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使者【方黃吉雯:光明使者,健康快車】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在北京東四十條一間捐贈的小辦公室里,8名工作人員,幾臺捐贈的電腦,簡單的辦公設施,他們組成了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的全部。以如此小的體量,撬動著每年近三千萬的捐款,至2010年底,全部4列健康快車共?11個站點,已治愈患者11萬多名。
“健康快車”是中國第一所流動的、專門從事慈善醫(yī)療活動的眼科火車醫(yī)院,是由香港企業(yè)家和普通市民發(fā)起捐款,經(jīng)特別設計建造的、設施完備的眼科火車醫(yī)院,它開進內地偏遠農(nóng)村,完全免費為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
自2007年開始,為推進中國眼科醫(yī)生與國際眼科界的接軌,基金會與國家醫(yī)學考試中心合作,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措施,推動ICO(國際眼科醫(yī)師)考試在中國內地的普及,截至2010年底,健康快車已資助179名考生,培養(yǎng)了一批國際化的全能眼科醫(yī)生。
基金會的對外宣傳不多,從來沒有鋪張的廣告,基金會副秘書長劉夢琳說,多年來的工作養(yǎng)成了省錢的習慣,許多事情都是通過基金會創(chuàng)始人方黃吉雯的個人影響力在發(fā)揮作用。事實上,方黃吉雯一直被認為是“健康快車”的靈魂人物。
多年的努力,也換來多方關注,基金會現(xiàn)有20多名國家級部長和副部長擔任政府顧問,50多名大型國有企業(yè)、外資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領導擔任企業(yè)顧問。前副總理吳儀擔任基金會名譽主席,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董建華擔任理事長。李寧、劉翔、成龍、劉德華、張國榮等文體界明星都曾出任“健康快車光明大使”。
方黃吉雯身上曾經(jīng)有許多稱號,其中有商界女強人――普華永道中國業(yè)務主席;有政壇要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一屆行政會議成員;還有慈善家――香港健康基金會主席、中華健康快車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等等。
如今,方黃吉雯從商界的職位離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的工作中,在這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她“方太”,這或許不僅僅是文化習慣使然。
與方黃吉雯的第一面即能感知她的優(yōu)雅得體、和藹溫柔。作為第一批進入內地的香港人,多年兩地之間的奔波,方黃吉雯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把我們關于交流的疑慮打消。方黃吉雯不僅說得流利的普通話,對于中國內地的了解也頗深刻且有見地,基于多年來對內地的了解,方黃吉雯對內地的發(fā)展變化也欣喜而驚訝。
送給內地人民的禮物
從1993年擔任特區(qū)籌委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委員開始,方黃吉雯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親歷人和見證者。
在擔任委員期間,方黃吉雯切身感受到中央政府的開明和智慧,委員會提出的每一個建議和問題,必得到政府的重視和尊重,并很快地得到解決。基于對政府的信任和好感,方黃吉雯更加積極地參與這項工作。
與此同時,方黃吉雯了解到當時內地各省市都在籌備回歸時送給香港的禮物,這件事令方黃吉雯深受感動,于是一個計劃開始在她心中醞釀,她想香港也應該送什么禮物給祖國,而這個禮物應該是實際的、流動的,只有這樣才可能使偌大的國土之上盡可能多的人收到這份禮物并切實地感受到。
印度的一個成功項目給了方黃吉雯極大的啟示,這個被命名為“生命列車”的項目,實際是一座流動的火車醫(yī)院,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都可成為中國可堪效仿的典范。
概念的雛形來自印度,而實際操作按照中國國情。在中國農(nóng)村,有數(shù)百萬名因白內障而失明的人,這其中有老人、青年、還有小孩和剛出生的嬰兒,并以每年數(shù)十萬的人數(shù)遞增。有超過一半的白內障患者生活在邊遠地區(qū),因為生活貧困等原因得不到及時治療,長期生活在黑暗中。
方黃吉雯說,“盲是一切殘疾中莫大的痛苦,而白內障的治療,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手術,并不需要其他的跟進工作,但是很多人卻因為沒有錢或醫(yī)療水平不夠而無法實施,如果建立一個相應的機構,將最大程度地給予這些人幫助,讓他們覺得重新變成有用的人!
這個建議提出后,得到了相關部門和國務院的批準,這項計劃被正式命名為“健康快車”,作為670萬香港同胞給內地人民的禮物。
1997年7月1日,第一列專門設計、制造的“健康快車”,從香港九龍站開出,首站停靠安徽省阜陽市,開始為這一地區(qū)“老、少、邊、貧”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列車由4節(jié)車廂組成,配備完善的醫(yī)療設施,包括診療室、化驗室、手術室、消毒室、病房、多用途會議室及醫(yī)療人員休息室等。
1999年,第二列“健康快車”投入使用;2002年,第三列“健康快車”投入使用;2008年,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全額捐贈的第四列“健康快車”正式運營。以“健康快車”命名的火車醫(yī)院,把無償?shù)尼t(yī)療服務送到了祖國各地。
募捐生涯
1995年,香港回歸在即,而當時的國際輿論乃至整個香港內部仍然存在著一股負面的空氣,于是方黃吉雯發(fā)起了“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目的是在海外宣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概念。
這個基金頂住了許多壓力,不僅在當時取得了成功,也取得了延續(xù)性的成就,而創(chuàng)始人方黃吉雯也因如此優(yōu)秀的活動能力而備受眾人矚目。“當時籌了很多錢,大家覺得我挺能籌款的”,方黃吉雯笑稱。
然而方黃吉雯的募捐能力遠不止這些,“從健康快車”創(chuàng)建伊始,迄今已有4列“健康快車”,每列火車的造價在1200萬元;手術儀器的費用高達500萬元,每列每年的運行費用需要800萬元,以1997年7月1日出發(fā)的第一列健康快車計,到目前已運行13年,所花費用已過億元。
面對這樣的天文數(shù)字,我們不禁向方黃吉雯發(fā)出疑問,是否籌款也像一門藝術,有著相當?shù)募记苫蛎卦E。方黃吉雯笑著說,技巧的確是有的,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讓別人覺得拿錢很快樂,如果拿得很開心,一塊錢我們也很高興;如果覺得他不高興,就是一萬塊錢也不要收!
同時,方黃吉雯認為應當始終確保整個基金的干凈和透明,她說“任何一個慈善機構的負面消息都是很要命的”。最大的說服就是組織捐款人隨列車到當?shù)貐⒂^,此行不僅讓每一個已捐款的人了解實情,也讓更多沒有捐款的人深受觸動并參與到這項活動中。會計師出身的方黃吉雯有著天然的嚴謹態(tài)度,這一點也讓基金會工作人員深深佩服,劉夢琳說,基金會始終在以國際化的模式高效運作。
除此之外,方黃吉雯還很看重對捐款人的回報,“我不只是伸手要錢,我同樣在為他們服務!彼J為,募捐是一項社會性的活動,其中除了不談回報的人,還有需要回報的人,愛心與回報之間應該劃上等號。
方黃吉雯總是盡可能地想辦法讓付出的人得到最大的回報,對于捐錢者有答謝晚會和慈善義演,對于捐物者有鳴謝牌或命名牌,所有一切都是足以延續(xù)下去的紀念。小到為捐款人準備的吉祥包,濃濃的人情味卻讓人無法拒絕;大到已成功舉辦6屆的“音樂送光明”慈善演唱會。與其說所有這些都是“健康快車”的有效產(chǎn)品,不如說這是對于愛心的最好見證。
快樂慈善
“快樂”這個詞在方黃吉雯口中時時出現(xiàn),募捐中她要雙方快樂;治療中她要醫(yī)者快樂亦要病人快樂;生活中,她要自己快樂,殊不知,她的快樂也感染了身邊所有的人?鞓返刈龃壬撇拍荛L久地推動慈善,這是方黃吉雯的慈善理念。秉持這樣的理念,基金會每年都會推出形式多樣的籌款活動,不僅為“健康快車”籌集善款,也使愛心人士體會到助人的快樂。
一個關于“健康快車”的軼事是,2000年,方黃吉雯將她先生的一匹愛駒更名為“健康快車”,并決定將賽馬贏得的獎金捐給健康快車基金會。此舉原本是要為健康快車做宣傳,出人意料的是,從此這匹馬仿佛鯉魚跳龍門,一躍成為香港馬界的頭號種子選手,一年之中跑出四個第一,贏得巨額獎金。
常年如一日地維持著“健康快車”的運作,實際上是一件瑣碎并且繁重的工作,身兼數(shù)職的方黃吉雯卻似乎從未感覺疲倦,她常常說看到一個病人被醫(yī)好,他的快樂傳達到自己身上,便覺得一切工作都是有意義的。
人們翻閱“健康快車”的圖片資料時,可以看到無數(shù)患者感激涕零的臉,欣喜和快樂完全發(fā)自內心。
方黃吉雯說真的快樂除了被感染得來的,還有一種也很重要,那就是“靜下來,覺得自己一生不僅是在為自己爭取,也為別人做事,這是平靜下來的快樂!
方黃吉雯表示,參與“健康快車”活動,給她的性情帶來很大改變,自此她感覺,“做任何別的事,都不如為貧窮的人做點事得到的滿足感多!
方黃吉雯的本行是會計師,原本是與刻板的數(shù)字與條例打交道,政治上的作為亦是要求相當?shù)亩饲f和穩(wěn)重,然而我們很難把面前這位面含微笑、溫柔和藹的女士和一個咄咄逼人的女強人聯(lián)系起來。這或許就是方黃吉雯自己所說的“性情上的改變”。
捐款者至上
從無到有,從懷疑到盛譽,作為“健康快車”的創(chuàng)始人,方黃吉雯在內地已享有相當?shù)闹,每到一個地方,政府都會為她派出專車,但方黃吉雯卻從沒有坐過,她反而奇怪為何要給她這樣的禮遇。
一直以來,方黃吉雯始終堅持捐款者至上的原則,她認為自己做的一切工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人們抬高她反而會使自己感到尷尬。
正如她所說,“我是個很普通的人”,一方面,做一個平凡人,能更說服別人;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慈善機構的領頭人,方黃吉雯謙遜、溫和。
無論是參加什么活動,方黃吉雯始終堅持和捐款人在一起,不管是坐經(jīng)濟艙還是坐大巴,她覺得都理所應當,自己不應享受不一樣的待遇。
在談話中,我們注意到,方黃吉雯語言溫和,卻頗具力量,是是非非,娓娓道來,舉一反三,毫無懈怠,思路的清晰令人敬佩。
對于慈善事業(yè),方黃吉雯理解得很透徹,她認為,善心是第一位的。在香港,普通民眾的捐款常常令方黃吉雯感動,她覺得這些不求回報甚至不留姓名的人才是最偉大的,而“自己做這項工作,如果把自己說得太偉大,過度夸獎,也不好!
社會活動家
出生于香港的方黃吉雯是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英國稅務學會會員。1978年,她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內地的外國會計師事務所駐京代表,在幫助國外企業(yè)投資中國的同時,還以其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對國際市場的深刻了解和執(zhí)著的愛國情懷,成為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要“參謀”和“智囊”,她的許多意見和建議,被吸收進中國涉外稅法和注冊會計師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條文之中。
多年的社會活動經(jīng)驗,以及政治經(jīng)濟界任職的經(jīng)歷使方黃吉雯積累了廣泛的社會資源。
從世界五百強的跨國大企業(yè)到進軍國際市場的國企,從中央各部委到香港自治區(qū)政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方黃吉雯都是輕車熟路,游刃有余,毋庸置疑,很多時候都是她良好的個人關系在發(fā)揮作用。然而正如劉夢琳所言,也是由于方黃吉雯的個人魅力使然。
方黃吉雯坦言,工作的前十年是為自己增值的十年,之后才是談成就的時候,才可以進行更多其他的投入,諸如社會的責任、性情的快樂等。
方黃吉雯曾被贊譽為傳遞愛心、播撒光明的使者,是構建和諧、促進團結的紐帶。在“健康快車”逐漸成為一種精神、一個慈善品牌的同時,方黃吉雯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更寬廣的領域。對于基金會的未來,她的規(guī)劃是,“健康快車”將致力于更多扶貧治盲項目的開展,搭建起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扶貧治盲平臺。
“失明的人在重見光明時流出的淚水,弱勢人群得到幫助時展露的笑容,才是‘健康快車’獲得的至高榮譽”,這句印在基金會宣傳冊扉頁上的話為方黃吉雯詮釋了一切。
相關熱詞搜索:光明 使者 快車 方黃吉雯:光明使者 健康快車 光明使者 方黃吉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