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教育改革方面毛概論文

發(fā)布時間:2020-11-07 來源: 疫情防控 點擊:

 教育改革方面的毛概論文

  導讀:我根據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關于《教育改革方面的毛概論文》的內容,具體內容:教育界對當今教育的詬病已經不絕于耳,但最終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這里面有一個原因是從教育教學理念上思考多,而從在實現方法上考慮的卻不多,再好的理論沒有現實的方法做支撐也是鏡中花水中...

 教育界對當今教育的詬病已經不絕于耳,但最終在教育改革上基本是裹足不前,這里面有一個原因是從教育教學理念上思考多,而從在實現方法上考慮的卻不多,再好的理論沒有現實的方法做支撐也是鏡中花水中月。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改革教育改革》

 摘要:新中國 60 年來的教育歷程大體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其間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為基于政治一經濟需要和邏輯推論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國初年,伴隨著新民主主義教育政策的頒布,思想改造運動政治化地整飭了教師的角色;"52 調整"既是經濟重工業(yè)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齊化的重大舉措;"85 決定"則直接造就了此后 20 年轉移政治一經濟義務的"義務教育",并與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1992 改元市場經濟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經濟主義馬首是瞻,走上"擴招"、"升級"、"并校"的產業(yè)化和大躍進之路。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要么淪為政治的工具,要么用于經濟的籌碼,抑或受二者鉗夾,

 效果堪憂。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為社會一文化的教育改革,并保有文化視野。

 關鍵詞:教育改革;政治一經濟改革;社會一文化改革;教育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2)02-0015-06

 改革與發(fā)展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也是我國教育的主題和任務。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歷程,大體亦是一個改革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教育體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但 60 年來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其問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為作為政治一經濟的教育改革,亦即基于政治一經濟需要和邏輯推論而操持的教育改革。

 一、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為政治―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貫穿 60 年來的教育歷程。撇開"文革"期間教育的全面政治化這類極端情況不論,舉其要者就有:建國初年的思想改造運動與教師(知識分子)角色政治化重塑;經濟重工業(yè)化、政治整齊化需求與院系調整;80 年代教育體制改革與政府政治、經濟責任轉移;90年代市場經濟改革,教育產業(yè)化。

 1 思想改造運動:教師角色的政治學重塑

 教師的政治一經濟學作用歷來受到當政者的重視。列寧就曾制定了團結、教育、改造和建設教師隊伍的政策。"改造"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亦成為新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早在 1939 年《大量吸收知識分子》、1941 年《改造我們的學習》及 1942 年《反對黨八股》和《在

 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就多次闡釋了改造知識分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國的施政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yǎng)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fā)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伴隨著這一新民主主義教育政策的頒布,對于教師(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政治化地鋪開了。盡管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自共產黨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yōu)勢之時就已經開始了,但"思想改造"作為專有名詞出現是在 1949 年開始的,并迅速成為廣泛流行的常用詞并廣泛運用于具體革命實踐,從而在 50 年代推展成為一種"思想改造運動"。

 1951 年 10 月 23 日,毛澤東在全國政協(xié)一屆三次會議上定下了思想改造運動的基調,并闡明了其政治一經濟學任務:在我國的文化教育戰(zhàn)線和各種知識分子中,廣泛地開展一個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運動。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種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國在各方面徹底實現民主改革和逐步實現工業(yè)化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日,《人民日報》發(fā)表評論《認真開展高等學校教師中的思想改造學習運動》,掀起了高校的思想改造運動。稍早的 10 月 13 日,《人民日報》社論《穩(wěn)定和發(fā)展小學教育,培養(yǎng)百萬人民教師》要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夠得上"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11 月 1 日出版的《人民教育》雜志第 4 卷第 1 期發(fā)表題為《人民教師必須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社論,其中提到,人民教師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國兒

 童、青年的靈魂工程師"。11 月 30 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的《關于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須立即開始準備有計劃、有領導、有步驟地于一年至二年內,在所有大中小學校的教職員和高中以上的學生中,普遍地進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在大中小學校的教職員和?茖W校以上(即大學一級)的學生中,組織忠誠老實交清歷史的運動,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1952 年 1 月 5 日,全國政協(xié)相應作出《關于開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的決定》,思想改造運動就此在全國范圍內鋪開。

 事后看來,所謂思想改造,就是以無產階級的思想取代所謂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而思想改造運動直接的觸發(fā)點,是為了整肅教育界歐美派的知識分子,以確立無產階級思想和黨委在學校中的領導地位,從而實現"共同綱領"中新民主主義教育之目標,即將"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教育改造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中宣部針對當時各地運動中出現的一些混淆概念而特地發(fā)布的《關于教師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的幾個問題》(1952 年 8 月 17 日)對此直言不諱:"這個運動的目標主要是:肅清封建、買辦、法西斯思想,劃清敵我界限;批判資產階級思想,劃清資產階級思想和工人階級思想的界限;在學校中樹立工人階級的思想領導。"思想改造運動及其伴生物思想檢討浪潮,首先以高校、中小學教師的政治學習運動為標志而掀起,并形成了頻繁性、相關性和連帶性等鮮明特點:走馬燈似的政治運動使新生的中國元氣大傷,社會和政治進入一種無法可依、無理可講的動亂中,知識分子生存境遇每況愈下;開了"學生整老師"的先河,以致在后來的"文革"中,"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一開

 始便在紅衛(wèi)兵、革命小將面前俯首稱臣;"連坐"方法和"人人洗澡過關"式運動殃及廣泛,50 年代初,參加運動的高校教職員達 91%,中等學校教職員達 75%。

 思想改造運動的影響廣度觸目驚心,乃至有學者總結道:"在中國,凡是在那風雨如晦、萬馬齊喑的年代生活過的人,他可能從沒受到過表揚,但不可能沒做過檢討;他也可能從沒寫過情書,但不太可能沒寫過檢討書。"而其影響深度更是難以估量,經此思想改造運動,"政統(tǒng)"與"道統(tǒng)"得以合一,多少碩學大儒為威武所屈,放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頌圣文化"一枝獨秀,發(fā)展到空前規(guī)模。作家由自由創(chuàng)作變?yōu)閲矣媱澤a,作品由爭奇斗艷化為整齊一致,以致德國漢學家顧彬不無痛心地譏諷:"中國 1949 年以后的文學是幾塊錢的二鍋頭,之前的文學是幾百塊錢的五糧液......當代中國作家基本沒有什么思想,他們的腦子是空的。"教師則因思想改造運動而"統(tǒng)一了"思想,其角色被塑造為作為匠人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由此,教育與教師所有的工作都致力于培養(yǎng)適合生存于"新秩序"中的"新人",而這個新秩序的世界是一個規(guī)范無所不在的總體,個體所有的癖性――被定義為雜草、邊緣、未教化――都需要被鏟除,在塑造新人的實踐中,教育者充當起社會生活的立法者,成為國家權力的延續(xù)。

 2 "52 調整"和"85 決定":教育改革的政治一經濟學協(xié)奏

 上世紀 50 年代,與在各大高校相繼開展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同時進行的,是院系調整。院系調整的主方向就是"向蘇聯(lián)學習"。1952 年 6 月至9月,中央政府大規(guī)模調整了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簡稱"52調整"),把民國時代的現代高等院校系統(tǒng)改造成蘇聯(lián)模式的高等教育體系。經全盤

 調整后,全國許多高等學校被分拆,大力發(fā)展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繼新設鋼鐵、地質、航空、礦業(yè)、水利等專門學院和專業(yè),工科、農林、師范、醫(yī)藥院校的數量從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至149所,而高校數量由1952年之前的 211 所下降到 1953 年后的 183 所,綜合性院校則明顯減少。

 這次教育改革的一個動因就是經濟重工業(yè)化的需求。新中國需要大量工科技術人才,教育的重心被放在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學技術教育上;教育計劃與經濟建設計劃緊密相連,按產業(yè)、部門、行業(yè)甚至按產品設立學院、系科和專業(yè)(例如拖拉機學院、坦克系等等),確定招生和學生分配。顯然,這是一種培養(yǎng)"專家"的教育體制。而且,正如農業(yè)合作化和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迅進一樣,伴隨著抗美援朝和蘇聯(lián)專家的來華,以及領導們對自辦的中國人民大學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信心的增長,這次教育改革很快狂風驟雨、一往無前地在 1952 年開展起來。除了經濟驅動之外,這次教育改革的另一個目的和功能就是政治整齊化。經此調整和改造,高校從此失去自主權,特別是教學自主權,社會學、政治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yè)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歷史舞臺。歷史地看,院系調整實乃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令高等院校元氣大傷的改革,由此,中西的通識教育都被揚棄,只生產"聽話、出活"的工匠,再無獨立的思想可言,甚至出現了一些為順應政治斗爭需要,科學泰斗公開發(fā)表文章肯定"畝產萬斤",原子物理學家發(fā)表文章論證大氣中核試驗的放射微塵于生物無害的怪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跳過六七十年代的"文革",值得關注的是 1984 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其中被鄧小平認為"最重要的"第九條,中心內

 容就是關于知識和人才、科技和教育的。旋即,1985 年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簡稱"85 決定")?陀^地說,這一教改綱領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和實現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改革初衷,而且它可貴地確認,義務教育為現代生產發(fā)展和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是現代文明的一個標志,責成制定義務教育法。但與此同時,它也確立了對后來我國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教育制度――"分級辦學",并授權"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費附加"。"85 決定"明確提出:"把發(fā)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地區(qū)的情況,制訂本地區(qū)的義務教育條例,確定本地區(qū)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步驟、辦法和年限","基礎教育管理權屬于地方","省、市(地)、縣、鄉(xiāng)分級管理的職責如何劃分,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決定"。隨后,國家教委發(fā)布的《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6 年 9 月)進一步規(guī)定,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投資,以鄉(xiāng)、村自籌為主。后來的實踐中基本上采用"縣辦高中、鄉(xiāng)辦初中、村辦小學"的做法。

 "分級辦學"作為此次教育體制改革的一項實行城鄉(xiāng)教育分割的制度,連同"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政策授權,將本應主要由國家負擔的義務教育的政治一經濟責任和義務,轉嫁給了農村和農民。其結果是不僅加重了農村和農民的負擔,而且造成了農村教育的滯后和城鄉(xiāng)教育差距的延續(xù)與擴大。據有學者考察,在 1986~2000 年的 15 年間未能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農村少年兒童高達 1.5 億人;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城鄉(xiāng)教育機會的差距超過改革以前;而這種狀況有可能促使未來的城鄉(xiāng)關系朝著更加不平衡的方向發(fā)展。就連當時的主事者也坦誠,1986 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后,

 因在"錢"上遇到羈絆,只能依靠"人民教育人民辦"這種方式,把義務教育的過半費用推給農民和企業(yè)承擔,以致我國"20 年來的義務教育是以加重農民負擔為代價取得成就"的;厥卓,"85 決定"直接造就了此后 20 年轉移政治一經濟義務的"義務教育",并與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

 3 擴招、升級與并校:教育改革的經濟學亢進

 時間到了 1992 年初,鄧小平南巡,提出了"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等鮮明論斷;是年秋,中共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隨即,1993 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簡稱"93 綱要")提出:"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這為日后教育改革邁向事實上的、無以問責的市場化、產業(yè)化、大躍進開啟了綠燈。

 1992 改元市場經濟以降,大規(guī)模國企改制開始推行,不少國企紛紛倒閉,大規(guī)模接受大學生的能力遠不如前,于是 1996 年國家開始了雙向選擇、自由擇業(yè)的試點,至 1998 年大學生由國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從1992 年到 1998 年,國企改制、市場經濟改革等導致的失業(yè)("下崗")人群大規(guī)模出現。與此同時,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需求疲軟。困局當口,經濟學者湯敏向中央提交了《關于啟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擴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議書,建議擴大招生數量。其中最誘人的理由就是,擴招可以一舉解決經濟和就業(yè)兩大難題:擴招可以拉動內需,確保經濟增長 8%的目標;擴招可避免年輕人進入就業(yè)市場,從而形成與大量下崗工人競爭的惡性局面。建議被采納,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yè)壓

 力"為目標的擴招計劃旋即出臺。1999 年當年,招生人數增加 50 多萬人,招生總數達 160 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 47.4%。從 1999 至 2001年,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 3 年間的平均增幅為 33.5%,從 1999 至 2004 年,6 年間的平均增幅高達 24.8%。"十五"規(guī)劃提出的 201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15%,在 2002 年提前 8 年實現。擴招數量之巨、速度之猛,超出了建議者當初"3 年擴 1 倍"的建議,6 年擴了超過 5 倍;也超出了 1999 年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把高考錄取率"提高到 2000 年的 11%左右"的計劃;更超出了"93 綱要"中"使高等教育規(guī)模有較大發(fā)展、結構更加合理、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的愿望。這為日后的研究生"大躍進"和大學生就業(yè)難埋下了必然發(fā)芽的種子。

 盡管遲至 2005 年"教育產業(yè)化"才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被叫停,但把教育作為產業(yè)操持的經濟學思維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存在并日益走強:1984 年國家統(tǒng)計局把教育劃分在第三產業(yè)的第三個層次;1992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第三產業(yè)的決定》明確把教育事業(yè)歸屬于"第三產業(yè)","包括教育事業(yè)等現有大部分福利性、公益型和事業(yè)型第三產業(yè)要逐步向經營型轉變,實行產業(yè)化管理";1999 年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切實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知識產業(yè)和關鍵的基礎設施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這些都成為"教育產業(yè)化"思潮和實踐的政策依憑和思想導向。正如有學者所言,無論實際動機還是發(fā)展路徑,90 年代末的高校擴招是當時"教育產業(yè)化"思潮的產物,有很強的經濟主義屬性。

 大學教育產業(yè)化、毫無理性的大學升級、假大空的并校風,這被有的學

 者概括為我國教育改革特別是大學體制改革的 3 大明顯敗筆。該學者認為,伴隨著教育產業(yè)化改革,大學升級非理性冒進,學校變學院、學院升大學,中等師范學校幾乎絕跡、高等?茖W校難以尋覓,代之以到處林立的"大學"。而升級的動力則來自于政績需要,各級政府用政治方式和經濟思維抓教育改革。如果說大學升級的動力和地方利益有關,大學合并則顯然來自上層,碩士點、博士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研究基地之類的都要上面來批,這樣就強行制造出高校合并的機制來,結果是事與愿違,大學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只是一種變相的權力再分配而已,把數條帆船拼接在一起是成不了航空母艦(世界一流大學)的。與高校擴招并行的,卻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5%上下,是一條平緩的直線;支撐高校"跨越式發(fā)展"的,一是學生的學費,二是通過"銀校合作"方式向銀行貸款,它導致了巨額的高校負債,這種國家不增加經費投入而大規(guī)模發(fā)展教育的模式,包括公辦大學大規(guī)模舉債、大建"大學城"、舉辦高收費的"獨立學院",連同基礎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轉制等等,都是我國特定歷史階段教育改革的"特殊"產物。

 二、教育改革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

 誠然,教育有問題,但從來都不全是教育的問題;教育需要改革,但從來都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改革。實踐表明,如果僅僅或者全部把教育改革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便會要么把教育淪為政治統(tǒng)治的工具,要么把教育用于經濟指標的籌碼,抑或受二者鉗夾,其負面效果所在多多,未來前景著實堪憂。作為政治改革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因著社會主義改造而勢在必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作為經濟改革

 的教育改革,在過去 20 多年里因著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浪潮而隨波逐流,并在申討和危機中亟待轉型。教育改革轉型的主題便是:從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特別是作為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教育改革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

 1 教育改革:從以"經濟改革"為中心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

 改革教育改革,或者說教育改革的轉型,既有政策背景,亦不乏學理支撐。從宏觀政策而言,從 21 世紀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開始,陸續(xù)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和"和諧社會"等改革目標,把治國理政的視野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人的發(fā)展各個方面。特別是"和諧社會"這一改革目標的提出,表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布局已經由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先進文化的三位一體,提升為包括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社會建設"尤為矚目。2011 年 10 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則作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化發(fā)展"提上重要議程。就學理而言,在任何社會,改革可以分解為政治、經濟和社會 3 個方面,借鑒國際經驗,中國的分解(漸進)式改革要經過經濟改革、到社會改革、再到政治改革這樣一種"三步走"的"最優(yōu)實踐"(bestpinice):經濟改革的主體是生產(做蛋糕),社會改革的主體是分配(分蛋糕),政治改革的主體是分享權力。過去二三十年,中國改革以"經濟改革"為中心,未來二三十年,需要轉移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

 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自 1978 年至 21 世紀初,主體的改革是經濟改革,特別是 1992 年以來,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2010 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

 出口國。據估計,2030 年的中國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經濟強國,經濟總量相當于美國的 2.0~2.2 倍,人類發(fā)展總值相當于美國的 3.2 倍。從2l 世紀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以社會改革為主體的改革階段,社會改革的目標是"和諧社會",社會改革的核心在于社會制度建設,包括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環(huán)保等方面;社會改革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發(fā)展("親商")和穩(wěn)定("親民")的平衡。中國改革從以"經濟改革"為中心到以"社會改革"為中心的轉移,為教育改革從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走向作為社會―文化改革,提供了時代背景、行動依據和現實可能。

 2 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為社會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遠比作為政治一經濟改革的教育改革更為困難。因為"經濟改革說穿了,就是要把人最邪惡的一面釋放出來,讓每個人去追逐私利",而"社會改革就涉及公共利益,是要有利他性的,要為公共物品掏錢......中國對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和醫(yī)療的投入與 GDP總量相比是非常低的"。這說明,社會改革比經濟改革更艱巨。改革教育改革,使之走向作為社會一文化的改革,起碼要做到一個確保,施行兩種解救,具備一個視野。

 首先,要確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前述 1986~2006 年 20 年轉嫁國家和政府責任于農民的"義務教育",連同重點學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問題積重難返,并在近年來市場化浪潮的沖擊下雪上加霜。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是"社會的基礎性公平",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改革,對中國社會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極端重要性。當前,教育不公突出表現在少數優(yōu)勢群體的"過度教育"和廣大弱勢群體的"教育不足"上,無論是教育

 過度還是教育不足,都會有巨大的社會政治代價:就教育過度(一方面是缺乏大量技術工人,另一方面是大學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而被繼續(xù)攻讀學位)而言,過度教育意味著過度期待,過度教育經常培養(yǎng)的是運動家和革命家;就教育不足而言(社會的流動更多和金錢的多少相關聯(lián),而和自己的努力與才智越來越不關聯(lián)),教育制度失去了人才培養(yǎng)的功能,教育提供給弱勢者的不是希望而是怨恨,在中國歷史上正是這些深感社會不公的基層知識者帶頭起來改變歷史的發(fā)展。"促進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職責",國家和政府要加大補償和糾錯力度,確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畢竟,教育從根本上說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各種基本條件的事業(yè)。作為社會改革的教育改革,最緊迫的任務就是使弱勢群體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qū)的學生、城市民工子弟及弱勢群體子弟享受到教育的"國民待遇",確保其受到公平的教育這一基本人權。而且,教育必須連同住房保障、醫(yī)療保險等社會改革配套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走出我國"低人權優(yōu)勢"的發(fā)展模式(以自我剝削的方式成為別國透支的對象)和社會保障(住房、醫(yī)療、教育)"負福利"狀態(tài)(農民及城市弱勢群體無福利待遇),確保社會保障的"低福利"(相對于窮富都保的"高福利"而言,就是只管最窮的人,如美國的醫(yī)療保障只保 65 歲以上的老人和貧困線以下的窮人,占總人口的 18%;而在中國近似的覆蓋率中,公費醫(yī)療 80%卻用在領導干部身上)。

 其次,施行兩種解救。一是把教育改革從作為政治,特別是作為經濟改革的范疇中解救出來,歸位于社會改革領域。我國既有的教育改革,從根本上說是服務于政治和經濟的,是對不同歷史時期政治需要、經濟需求的

 政策表達,"教育改革的根本動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會經濟和科技進步提出的客觀需要,教育改革的價值訴求明顯側重于國家主義和經濟主義等"。改革開放至今,教育還是政府的一部分,教育部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水平,權力越來越多,壟斷和審批大多數教育資源。只要教育界還是政治的一部分,就不會成為一個具有自治性的組織,就不會成為有高質量的教育機構;只有當教育界發(fā)展出自主性的"行規(guī)"來約束自身和評價自身的時候,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人才來。教育體制的官僚化或者說行政化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教育以權力為本、以經濟利益為本,權力和經濟利益是教育行政部門針對教員使用得最得心應手的手段。二是解救教育于政治、經濟,就是要樹立和發(fā)展教育的自主性。為此,要抵制教育改革的獨斷和盲目決策,進行政策論證,充分吸納社會意見。同時要恢復教育改革作為社會改革的基本權利,剔除行政權力的侵蝕和干擾。譬如,按國際慣例,刊號本來不過是一組數字而已,都是無限供給,按需分配,無須耗費什么成本,從根子上說,出版權本來也是作為基本人權的表達權的派生,但我們的體制卻把這種本來屬于社會的權利轉化成了行政權力,對刊號實行嚴格的行政管制,實際上是變可無限再生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變無限供給為有限供給,變平衡供給為緊缺供給,使得刊號奇貨可居。這不但造成了刊號身價馬上扶搖直上、以刊號折抵金錢等諸多亂象,還干擾和侵蝕了學者的表達權。再譬如,官僚化的教育評審制度作為教育政治化加經濟化的畸形產兒,信奉"科學文獻索引"(所謂 SCI,類似的還有 CSSCI等)這一"愚蠢的中國式觀念"(stupidChineseidea),把國外用于幫助科研人員有效獲取文獻信息的檢索工具 SCI,引進和異化為學校排名、項目評

 審、科研申報、評價獎勵等幾乎覆蓋所有科研領域的最重要乃至惟一的評價標準。教育部門之所以樂此不疲地引進和改裝各種評審制度,并主動自創(chuàng),無非是要確保教育官僚的專制權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

 再次,保有文化視野。我們的教育改革,往往施以"革命的"手段,推行"一刀切",強調"跨越式"發(fā)展(很多時候實為"大躍進"),充滿"烏托邦"色彩,而與此同時,常常不注重對歷史積淀與文化傳統(tǒng)的保全、敬重和守護。正如有學者所言,作為一種社會改革,教育改革不是要砸碎舊制度,重建什么新制度,而是在承認現有制度性質的前提下對其進行自我調整和完善,但既有教育改革卻呈現出過多的"教育革命"畫面,教育變革"泛革命化"(包括當代"泛改革化"或簡單把改革看成革命),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視野。"文化視野"把握多元價值,強調兼容兼顧,以文化視野審視教育改革,要求我們極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實踐運作之"中庸",從思想行動兩方面雙管齊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改革懷有"保守"自覺,警惕"激進"行動,克服"商業(yè)化"侵蝕,注重文化的積淀、傳承與精進。

 參考文獻:

 [1]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商昌寶,作家檢討與文學轉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 2 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

 [4]資中筠啟蒙與中國社會轉型[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5]劉云杉,"人類靈魂工程師"考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1):19-32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Z],1985 年 8 月 27日印發(fā)

 [7]張玉林,分級辦學制度下的教育資源分配與城鄉(xiāng)教育差距――關于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政治經濟學探討[J],中國農村觀察,2003,(1):10-22

 [8]馬昌博,義務教育,這 20 年為何這么難?――對話全國人大會委員、國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N]南方周末,2006~10-12(A3-4)

 [9]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Z],1993 年 2 月 13日印發(fā),

 [10]楊東平,關于高等教育的"中國模式"[J],江蘇高教,2011,(1):5-8

 [11]鄭永年,保衛(wèi)社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2]鄭永年,中國改革三步走[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13]胡鞍鋼,2030 中國:邁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內涵與社會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8,(3):1-6

 [15]文東茅,促進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職責[J],理論視野,2008,(7):26-29

 [16]勞凱聲墩育體制改革的公益性訴求[J],理論視野,2008,(7):23-26

 [17]何迪,魯利玲,反思"中國模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2

 [18]石中英,張夏青,30 年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5):22-32

 [19]笑蜀,刊號奇貨可居折射精神生產困境[N],南方周末,(E29)

 [20]葛金國,文化視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學報,2011,(5):12-21

 篇二

 《教育改革初探》

 [摘要]目前,高考及以高考為核心的應試教育造成了老師教學方法的扭曲和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缺乏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就現今教育制度下存在的不合理處進行分析,并試圖探索對社會進步和國家發(fā)展有推動作用的教育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考;應試教育;教學;經濟效率

 中國現在的教育模式傳承了中華古代以文定前程單一、狹礙、粗糙、簡易的取賢育賢方法,雖然國家已提出素質教育多年,但應試制度仍大行其道,像揮散不了的夢魔,撒碎了人們向往美好的期待。應試制度扼制了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這其中包括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家長的創(chuàng)造力,出版商的創(chuàng)造力,教育官員的創(chuàng)造力,科技人員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各行各業(yè)受過應試教育磨損的人員的創(chuàng)造力。

 一、當前教育模式之弊

 1.分數決定一切,背后的答案決定一切

 我們教育的目的和結果以分數作為評判這本身就是粗糙和簡陋的。而分數的衡量標準就是答案。眾所周知,人類社會是不斷前進發(fā)展的,人的認識

 也在不斷變化,曾經認為正確的東西,后來被認為是錯誤的,像亞里士多德的重量決定快慢論;曾經認為不可能出現的事物,像飛機飛船等也成為了現實。老師認定的答案,甚至學者、專家認定的答案,甚至所有人認定的答案也不是一定不容質疑。牛頓的經典力學被奉為經典也還是出現了根限。學習的目地是了解前人或者現在人的思想和方法,試圖應用這此方法,但不是唯一只能用這種方法。懷疑精神是最寶貴的東西,學生,是教育的產品,是具有高級智慧的載體,更是推動社會發(fā)展,國家發(fā)展的未來力量,不能簡單地輸入程序,求得"機械"的輸出結果。

 我們現在的教育狀況是教學生這些方法和思路的同時,還在通過超量作業(yè)和集中考試來強化甚至是固化這些思想和方法。

 鏡鑒歷史,應試制度桎梏了人們的頭腦,扼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和創(chuàng)造力。

 2.課堂教學和超量作業(yè)扭曲了人性的發(fā)展

 人,是動物,不是植物。"動"是人和其他動物的共同特征。而現在教育制度下,學生從早上 7 點起來,至晚上 10 點上床睡覺,共 15 個小時。有幾個小時在自由地動呢?讓我們來算一算。上午 8 點到 12 點,下午 2 兩點 30 到5點是上課時間,晚上7點到10點做作業(yè),共9個小時30分,若中午有作業(yè),則是 10 個小時 30 分的受學時間,當然還有為受學而發(fā)生的一天兩次上學、放學路途耗用時間,以每趟單邊 20 分鐘來算,4 趟共 1 個小時 20 分鐘。還有 3 頓用餐時間算 1 個小時 10 分鐘,另外,洗浴等生活程序算半個小時,則共 13 個小時 30 分(15 個小時-13 個小時 30 分 1 個小時 30 分)。

 平均學生每天可自由支配一個半小時!這還是一般的算法,如果作業(yè)做到 11 點,12 點,或者上學、放學路途上耗用的時間較長,那自由活動的時間

 就更少。這也是為什么學生中有厭學情緒。

 因此,筆者在這里提出一個想法――學生可自主支配時間。學生可自主支配時間是學生能自由活動范圍的一個衡量標準,它以學生 1 天 24 小時為基礎,刨除在學校上課、回家做作業(yè)(包括為受學而實施的上學、放學路途時間)和刨除吃飯、洗浴等生活程序時間后剩余的可由學生自主發(fā)揮,自由活動,充分享受的時間,這個時間太少,只會使學生與社會和自然,與興趣發(fā)展相差甚遠,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信和自我的發(fā)展,不僅人格不健全,而且心智也有問題,冒險精神不足。因此,這是教育的失敗,是人性發(fā)展的失敗。

 3.教師教學不講求學生學習效率與效益,教學技能有待提高

 前面,我們探論學生可自主支配時間較少,說明一個問題,教師教學技能有待提高。試問,學生一定非得花那么多受學時間才能學到應學的知識嗎?所以,教師應提高和發(fā)展自己的教學技能,以讓學生投入較少的時間獲得更大的收益,獲得更多的可自主支配時間。一方面,應減少板凳上坐著的時間,以完成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增加探索戶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內容。

 二、教育模式改革措施

 1.放棄高考一元評價制,引入多元評價標準

 高考以分數決定學生未來受教育的級別和專業(yè),決定了學生未來在競爭中的籌碼大小,這本身是有問題的。

 首先,高考出卷和作答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特質、專長和發(fā)展?jié)摿?而作為報考策略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考中合適的學校,也往往忽視學生自身潛質和特長,而苦于在學校和專業(yè)上挑選,這些都與學生潛質和專長相背,從而

 造成了學校教育資源的浪費,學生就讀時心不在焉,就業(yè)時改專業(yè)等情況,進一步造成教育資源對科技經濟的發(fā)展的作用沒有應有的發(fā)揮。如果學生畢業(yè)時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更糟糕了。引入多元評價標準,一方面,能反映學生的潛質和特長,對學生確定未來發(fā)展方向和提高發(fā)展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目標決定過程,倒推下來,初中、高中時,學生學習就能有側重有方向,不會浪費教育資源,并能提高教育效益。等而劃齊地培養(yǎng)方式只會讓教育資源低效、低能。

 因此,放棄高考一元評價制,更重要地是改革初中、高中課程的全面泛化,而應設定相應以培育專長為目的的課程,這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自主、自覺、能動地學習,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益與效率。不用擔心,學生會因此在未來成為只懂專業(yè),不食其他煙火的人。其他煙火可以安排學一些,但絕不是今天這種反復固化以培養(yǎng)通吃物理、化學、數學、英語的解題高手的制度。

 2.法律法規(guī)應保障學習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學生可自由支配時間少得嚇人,這違背了動物的天性,也違背了人性,這不利于社會發(fā)展,而且使教師低效教學。社會、經濟、科技的發(fā)展最終要落實以人為本,快樂的成長是未成年人應有的權利。因此,建議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保護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建議寫進《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部相關規(guī)定上。

 3.引入經濟評價指標進入教學,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此前,我們提出了教學經濟效率指標和學生剩余指標,這對衡量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的老師通常一味地以為聽課做題是最

 好教學方式,且從來沒有人分析過這種方式,是不是對所有學生都有用,是不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在未來中很好地發(fā)展。

 學生付出的成本包括機會成本,是否能取得更多的收益,其差額是多少。因此,教學必須引入經濟評價指標,不能再不計成本地浪費教育資源,耽誤學生寶貴的時間,還學生一個美好的成長空間。

 4.增加學生實踐,并作為一項評價標準

 增加學生實踐,包括與自然接觸,與社會接觸,擴大學生對世界的感性認識,豐富視野,從而較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意義,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認識世界以后就有了改造世界的熱情,從而就有了抱負。例如,在有的國家里,學生經常去敬老院、孤兒院等地方去做慈善活動,這能讓學生具有同情心和使命感。當然,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科學活動。因此,必須增加學生實踐活動,擴大學生實踐范圍,并計入評價指標,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寬廣的平臺。

 綜上所述,教育必須改革,這是教育制度自身功能不斷完善和擴大的要求,是人性發(fā)展的要求,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相關熱詞搜索:教育改革 論文 毛概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