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張英洪:警惕新農村建設中農民負擔的反彈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為了減輕農民負擔,近些年來中央下了極大的決心,歷史性地取消農業(yè)稅,并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推出和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重大戰(zhàn)略決策。這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得到了農民群眾的廣泛歡迎,農民的負擔也空前減輕,農村改革和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時期。因此,農民負擔問題已經不再是“三農”問題的焦點,曾經高度關注農民負擔問題的全社會的注意力也就發(fā)生了重大轉移。但是,筆者的最新調查表明,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出現(xiàn)了嚴重加重農民負擔的新動向。在一些鄉(xiāng)村,農民負擔之重比農業(yè)稅取消之前更為突出和驚人,需要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一些地方以新農村建設的名義強制向農民集資進行村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加重農民負擔最為明顯的新問題。2008年8月,湖南西部X縣S村開始修建村莊水泥路,村干部向每戶農民收取人平200元的修路費。時過2個的10月,該村又以修橋的名義,開始到各家各戶收取人平300元的修橋費。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該村農民人平修路修橋的負擔竟高達500元,這在取消農業(yè)稅以前都是不可想像的。農民對此相當不滿。

  農村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是政府應當免費提供的公共產品。但長期的歷史欠債,使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嚴重短缺。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各地新農村建設中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實事,農民自身對改善落后的基礎設施狀況的心情也極為迫切。修路、修橋,盡快改善落后的交通狀況,是許多鄉(xiāng)村干部和農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正因如此,一些鄉(xiāng)村干部就在新農村建設的旗幟下,以改善本村道路交通狀況的名義,在舊有的思維模式引導下,重走向農民強制性集資攤派的老路,明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引起農民極大的反感。

  一些鄉(xiāng)村干部希望盡快改變本地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加重農民負擔為手段去建設“造福于民”的政績工程,就會愿與愿違,適得其反。經驗表明,任何以所謂公共利益的名義加重農民負擔、損害農民利益的傳統(tǒng)習慣做法,都是要堅決反對的。這不僅是有悖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而且其蘊涵的基層公權力的專橫始終是威脅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根本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S村村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為減輕農民負擔到省市上訪。經過十多年的抗爭,該村終于爭取到縣政府支持和安排專人進駐該村進行查賬,最終撒換了原村黨支部負責人,F(xiàn)在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干部都是此后重新任命或選舉出來的。村民們發(fā)現(xiàn),好不久容易盼來的新干部,卻并沒有展現(xiàn)出與中央要求的科學發(fā)展觀相適應的新的治村風采和行為邏輯,相反,他們卻在加重農民負擔問題上重蹈舊轍,“新干部”戴著“舊手套”,干著被中央和許多地方都已拋棄的“舊事業(yè)”。這個現(xiàn)象確實值得深思。它提供的啟示在于,如果不對基層的權力結構和權力的性質進行與現(xiàn)代民主政治相應的改造,如果農民的各項基本權益得不到落實,那么,中央再好的惠民政策都會在基層大打折扣甚至被嚴重扭曲。

  在新農村建設中,加重農民負擔的現(xiàn)象并非只限于S村。X縣B村被列為全縣和全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該村總人口805人,2006年修建3.2公里的村莊公路,人平集資達340元。在不少村莊,一些富裕的能人被村干部動員起來捐款修路修橋,由此誘導村民主動或被迫自掏腰包。據統(tǒng)計,2006年X縣在新農村建設中共投入建設資金12788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6995萬元,村民群眾自籌5793萬元。從該縣村民自籌的巨額資金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村民群眾要求改變本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面貌的高度熱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的強制力量在加重農民負擔上的突出“成效”。

  以動員本村一、二個在外地工作或經營而富裕起來的能人捐款修路修橋為樣板,誘導甚至強制全村村民集資,成為一些地方自以為成功的可行做法。對此,必須明確的是,在社會公益事業(yè)建設上,個人自愿的捐款值得充分肯定和贊賞,但這決不能成為鄉(xiāng)村干部由此加重農民負擔的借口。將公民個人自愿捐款與鄉(xiāng)村干部強制集資區(qū)別開來,是確保農民權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地方加重農民負擔的現(xiàn)象,與政府部門確定的資金配套體制密切相關。如在湖南西部X縣,在村莊交通建設資金安排上,要求農民自費配套的比例高達40%?h交通部門要求村民自己先修通毛路,縣里再支持修水泥路。在X縣,修改村莊水泥路的成本為每公里16萬元,縣里解決每公里9萬元,村民需要自籌每公里6萬元。要求農民集資的方式修建公路等基礎設施,是該縣加重農民負擔的普遍做法。如果城市的街道改造都要住在兩邊的市民集資解決,也許沒有市民會接受得了。當地一些開明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也認為,如果上面對農民群眾自籌配套資金的比例低一點,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可能就更高一些。

  當前,廣大農民群眾渴望盡快改變農村交通設施等方面落后局面的熱情很高,這應成為各級政府和干部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樹立公共服務意識、提高公共產品供給能力的最好時機和重大責任,而不能成為由此去加重農民負擔的新機會和借口。在新農村建設中,應當取消要求村里資金配套的地方政策,堅決制止向農民攤派集資、加重農民負擔的舊做法。各地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如果是因為資金短缺,我們寧可緩些,也不要以加重農民負擔為手段去搞什么“大干快上”工程。在農村改革發(fā)展中,必須牢牢把握保障農民權益這個重大原則。

  

  2008年10月27日

相關熱詞搜索:新農村 反彈 農民負擔 警惕 建設中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