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談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0-10-22 來源: 心得體會 點擊:
》 國旗下的講話《談習慣》 ( 2020 )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先和同學們講幾個小故事:
1998 年 8 月,全球 75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聚在法國巴黎,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研討。會議期間,有人向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教:“您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獲得重要知識的?”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科學家卻說:“我是在小學里。”提問者一下子愣住了,接著問:“您在小學里學到的哪些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科學家耐心地回答說:“我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用
過的東西要擺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錯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誰也沒想到,在我們平時看起來最平常的行為習慣,卻成就了這位科學家最輝煌的事業(yè)。
深圳一家著名的企業(yè)公開招聘管理人才,在應聘者當中,有高學歷的人,也有才華非常出眾的人,更有管理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人。但是最后,負責招聘的企業(yè)老總卻選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隨手撿起一張廢紙的應聘者。有人問:“為什么你要選那位不占任何優(yōu)勢的應聘的人呢?”招聘人員回答說,“一個有好習慣的員工,就是一座金礦;有這種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是的,當一個人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
第三個故事,一個小和尚跟老和尚學剃頭,老和尚天天給小和尚一個冬瓜,讓他在上面練習,每剃完一只冬瓜,小和尚就把剃刀隨手往冬瓜上瀟灑地一扎,然后去做別的事情了。小和尚聰明伶俐,很快就學成了,老和尚便讓小和尚給自己剃頭。當剃完最后一刀的時候,小和尚習慣性地一揮手,瀟灑地把剃刀扎在了老和尚的頭上,最終釀成了慘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前蘇聯(lián)的加加林。加加林能成為第一個遨游太空的人,得益于他做事細心的良好習慣。20 世紀 60 年代,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當時在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選時,20 位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在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子脫下來。加加林的這一個動作,讓主設計師科羅廖夫
非常感動,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其實我們說成功從好習慣開始。
縱觀人類歷史,大凡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些良好的習慣。魯迅小時候,因為一次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于是便在書桌上刻了一個 “早”字,以此來激勵自己不再遲到。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養(yǎng)成了“時時早,事事早”的好習慣。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家,為世界貢獻了 1093項發(fā)明。在世人眼中,愛迪生是個天才,但他本人卻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可見,好習慣對一個人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同學們,也許你不是天才,沒有很高的天賦,
但你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一旦你擁有了良好的習慣,它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助你一臂之力。
但好習慣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一點點養(yǎng)成的,是一天天努力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時時、處處、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經(jīng)過長期堅持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小學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譬如飯前洗手,衣著整潔,生活規(guī)律、經(jīng)常整理房間、書包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上下樓梯靠右走,在學校看見垃圾主動撿起,乘車排隊,安靜有序,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等行為習慣;課前預習,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認真獨立地完成每一次作業(yè),多閱讀課外書籍等學習習慣。當然好習慣不是說出來的,而是要通過點
滴的行動積累和長期的自律慢慢養(yǎng)成的。
最后,我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昨日的習慣,已經(jīng)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
謝謝大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