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來源: 實習報告 點擊:
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
因為新聞講究時效性,自然工作的效率就顯得特別重要。用了錄音筆你就要花兩倍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你所需要的東西。通常情況下是數(shù)量、重量和前面幾箱不一樣的。以下是蒲公英文摘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一
這些天任務挺重的。副經(jīng)理讓我負責打裝箱單的外箱標識。他說,這個是不容許出差錯的,任何一個地方不對,就要罰款100多美金。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商業(yè)糾紛。
因此,我一點也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聽副經(jīng)理講解怎么打。打的時候要把發(fā)來的裝箱單與我們公司自己制作的裝箱單先核對一遍,看看對不對。
一致之后,按照裝箱標上的尺號順序,一個一個打上去。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因為有些是獨色獨碼,有些是獨色混碼,尺碼,數(shù)量,毛重,凈重都必須正確。因此,必須十分細心。尤其是每個尺碼的尾箱,通常情況下是數(shù)量、重量和前面幾箱不一樣的,所以要加倍注意,而且必須打在很小的限定的范圍內(nèi)。
第一個裝箱單被我發(fā)現(xiàn)一個重要錯誤,多了一箱,副經(jīng)理很高興,夸獎了我,而我也因此更加認真。這一天我總共打了二百多張裝箱單,很有成就感。
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二
來到報社第一周,開始只是到處看看報紙,熟悉一下周圍。后來每個實習生都分配到一個指導老師,總的來說報社的記者都負責不同的線。因為對財經(jīng)稍有點興趣也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于是自告奮勇的要求要跟波哥(即我的指導老師,經(jīng)濟組的,主要負責經(jīng)濟報道的)。
于是接下開始我“堅持不懈的騷擾”行動,可能是之前一直有聽到師兄師姐說,在報社實習要找老師要事做,于是我隔幾個小時就會問波哥“有什么事情要我?guī)兔蛘咦龅拿?”估計第一周我這句話說了不下15次,還好每次都換著方式說,不然波哥肯定被煩死了。
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幫波哥整理資料和找數(shù)據(jù)。在經(jīng)濟報道里面,與數(shù)據(jù)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前兩天我就是負責幫波哥找各種資料和數(shù)據(jù),各大政府網(wǎng)站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什么的我都得去看看。
第三天開始,波哥會帶著我一起去開各種會議,在會議上,我就負責記錄,把別人講的如實的記錄。幾乎不用錄音筆,在波哥看來,錄音筆只是輔助,但絕不可依賴錄音筆,因為新聞講究時效性,自然工作的效率就顯得特別重要。用了錄音筆你就要花兩倍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你所需要的東西。
于是波哥給我的第一個建議:把筆頭速度練好了,機器的東西常常會發(fā)生各種狀況,如沒電了,壞等,但手寫記錄卻少了很多可能的狀況。
這就是記者們工作的真正狀況,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報道,只是每天醒來想著今天要做什么新聞,政府經(jīng)濟活動,各種會議必須到場,因為對于老百姓來說,這些就是新聞。不管會議政策有多無聊,它總與民生社會息息相關,所以總有亮點引起人們的關注。
畢業(yè)頂崗實習周自我鑒定三
老師講過,好的新聞寫作要求巧妙運用動詞,而不是形容詞。直到真正開始寫作,我才明白用好動詞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說,直到需要用動詞我才知道自己的詞匯量是多么的匱乏。
記得我在報社第一篇見稿的文章是以人物為中心寫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剛開始寫有點奇怪以外——記者告訴我以商人為第一人稱來寫——就沒什么特別的了,而且采訪對象的述說脈絡也很清晰,所以寫下來也沒什么障礙。正因為這樣,我就把標題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沒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開天辟地的事,那么一個漂亮的標題將會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則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難被人注意。后來,我想了很久還是沒辦法整出一個所謂漂亮的標題,最后就隨便擬了個“___的致富之路”的標題。見報后的文章標題則是“___:在__里嗅商機”。單單一個“嗅”字就把一個失意的創(chuàng)業(yè)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體現(xiàn)了出來。
剛開始,我專找新聞標題醒目的動詞來抄。抄了30多個后,覺得這似乎不是辦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師講如何寫新聞小標題時,用了一個詞——拎。動詞不也是拎出來的嗎?如果我學不會在構思文章時去思考如何選擇恰如其分的動詞,那么即便抄上一萬個詞、一萬遍詞,也不能在實際寫作中做得,那樣的結(jié)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寫的時候腦袋會有很多動詞,隨便都能選上一個但絕不會是的那個。拎,或許是一種語感。
于是,我開始再看一遍《老人與!。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說實話,要不是這篇小說短我還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兩天時間看完《達芬奇密碼》,而且是在高三復習最緊張的時候,并且能牢牢地記住故事很多細節(jié)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幾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與!贩浅3粤,很想跳過去,就像看新聞報道時不停地跳過那些數(shù)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標題和首末兩句話。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幾頁我才知道原來圣地亞哥是在同鯊魚搏斗而不是潛水艇。但是,就是這么一篇簡短的小說,我卻不能將之復述出來,哪怕讓我只用幾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是我太不習慣的了,我能記住的只有兩句話——“一個人只能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來,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誰害死誰”。我記不得海明威寫的這部小說,里面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或許當時我能看見,但是過后就如云煙消散,那么,這只說明了一個問題:級別太低。后來有次和幾個中文系同學談到這這部小說,她們也稱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許,哪天我能看懂《老人與!妨,才能真正寫好稿子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