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理論假設(shè)及研究|馬柯威茨模型的理論假設(shè)包括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 介紹了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SCM)的來源、理論假設(shè)和在美國與歐洲(個人主義文化)、東亞(集體主義文化)樣本中的實證研究。SCM假設(shè):(1)用熱情和能力區(qū)分不同群體的刻板印象;(2)對外群體的刻板印象是混合的;(3)高社會地位群體被刻板為具有高能力,競爭性群體被刻板為缺乏熱情;(4)刻板印象中存在參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貶抑。在比較和評價SCM與其他理論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刻板印象內(nèi)容研究進一步細化和擴展的方向。
  關(guān)鍵詞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熱情,能力,文化差異。
  分類號 B849:C91
  
  
  1 前言
  刻板印象(stereotype)、偏見(prejudice)和歧視(discrimination),是社會心理學(xué)研究人們的社會性偏向(social bias或者社會性偏差)的三個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領(lǐng)域。由于社會性偏向是一個非常復(fù)雜的現(xiàn)象,對其進行解釋的理論也就不少[1]?傮w來看,西方社會心理學(xué)者傾向于對社會性偏向的三個概念進行區(qū)分和研究,然后探討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刻板印象屬于一種社會認知偏差,偏見是以刻板印象為基礎(chǔ)對對象的情感反應(yīng)偏向,而歧視則是基于刻板印象和偏見的行為偏向[2]。由此,刻板印象自然就成為理解社會性偏向的一個基本問題,其研究成果也較多。
  刻板印象是由人們對于某些社會群組的知識、觀念和期望所構(gòu)成的認知結(jié)構(gòu)[3]。作為一種特定的社會認知圖式,刻板印象是有關(guān)某一群體成員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較固定的觀念或想法[2]。由于刻板印象的具體內(nèi)容即目標(biāo)群體的主要特征隨著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時間和情景的不同而變化,社會心理學(xué)一直局限于對某些對象群體的特征進行描述,回避對于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分析和心理結(jié)構(gòu)研究[2,4,5],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社會認知學(xué)派的影響下,人們更是將重點放在刻板印象的認知加工過程和影響因素方面[1,5],如基于社會分類和關(guān)系性質(zhì)的“分類與關(guān)聯(lián)自動偏向理論”(Automatic biases of categorization and association)、基于群體資源受到威脅的“現(xiàn)實群體沖突理論”(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基于群體社會地位受到威脅的“社會優(yōu)勢取向理論”(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基于群體成員身份受到威脅的“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與尋求群體和諧性的“內(nèi)群體偏好理論”(in-group favourism)等,都是從不同角度探討刻板印象的形成過程和影響因素的。然而,刻板印象的認知加工機制需要在不同的刻板印象實例中加以驗證,這樣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就成了社會心理學(xué)難以回避的問題。于是,近年來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漸漸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人們提出了不同的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維度[6,7],其中最有影響的是Fiske等人提出的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而且SCM得到了在不同文化樣本中的一些實證研究的支持[2,5,8,9]。本文將介紹SCM及其代表性研究例證,并對這一模型及研究進行評價。
  2 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的基礎(chǔ):熱情與能力維度及其依據(jù)
  作為刻板印象研究的發(fā)源地,普林斯頓大學(xué)每隔20年左右進行一次刻板印象調(diào)查研究[10~13],雖然這一調(diào)查只是傳統(tǒng)地重復(fù)Katz-Braly使用形容詞對10個國民或種族群體進行描述的方法,不考慮什么理論,但是這種簡單的形容詞列舉法提供了少有的可以對于不同群體進行刻板印象內(nèi)容測量的方法?墒牵狈碚摶A(chǔ)和不能夠揭示刻板印象的心理成分總是一個缺陷,因此在最近的研究,他們試圖給刻板印象找到穩(wěn)定的維度[5,13]。
  Fiske等人在1999年開始提出SCM的設(shè)想后,近年來不斷完善。SCM認為,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是在能力(competence)和熱情(warmth)兩個維度上的評價組合。為了確定這兩個維度,F(xiàn)iske等人在實證研究之前,就尋找了多方面的支持。
  Fiske認為,從功能主義和實用的觀點來看,刻板印象的維度應(yīng)該來自于人際和群際互動。當(dāng)人們遇到其他的個人或者群體時,人們本能地想知道他人的行為意圖和能力狀況,也就是熱情和能力者兩個不同的方面[15,16 ]。
  有關(guān)群際和人際知覺的種族刻板印象和性別刻板印象的美國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社會知覺中的確存在熱情和能力維度。早期關(guān)于群際互動的研究表明,某些種族群體(如猶太人)被認為是能干卻不熱情,而某些(如黑人)被認為是熱情但缺乏能力[16]。對于女性亞群體也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人們認為一類女性(如職業(yè)女性、女權(quán)主義者、女同性戀者、女運動員)是有能力的但不令人喜歡,另一類女性(如家庭婦女、女孩)是可愛但不獨立的[17,18]。
  對人知覺(person perception)的一些研究也支持能力和熱情這兩個維度。在采用特質(zhì)形容詞的多維度測量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熱情-冷淡”核心詞與能力相關(guān)的其他形容詞[19]。Peeters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所謂的自我收益維度(self-profitability)和他人收益維度(other-profitability),前者主要是與能力有關(guān)的形容詞如自信的、有經(jīng)驗的、聰明的,后者主要是撫慰的、寬容的、可信賴的等[20],Peeters還將這兩個維度應(yīng)用到國民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并得到類似結(jié)論。
  有關(guān)外群體的刻板印象的一些研究,也初步證明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可能不是對于某一對象的喜歡與討厭的簡單反映,而是對于是否喜歡和是否敬佩這兩個維度的反映[4,8]。人們對某些外群體(如家庭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是他們?nèi)狈δ芰Χ恢档镁磁澹硗獾耐馊后w(如亞洲人、猶太人、職業(yè)婦女)則被認為缺乏熱情而不喜歡;盡管也有群體(吃救濟者)被認為既不喜歡也不佩服,但是刻板印象在性質(zhì)上的差異似乎是由能力和熱情這兩個核心維度獲得的。
  3 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的四個基本假設(shè)
  SCM認為刻板現(xiàn)象根源于全人類群體普遍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人們會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這樣的意圖,即需要確認其他群體是朋友還是敵人(是否熱情)以及他們對自己是否可以構(gòu)成威脅(是否有能力)。同時,所有的復(fù)雜社會中普遍存在群體之間的競爭和群體地位的差異,因而人們對于自己所在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的評價會在熱情和能力的刻板印象中顯示出一些固定的偏向。為此,SCM提出了四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基本假設(shè)。
  3.1 雙維結(jié)構(gòu)假設(shè):熱情和能力決定外群體的分布
  SCM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當(dāng)人們遇到外群體時會本能地思考,他們會有意傷害我嗎?他們能夠傷害我嗎?這分別對應(yīng)SCM關(guān)于刻板印象內(nèi)容的兩個核心維度:熱情(友好,善良,溫暖和真誠)和能力(能力,自信,才能和技能)。前面已經(jīng)介紹,F(xiàn)iske等人為提出熱情和能力雙維假設(shè),尋找了很多依據(jù)。此外,雙維也的確出現(xiàn)在美國和波蘭的一些關(guān)于個人認知、社會價值取向、他人行為的建構(gòu)以及選民對于政治候選人的態(tài)度研究中[5]。
  3.2 混合評價假設(shè):大多數(shù)刻板印象是混合的
  SCM假設(shè)許多目標(biāo)群體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混合的,即在熱情和能力雙維中,大多數(shù)群體被評價為熱情但是缺乏能力(low-competence but high-warmth, LCHW)或者有能力但是不夠熱情友好(HCLW),處于既熱情又能干(high-competence and high-warmth, HCHW)和不熱情也不能干(low-competence and low-warmth, LCLW)的群體很少。美國的一些研究結(jié)果證明,很少有群體被刻板地認為能力和熱情都低,而且只有被試的參考群體(Reference-group)包括內(nèi)群體(學(xué)生)和社會原型群體(societal prototype group)(如白人和中產(chǎn)階級)被認為熱情和能力都高。
  3.3 社會地位假設(shè):由群體的社會地位可以預(yù)測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受到在相應(yīng)情景中群體之間感知到的和實際上的經(jīng)濟、地理、規(guī)范以及權(quán)力之間的關(guān)系的影響[21,22]。所有復(fù)雜的社會都是以等級的形式組成的,而且資源有限。因此,通過群體之間在社會結(jié)構(gòu)上的相互關(guān)系可以預(yù)測他們在熱情和能力維度上的位置。SCM提出:地位越高的群體就越有可能被刻板地認為有能力;同時那些有能力獲取或占有社會資源的群體可能被刻板地認為缺乏熱情。
  3.4群體偏好假設(shè):刻板印象中普遍存在參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貶抑
  SCM認為,由于參照群體偏好(reference- group favoritism)包括內(nèi)群體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社會原型群體偏好,一直被認為是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偏見強烈而持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刻板印象中,人們對于參照群體會存在積極評價的偏好,同時因為內(nèi)群體偏好的存在而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外群體貶抑(outgroup derogation)[23]。已有的在美國的研究顯示,唯一不產(chǎn)生歧義的積極刻板印象的目標(biāo)群體就是參照群體 [5,24]。
  4 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的研究例證
  Fiske 等人通過一系列研究來驗證SCT,除了在美國被試中進行研究外,他們還在歐洲、亞洲進行了研究,用來檢驗SCM的普遍性或文化差異。從他們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SCM的主要假設(shè)得到了驗證,特別是刻板印象內(nèi)容的能力和熱情這兩個基本維度的存在是泛文化存在的。下面介紹3個有代表性的研究。
  4.1 美國大學(xué)生對本地若干群體的刻板印象
  具體研究方法是[5],首先讓美國大學(xué)生(大多數(shù)是白人)先對社會中的群體進行提名分類,“現(xiàn)今社會是如何將對不同的人分類為群組的(如按照種族、性別、職業(yè)、能力等)?”“哪一群組的人被美國社會認為社會地位最低?”“你認為你屬于哪一個群體?”。結(jié)果獲得了24個目標(biāo)群體,如黑人、西班牙裔人、女人、老年人、亞裔人、藍領(lǐng)工人,其中包括“白人、學(xué)生、基督徒、中產(chǎn)階級、女人、受過教育者、男人”等內(nèi)群體。其次,被試報告社會對于這些群體的能力方面(5個形容詞為:能勝任的、自信的、有能力的、有效率的、聰明的、技能熟練的)、熱情方面(5個形容詞為:友好的、好意的、可信賴的、熱情的、溫和的、真誠的)、社會地位和競爭性進行評價。聚類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美國大學(xué)生將這些人群聚為5類,按照能力與熱情各自的平均分,這些群體分布如圖1。同時比較被試對24個群體在能力和熱情得分的平均數(shù),發(fā)現(xiàn)在19個群體中存在顯著差異。
  圖1顯示,老年人、弱智者和殘疾人被認為是相對熱情友好但是不能干的,他們能夠被喜歡還是不值得敬佩,屬于“可憐類”(pity);窮人、吃救濟者、無家可歸者,既不受人敬佩也不值得喜歡,屬于“嫌棄類”(contempt);而富人、男人、猶太人、亞裔人、專業(yè)人員和受教育者,則是“嫉妒類”(envy),能干但不討人喜歡;基督徒、女人、中產(chǎn)階級、白人和學(xué)生,既熱情友好又能干,屬于“驕傲類”(pride)。另外一些群體居于中間。顯然,被試對自己的內(nèi)群體評價為“驕傲類”(80%的被試為女生)。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SCM的四個假設(shè)在美國被試中得到了驗證。
  4.2 歐洲被試對十五個歐盟成員國國民群體的刻板印象
  按照與美國的研究相同的方法,對來自十五個歐盟成員國中的七個國家(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被試(大學(xué)生,其中69%女性,平均年齡21.07歲,各國被試樣本規(guī)模在41到199人之間)進行了研究,被試自愿評價十五個歐盟成員國的國民在熱情、能力、地位和競爭方面的情況[2,24]。圖2為德國大學(xué)生對歐盟成員國民在能力和熱情維度上的評價?梢悦黠@看出,15個群體被聚類為四組。SCM的四個假設(shè)中,混合刻板印象的假設(shè)以及群體偏好假設(shè)沒有完全驗證,因為只有一半的群體位于LC-HW和HC-LW之中,而且德國被試盡管對自己國民的能力評價很高但也普遍認為自己所在的群體缺乏熱情。不過,Cuddy和Fiske認為,這與沒有提供社會原型群體有關(guān),而且反映了歐盟成員國的經(jīng)濟狀況對刻板印象內(nèi)容的影響。
  
  
  4.3 東亞被試對本地若干群體的刻板印象
  由于歐洲人與美國人在文化上接近,為了探討SCM是否存在文化差異,Cuddy 和Fiske等人再次按照與美國的研究完全相同的過程和方法,研究了在個人主義-集體主義(IC)這一維度上與美國顯著不同的東亞文化樣本[24]。三個集體主義者文化(香港、日本和韓國)的被試(共233名大學(xué)生,57%為女性,平均年齡接近22歲)在熱情、能力、地位和競爭上評價本地的主要社會群體。
  東亞樣本也驗證了SCM的大部分假設(shè)。聚類分析確定集群的數(shù)量從四個集群(香港和韓國)到五個集群(日本)。所有樣本獲得了雙低的集群,這與美國的數(shù)據(jù)相似。所有樣本獲得了兩個混合的集群,至少一個HC-LW和一個LC-HW集群。而且,在所有的樣本中至少有一半的群體獲得了混合的刻板印象。圖3為香港被試的研究結(jié)果。在四個集群中,美國的HC-HW換成了MC-MW。對59%(27個中的16個)的群體評定屬于混合刻板印象。由此,Cuddy 和Fiske認為,熱情與能力維度也能描述集體主義的群體,混合刻板印象在集體主義文化中也存在。東亞的研究與美國和歐洲的研究相一致,地位與能力有正相關(guān),競爭與熱情有負相關(guān)。這都支持了SCM的雙維假設(shè)、混合假設(shè)和地位假設(shè)的泛文化可能性。但是東亞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三個集體主義樣本和個人主義樣本相比在評定參照群體時存在一個顯著的不同:集體主義被試表現(xiàn)出的內(nèi)群體偏好要比個人主義文化中的被試少一些,在個人主義文化樣本中典型的位于HC-HW象限的內(nèi)群體,在集體主義樣本中移到了中間。這表明內(nèi)群體偏好假設(shè)受到文化變量的影響。
  
  
  5 評價與展望
  自從Walter(1922)提出刻板印象的概念后[1],刻板印象就成為社會心理學(xué)研究社會性偏向的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領(lǐng)域。然而盡管關(guān)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很多,但是理論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的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方面,一直缺乏關(guān)于刻板印象內(nèi)容的理論和研究。Fiske等人提出的SCM,是在對相關(guān)研究總結(jié)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比較成型的刻板印象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模型,而且通過在不同文化樣本的實證研究驗證了這一模型的主要理論假設(shè)。將復(fù)雜的刻板印象內(nèi)容簡化為能力和熱情兩個基本維度和四個主要假設(shè),是模型非常突出的優(yōu)點,因為簡化的模型不僅可以清晰地反映理論,而且提供了進行比較研究的工具,對不同文化應(yīng)用相同結(jié)構(gòu)和體系的框架能夠進一步證實和發(fā)現(xiàn)刻板印象跨文化的相似性或差異。
  驗證SCM的一系列實證研究也為刻板印象領(lǐng)域的研究提供了比較規(guī)范的樣例。任何潛在的關(guān)于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存在文化普遍性的假設(shè)都應(yīng)該在多種文化中加以測試。Fiske等人不僅在美國的群體中有效操縱了刻板印象的感知者(被試)和目標(biāo)群體兩個核心因素,而且通過不同于美國文化的感知者評定本土的群體來驗證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的主要原則,為SCM的普遍性提供了強大的證據(jù)。
  無論從理論構(gòu)建還是實證研究而言,SCM為進一步深化與擴展刻板印象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也為深入了解人們的社會性偏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課題。例如,刻板印象與偏見和歧視的關(guān)系,可以在熱情與能力兩個維度進行細化分析,對于不同對象的情感偏差和行為應(yīng)對偏差,是否也具有熱情和能力維度的特點。如果可以得到一些明確的結(jié)論,對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避免或減少情感偏差和行為反應(yīng)偏差,無疑是具有應(yīng)用價值的。當(dāng)然,SCM也還存在一些有待確證的問題,驗證SCM的研究也有值得分析的地方,因此今后在刻板印象內(nèi)容領(lǐng)域的研究在以下方面仍然值得進一步探索:
  首先,刻板印象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是否只是能力和熱情雙維需要進一步驗證。Anderson等人用多維評定方法考察108個形容詞,發(fā)現(xiàn)刻板印象具有結(jié)論性(conclusive)和動力性(dynamic)兩個維度和描述國民印象的11個形容詞群集[6],Edwin P.和Hub L.(1999)在探討東歐六國青少年的國民刻板印象時發(fā)現(xiàn)國民刻板印象有道德(moral)和能力(ability)兩個維度[7]。佐斌等人關(guān)于中國青少年對于中國人形象[25,26]和10個國民的國民刻板印象研究,通過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了國民刻板印象存在著七個維度[27]:道德、財富、做事態(tài)度、理智、情趣、膚色、藝術(shù)?梢姡贪逵∠髢(nèi)容的因素結(jié)構(gòu)還需要進一步確定。
  其次,SCM的泛文化普遍性的結(jié)論還需要深入分析和更多的研究來檢驗。文化心理學(xué)家認為不能把美國的社會認知想當(dāng)然地普遍化,因為人們曾經(jīng)認為那些基本的人類認知過程,如自我增強和傾向歸因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在在文化的背景下卻呈現(xiàn)出明顯的多樣化和復(fù)雜性[28,29]。其實在Fiske等人的實證研究中,就發(fā)現(xiàn)SCM的群體偏好假設(shè)沒有被完全證實。的確,集體主義文化與個人主義文化對于“熱情”和“能力”是不是有著相同的理解,就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因為人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東西方對于“道德”、“公平”“思維”等的理解是有文化差異的[30]。另外,SCM實證研究中作為集體主義文化的香港樣本,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再次,盡管刻板印象是一種對于目標(biāo)群體的比較籠統(tǒng)和固定的看法,但是人們在評價具體的對象時,刻板印象內(nèi)容卻受到群際邊界(成員身份)、群體接觸歷史、群際關(guān)系等因素的影響。SCM在美國和東亞被試的研究中,評價的群體在成員身份之間具有很大的重疊性,如老年人、女人、窮人、基督徒等群體成員完全可能交叉。因此這些群體在熱情和能力雙維中的分布,在應(yīng)用到具體的現(xiàn)實群體成員時存在著不確定性。進一步的研究應(yīng)該在不存在成員身份重疊的群體中進行驗證。
  最后,對于SCM的混合刻板印象內(nèi)容的假設(shè)也應(yīng)當(dāng)細化檢驗,因為它們具有很多不同的類型。除了美國數(shù)據(jù)顯示的兩類典型混合刻板印象――“能干但不友好”的嫉妒偏見(envious prejudice)(主要指向亞裔、猶太人、職業(yè)女性等)和“友好但是無能”的家長式偏見(paternalistic prejudice)(主要指向仆人、傳統(tǒng)女性、老年人等)之外[6],每一個社會可能有自身的刻板印象細分原則,而且對于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形象的評價和區(qū)分也不一定基于同樣的標(biāo)準。
  參考文獻
  [1] Gilbert D T, Fiske S T, Lindzey G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4th ed., Vol. 2). Boston: McGraw-Hill, 1998. 357~411
  [2] Fiske S T. Social Beings: A core motives approach to social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2004. 398~400
  [3] Macrae C N, Stangor C, Hewstone M. (Eds.).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New York: Guilford, 1996. 42
  [4] Macrae C N, Bodenhausen G V. Stereotypes. In: Fiske S T, Schacter D L, C. Zahn-Waxler (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51).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2000. 93~120
  [5] Fiske S T, Cuddy A J C, Glick P S, et al. A model of (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 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878~902
  [6] Anderson C A, Sedikides C. Thinking about people: Contributions of typological alternative to associationistic and dimensional models of person per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 203~217
  [7] Edwin P, Hub L. In-group favoritism and the reflection of realistic dimensions of difference between national stat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nationality stereotyp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38: 85~102
  [8] Fiske S T, Xu J, Cuddy A J C, et al. (Dis)respecting versus (dis)liking: Status and interdependence predict ambivalent stereotypes of competence and warmth.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 473~489
  [9] Lin M D, Kwan V S Y, Cheung A, et al.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Explains Prejudice for an Envied Outgroup: Scale of Anti-Asian American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5, 31(1): 34~47
  [10] Katz D, Braly K W. Racial stereotypes in one hundred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33, 28: 280~290
  [11] Gilbert G M. Stereotype persistence and chang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1, 46: 245~254
  [12] Karlins M, Coffman T L, Walters G. On the fading of social stereotypes: Studies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9, 13: 1~16
  [13] Leslie L M., Constantine V S, Fiske S T. The Princeton quartet: How are stereotypes changing? Unpublished manuscript,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2
  [14] Fiske S T. Thinking is for doing: Portraits of social cognition from Daguerreotype to laserphoto.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3: 877~889
  [15] Fiske S T. Controlling other people: The impact of power on stereoty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 48: 621~628
  [16] Bettelheim B, Janowitz M. Dynamics of prejudice. New York: Harper, 1950
  [17] Eckes T. Features of men, features of women: Assessing stereotypic beliefs about gender subtyp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3:107~123
  [18] Six B, EckesT. A closer look at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gender stereotypes. Sex Roles, 1991, 24: 57~71
  [19] Jamieson D W, Lydon J E, Zanna M P. Attitude and activity preference similarity: Differential base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for low and high self-monito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3: 1052~1060
  [20] Peeters G. Evaluative meanings of adjectives in vitro and in context: Som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consequences of positive-negative asymmetry and behavioral-adaptive concepts of evaluation. Psychological Belgica, 1992, 32: 211~231
  [21] Linssen H, Hagendoorn L.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European nationality stereotyp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3: 165~182
  [22] Poppe E. Effects of changes in GNP and perceived group characteristics on national and ethnic stereotyp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31:1689~1708
  [23] Brewer M B.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or outgroup hat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 429~444
  [24] Cuddy A, Fiske S T, Kwan V S Y. Is Stereotyping Culture-Bound?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Stereotyping Principles Reveals Systemat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5
  [25] 佐斌, 陳晶, 周少慧. 城市兒童對中國人的印象及其信息來源. 中國臨床心理學(xué)雜志, 2003, 11(3): 188~191
  [26] 陳晶, 佐斌, 周少慧. 5~16歲兒童對中國人的評價與喜好研究. 心理科學(xué),2004, 27(4): 833~835
  [27] 孫利. 青少年對若干國民或民族的刻板印象. 華中師范大學(xué)基礎(chǔ)心理學(xué)專業(yè)碩士論文, 2004
  [28] Choi I, Nisbett R E, Norenzayan A. Causal attribution across cultures: Variation and universa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47~63
  [29]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et al.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766~794
  [30] David M.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nd Its Researches
  
  Zuo Bin, Zhang Yangyang, Zhao Ju, Wang Juan
  (College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and gave comments on the original, theoretical hypotheses and its key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 SCM was brought into social psychology by Fiske, Cuddy, Glick & Xu( 2002,2003,2004), respectively tested in samples from U.S.(individualistic), European(individualistic) and East Asian(collectivist). SCM proposed systematic principles of societal stereotyp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ocial structure, it hypothesized cross-cultural similarities: (a) perceived warmth and competence reliably differentiate societal group stereotypes; (b) many outgroups receive evaluatively mixed stereotypes; (c) high-status groups stereotypically are competent, and competitive groups stereotypically lack warmth.(d) there exists reference groups favoritism (ingroups and societal prototype groups) and outgroup derogation in the stereotypes.
  Key words: stereotyp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 competence, warmth, cultural diversity.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刻板 假設(shè) 模型 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理論假設(shè)及研究 刻板印象名詞解釋 刻板印象的例子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