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稅收增減因素分析 [稅收法治化重于增減之爭]

發(fā)布時間:2020-03-2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在經濟緊縮周期,也是政府壓縮行政開支的良機。一個眾所周知的數(shù)據是,政府行政開支20年增長了87倍      中國稅收政策處于漩渦之中,與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拉動投資相配套,稅收應該減,但站在收支平衡的立場上,財政部明確反對繼續(xù)減稅。
  稅收,減還是不減?
  在厘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看看到目前為止,中國稅負是輕還是重。我國稅收連年超過GDP的增速大幅增長,加上隱形行政收費等負擔,我國整體稅負多數(shù)國家之后。美國《福布斯》雜志2007年曾發(fā)布“全球稅負痛苦指數(shù)”,指數(shù)顯示,中國稅負僅次于法國、比利時,名列世界第三。正因為如此,隨著稅收大幅增加,社會各界的減稅呼聲不絕于耳。
  當然,隨著經濟景氣下滑、政府支出增加,我國稅收收入有下滑趨勢。在多項減免稅措施和經濟下滑共同作用下,12月份全國總稅收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16%。不過,即便如此,據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會議上介紹,2008年財政收入總體增長較快,預計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將突破6萬億元,增長19%左右。
  2009年,我國稅收收入可能繼續(xù)下降。財政部表示,2009年將延續(xù)各項稅收減免政策,同時今年1月1日將有增值稅、出口退稅、營業(yè)稅等多項新的減稅政策實施。財政部對這些減免稅費的措施和23種稅收的稅基、征稅對象及稅率進行逐一核算后,得出了5000億元的減收數(shù)據。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稅收收入下降,企業(yè)與投資者的贏利也在下降,這就意味著,稅收占比并沒有下降。以股市印花稅為例,從2007年的2000多億元下降到900多億元,與此同時,股市總市值下降了70%以上,遠遠超過印花稅的下降幅度,投資者的痛苦遠超過財政部門印花稅下降的痛苦。換句話說,民眾的稅收負擔沒有減輕多少,甚至如燃油稅推出之際,養(yǎng)路費改頭換面以道路管理費的名義暗度陳倉。
  并且,謝旭人直言,今天是結構性減稅,即整體盤子不變,稅收品種有增有減。因此,不能說我國的稅負整體減輕,只能說稅收的結構有所改良。
  積聚各方力量共渡時艱之際,也是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良機,與其在稅負高低、稅收減免方面爭得面紅耳赤,不如追究我國如此巨額的稅收是如何花費的,公共財政的使用效率與公平性如何,這才是中國稅收法治化的前提。否則,雙方公說公理、婆說婆理,稅收法治原則實現(xiàn)無日,稅收是增是減也無法達成共識。
  首先應該建立嚴格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科學的預決算機制。我國的公共財政覆蓋范圍極廣,該管的不該管的,都在政府管理的范圍之內,這就使得公共財政使用效率低下,政府收入捉襟見肘。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拉動經濟,常常出臺針對某些行業(yè)、某些企業(yè)的稅收優(yōu)惠措施,或者實行各種補貼,大筆一揮,動輒給企業(yè)幾十萬上百萬的補貼,效率考核則付之闕如。我們有必要追究,這些政策對企業(yè)究竟起到了怎么樣的幫扶作用,對于建立公平的市場經濟是否有效,是否因此形成逆淘汰,造就了殘缺的競爭環(huán)境?這些根本問題不解決,政府支出將處于盲目和無效的狀態(tài),加之人大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公共財政的監(jiān)督機制,導致低效甚至無效使用公共財政的現(xiàn)象大面積泛濫。
  事實上,從稅收法治原則而論,即便是出于良好的動機,稅收的使用也必須經過可行性論證與人大的監(jiān)督。最近幾年,我國政府為補上民生保障的不足,政府開支將大規(guī)模增加,支出的科學論證與效率考核迫在眉睫。
  在經濟緊縮周期,也是政府壓縮行政開支的良機。一個眾所周知的數(shù)據是,政府行政開支20年增長了87倍,其中公款吃喝、公款出國、公車消費等三大項,每年已達9000億,占國家財政收入近30%,數(shù)額之大,世所罕見。鑒于2009年經濟預期不佳,中央和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壓縮開支、過緊日子,如北京市財政局向市人大財經委提交的2009年預算報告,明確提出大幅壓縮會議、接待、購車、工程修繕、出國考察、信息化改造、印刷費等一般性支出;浙江省政府提出省各級黨政機關公用經費繼續(xù)壓縮5%,專項經費、會議經費“零增長”,各部門公務用車采購凍結一年,各級領導出國考察經費削減20%。
  我們在鼓掌的同時,必須意識到,僅靠政府的自覺壓縮而不能內化為制度的硬約束,無法行之久遠。事實上,隨著政府人員的增加,行政功能的日益強大,以及以上年預算核定每年開支的習慣做法,減少行政開支變得渺不可及。
  稅收問題的核心是法治與公共財政體制。至于具體某個稅目減還是不減,并不是一個太大的難題,只要政府公開信息,實行人大與社會雙重監(jiān)督,由審計與法律進行問責,那么,各方對于稅收增減較容易達成一個共識?膳碌氖牵谝黄煦绲臓幊陈曋,稅收癥結被輕輕放過,而代之以臨時性的壓縮或者增加舉措,這樣一來,無論增還是減,都喪失了足夠的法理與民意支持。

相關熱詞搜索:增減 重于 之爭 稅收法治化重于增減之爭 論我國稅收法律文化的轉型 中國稅收政策處于漩渦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