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陽:微言大義有余音——讀索爾仁尼琴的《微型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羅斯作家、1970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索爾仁尼琴的作品多以思想性、政論性、揭露性為主,且大多卷帙浩繁,但他也寫有《微型故事》(載《我不能沉默》P.194~202,劉文飛編,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這樣短小的散文化作品!斑@些斷章所體現(xiàn)出的那種對人生和自然的溫情、那種細致入微的藝術筆觸,讓人看到了索爾仁尼琴的另一面”(劉文飛語)!段⑿凸适隆穼懹1960年代,但首次發(fā)表遲至1989年。
在《一天的開始》中,索氏提到三十來位青年在林中空地上做早操,而不是祈禱。他寫道:“在我們這個時代,見一個人每日都耐心地、關注地伺候自己的身體,誰也不會覺得吃驚。但是,如果他以同樣的方式伺候自己的精神,卻可能會受到凌辱!弊骷覍χ粶嗜藗冴P注身體不準人們關心精神的時代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同樣在《我們是不會死的》一文中,索氏對人們漠視死者的態(tài)度也給予了嚴厲的批評。在《沿奧卡和旅行》中,索氏認為在古老的教堂和鐘樓里,“我們的祖先砌進了他們所有美好的愿望、對生活所有的理解”,而教堂的鐘聲“能使人擺脫對現(xiàn)實的屈服”并向永恒奉獻一點時間或思考,那些毀壞教堂的人“總是自私的,也常常是惡意的”。這三篇文章都反映了索氏對宗教的虔誠,對物質(zhì)的追求和攫取使人們忘記了對靈魂的拯救和自贖。相對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美拯救世界”,馬太·阿諾德的“詩歌拯救我們”,也許索氏在此表達的是“宗教拯救人類”的觀點?
在《篝火和螞蟻》中,“我”把一根枯枝扔進篝火,但沒注意到枯枝中住著滿滿一窩螞蟻,枯枝燃著后,群蟻一開始急忙鉆出來逃命,于是“我”把枯枝抽到火堆的最邊緣處,以便螞蟻從枯枝里爬出來逃離篝火。但奇怪的是,群蟻剛克服恐懼,就又翻過身來,轉著圈兒,“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拖它們向后,返回失去的祖國!其中的許多螞蟻復又爬上燃燒的樹枝,在樹枝上奔走,最后就死在那兒”。螞蟻情愿被火燒死,也不離開故國,這種愛國精神難道不正是索氏的人格寫照?帕斯捷爾納克因為害怕被逐出國門,所以忍痛放棄諾貝爾獎,而索氏也是害怕被逐才不去瑞典領獎。在《第一圈》中,索氏曾借伊薩克·卡干之口說到被驅(qū)逐出境乃是一種“與死刑只有細微區(qū)別,但比二十五年苦役可怕得多的刑罰”,“相當于精神的閹割”;
在《牛犢頂橡樹》中,索氏談到數(shù)學家伊·羅·沙法列維奇時說“他決心寧愿留在祖國并為了祖國而死,而不愿在西方國家求得生存”;
索氏在致蘇聯(lián)作協(xié)書記處公開信中指出:“我所擁有的是我腳下的家鄉(xiāng)的土地,我聽到的是她的痛苦呻吟,我寫的是她的艱難經(jīng)歷”,因此被逐出國門二十年后,索氏還是回到了祖國,這就是俄羅斯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愛國心!
在《沙里克》中,一條名叫沙里克的小狗從幼崽時就被人用鏈條拴了起來,現(xiàn)在它的主人放了它,讓它在院子里溜達,沙里克歡快極了,像兔子似的跳躍。正巧這時候“我”給它拿去一些雞骨頭,“它跑到我身邊,碰了我的手,嗅了嗅,然后肚皮卻蹭著雪地跑開了!它像是在說:我不需要您的骨頭,我要的只是自由!”為了自由,索氏也曾多次放棄遞到他口邊的骨頭:向列別捷夫請求免除參加1963年6月舉行的蘇共中央全會的崇高榮譽;
對特瓦爾多夫斯基為他爭取的參加“歐洲作家聯(lián)盟”有關長篇小說命運討論會的代表名額不但毫不領情而且騎車溜走……
這組《微型故事》,有的直抒胸臆、直奔主題,有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有的在冷峻的直陳事實背后富于濃厚的弦外之音……名為微型故事,實有微言大義,充分展示了索氏作為成熟作家的多面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