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桂 令人難忘的舞臺生涯_令人難忘的細節(jié)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4月17日,北京地壇公園書市。 由于事前作了預告,北京的上千名評劇迷云集地壇公園!对u劇群英譜》一書的首發(fā)式及簽名售書活動,將在這里隆重舉行。評劇迷們蜂擁而來,他們除了要買書之外,還要一睹著名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張淑桂的風采。
和新鳳霞配戲她在戲臺上睡著了
那還是剛剛解放的1951年,當時的張淑桂只有8歲。
出生于城市貧民家庭的她,已經(jīng)懂得幫助父母分擔家庭重擔了。
演員練功是相當艱苦的。上午練武戲,踢腿、下腰,下午練文戲,背臺詞、練唱腔,當時每天晚上都有演出,星期日還要加演兩場,一年四季都撈不著一天休息。越是節(jié)假日越忙,演出場次越多。看著8歲的女兒累成這樣,張淑桂的父母硬把女兒從劇團拉回到家里。母親心疼地對她說:“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累壞了身體可怎么辦?你將來要走的路長著呢!蹦赣H把她關(guān)在家里死活不放她出去。有一天趁母親出去買東西的工夫,張淑桂又悄悄跑回了劇團。
當時不少老演員都夸她:“這個小姑娘一點兒也不嬌氣,不怕吃苦,又愛動腦子,是個好苗子!
她和新鳳霞配戲演的是《藝海深仇》。
《藝海深仇》的劇情是這樣的:天橋的惡霸嚴五,要霸占戲劇演員楊鳳英,逼楊鳳英做他的姨太太。楊鳳英寧死不從,決定以死相爭。正當楊鳳英準備上吊的緊急關(guān)頭,妹妹楊小鳳從睡夢中醒來,救下了走上絕路的姐姐。劇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飾演楊鳳英的新鳳霞自殺前有一大段反調(diào)唱腔。當新鳳霞唱這段反調(diào)的最后一句時,仍然沒有聽見張淑桂的動靜,原來張淑桂在臺上睡著了。新鳳霞不愧是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演員,她有超群的應變能力。這時她放下上吊繩,直奔妹妹床前。盡管使勁地搖晃,可熟睡中的張淑桂就是不醒。她顧不了許多了,一把把張淑桂抱了起來。這時張淑桂才睜開眼睛,她努力回憶著,猛然想起來了,這是在舞臺上,自己正在演戲。接下去應該是她的一大段獨白,盡管剛剛醒來,她仍把這一大段獨白處理得聲情并茂、如泣如訴。她那稚嫩的聲音剛落,臺下就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掌聲比平時還要熱烈。
這場戲演到假睡變成真睡這個份上,就算演砸了,可劇場里沒有一位觀眾喝倒彩的。觀眾的舉動讓張淑桂特別感動,多少年過去了,一說起這碼子事兒,張淑桂就由衷地感嘆:“解放了,觀眾和以前也大不一樣了。那時的觀眾素質(zhì)真高!要是在解放前,觀眾不喝倒彩才怪呢!”
讓張淑桂更加感動的,是當時他們劇團的團長李鳳陽及李文志先生等一大批老演員。演出之后,李團長對全劇團的演職人員說:“誰也不許批評她,誰也不許再提起這件事了。她才是個8歲的孩子呀!有錢人家8歲的孩子,已經(jīng)去上學讀書了,或者還在父母的懷抱里撒嬌呢。她出生在窮人家,又這么懂事,8歲就出來掙錢養(yǎng)家了!崩铠P陽團長的話剛落音,老演員李文志先生就開腔了:“不但不能批評,還要表揚她。小小年紀,整天和我們成年人一起練功,一起排戲,一起演出,容易嗎?她剛醒清楚,就能把那么一大段臺詞處理得那么感人,可見她平時排戲多么認真。”面對這巨大的感動,這份特殊的理解,張淑桂哇的一聲哭了,這時的她又像一個孩子了。
在上甘嶺坑道里慰問最可愛的人
在張淑桂珍藏的照片中,一張47年前的老照片格外令她心動。這是硝煙剛剛散去的1957年,照片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堅守陣地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另一個是作為慰問團成員的張淑桂。
隨著張淑桂的回憶,47年前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又仿佛浮現(xiàn)在記者的眼前。
1957年,朝鮮戰(zhàn)爭已經(jīng)接近尾聲,北京市組成了赴朝慰問團,張淑桂榮幸地成為慰問團團員之一。在慰問團赴朝的那段日子里,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太令她難忘了: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的平壤、餓得連老鼠都吃的朝鮮兒童,都給當時只有15歲的張淑桂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然令她最激動的是慰問團去了上甘嶺。她在上甘嶺的坑道里,為最可愛的人――志愿軍戰(zhàn)士戴上了光榮花。
在上甘嶺,慰問團怎樣對堅守陣地的戰(zhàn)士進行慰問成了問題。搭舞臺肯定是不行的,集中起來慰問也不是辦法,一是集中起來目標太大,二是戰(zhàn)士也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哨位。最后慰問團領(lǐng)導決定,派一位演員進坑道,給堅守陣地的戰(zhàn)士戴光榮花并進行慰問。派誰好呢?團領(lǐng)導選中了張淑桂。她個子矮、目標小,又很機靈。在坑道里,她把從北京帶去的光榮花,親手戴在那位志愿軍戰(zhàn)士的胸前。她深情地對這位戰(zhàn)士說:“我代表全國人民,北京市人民,向你表示慰問,祖國人民、首都人民不會忘記你。”堅守陣地的戰(zhàn)士聽到這句話,淚水奪眶而出,張淑桂也流淚了。
體驗生活 與售貨員同吃同住同勞動
說起當年久演不衰的《向陽商店》、《奪印》,張淑桂回憶起她和魏榮元、馬泰、張德福、名丑陳少舫等老演員一起深入生活的故事,這其中發(fā)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兒。
為了演好、演活《向陽商店》,劇團把該劇的所有演員都派到了位于通州區(qū)、石景山等地的基層菜店,與售貨員同吃同住同勞動,實實在在的體驗生活。
在石景山的一家基層商店,張淑桂和張德福被分配到賣肉組。5斤肉應該有多大一塊,她一點兒感性認識都沒有。賣貨算賬,對她來說同樣是一道難關(guān)。在劇團干了這么多年,每月的工資,都是由她母親直接領(lǐng)走的。而對于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類的事,她自然也是一竅不通了。
第一次賣肉的情景,她至今還記憶猶新。顧客要5斤肉,她第一刀切下來的肉,上秤一稱只有幾兩。顧客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新手。第二刀切下去,再一稱也只有一斤。她的頭上開始冒汗,好不容易把五斤肉切好了。當她向顧客表示歉意時,顧客還幽默地說,你多切幾刀好,還省我的事了呢。
在水果組她也沒少出汗。人家要4斤蘋果,挑好的東西往秤上一放,她又開始出汗了。放上一個多點兒,拿下一個少點兒。顧客看出了她著急的樣子,告訴她多點兒少點兒沒有關(guān)系。她不干,因為她只會算整賬。
四人幫倒臺后,文藝舞臺的春天又回來了,《向陽商店》又重新搬上了舞臺。張淑桂還清楚地記得,在《向陽商店》恢復演出的那些日子里,不少老戲迷披著被子連夜排隊買票。張淑桂暗暗下決心:為了這些鐵桿的評劇迷,我更要用心把戲演好。
在北京燕山情藝術(shù)團赴京郊演出的行列里,總也少不了張淑桂的身影。這幾年,對于張淑桂來說,參加社會公益性的演出,成了家常便飯。2001年的夏天,我有幸陪同張淑桂去了一趟門頭溝。這是應朋友之約的一次遠行,給一個街道和一個村的文藝骨干進行輔導,報酬是分文沒有的,她還是爽快地答應了。
在門頭溝礦區(qū)的一個社區(qū)文化站,她被老戲迷們團團圍住。不少老戲迷們要她的聯(lián)系方式,她便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自己的尋呼機號碼,一一公布給大家。有些老同志耳背,她便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尋呼機號碼寫在紙條上。她的這一舉動,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由于工作的關(guān)系,我和不少名人打過交道。大部分名人的私宅電話,是不會對任何陌生人說的。事后我曾問過張淑桂,您把家里的電話號碼隨便給人,難道不怕陌生人沒完沒了地打擾嗎?她回答得十分真誠:“我真的被他們的這種熱情感動了。我家里明明裝了電話,我總不能蒙人家吧?”
在村里輔導文藝骨干的那個下午,還有一件事,也讓我著實感動了好一陣子。村支書告訴張淑桂,村東老槐村下有位70多歲的老大娘,聽說你來到了村里,說什么也想見您一面,更想親耳聽你唱上一段?伤c瘓在床,根本出不了門兒。聽了村支書的話,張淑桂說:“這還不好辦?您前邊帶路,我去看看這位老人家,在家里為她唱上一段!
在炕頭上,老大娘拉住張淑桂的手,說什么也不肯松開。她索性湊到老人家的耳邊唱了一段《夸手》。還沒聽上幾句,淚水就流滿了那張滿是皺紋的臉,張淑桂自己也流淚了。在她深入鄉(xiāng)村演出的生涯中,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單獨演出,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難忘 生涯 舞臺 張淑桂 令人難忘的舞臺生涯 那令人難忘的舞臺 那令人難忘的舞臺作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