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中詩歌鑒賞的幾點淺見
發(fā)布時間:2018-06-21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qū)高級中學
詩歌,這個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中華文化瑰寶,是我國悠久歷史里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詩歌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讀懂她,理解她。詩歌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審美教學,因為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然而,新時期的青少年對詩歌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領悟多少?教師又如何來實現(xiàn)課標的要求呢?下面筆者根據(jù)對詩歌教學的幾點體會,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詩歌鑒賞。
一、品味詩歌的韻律美
詩詞教學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復朗誦,因為學生通過反復朗誦詩歌能逐漸理解詩詞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時的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朗誦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誦詩歌時,應該特別注意朗誦的基本常識,如語速、聲音大小、停頓等,要引導學生把握好詩歌的朗誦節(jié)奏。首先,要正確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如歡快的詩歌,因為詩人想要表達的是喜悅的思想感情,學生在朗誦時語速要適當加快,節(jié)奏分明;如果讀的是悲涼的詩歌,語速就要放慢,把握好停頓,這樣才能正確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讀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時,學生就要放慢語速,這樣才能將詩人的凄涼、孤寂之情表達出來,并體會到詩歌中孤獨荒涼的意境。
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詩歌的意境是人們在了解現(xiàn)實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它是一個思想體系,用現(xiàn)實的人、物、景來展現(xiàn)詩歌中的情境。一般情況下,人們贊嘆詩歌的意境非常美,是因為詩人做到了情與景的完美融合,這也是古代詩歌的美學特征。在鑒賞詩歌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他們深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感受詩歌意境的獨特魅力。找到詩眼是理解詩歌的關(guān)鍵,這樣才能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進而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通過朗誦可以發(fā)現(xiàn),上闋的詩眼是“望”,其主要作用是總領全詩;下闋的詩眼是“惜”,借用歷史上一些著名君王的事跡來為下文的“還看今朝”作鋪墊,這就是詩的中心思想。再比如,在教學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時,“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一句,作者借用落花來形容自己離別時的不舍,更襯托出了離別之時凄涼的氣氛,這與前一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對人生苦短的感嘆。
三、體會詩歌的美學美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目的就是以詩歌鑒賞為基礎,努力挖掘每個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他們具備美學思想,并在生活中得以體現(xiàn),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學習詩歌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反復朗讀。通過反復朗讀,學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確把握詩歌的意境美。如,王維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是詩眼,其中,“直”“圓”會在人的腦海中形成立體形象,讓人聯(lián)想到邊關(guān)環(huán)境的凄涼。每首詩歌的情感表達方式都各具特色,教師要用正確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詩歌中的意境美,這是詩歌鑒賞教學的核心。
四、鑒賞詩歌的具體方法
。ㄒ唬┓磸驼b讀,激發(fā)想象
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韓愈在《進學解》中也寫道:“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由此可見,大量誦讀,反復吟詠是培養(yǎng)語感,提高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抑揚頓挫、富有感情的誦讀中,詩的韻味、詩的意境、詩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讀的同時,還需展開想象。想象是引發(fā)情感的橋梁,在想象中還原詩歌給我們描繪出的形象畫面,在感悟中體味作者的詩情,這樣,作者就把我們的精神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二)積累、運用鑒賞知識
1.詩歌內(nèi)容
不同類別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jié)奏韻律等方面各有特點。對于不同類別的詩歌我們要各有側(cè)重,有所體會,絕不能一脈相承。
(1)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屬于寫景詩的范疇,側(cè)重于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淵明、謝靈運等。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鑒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边@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xiàn)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于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參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狈从沉耸厡⑼了加H的心曲,事情雖小,情意卻深。
2.詩人風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經(jīng)歷、感情氣質(zhì)、藝術(shù)素養(yǎng)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各自獨特的格調(diào)、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風格。如李白詩風的飄逸灑脫;杜甫詩風的沉郁頓挫;白居易詩風的平白清新;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李商隱詩風的清麗俊逸等等。我們應通過自己的鑒賞活動,加強對作家作品的感性認識,從而歸納出各個作家的風格。了解詩人的風格,有利于把握他們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語言特點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評價和鑒賞。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2)平淡,也稱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辭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中的。
。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6)簡潔。就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4.詩歌意象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作者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情。指導學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鑒賞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可以體會所傳達出來的傷別情懷。一般情況下,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鳥象征自由等。另外,還須明白我們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等等,諸如此類符合我國傳統(tǒng)的審美特點。
5.表現(xiàn)手法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因此,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詩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過渡、鋪墊、伏筆等;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等;其他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等。學生對這些手法都應了解,以便在鑒賞時得心應手。
總之,教師要不斷加強高中生的審美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審美環(huán)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詩歌的韻味美,體會詩句的意境美等,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只有這樣不懈堅持,我們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得到發(fā)揮,也才能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從而讓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得到提升和進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