽聶(quán)重,妄相忖度,疑孤有異心,此大謬也。孤常念孔子稱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痹圃撇贿^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而已。
4.傲慢自大。曹操不是個謙和的人,而謙和恰恰是做一個優(yōu)秀領導者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曹操的驕傲自大,數(shù)次使其痛失良機。東晉習鑿齒評道“昔齊桓一矜其功而叛九國,曹操
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于數(shù)十年之內(nèi)而棄之于俯仰之頃,豈不惜乎?”
總之,曹操是漢末三國時期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對當時歷史的發(fā)展有很大的貢獻,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曹操有著自身性格上的嚴重不足,其事業(yè)也僅限于三分天下占有其一。和歷史上那些第一流的帝王如嬴政、劉邦、李世民相比,無論是個人才干還是歷史貢獻都尚有距離。李世民所說的“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當是比較恰當?shù)脑u價。
二、文學曹操的文學價值
作為文學人物的曹操,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是世界文學藝術畫廊中一個獨一無二的形象。作為一個文學形象,曹操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社會歷史的角度看,曹操形象是對歷史上曹操形象的基本概括。但作者并沒有對歷史人物的曹操進行簡單的復制,而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剪裁整理,對歷史上的曹操形象進行了二度加工,將之寫成了“奸”與“雄”二律背反的藝術典型。而且,這一藝術典型還涵蓋了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共有品性。這樣,這個形象就具有了更為深廣的歷史意義與社會內(nèi)涵。
其次,從藝術層面看,這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多側(cè)面的性格放射性地散發(fā)表現(xiàn),似忠、似奸、似善、似惡、又非奸、非奸、非善、非惡??可以說,曹操的形象已經(jīng)超越了類型化的模式,不再是“扁平人物”,而是一個“圓形人物”。
再有,從更為深廣的角度來看,曹操形象有著更為深廣的文化心理價值。曹操的形象,表現(xiàn)了人類在社會進步與自身發(fā)展中,道德與功利的矛盾突出,精神與物質(zhì)的對立統(tǒng)一,激發(fā)人們對假丑惡的批判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三、從《三國演義》看曹操文學形象形成的原因
《三國演義》在長期的成書過程中,受到當時社會上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具有“尊劉貶曹”的觀念已是一個明顯特征,作家要尊正統(tǒng)思想的代表劉備,就必然要貶斥曹操、孫權(quán)。不僅是要對他們本人的行為進行褒貶,而且連他們周圍人物的政治態(tài)度都隨之改變。像徐庶這個人物,在蜀能為劉備謀劃,進了曹營,不管曹操如何厚待,都是一言不發(fā)。作家為表現(xiàn)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總是不惜采取所能采取的任何手段,對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進行加工改造。對于曹操這個人物,羅貫中肯定是進行過修改增刪的。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描寫,基于作家“尊劉貶曹”的思想,他已變成了一個奸詐、狡猾、陰險的惡勢力的代表。對于歷史上曹操身上的某些優(yōu)秀之處,像曹操在北方實行的屯田制,規(guī)定民間的斌稅政策,都輕描淡寫地代過。卻運筆細膩地描述征張繡時,他下今不許馬踏青苗,反而自己的馬驚踏壞了大片麥田。曹操假意欲拔劍自刎,被眾將救住,割發(fā)以代。這個故事不僅不是贊美曹操,而是描寫了他虛情假意的狡猾?梢娮骷业倪x材是有其鮮明立場的。作家為了表現(xiàn)曹操的奸詐、兇狠性格,竟不惜編造某些情節(jié),為塑造人物服務。像寫曹操的殺人,有的是既無任何理由,也無歷史根據(jù)。
結(jié)語
對歷史的評價與對文學人物的評價是不一樣的。兩者有著評價視角的差異。歷史學的終極追求是“真”,而文學的終極追求是“美”。作為歷史人物,史書中的曹操本是一個復雜的人,千百年來爭議不斷的人物。而文學作品中對曹操形象的塑造,不能不受當時的民族情緒的影響而將之寫成方面人物。最終,史家的避諱和文人的虛構(gòu)使得兩個形象拉開了距離。
參考文獻:
[1] 傅隆基.曹操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典型的演化[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01.
[2] 毛元佑.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漢末軍事家曹操[J].國防.2007,03.
[3] 王改萍.試析曹操的文學形象和歷史形象——以《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描述為視
角[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0,01.
[4] 易中天,寒星. 易中天:曹操是個“可愛的梟雄” [J].人物畫報.2010,04.
[5] 陳增榮.文治武功論曹操[J].作家.2010,08.
歷史與文學篇三:歷史建構(gòu)與文學闡釋
讀《史記》札記31:歷史建構(gòu)與文學
闡釋
——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為中心
內(nèi)容提要 本文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為例證,討論了“文學”的人物、事件與闡釋、傳播的“歷史”關系以及“歷史”建構(gòu)的四個層次解讀“文學”的學理認識。
一 琴挑回放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是一顆文壇巨星。他是“漢賦四大家”之首,創(chuàng)作了大批極有代表性的漢賦。當今社會中司馬相如的賦除了仍受文學史研究者關注外,早已不為絕大多數(shù)人欣賞,但是,司馬相如依然沒有淡出當今人們的視野。原因在于他和卓文君的一段傳奇情緣備受時人青睞,司馬相如也被今人譽為“情圣”。歷史給了司馬相如兩個截然不同的定位:古 代的文圣和當今的情圣。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這段情緣被《史記》、《漢書》、《西京雜記》、《樂府詩集》等文獻所載,其中,《史記》、《漢書》的史料可信度大,《西京雜記》、《樂府詩集》的真實性難以確立,所以,本文討論司馬相如的文獻基本文獻是《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相識是在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下世司馬相如回到成都之后。此前,司馬相如“以貲為郎”,作過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也在梁孝王手下與鄒陽、枚乘等人當過梁孝王的文學侍從。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薄稘h書·司馬相如列傳》的記載和《史記》完全一致,都說司馬相如從梁孝王游宦歸來后,“家貧無以自業(yè)”。 就在司馬相如生活十分窘迫之時,他的好友,臨邛縣(今四川邛崍)令王吉出手相助,邀請司馬相如到臨邛。于是,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王吉將他安頓在縣城的“都亭”里。 一出“琴挑”的浪漫劇正式拉開序幕。
司馬相如到達臨邛后,“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蓖跫幸庾鞒鲋t恭之態(tài),天天去看望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開始每天還見見縣令王吉,后來一律謝絕。司馬相如越是謝絕,王吉越是恭敬,天天造訪!翱姙楣Ь础笔怯幸庾鞒鲆桓碑吂М吘吹淖藨B(tài)。
王吉為什么要裝出這副畢恭畢敬的姿態(tài)呢?司馬相如在生存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投奔王吉,王吉為他提供了一切,王吉是相如的恩公,司馬相如此時感恩都無以相報,怎么可能將恩公王吉拒之于門外呢?顯然,這里有貓膩,因為司馬相如明顯是在作秀。 司馬相如這種反常的作秀究竟想干什么呢?
臨邛縣有兩位富商,一位是卓王孫,一位是程鄭,兩家都以煉鐵暴富。兩位富商聽說縣令王吉天天去賓館看望一位貴客,還屢屢碰壁,非常好奇,很想見識一下縣令的貴客。于是備下多桌酒宴,準備款待一下這位“貴客”,順便宴請一下縣令。當然,兩位富商的美意被縣令王吉笑納了。
宴請這天,王吉先到了卓王孫家。上百賓客已經(jīng)入席等候,到了中午,卓王孫才派專人去請司馬相如。但是,生活都無法自立的司馬相如竟然以有病為由,謝絕赴宴。“長卿謝病,不能往。”卓王孫在所有賓客到齊后派專人去請司馬相如赴宴,這是隆禮,“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縣令不敢吃東西,親自到相如家誠邀相如!八抉R相如不得已,強往”。 有趣的是,記載王吉親請司馬相如的《漢書》和《史記》在此處有一字之差:《史記》寫的是“相如不得已強往”,《漢書》寫的是“相如為不得已而強往”!稘h書》比《史記》多了一個“為”字!盀椤闭摺皞巍币,司馬相如故作清高,假裝不愿去赴宴。班固的這一個“為”字揭示了司馬相如假裝不赴宴的作秀。
《漢書》的記載證明,司馬相如這次臨邛之行,絕對不是一般的訪友,或是打秋風,而是有備而來,要辦成一件事,而且這件事一定和卓王孫有關。
王吉將司馬相如安頓在賓館里天天朝拜,是在造勢,制造新聞熱點,吸引卓王孫眼球,讓他上鉤:家宴宴請司馬相如。赴宴之際,他又“千呼萬喚始出來”,吊足了卓王孫的胃口,哄抬了自己的身價。
酒宴進行到高潮時,王吉將一張琴恭恭敬敬呈送到司馬相如面前說:“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拗不過縣令熱情相邀的司馬相如便順手彈了兩支曲子。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司馬相如有口吃的生理缺陷,但他的文章寫得好,琴也彈得好。王吉讓相如賦琴,一是讓司馬相如規(guī)避了自己的弱項口吃,二是讓司馬相如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強項賦琴。
王吉讓司馬相如在卓王孫的家宴上賦琴,到底是為什么呢?
原來,“卓王孫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此句中的“繆”字道出了司馬相如和密友王吉的確策劃了一個驚天大陰謀。
司馬相如和密友王吉想從這個陰謀中得到什么呢?
撫琴一曲,實際上是為了讓一位小姐芳心暗許。
一個人有了愛好,就成為一個人的軟肋。卓文君酷愛音樂,精通音樂,恰恰成了卓文君的軟肋。司馬相如其實早把卓文君給琢磨透了,卓文君酷愛音樂,精通琴瑟,這是她的心理興奮點。一曲表達自己愛慕之情的琴曲正是司馬相如打開卓文君芳心的一把萬能鑰匙。司馬相如排兵布陣多時,謀的就是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卓文君!
司馬相如應臨邛縣令王吉之邀來臨邛之時,從容大方,舉止文雅,加之相如英俊帥氣,整個臨邛縣已經(jīng)無人不知。寡居在家的卓文君早已風聞,只是無緣相會。司馬相如一到卓文孫家酒宴上,他的風采立刻震撼了酒宴中的整個臨邛上流社會。司馬相如在酒宴上飲酒,彈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文君從門縫里早已看見了司馬相如風流倜儻的樣子,內(nèi)心萬分仰慕,惟恐自己配不上相如。一支求婚曲更讓文君小姐如醉如癡,心動不已。酒宴結(jié)束后,“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這讓卓文君幸福得直暈!拔木雇霰枷嗳,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到了司馬相如成都的家中,卓文君才發(fā)現(xiàn),司馬相如的家中“家居徒四壁立”。
卓文孫聽說自己的女兒私奔司馬相如,而且,兩人已經(jīng)離開臨邛回成都,氣憤填膺。作為大漢帝國的首富自有殺手锏:“不分一錢也”!有人勸卓王孫,文君是自家親骨肉,何必如此呢?但是,卓王孫經(jīng)濟制裁的決心非常堅決:一分錢不投!
兩個“戀愛大過天”的年輕人度過蜜月之后,立即感受到生活的艱辛與窘迫!第一個受不了的是卓文君!“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司馬相如同意了愛妻的意見,“與俱之臨邛”。
相如變賣了自己的香車寶馬,在臨邛買了一處房子,開了個酒店。他讓卓文君親自站柜臺賣酒,自己穿戴上大圍裙,和伙計們一塊兒洗碗。
卓文君回臨邛開酒店,并親自“當壚”賣酒;卓王孫的女婿司馬相如身穿大圍裙,和傭人一樣打雜干活,“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卓王孫又羞又氣,無處發(fā)泄,畢竟卓文君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卓文君的兄弟和長輩紛紛從中斡旋:你只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又不缺錢;文君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司馬相如的妻子,司馬相如是個人才,并非無能之輩,完全可以信賴。再說他還是王縣令的貴客,你何必如此制裁他呢?卓王孫實在是受不了這份窩囊氣,只好花錢消災,“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這就是名動千古的“琴挑”。
二 質(zhì)疑神話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的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在其身后向著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發(fā)展。
一是文人的詬。ㄙ|(zhì)疑神話);二是文學的推崇(構(gòu)建神話)。
我們先看歷代文人的詬病。
第一個對司馬相如提出詬病的是稍后于司馬相如的另一位漢賦大家揚雄。揚雄在其名作《解嘲》中說:“司馬長卿竊貲于卓氏,東方朔割炙於細君。仆誠不能,與此數(shù)公者并故,默然獨守吾《太玄》!睋P雄批評司馬相如“竊貲”。揚雄的《解嘲》名動天下,是揚雄傳世名作中的翹楚,因此,揚雄提出的司馬相如“竊貲”說得以廣泛流傳。
什么叫“竊貲”?貲,財也。竊,指以欺詐手段非法獲得。揚雄說司馬相如從卓王孫手中得到一百萬是司馬相如以非法手段從卓王孫處竊取的。
這種詬病后人認同嗎?
東漢崔駰著《達旨》率先響應揚雄對司馬相如的評價:“竊貲卓氏,割炙細君。斯蓋士之遺行,而云不能與此數(shù)公者同,以為失類而改之也!蔽簳x時期葛洪《抱樸子外篇·博喻》在“竊貲”之外又提出了“竊妻”說:“抱樸子曰: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長才。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黃河合泥滓之濁,不害凌山之流。樹塞不可以棄夷吾,奪田不可以薄蕭何,竊妻不可以廢相如,受金不可以斥陳平!彪m然葛洪意在肯定司馬相如的貢獻,但“竊妻不可以廢相如”一句提出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是司馬相如“竊妻”。這等于在“竊貲”之外司馬相如又多了“竊妻”一罪。
齊、梁批評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程器》縱論古今文人之短時也提出司馬相如“竊妻”之論:“略觀文士之疵,相如竊妻而受金!
這樣,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遭到了兩方面的指責:一是相如“琴挑”文君是“竊妻”,二 是文君受金是司馬相如“竊貲”。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文章》再次肯定揚雄的“竊貲”說:“自古文人多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已,顯暴君過;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yōu);東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馬長卿竊貲無操!
唐人司馬貞著《史記索隱》也說:“相如縱誕,竊貲卓氏!
唐人劉知幾《史通·自序》云:“而相如自序,乃記其客逰臨卭,竊妻卓氏。以《春秋》所諱,持為美談。雖事或非虛而理無可取,載之於傳,不其愧乎?”
宋人魏天應編選的《論學繩尺》亦曰:“司馬相如、王褒皆蜀產(chǎn)也,?雍容閑雅者?不足覆竊貲之丑。”
宋人魏慶之的《詩人玉屑》卷十二“諸公品藻相如”條,摘錄前人多項評論,批評司馬相如的三句是:“司馬相如竊妻滌器,開巴蜀以困苦鄉(xiāng)邦,其過已多!
宋人對司馬相如批評最激烈的是蘇軾。他在《東坡志林》卷四說:“司馬相如歸蜀,臨卭令王吉謬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稱病,使者謝吉。及卓氏為具,相如又稱病不往。吉自往迎,相如觀吉意欲與相如為率錢之會爾。而相如遂竊妻以逃,大可笑。其《諭蜀父老》云:以諷天子。以今觀之,不獨不能諷,殆幾于勸矣。諂諛之意,死而不已,猶作《封禪書》。相如,真所謂小人也哉!”
蘇軾痛罵司馬相如為諂媚小人!并且尖銳地指出:司馬相如視臨邛縣令王吉邀請他赴卓氏之宴是“率錢之會”。《說文解字》釋“率”:“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彼裕奥省笨梢灾v為“聚集”、“聚斂”。“率錢”即聚錢,“率錢之會”即斂錢之宴。蘇軾認為這次赴宴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斂錢之宴。蘇軾盡管在文中怒斥王吉,但司馬相如是這次斂錢的元兇。蘇軾是第一位將司馬相如“竊妻”與“竊貲”兩項罪名放在一篇短文中大加撻伐的文人。 明人周是修《芻蕘集》卷一《述懷》詩:“相如未得意,偶然遇文君。何因即同載,萬里瀼西行。婦德固已失,竊貲名亦成。匪為足素愿,聊以慰羇情。古禮重親迎,終始猶難憑。所以既榮貴,一朝聘茂陵。”“婦德固已失”是陳腐之言,可不予理會,但此詩同樣肯定文君受金是相如“竊貲”。
可見,自西漢揚雄開始,歷史代文人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婚姻多有微詞,指斥司馬相如琴挑文君是“竊妻”,讓卓文君在臨邛“當壚賣酒”迫使卓王孫出錢是“竊貲”。
面對諸多的批判,第一個讓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是:司馬相如琴挑卓
文君究竟為的是什么?討論這一話題,第一個需要討論的是卓文君是不是美女? 為什么要討論文君的美丑呢?因為它和琴挑太有關系了。如果卓文君是一位丑女,司馬相如下這么大的功夫“琴挑”一位全國首富卓王孫的丑女,竊貲的目的豈不是太明白了嗎?《史記》沒有記載卓文君是否為國色天香。
《史記》是不是不寫一個人的美丑呢?不是。《史記》絕非不寫美色。《陳丞相世家》寫陳平美貌時,司馬遷用了非常明確的五個字:“平人長,美色。”陳平個子高挑(人長),而且非常漂亮(美色)。同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是美男子。直接描寫相如美貌的文字如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绷碛幸焕宰C:“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弊课木愿凶约号洳簧响n麗的司馬相如。
文獻中記載卓文君美麗的只有《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
如果《西京雜記》的記載可信,那么,卓文君一定是絕色美女。國色天香,十七妙齡,司馬相如十分仰慕,才有了與王吉密謀琴挑文君一事。為贏得美人而耍點小計謀,怎么看都是情有可原的吧。但是,《西京雜記》的可信度遠沒有《史記》高。
其次,即使卓文君非常漂亮,也只能說明琴挑文君的目的之一是抱得美人歸;但是,并不能排除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竊妻)之后還有“竊貲”之想;如果是先“竊妻”再“竊貲”,以“竊妻”謀“竊貲”,更為人不齒。
因此,司馬相如和縣令王吉的密謀以及琴挑文君恐怕不一定是為了抱得美人歸;至少,這個“美人”在比較可信的正史里看不到。
第二個問題是司馬相如回臨邛是否為了竊卓王孫的財呢?
司馬相如帶著卓文君回到“家居徒四壁立”的成都,無以生存,最后按照卓文君的建議到臨邛開酒店。酒店開在哪兒不行啊?為什么非開在臨邛?為了讓卓王孫丟人!讓卓王孫丟人干什么?讓卓王孫出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寫卓王孫聽說文君與相如在臨邛開酒店后“聞而恥之”。
《史記》記載司馬相如拿到一百萬錢和一百個奴仆后,立即關閉酒店,帶著卓文君回成都了。根據(jù)以上兩條看,司馬相如回臨邛開酒店,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讓卓王孫出錢。 所以,從漢代揚雄開始諸多文人都指責司馬相如“竊貲”。
三 構(gòu)建神話
這只是后世有關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故事的一種反映。另一方面,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還向著另一個方面演變: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自由愛情與美滿婚姻的典范!
這種演變的第一步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愛情婚姻故事的容量增大。始作俑者是《西京雜記》,此書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增添了四個重要情節(jié):
一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回成都后因生活無著而算計卓王孫;
二是卓王孫被算計后礙于臉面而厚遺文君;
三是卓文君貌美異常;
四是司馬相如后欲納妾,文君作《白頭吟》以諷,相如乃止。
《西京雜記》沒有記錄《白頭吟》詩的具體內(nèi)容!端螘分尽贩Q此詩為《白頭吟》,梁人編纂的《玉臺新詠》收錄此詩名為《山上雪》,但未指出它的作者是誰。南朝宋、齊時期的王僧虔《技錄》明確指出《白頭吟》的作者是卓文君;但是,此時《白頭吟》詩的名稱是《皚皚山上雪》。王僧虔上距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時代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且王氏未提史源,所以,王僧虔的話難以為學界認同。
我們不相信今傳《白頭吟》就是文君當年所作《白頭吟》,最有力的證據(jù)是文君生活的西漢中期不可能產(chǎn)生這樣成熟的五言詩
宋人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又收錄了這兩首詩,名之曰“古辭”:
皚如山上雪,皓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兒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這兩首《白頭吟》的內(nèi)容和卓文君的身世、心路歷程非常相似。所以,被附會為卓文君所作。
與《白頭吟》一樣廣泛流傳的是《鳳求凰》,它被附會為當年司馬相如賦曲琴挑文君所唱之曲: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加進了這些后人附會的元素之后,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發(fā)生了根本轉(zhuǎn)變,卓文君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第一奔!這種轉(zhuǎn)變之中最大的變化是刪掉了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相如和縣令王吉謀劃卓王孫、卓文君的細節(jié)。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刪去了司馬相如和王吉密謀卓王孫、卓文君的細節(jié),這個故事就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這種變化首先出現(xiàn)在宋元話本《警世通言》的《卓文君慧眼識相如》一篇中。
此期,更多的戲劇作品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突出了卓文君不以窮富選夫君,終成連理的故事。
宋代周密《武林舊事》中已有《相如文君》劇目,元代戲劇中出現(xiàn)了《卓文君夜奔相如》,鐘嗣成《錄鬼簿》著錄元人孫仲章《卓文君白頭吟》(劇本佚),《太和正音譜》、《元曲簡目》著錄元人范居中、施惠、黃天澤、沈珙四人合作《鹔鹴裘》(劇本佚)。元末明初佚名作者作有《卓文君駕車》。這說明,宋元俗文學中的戲劇、小說已開始演繹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
明代演繹司馬相如、卓文君故事的劇目更盛。明人佚名氏《漢相如獻賦題橋》雜劇的題目正名是:王令尹敬賢有禮,蜀富家擇婿無驕;卓文君當壚賣酒,漢相如獻賦題橋。全劇四折。劇寫漢武帝年間,臨邛縣令王吉與成都司馬相如為友,司馬相如宦游失意,王吉請他前往臨邛。臨邛有一富豪卓王孫,其女卓文君既有姿色,又好音樂,王吉有撮合之意,便命卓王孫及當?shù)馗簧萄缯埶抉R相如。席間,相如縱談古今,一座傾倒,又鼓琴《風求凰》,屏風后的文君大為所動。此時相如聽到環(huán)佩之聲,隱約看到文君衣裙,但無由見面,便借醉酒留宿卓家。卓王孫夜夢月下老人為相如作媒,醒來和夫人商量,愿將女兒嫁與相如。司馬相如醒來,思美人之心更加強烈,托人提親,竟然一拍即合,二人擇吉日成婚。相如新婚后淡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