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地面上的家譜》閱讀附答案_孔林 地面上的家譜
發(fā)布時間:2019-03-1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孔林,地面上的家譜
楊朝明 劉續(xù)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譜系,后人安葬前輩,昭穆不亂,井然有序。林內分布著歷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譜的后裔子孫墓葬群。因年代久遠,孔門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孫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絕,仍保持著完整的墓碑、祠壇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確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過,從戰(zhàn)國到宋代,墓群都按時代分布著。而自從第五十五代開始,墓葬歸屬則座座明確,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為偉大圣人,孔子深刻認識社會人生,也對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鬃又鲝埻ㄟ^祭祀的儀式教育人們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過這些禮儀教化人心,使“民德歸厚”?鬃油瞥缰芏Y,強調“慎終追遠”,重視喪葬與祭祀,主張“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著眼點應該在于現(xiàn)世人間的秩序。社會風氣的好壞,取決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愛心的培養(yǎng)應當從“孝親”開始,所以孔子說“立愛自親始”。人只有做到“親親”才能“愛人”,只有在“親親”的基礎上加強修養(yǎng),推己及人,才能“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而才能做到“泛愛眾”“四海之內皆兄弟”。
“孝”是愛心形成的基礎,“孝”是整個倫理乃至人文大廈的根基?鬃诱J為,只要是“人”,就應當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會有仁德;人之所以為人,“孝”是一個基本標志。什么是“孝”,孔子曾經(jīng)做過不少解答。例如,他說孝的人能夠做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親都希望兒女走正途,父親去世后能自我約束,幾年內不改其志,十分難得。一個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量,而“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也是孝的重要表現(xiàn),用孔子的話說這叫“無違”,也就是不違背禮制。孔子所說的“父之道”的傳承,愛心的遞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傳,不都是這樣一代一代進行的嗎?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魯國人,其以“孝”為中心的儒學是魯文化結出的豐碩“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魯國的第一代國君伯禽來到魯國,積極推行周禮,采取了“尊尊而親親”的“治國方針”,形成了魯國獨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孔氏家族沒有因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萬古長春”的孔林,這部地面上的家譜,也喻示著孔子學說超越特定時代的價值。兵連禍結的時候人們盼望和平與和諧,禮崩樂壞的時候人們期待仁政與德治,在歷史上,不論哪朝哪代,不論哪個民族,前來祭祀孔子的人絡繹不絕。絡繹不絕的掃墓隊伍,簡潔而寓意悠遠的儀式,無聲的靜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動地傳達著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
(摘自《文明》2011年第4期 有改動)
1.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輩,昭穆不亂,井然有序”,不屬于其原因的一項是 ( )
A.因為從戰(zhàn)國到宋代,墓群都按時代分布著;而孔門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歸屬則座座明確,保存基本完好。
B.孔子對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鬃又鲝埻ㄟ^祭祀的儀式教育人們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過這些禮儀教化人心,使“民德歸厚”。
C.孔子推崇周禮,強調“慎終追遠”,重視喪葬與祭祀,主張“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著眼點應該在于現(xiàn)世人間的秩序。
D.子孫能以禮葬、祭先輩,才可能去“愛人”,才可能親人之親、老人之老,進而才能做到“泛愛眾”“四海之內皆兄弟”。
2.下列各項中,不能直接說明“‘孝’是整個倫理乃至人文大廈的根基”這句話的含意的一項是 ( )
A.只要是“人”,就應當具有仁德,有仁德就會“孝敬父母”;人之為人,“孝”是一個基本標志。
B.有孝心的人能夠做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父親去世后能自我約束走正途,幾年內不改其志。
C.孔子所說“父之道”的傳承,愛心的遞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傳,都是這樣一代一代相續(xù)。
D.伯禽積極推行周禮,采取了“尊尊而親親”的“治國方針”,形成了魯國獨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除孔門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四代的墓沒有確切位置,不可考證外;其余,則是墓葬歸屬座座分明,有些還保存基本完好。
B.一個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量,而“無違”即不違背禮制,也是做到“孝”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
C.井然有序、“萬古長春”的孔林,這部地面上的家譜,也因為孔氏家族一直沒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學說有超越特定時代的價值。
D.在歷史上,人們絡繹不絕地來到孔林,以簡潔而意義悠遠的儀式祭祀孔子,主要為了表達對和平與和諧的盼望、對仁政與德治的期待。文言文閱讀(19分)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項,這是現(xiàn)象,B、C、D三項都是作者分析的孔子對傷葬、祭祀有明確主張和深意,這都是原因所在。
2.【答案】B
【解析】B項,這是解釋什么叫“孝”,沒有涉及到它的倫理、文化根基價值。A項,由“孝”到有仁德,到人的為人,已涉及到與倫理的這種聯(lián)系;C項,關鍵在于能準確解讀“都是這樣一代一代”中的“這樣”,“這樣”呼應本段開頭的“孝”,應指“孝的禮制”;D項,是“親親”與“文化品格”聯(lián)系的判斷,明顯正確。
3.【答案】B
【解析】B項是原文意思的變換說法,語意沒有變化,故正確。A項,第五代之后、四十二代以前的墓也都沒有確切位置,已不可考,此選項的時間跨度錯了;C項,因果關系錯亂:因為孔氏家族一直沒有大的起伏,所以孔林井然有序、“萬古長春”。因為孔林井然有序、“萬古長春”,所以才可喻示孔子學說有超越特定時代的價值;另外,“使”也改變了原意。D項,“兵連禍結”時、“禮崩樂壞”時人們祭祀孔子的目的,只是不完全列舉,不代表一般或全部。
相關熱詞搜索:《孔林 地面上的家譜》閱讀附答案 孔林二月蘭閱讀答案 家譜記閱讀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