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楊開亮:都是民主惹的禍?——四問秋石先生們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前幾天,偶然間讀到《求是》雜志署名秋石的宏論——《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為收兼聽則明之效,遂作《讀求是的一篇文章有感——關于<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的補充論據(jù)》一文,貼于博客,聊作自娛。孰料屢貼屢刪,屢刪屢貼,既不給公開,也不讓傳送,心中一時納悶:莫非得罪了何方神圣?事有蹊蹺,緣上次瀏覽此文時因實在難以卒讀,中道而棄,今日為釋疑再度搜索,果然發(fā)現(xiàn)文末有“課題組”字樣,括號內有四位理論家的大名。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方知同為公民,但憲法賦予的言論權卻不可同日而語,從而加深了對《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的認識和理解。

  但楊老還是覺得有話要說,不為別的,只為讀者,擔心文中的有一些常識性錯誤會混淆視聽,流傳下去,禍國殃民。楊老在此鄭重提醒諸位理論大家,不要把1840年以后的社會災難通通嫁禍給戊戌變法、君主立憲或三權分立。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彌天大謊,極易誤導我等“素質不高”的中國人。

  細讀秋文,思來想去,繞來繞去,躲來藏去,秋石先生們無非是想告訴我們一句話:都是民主惹的禍。

  列位看官如若不信,請允許我隆重轉引一段宏論以正視聽。論曰:

  “ 舊中國落后在什么地方?一開始有人認為落后在技術上,因此就有了“洋務運動”。甲午戰(zhàn)爭不僅令洋務運動破產,也讓許多人認識到,與日本明治維新取得的成功相比,中國還落后在政治制度上。這樣就有了康有為、梁啟超的“百日維新”運動。他們試圖依靠光緒皇帝推行新政,制定憲法,建立議會。但是,“戊戌變法”既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所接受,君主立憲制以失敗而告終,而封建專制制度也終于走到了歷史盡頭。

  辛亥革命勝利后,孫中山試圖把西方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與中國傳統(tǒng)的考試權、監(jiān)察權結合在一起,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但是,“三權分立”制度也好,“五權分立”制度也罷,在歷史上并沒有站住腳。袁世凱不僅解散了參議院,甚至還廢除共和,復辟帝制。在隨后的十幾年間,參議院成為北洋軍閥的玩偶和道具,北洋軍閥搞偽憲鬧劇,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為了欺騙人民,召開了“國民大會”,制定了所謂“憲法”。但是,即使這樣的“憲法”,也根本沒有得到真正實施。蔣介石集團徹底暴露了假民主、真獨裁的面目,把中國人民推入全面內戰(zhàn)的血雨腥風之中。

  近代中國的政治發(fā)展道路一再見證,在封建專制制度解體過程中,君主立憲制在中國行不通;
在封建專制制度解體之后,“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制在中國也破了產,建立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嘗試屢遭失敗”。

  先說結論的荒謬。中華民族自女媧捏泥造人以來,從光屁股跑了幾十萬年的洪荒時代,一直到袁世凱賄賂老佛爺奔馳轎車的電氣時代,哪朝哪代有過君主立憲制?又何來“一再見證”?中國又何時建立過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屢遭失敗”又從何談起?用一個未曾發(fā)生過的“事實”作事實論據(jù),怎么能推斷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真實結論?堂堂理論精英,手握如椽巨筆,竟然在某些微小的知識方面表現(xiàn)出如此令人吃驚的無知,實在令人汗顏。

  再請教史實與結論。楊老有四個問題尚未搞清,還望秋石先生們不吝賜教。

  

  一問:戊戌變法惹的禍?

  

  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運動,雖然淹沒在血泊之中,但其精神的不死,時至今日仍然是中華民族可以向世人稱道的一個亮點。戊戌變法不是死于“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而是死于專制和獨裁力量的太強大,死于執(zhí)政者的冥頑不靈。我們可以對六君子的頭顱無動于衷,但我們不可以使用“戊戌變法”“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參雜著幸災樂禍的謊言加以陳述,并將其與“君主立憲制以失敗而告終”構成因果關系,從而推論出民主不可行,改革只有死路一條的潛臺詞。這不僅是對歷史的不負責,對執(zhí)政者和讀者的不負責,更是愧對中國民主先驅忠魂的缺德行為。

  秋文的意思是,因為“戊戌變法”既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所接受,所以“君主立憲制以失敗而告終”,所以活該。這完全可以從“以失敗而告終”這個短語的習慣用法和語感色彩上得到證明——中國人都知道。

  那么,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時代,看看民主先驅們是如何在“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的形勢下進行變法的,又是誰腰斬了這場極有可能是中國走上憲政之路的變法運動?

  戊戌變法是一場由知識分子發(fā)起、由光緒皇帝直接領導的變法運動。其目標是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使中國走向君主立憲的近代化之路。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fā)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lián)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肮嚿蠒苯议_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戊戌變法的高潮是百日維新!≡诰S新人士和帝黨官員的積極推動下,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

  在此期間,光緒皇帝根據(jù)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目的在于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jīng)營管理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變法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但是,由于這些措施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封建頑固勢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權貴顯宦、守舊官僚對新政措施陽奉陰違,托詞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宣布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qū)的軍政大權,準備發(fā)動政變。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臺,然后發(fā)布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戊戌政變”宣告成功,遺老遺少彈冠相慶。戊戌政變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殺在逃的康有為、梁啟超;
逮捕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徐致靖、張蔭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將譚嗣同等六人殺害。

  白紙黑字,歷歷可考,是戊戌政變血腥鎮(zhèn)壓了戊戌變法 。

  這當然也是慈禧一生干過的蠢事當中最蠢的一件,無異于自掘墳墓。其直接后果是,讓世人看到了極權專制的猙獰面目,宣告了清廷公然與民主自由為敵,敲響了大清帝國行將滅亡的喪鐘,為十三年后的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了包括新軍起義在內的一切軟硬條件。

  我想說明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十年后,六君子早已獨留青冢向黃昏,直到1908年,對民主一直保持葉公好龍狀態(tài)的慈禧在形勢的逼迫下才出籠了一個《欽定憲法大綱》,這與秋文所言的“君主立憲制以失敗而告終”有何干系,莫非又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關公戰(zhàn)秦瓊?

  回過頭來說說秋文的另一想當然的判斷:“戊戌變法”“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前已言之,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運動。秋文的言下之意是,在中國搞民主是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的。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人就揚言:“中國人素質低,不適合搞民主”,沒想到這些污言還要穿越兩個世紀套在清國人民的頭上。如果說不是這樣,那我到要請問閣下:是否參加過1898年的民主變法運動?抑或是當時的“人民”吃了唐僧肉?如果閣下沒有親歷變法,又沒有如此高壽,那么,就得拿出史史實作為“不可能”的證據(jù)。如果三者均不具備,那么,所謂“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這一虛假推論豈不又是在欺騙“人民大眾”?

  事實上,戊戌變法前后,西方進步是想已經(jīng)是西風東漸,民主、自由、人權理念的傳播早已進入潤物細無聲的狀態(tài)。中國人閱讀盧梭、孟德斯鳩的著作,始于戊戌變法之前,西方近代民主學說的廣泛介紹,使民眾大開眼。當時,翻譯介紹的西方著作有主要有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理》,彌勒約翰的《自由原理》,斯賓塞爾的《原政》、《女權篇》、《社會學原理》,伯倫知理的《國家論》、《國法泛論》、《國家學綱領》等。此外,日本學者的著作,如《國憲泛論》、《憲法要義》、《憲法法理要義》、《萬國憲法比較》、《憲法論》、《英國憲法論》等也廣為流傳。其民主啟蒙教育的規(guī)模和聲勢,可以說是空前絕后。

  而此時馬克思學說卻只是像“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正在歐洲徘徊”。尚無機會飄入清國。

  盡管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殺害了“戊戌六君子”,毀棄了“百日維新”期間頒布的各種新政,但并沒有阻擋住西方政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改良派的骨干梁啟超、麥孟華、歐榘甲等逃亡海外,創(chuàng)辦了《大同日報》《清議報》《新民叢報》,宣傳民權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學說。在國內,清政府遭到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的重創(chuàng)以后,慈禧太后拾起了變法維新的大旗,開啟了清末新政。憲法大綱的出臺,沒有強大的民意和輿論支持力量,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情。

  輿論開放更是達到空前的程度。上海的《中外日報》、《時報》、《東方雜志》和天津的《大公報》等積極鼓吹民主憲政,,贊成立憲的人數(shù)驟然增多,立憲的呼聲更加高昂,上自權貴大臣,下至學校士子,無不言立憲,“皆謂專制之政不足復存于天下”, “二十世紀之時代,不立憲誠無以為國,不自由誠無以為民”,“振興中國,變專制為立憲,實為當務之急”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口號。一時間,立憲的聲浪響遍全國,“乃如萬頃洪濤,奔流倒注,一發(fā)而莫之或遏”,形成全國性的運動,“立憲”二字,成為民間的口頭禪。

  此情此景,怎能睜著眼睛說瞎話,斷言“不可能得到人民大眾的理解和支持”?

  民主運動發(fā)端于知識分子,得力于人民大眾,授權于光緒皇帝,最后“以失敗而告終”,王朝終于崩潰,那是西太后自絕于世界主流文明的果報,自己不想活,也不讓別人活,上帝都救不了他,與光緒皇帝、梁啟超、康有為、六君子有什么關系?

  

  二問:君主立憲制惹的禍?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正式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從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再往前推10年,即1898年,整整十年,這十年就是歷史留給晚清王朝生死存亡的最后機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最終沒有走上憲政之路?

  1898年 ,西太后血腥 鎮(zhèn)壓戊戌變法,公然與民意為敵,使改革的社會生態(tài)和輿論氛圍遭到嚴重破壞,喪失了中國走向憲政關鍵契機。

  慈禧這一刀下去,不僅把自己死死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且斬斷了水到渠成的改革時機,使革命的萌芽茁壯成長起來,改革派人士或被砍頭,或被逮捕,或流亡海外,或在民間組織革命紛紛走向清廷的對立面。為中國未來的走向埋下了無窮的隱患。

  1901年,慈禧施行新政,避實就虛,改革內容包羅萬象,唯不提政體改革,改革目標與體現(xiàn)民眾期望的世界潮流南轅北轍,致使改革不僅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走向了統(tǒng)治者預期的反面。

兩年前還擔心光緒“變法維新”的目的不純,現(xiàn)在她自己又開始大張旗鼓地推行“新政”,盡管沒有光緒皇帝“百日維新”所包括的內容那樣豐富,盡管慈禧自己血腥地鎮(zhèn)壓了光緒帝的“維新變法”,但是中國嚴峻的現(xiàn)實又迫使慈禧太后自己開始走上了“維新變法”的道路,這說明連慈禧本人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

  新政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諸如“廢除科舉”等。但就其本質而言,目的仍然是鞏固搖搖欲墜的上層建筑,防范革命的生發(fā)、啟動。而不是“仿效各國”(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改革的結果事與愿違,與統(tǒng)治者的愿望正好相反。也證明了,與人民愿望相反的改革最終要走向其反面。

  秋文 “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所接受 ”,這才是導致大清王朝滅亡的原因所在。

  慈禧是拒絕政體改革的。就在廢除科舉的1905年,同盟會成立了——雖然是一只剛剛脫蛹而化的小小蝴蝶。在慈禧眼里幾個革命黨人一時半會也成不了氣候。中國歷史就是這樣,只要不陷入深層危機,社會沒有發(fā)生劇烈震蕩,統(tǒng)治者們不會調整權力結構的。改革都是被逼出來的。而革命恰恰是被不改革逼出來的。如果這個命題成立,那么,慈禧應該為再次失去改革的天賜良機和幾年后發(fā)生的流血革命負完全責任。

  從1901年實行新政算起,過了五年,才開始仿行憲政,白白浪費了五年大好光陰。如果此時慈禧能夠把握時機,政體改革先行,至少應該與其他改革同步進行,那么,憑借其權威的統(tǒng)治和朝野的支持,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項名垂青史的壯舉。

  1906年 , 仿行憲政,是慈禧經(jīng)過六年的思索才做出的一個艱難的決定。雖然向世人公開宣布將實行政治體制改革,(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但又托詞“民智未開”(時譯為“中國人素質低”)。“仿”而不“行”,久拖不決,使改革又一次喪失時機。

  1906年9月1日,慈禧發(fā)布“仿行憲政”的上諭,正式拉開了政治改革的序幕。

  這次改革同樣是被逼出來的。

戊戌政變,慈禧把提倡君主立憲視為大逆,而橫加殺伐。過了八年,慈禧終于認識到局部改革的新政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不得不重新考慮來自朝野的立憲呼聲,決定實行政體改革。

  12月考察大臣兵分兩路,先后出國考察?疾靾F經(jīng)過半年多的走馬觀花,于1906年7月回國。立即奏請采用立憲政體。認為中國與列強的最大差別是先進與落后兩種政治制度的不同,不革除專制政治,中國無論怎樣努力,都不會縮小與列強的差距。結論是中國要想生存,必須實行立憲政體。同時,載澤上折“憲法之行,利于國,利于民,獨不利于官”暗示可能出現(xiàn)的反對聲源。建議慈禧“不為眾論所移,不為浮言所動”。立即啟動政改方案。同年8月25日----28日舉行三天研討會,贊成立憲成了多數(shù)派。9月1日,慈禧即頒布上諭“仿行憲政”。動作不可不謂雷厲風行。但接下來進展速度卻由立即草擬進入蝸牛狀態(tài)。一部憲法也不過幾萬字而已,何況是一部憲法大綱,而這一個大綱居然用了兩年時間,直到1908年8月27日才正式出籠。

  此時的慈禧又次“為浮言所動”,立憲決心發(fā)生動搖。改革在新政的思路上搖搖晃晃中走過兩年的時光。這兩年是最關鍵的兩年,也是慈禧最后生命的兩年,更是慈禧有條件以最高統(tǒng)治者的名譽強力實現(xiàn)憲政制度的兩年。然而,慈禧終于還是錯過了這次大好時機。

  一直拖到1908年,清政府才出籠了一個《欽定憲法大綱》。

  《欽定憲法大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也是有機會使中國走向憲政的第一臺階?上У氖,這舉足輕重一步,雖然邁出,沒有放在地上,致使立憲一事如泥牛入海,不見蹤影。終于使革命黨人失去耐性和克制,激發(fā)革命。同年,奄奄一息的慈禧,以殘年余力,采用非常手段,光緒皇帝猝死,翌日,慈禧本人也駕鶴西游。慈禧葬送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改革者,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清王朝最后一次回光返照的機會。

  立憲思路,早在1898年維新變法即已成形。

  十年前的改革方案,由于受到嚴厲鎮(zhèn)壓中途夭折,慈禧幡然悔悟,十年后再踏著變法烈士的鮮血繼續(xù)前進,也不失為亡羊補牢之舉?蓢@的是,這部用了兩年時間完成的大綱,慈禧仍然采取拖延戰(zhàn)術,承諾九年以后再正式召開國會推行憲政。蝸牛速度加狐疑觀望,注定了這是一場走不到頭的改革。再過兩年就進入中華民國時代了,九年以后中華大地已經(jīng)快進入烽煙四起的軍閥混戰(zhàn)時代了。

  把一個本可立即付諸行動的憲政方案要拖到一個遙遠的未來,這對于革命黨人的耐性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立憲之“兔”和革命之“龜”進入了比賽狀態(tài),斷斷續(xù)續(xù)的兔子與持之以恒的龜終于在撞線的瞬間決出勝負,兔子淘汰出局,龜昂首勝出。

  就在這一年,對民主憲政一直處于葉公好龍狀態(tài)的慈禧帶著一個未完成的心愿,魂歸乾坤,《欽定憲法大綱》也隨著風起云涌的革命而胎死腹中。

  一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一哨兵因走火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為止,清王朝仍然是世界上僅有的專制帝國之一,從來就沒有實行過一天的君主立憲制,又怎么可以說“君主立憲制以失敗而告終”。如果說清王朝是一個君主立憲制政體,那么,豈不是說孫中山用暴力革命推翻了一個民主政府?歷史證明,大清帝國不是葬送于君主立憲制,恰恰相反 是大清帝國自絕于世界主流文明,自異于人類,沒有順應“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最終導致一個王朝的轟然坍塌。

   梁啟超《現(xiàn)政府與革命黨》一文中說:
“革命黨者,以撲滅現(xiàn)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xiàn)政府者,制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

誠哉,斯言。

  

  三問:孫中山“五權分立”惹得禍?

  

  秋文稱:

  “辛亥革命勝利后,孫中山試圖把西方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與中國傳統(tǒng)的考試權、監(jiān)察權結合在一起,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但是,“三權分立”制度也好,“五權分立”制度也罷,在歷史上并沒有站住腳。袁世凱不僅解散了參議院,甚至還廢除共和,復辟帝制。在隨后的十幾年間,參議院成為北洋軍閥的玩偶和道具,北洋軍閥搞偽憲鬧劇,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這段話語無倫次,“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眾所周知,三民主義和五權分立是孫中山先生畢生追求的建國理想。其中,民權主義是孫中山先生追求的核心價值所在。憲政治國、民主立憲、主權在民,民選政府,經(jīng)過近一百年的訓政早已深入人心,如果說“在歷史上并沒有站住腳”,那么,早在上個世紀末期已經(jīng)實現(xiàn)中山先生建國理想的臺灣是怎么回事?難道臺灣的歷史不是中國的歷史?

  秋石先生們的這段話,語義模糊,主語多次調換,孫中山——三權——五權——袁世凱——參議院——北洋軍閥,最后結語是“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其中用意,讀者心知肚明。無非是想說一句話:孫中山搞的民主“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因此有必要簡單回放這段歷史,看看究竟是誰“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中華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以中華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為大局,宣布只要袁世凱承認中華民國,他愿意讓出臨時大總統(tǒng)職位。1912年3月6日,袁世凱根據(jù)南北議和的協(xié)議,和南京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的選舉結果,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二屆臨時大總統(tǒng)。

  但是大總統(tǒng)屁股沒坐穩(wěn)就開始搞帝制了。宣布廢除中華民國,建立了洪憲朝,做了洪憲皇帝。袁世凱稱帝后不到幾個月,社會結構開始就潰敗。袁世凱的基本力量,在他稱帝之后呈現(xiàn)出土崩瓦解的態(tài)勢。袁世凱死后,黎元洪繼任大總統(tǒng)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fā)生“府院之爭",1917年7月,張勛應黎元洪“調!敝,率三千“辮子軍”入京,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后,繼承袁世凱的衣缽,屈膝賣國,企圖建立皖系軍閥獨裁統(tǒng)治。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控制皖、浙、閩、魯、陜等。
直系的馮國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
奉系的張作霖占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勛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烽煙四起, 餓殍遍地,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傷痛。

  請問,是誰“制造的一片混亂”?

  是民主還是專制?

  是民國還是洪憲?

  是共和還是帝制?

  是孫中山還是袁世凱?

  再以法國大革命為例請教秋石先生們。

  法國大革命后,代表特權階級的封建波旁王朝,多次糾集歐洲封建君主鎮(zhèn)壓革命,保王黨多次組織大規(guī)模武裝亂叛,輪番圍剿法國,殘酷鎮(zhèn)壓革命黨人,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tǒng)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的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混亂”,遠勝于辛亥革命,幾近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先后經(jīng)歷了巴黎起義,攻占巴士底獄,熱月政變,霧月政變,處死路易十六,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派系林立,雅各賓派、 吉倫特派、雅各賓派、巴黎公社、無褲套漢派、忿激派等 ,輪番上場,爭斗不休。雅各賓中被鎮(zhèn)壓的右派勢力發(fā)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圣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tǒng)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正常統(tǒng)治,維護了共和政體,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不久歷史又又淘汰了熱月黨人,督政府中又出現(xiàn)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拿破侖,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侖執(zhí)政,擔負起了掃蕩歐洲封建勢力、最后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一批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直到法國革命的徹底成功。

  請問秋石先生們,難道可以因為 封建勢力的反撲復辟,就認為法國大革命制造的“是一片混亂”? 法蘭西共和國的共和制度就就一定“站不住腳”?如果共和制度“站不住腳”,那么,法蘭西今天仍然應該處于黑暗的波旁王朝路易二十六或三十六統(tǒng)治時期,又哪里會有世界強國之今日法國?

  孫中山“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同樣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必然選擇。事實上,多年以來我們出于意識形態(tài)統(tǒng)治的政治需要,隱藏了馬克思關于中國問題的一段重要論述,古老堅固的大清帝國,必然要發(fā)生革命,產生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共和國,就連國號馬克思都給準備好了,就叫“中華共和國”。原文引述如下:

  “有一件事終究是值得我們高興的,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堅固的帝國,因受了英國紡織品的影響,八年來已處于社會革新的前夜,這種社會革新對于文明無論如何應有非常重大的結果。我們歐洲的反動派,在最近的將來勢必向亞洲逃跑,一跑跑到中國的萬里長城,跑到最保守的堡壘的門口,那時候,安知他們在那里不會碰到‘中華共和國——自由、平等、博愛’這幾個大字呢”?(《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1950年3月第一版第162頁)

  這段重要論述,封百塵年有余,從未見有人提過。在我們這個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寫入憲法國度里,居然把馬克思“高興”的科學預見束之高閣,如此重大遺忘事件,實在是莫名其妙。不知秋石先生們對此有何感想?

  

  四問:是民主還是獨裁惹的禍?

  

  秋文曰:“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為了欺騙人民,召開了“國民大會”,制定了所謂“憲法”。但是,即使這樣的“憲法”,也根本沒有得到真正實施。蔣介石集團徹底暴露了假民主、真獨裁的面目,把中國人民推入全面內戰(zhàn)的血雨腥風之中”。

  將一個典型的獨裁政府端出來,作為“三權分立”在中國“破產”和“屢遭失敗”的證據(jù),讓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云何意,很傷腦筋。譬如有人說“地球是方的”,而你要證明不是方的,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一樣,拜讀秋石先生們的大作時,常有這種被噎住的感覺。

  如果秋石先生們能從這段史實得出如下結論,我想大家都不會有什么意見:“假民主、真獨裁”確實會“把中國人民推入全面內戰(zhàn)的血雨腥風之中”,蔣氏集團最終被趕到幾個小島上,不僅證明“假民主、真獨裁”不符合中國國情,而且也證明,玩“假民主、真獨裁”無異于玩火自焚,引用一句民間粗話:手榴彈擦屁股——太危險了。

  結論(很重要):要搞就得搞真民主。

  不知秋石先生們以為然否?

  2009-5-15

相關熱詞搜索:都是 民主 楊開亮 四問秋 石先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