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楊東平:培養(yǎng)21世紀的新公民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組織編寫的《新公民讀本》,在我國規(guī)模巨大的教材和圖書市場上,可能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它卻可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足跡,將為歷史留下重要的一筆。

  現(xiàn)在我們已經認識到,社會現(xiàn)代化是一種整體的演進,它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物質文明的進步,而且意味著在憲法的基礎上,建設一個民主和法治的社會。中國共產黨“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目標,具體表述為:“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鶎用裰鞲咏∪,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yè)。”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就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公民道德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公民道德建設正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

  與民主和法治相比,人們對“公民教育”的概念可能更為陌生。簡而言之,公民教育就是將青少年和社會成員培養(yǎng)成合格的社會公民的教育。顯然,一個國民只有經過相應的教育,才能從一個自然人成為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識和良好的公共道德,能夠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具有參與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意識、知識和技能的“社會人”、“政治人”,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合格公民。造就大量訓練有素的合格公民,良好的公民道德、公民素質將成為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空氣和土壤。

  近世以來,現(xiàn)代化國家的中小學十分重視開展公民教育,將它作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我國20世紀上半葉五四運動之后的新教育實踐中,也曾長期開設過公民教育課程。對青少年開展公民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民主素質、公民道德、法治意識,使他們了解我國社會的政治結構和運作過程,積極參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青少年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幫助青少年遠離不良生活方式,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防止毒品、艾滋病等的侵害。

  目前,在學校中開展的德育,主要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教育。雖然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社會教育等都涉及公民教育的內容,但與公民教育還是有所區(qū)別。中小學的公民教育大致包括公民道德、公民價值觀、公民知識和公民參與技能這樣四個主要方面。用公民教育的概念,可以比較方便、有機地整合思想、政治、道德和社會教育。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價值取向也不盡相同。研究者指明了這種區(qū)別:“思想道德教育強調個人對國家、社會的服從和責任,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為基礎,去理解個體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和責任的;
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了執(zhí)政黨的政治傾向、主張和價值取向,公民教育則以公民社會的要求為基本取向;
思想道德教育是以應然的道德性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則是以實然的合理性為本的教育。”以公民道德為例,它要求公民應當遵循基本的道德,而不追求先進性的、完美的道德。以合法性、合理性為基礎,公民教育是一種面向所有人、更為普適的教育。因而,開展公民教育,被專家視為我國“傳統(tǒng)德育的歷史性轉型”。

  公民教育不僅需要正名,而且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前行!缎鹿褡x本》就是這樣的一次嘗試。讀本的編寫,非常貼近我國的社會現(xiàn)實和青少年的生活,公民教育內容的編排,按照少年兒童由個體、家庭、學校、社區(qū)、國家、世界這樣的認知規(guī)律,隨著年級的增長而逐漸深化,既深入淺出,又比較系統(tǒng)、準確。如:小學低年級主要是學習做學校的小主人,學習仁愛、交友、禮貌、規(guī)則、守時、友愛、自我保護,等等;
小學高年級主要學習誠信、熱愛自然、性別平等、民主與協(xié)商、維護兒童權利,了解怎樣打官司、政府的錢從哪里來,等等;
初中階段除了繼續(xù)培養(yǎng)公民道德之外,還著重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精神、公益心,認識契約、正義、憲法、選舉、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等等;
高中階段比較深入地討論公共領域和生活領域中的公民道德、公民的政治和法律生活。在讀本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打通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教育,并增加了諸如生態(tài)教育、國際合作和理解教育等新的教育內容。同時,讀本汲取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精神和材料,在民族化、本土化上也有所努力,從而使《新公民讀本》更容易為青少年所接受,使教育更容易深入人心。因此,它既可作為單獨開設的校本教材,也可作為現(xiàn)行思想政治、法制、道德教育的輔助教材,并可以作為學生自學的課外讀物。

  《新公民讀本》的探索是否成功,有待實踐的檢驗。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這一實踐,共同推進我國的公民教育。當公民教育之花盛開之時,必將是我國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昌明之日。

相關熱詞搜索:公民 培養(yǎng) 世紀 楊東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