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玉:讓決策機制遠離“家長制”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讀罷沈敏特先生《防微杜漸與物極必反——社會歷史發(fā)展“成本”的思考》(載《同舟共進》2003年第12期)一文,引發(fā)思考,頗有所得,這就是,我們今后倘若要避免“為歷史的發(fā)展投入‘大成本’,甚至是‘巨大成本’”,不再“走‘物極必反’之路”,而!靶小牢⒍艥u’之途,那么,在決策治世,定計安邦之時,就要謹防“一把手”變成“一霸手”,讓決策機制遠離“家長制”。
眾所周知,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家長制”大行其道其樂無窮的地方。無論是在古代的華夏大地,還是在當今的中國神州,“家長制”現(xiàn)象遍布國中,其“生命力”無比頑強,從來未患過什么“疾病”,其吸引人們的“魅力”更是永葆青春,從未發(fā)生過什么“衰老現(xiàn)象”。正如鄧小平所言:“不少地方和單位,都有家長式的人物”。如河南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保乾在全縣干部大會上曾放言:“你們要和縣委保持一致,縣委是什么呢?縣委就是縣委書記。”其潛臺詞就是全縣人民都要和他杜某人保持一致。這一典型的“家長式的人物”,其放言顯然是荒謬的。但問題在于,像這樣的荒謬并非只此一例。
其實,縱觀 中國家長制式的家庭,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其組建后,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都由“家長”說了算,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是也。而“家長”從來都不需經過家庭成員選舉就理所當然的成為天然的“終身制”的“家長”!凹议L”領導“家庭”,“家長”制定政策,“家長”實施政策,最后,“日子擺弄的怎么樣”,還得由“家長”來評價。那么,誰來監(jiān)督“家長”呢?誰敢監(jiān)督“家長”呢?誰能監(jiān)督“家長”呢?答案是,沒有人來監(jiān)督“家長”,沒有人敢監(jiān)督“家長”,也沒有人能監(jiān)督“家長”。
由此看來,“家長制”的特點就是權力高度集中于“家長”手里 ,不受家庭任何成員的限制和監(jiān)督。一切聽“家長”的,“家長”僅憑自己的直覺、經驗和個性來進行管理。正如鄧小平所言:“他們的權力不受限制,別人都要惟命是從,甚至形成對他們的人身依附關系!碑斎,“家長”決策成功,把“家庭”管理得好了,全家享福;
否則,“家長”決策失敗,把“家庭”管理得“一團糟”,那大家就“貝青”等著遭殃吧。
古語云:“人非圣賢,豈能無過?”其實,即使是“圣賢”,有時也會有“過”的。況且,無論是“大家”的“家長”,還是“小家”的“家長”,并非個個都是“圣賢”,自然也有犯錯誤的時候。然而,當“家長”犯了錯誤以后,家庭成員不僅無權罷免“家長”,而且也無權糾正“家長”的錯誤。只有等待“家長”自己意識到錯了的時候,才可能由“家長”自己來糾正錯誤。這時,家庭成員還得拍手稱好,還是“家長”英明偉大有招數(shù)。
然而, 如果“家長”一輩子意識不到錯誤呢?那就一輩子也別想糾正。比如,就拿曾作過“大家”的“家長”的毛澤東所發(fā)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錯誤來說吧,就是如此。當由毛澤東所發(fā)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在“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大地上,正在“雄赳赳,氣昂昂”地 “向前進”的時候,當時“不是沒有人懷疑,不是沒有人大膽地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但是,真像螳臂擋車,真像雞蛋碰石頭,一切‘防微杜漸’的企圖在最高‘一把手’說了算的慣性面前撞得粉碎。那些功勛卓著、德高望重的開國無勛與老帥們都成了‘二月逆流’,遇羅克、張志新等平頭百姓如刀下小雞……”然而,至今還有人講什么“文化大革命有了什么‘大民主’,那卻是典型的‘一邊倒’,‘一言堂’。你想講點不同意見嗎?《公安六條》等著你去當‘反革命’呢!”
俗話說:“沒吃過死豬肉,也見過活豬走!背WR本能地告訴人們:吃一塹長一智,“于是,老百姓一而再、再而三的深刻教訓是流行了幾千年的古訓:‘禍從口出!改笇磳⒆呦蛏鐣淖优亩,妻子對要去參加什么會的丈夫的囑咐,貼心朋友之間善意的提醒,都化作了一個意思:‘多吃飯,少開口’‘多聽少說’‘免干尊口’……誰還愿意挺身而出、仗義執(zhí)言,開動腦筋,為歷史運營降低成本,貢獻自己一份心意。防微杜漸,管他娘!即使清醒地看到有什么危機的苗頭,也只能耐心等待物極必反了!更有那些屬于壞種的‘聰明人’,像下蛆化蠅那樣地以幾何級數(shù)滋生出來。他們找到了一條安全可靠、升官發(fā)財?shù)慕輳剑翰徽撜`是非,領導講話我拍手;
不管后果好壞,表態(tài)永遠是‘擁護’!歷史運營的成本也就因此而成倍增長了!薄坝谑牵瑒莶豢蓳醯摹^續(xù)革命’按著‘始無前例’的軌道一沖再沖。沖出了涉及人的冤假錯案,沖出了經濟瀕臨崩潰的險情!睂Υ,毛澤東在世的時候,再也沒有不同的聲音出來阻擋了。直到毛澤東謝世后,“才以‘浩劫’為成本換來了物極必反的改革開放!
說到這里,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中國的“歷史發(fā)展”老是犯這種“不計成本的通病”呢?仔細想想,無不是由決策機制與“家長制”聯(lián)姻所造成的!凹议L”總是“自信”自己的“金口”會永出“玉言”。再加上個人崇拜鼎力相助,決策機制與“家長制”的聯(lián)姻如虎添翼,直殺得“異見”人仰馬翻,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這是有史實為證的。
在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兩種個人崇拜的觀點:“一種是正確的,如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們手里,為什么不崇拜呢?……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從,這就不對了!痹S多人聽了后,立即檢討和反省自己“跟不上主席”。不少人表示:“應當相信主席比我們高明得多,很多重大問題都是主席提出來的,我們要力求在自覺的基礎上跟上。”個別人如當時的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甚至說:“我們相信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從主席要服從到盲從的程度!
在這種濃烈的氣氛中,即使是周恩來和薄一波,也不得不一再檢討。周說:“中國幾十年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證明,毛主席是真理的代表。離開或者違背他的領導和指示,就常常迷失方向,發(fā)生錯誤,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薄也表示:“我們有了毛主席這樣的舵手,有了這樣英明的領導,我們只要老老實實地向他學習,老老實實地按照他的指示辦事,就可以避免犯反‘冒進’那樣的錯誤,在經濟建設上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保T建輝《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思想史”》,《炎黃春秋》1999年第7期,下同)于是,全黨大樹特樹毛澤東的“絕對權威”也就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等 到了1959年廬山會議上,全黨樹立毛澤東的“絕對權威”已趨極致。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僅就大躍進問題向毛澤東提些意見,本來是很正常的事。然而,毛澤東聽了卻大為惱火,認為彭德懷要鞭自己的“活尸”。于是便一下子把他和彭德懷之間的分歧,推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而廬山會議的參加者們,也一下子被推到這樣一種境地:在毛澤東與彭德懷之間必須選擇其一。由于毛澤東在全黨已經樹立起巨大威望和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威,絕大多數(shù)人也就自然地站到了了毛澤東這一邊。于是,廬山會議便成了全黨動員,口誅筆伐彭德懷,進一步樹立毛澤東個人“絕對權威”的會議。
一些老革命家在發(fā)言中都積極宣揚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如劉少奇發(fā)言,指出彭德懷“幾次提議不要唱《東方紅》,反對喊‘毛主席萬歲’,這次又講了什么‘斯大林晚年’,……要在中國搞反‘個人崇拜’的運動”,這樣做“要么是散布糊涂觀念,要么是背叛無產階級專政的事業(yè)”。周恩來的發(fā)言,也指責彭德懷“犯上”,表示“所有領導同志都要馴服”,彭德懷反對個人崇拜,是“感情問題”(即缺乏或沒有無產階級感情),是“沒有領袖觀點”,“沒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朱德的發(fā)言,希望彭德懷“永不反水”,“永遠跟著毛主席”。而林彪則激昂慷慨地說:“中國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誰也不要想當英雄”,“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他(指彭德懷)覺得他也是大英雄。自古兩雄不能并立,因此就要反對毛主席,這是事情的規(guī)律”。更有甚者如中共中央中南局一位領導人更是直截了當?shù)卣f:“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等于舊社會一個女人嫁了人一樣,一定要‘從一而終’,……否則便不能稱為‘貞節(jié)’之婦! 在他看來,無產階級的政治操守無異于封建道德所要求的好女不嫁二男。擁護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即使領袖錯了也不許“不滿”,更不許提不同意見。
在這種政治態(tài)勢下,執(zhí)政黨做重大決策的基本程序是,先由毛澤東拍板,然后到常委會、到政治局、再到中央全會,關起門來想、關起門來議;
等想好了、議好了,再……如果作出什么重大決策,即使“異見”的“意見”再大,也不敢發(fā)出聲音來。于是,久而久之,“異見”便“萬馬齊喑”了。當然,決策的正確性大打折扣,也就在所難免了。
那么,正確的決策到底來自何方呢?曾長期擔任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的斯隆先生的決策方式頗發(fā)人深思。有一次,斯隆先生主持經理人員會議,討論一項決策,會上沒有任何爭議。這時,斯隆先生站起來嚴肅地說:“現(xiàn)在宣布休會,這個問題延期到我們聽到劇烈的不同意見時,再開會決策,這樣,我們才可能得到對這項決策的真正了解!
由此,我聯(lián)想到,為了避免“我們常走‘物極必反’之路”而“行‘防微杜漸’之途”,讓中華民族興旺發(fā)達,燦爛輝煌,決策機制必須遠離“家長制”,盡早與“異見”結為“連理”,共商國是。而每遇事,都要多問問“異見”的不同看法,多聽聽“異見”的不同聲音。等“異見”“橫挑鼻子豎挑眼”后,再行定奪。誠如是,何愁決策機制不能作出科學的決策呢?
2004年9月19日下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