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營利評論》稿約和投稿體例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稿約
1. 《中國非營利評論》是有關中國非營利事業(yè)和社會組織研究的專業(yè)學術出版物,暫定每年出版兩卷!吨袊菭I利評論》秉持學術宗旨,采用專家匿名審稿制度,評審標準僅以學術價值為依據(jù),鼓勵創(chuàng)新。
2.《中國非營利評論》設“論文”、“案例”、“書評”、“隨筆”四個欄目,刊登多種體裁的學術作品。
3.根據(jù)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的慣例,《中國非營利評論》要求來稿必須符合學術規(guī)范,在理論上有所創(chuàng)新,或在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上有所貢獻;
書評以評論為主,其中所涉及的著作內容簡介不超過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一,所選著作以近年出版的本領域重要著作為佳。
4.來稿切勿一稿數(shù)投。因經費和人力有限,恕不退稿,投稿一個月內作者會收到評審意見。
5.來稿須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譯作者應保證譯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的權利,并在可能的損害產生時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6. 《中國非營利評論》熱誠歡迎國內外學者將已經出版的論著贈予本編委會,備“書評”欄目之用,營造健康、前沿的學術研討氛圍。
7.中國非營利評論英文刊將委托Brill出版集團在全球出版發(fā)行,中文版刊載的論文和部分案例及書評,經與作者協(xié)商后由編輯部組織翻譯交英文刊采用。
8.作者投稿時請寄打印稿或電子稿件。打印稿請寄至: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大學伍舜德樓309室《中國非營利評論》編委會,郵編100084。電子稿件請發(fā)至:nporeviewc@gmail.com。
9.《中國非營利評論》鼓勵學術創(chuàng)新、探討和爭鳴,所刊文章不代表編輯立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翻譯。
本刊第四卷將對以下主題來稿優(yōu)先考慮采用: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非營利實踐或研究的進展評述,中國農村民間組織研究,行業(yè)協(xié)會研究,抗震救災中公益、慈善、非營利實踐研究。
來稿體例
1.各欄目內容和字數(shù)要求:
“論文”欄目發(fā)表中國非營利和社會組織領域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字數(shù)以8000-20000字為宜。
“案例”欄目刊登對非營利和社會組織實際運行的描述與分析性案例報告,字數(shù)以5000-15000字為宜。案例須包括以下內容:事實介紹,理論框架,運用理論框架對事實的分析。有關事實內容,要求準確具體。
“書評”欄目評介重要的非營利研究著作, 以3000-10000字為宜。
“隨筆”欄目刊發(fā)非營利研究的隨感、會議評述、紀行及心得,不超過4000字。
2.稿件第一頁應包括如下信息:(1)文章標題;
(2)作者姓名、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與電子郵箱。
3. 稿件第二頁應提供以下信息:(1)文章中、英文標題;
(2)不超過400字的中文摘要;
(3)2至5個中文關鍵詞。書評和隨筆無需提供中文摘要和關鍵詞。
4.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 一、” 、“(一)” 、“1.” 、“(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5. 各類表、圖等,均分別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后加冒號并注明圖、表名稱;
圖編號及名稱置于圖下端,表編號及名稱置于表上端。
6. 文章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以及注釋,一律用當頁內腳注予以說明,腳注編號以本頁為限,另頁有注時,仍從注釋①始。如確有對文章觀點有重要啟發(fā)的著述,未及在腳注中說明的,可在文后以“參考文獻”方式列出。
7.請將參考文獻中外文分列,中文在前,中外文參考文獻分別按作者姓氏首字母音序排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