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夏:為什么不選擇奧巴馬的幾個理由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自從希拉里退出競選之后,最近兩個星期,我每天都會接到好幾個奧巴馬的競選班子打來的電話或者是電子郵件,敦促我去參加助選。他們指出,既然民主黨內初選已經有了結果,往下黨內的人就應該團結一致,共同對付共和黨。
這本來是各個黨支持者們慣常的做法。在2004年,我支持的兩位候選人威斯利?克拉克和約翰?愛德華茲在初選中失敗。雖然我非常不喜歡入選的約翰?克里,但還是加入了克里的助選隊伍,并且將我的選票投了給他。在這個選擇里面,體現的是我對民主制度的一些基本價值觀的認同。
在這次的大選中,經過再三猶豫之后,我決定不選擇奧巴馬。目前已經有超過百分之十的民主黨選民和我作出了同樣的決定。對于許多長期的民主黨人來說,這并非是一個容易的舉動。這個選擇,同樣是基于我對民主制度的基本價值觀的認識,以及我個人的生活體驗。
我心目中選擇總統(tǒng)的標準,首先是這個人對善惡有分明的標準。固然,政治家們會出于各種利益上的考慮而作出種種妥協(xié),但是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是否能夠站得穩(wěn),并且不惜為堅持立場而付出政治代價,這是一個好的政治領袖的基本素質。其次,政治領袖不一定需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那對于年輕的領袖來過于苛求),但是他們的工作記錄必須顯示他們?yōu)榧{稅人工作不畏辛苦、任勞任怨。那反映了一種價值取向。
第三,政治領袖身邊的親密的朋友圈子反映了他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情感和道德取向。特別是那些在他們未發(fā)跡的時候便交下、后來又長期保持著緊密關系的人,更加是反映這些領袖的人格與信念的鏡子。
基于這樣的三個標準,我無法將選票投給奧巴馬。在他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奧巴馬從來沒有為堅持某種政治原則而付出過代價。他的每一個決定,都經過仔細的算計,最后的選擇無一例外都有利于促成他的個人政治前途。在需要作出困難選擇的時候,奧巴馬首先采取的辦法是躲避。在伊利諾州當參議員的期間,奧巴馬在130次需要作出困難決定的投票中投下了“Present”(有點像清朝皇帝的批示“知道了”)。
在聯(lián)邦參議院中,奧巴馬從來沒有試圖去與政治對手合作,而是完全按照自由派的路線去投票,這保證了他在民主黨內的地位。相形之下,共和黨的候選人麥凱恩有過許許多多按照自己的良心和原則而不是本黨政治利益去投票的記錄,以至于到今日還有大批保守的共和黨人堅決不肯將選票投給他。
第二,奧巴馬缺乏經驗是人所共知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他有限的公共服務期間,他并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公眾事務上,而是到處去給自己拉政治關系,為日后的競選作鋪墊。2004年進入參議院之后,作為新參議員,按照常規(guī)他應該努力學習如何推動立法。但是經過一番利益衡量之后,他撇下了本職的工作不做,而是逐個去為政客們競選拉票,從而換取了黨內的大批支持。因此,奧巴馬是參議院中成績最少的議員之一。
比較一下,希拉里和麥凱恩在立法上都有非常顯著的貢獻。人們都知道,希拉里和奧巴馬的差別,并不是政策上的而是作風上的——希拉里工作非常努力,而奧巴馬卻成天在外講演。很多藍領工人之所以不愿意將選票投給奧巴馬,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機械工會的工人曾經告訴我一個例子。
2007年,印第安納州有一家1600人的工廠要關門,工會需要政府撥款來進行職業(yè)培訓。工會分別給希拉里和奧巴馬寫信。奧巴馬一方根本沒有回信,希拉里不但派人前往,自己本人也去了一趟,到州政府為這些工人爭取到了一筆撥款。在希拉里退選之后,這中間的許多工人公開表示,堅決不肯支持奧巴馬。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作風,有本質上的意識形態(tài)根源,也就是對領袖與納稅人之間孰主孰次的看法。
最后,培養(yǎng)奧巴馬出道的芝加哥三一教堂實在令我感到不寒而栗。這個教堂里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瘋狂的信念與舉動,種族主義和黑人至上論在那里大行其道。能夠在這個教堂中呆上二十年,奧巴馬內心深處是否也認同那些極端的信條,實在令人生疑。起碼,他聽著那些話并不反感。將心比心,我在那里面連兩分鐘也呆不下去。要知道,領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不僅會左右而且會推動他們的政策決定。奧巴馬雖然會作激動人心的講演,但他實際上是個基本不流露內心真情的人。他的感情,只能通過他愿意與什么樣的人交朋友來判斷。
在這次競選中,奧巴馬很巧妙地將他自己做成了一個意識形態(tài)的空殼,外面非常漂亮,但是里面卻沒有什么內容。正因為如此,支持他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放到這個空殼里面。在奧巴馬身上,自由派知識分子看見了推行各種各樣改革計劃的機會,外交政策的鴿派看到了世界和平的曙光,黑人看到了自己種族地位的上升,年輕人看到了好玩的政治集會?墒牵瑠W巴馬這個看上去是空殼的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我想他的支持者們并不怎么清楚。至于我自己,看到狂熱的年輕人和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結合在一起的群眾運動,我本能是要躲開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