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社會表演學與和諧社會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內(nèi)容摘要:社會表演學是一門人文新學科,研究各種社會人群之間得以構成和諧關系的角色規(guī)范,將有助于解決改革開發(fā)后中國社會既要提高社會表演能力,又要警惕弄虛作假的雙重問題。該學科最大的實踐意義在于研究設立社會角色的規(guī)范,并通過體驗式教育培訓幫助各行各業(yè)的人達到規(guī)范。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
關鍵詞:角色形象,社會規(guī)范,體驗式培訓,貫串動作
英文標題:Social Performance Studies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社會的和諧是由社會的人構建的,人與人之間是和諧還是沖突,是幾乎所有政治家和許多社會科學和人文學者都非常關注的。傳統(tǒng)的戲劇學對沖突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解決有相當深入的研究,而從戲劇學衍生出來的社會表演學則特別關注社會的和諧,尤其是各種社會人群之間得以構成和諧關系的角色規(guī)范。
了解社會表演學的人都知道,這門新學科的思路最接近于西方近二三十年來發(fā)展極快的人類表演學——一門反傳統(tǒng)的人文新學科,他們可能會奇怪,西方的人類表演學和中國共產(chǎn)黨最近提出的“和諧社會”會有什么關系呢?殊不知,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社會成員在大致遵守各自角色規(guī)范的前提之下發(fā)揮活力,而對于人的規(guī)范不能用凝固的模子來限定,必須是動態(tài)的行動的范本,社會表演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就是人的行動的范本。在傳統(tǒng)的戲劇舞臺上,角色的行動總是要形成沖突,否則就不好看;
但在舞臺以外的社會里,我們要研究的卻是如何盡可能避免讓社會角色的行動導致沖突。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的本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xié)調(diào)利益關系的本領、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本領、開展群眾工作的本領、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本領,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落到實處!(I)(2) 研究社會表演學對實現(xiàn)這些目標將有極大的幫助。
為什么要把社會人的行動稱為表演呢?就因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和人的組合,除了“白毛女”這樣被迫離群索居的極少數(shù)特例,人的多數(shù)行動都是要和別人發(fā)生關系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個人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行動都是有人看到的。雖然社會表演多半不必像專業(yè)演員一樣去扮演一個虛構的角色,但只要行動的人意識到有別人在看,一般會希望他的行動對看的人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他就有了一個角色與自我、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實質的矛盾,也就是進入了表演。最理想的表演自然是徹底忘掉這個差別,形神完全合二為一,可是連專業(yè)演員都知道,這種境界太難得了。社會表演和舞臺表演還有一個重要的相通之處,那就是好的表演都先要經(jīng)過編導的精心構思,哪怕編導者自己又是表演者。社會表演學把人的一切社會行動都看作是表演,是得到了源于西方的人類表演學的啟發(fā),因此可以說它是人類表演學的一個分支,但同時它又是一門獨具中國特色的全新的學科。要認識社會表演學首先要認清這二者的異同。
人類表演學正式得名于紐約大學1979年成立的人類表演學系(其前身為研究生戲劇系),是理查•謝克納教授倡導的戲劇研究和人類學相結合的產(chǎn)物。誕生于歐洲的人類學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前現(xiàn)代人群的研究上,常去考察非西方原始部落的儀式表演。謝克納等戲劇學者則是搞先鋒戲劇出身,那些反百老匯、非商業(yè)、非主流的戲劇完全突破了傳統(tǒng)戲劇的框架。當戲劇不但突破了舞臺與觀眾之間的“第四堵墻”,而且突破了劇場的圍墻,跑到街上去以后,他們發(fā)現(xiàn)很多前現(xiàn)代的原始部落或農(nóng)業(yè)社會的演出從來就沒有劇場的圍墻,更沒有“第四堵墻”的概念。也就是說,他們的后現(xiàn)代先鋒戲劇和前現(xiàn)代的儀式戲劇巧合了。謝克納于1970年代結識了研究儀式與戲劇的關系以及“社會戲劇”的人類學家維克多•特納,倡導開展跨學科的交叉發(fā)展。因此,人類表演學著重研究原始部落儀式和后現(xiàn)代先鋒戲劇這兩種從時間上說是兩個極端的表演現(xiàn)象,而對現(xiàn)代社會中百老匯式的、資產(chǎn)階級客廳式的正統(tǒng)戲劇興趣最小,對各行各業(yè)人士的社會表演也并沒有特別關注。
1980年代我在紐約大學師從謝克納,接受的主要是他的總體思路和理論框架,即一切人類活動都可以被當作表演來研究。但我認為這個框架內(nèi)他最感興趣的兩個具體領域對于中國并不是特別重要,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要研究都市社會里各行各業(yè)各種各樣的社會表演,因此我在1999年回國后,提出有必要建立“社會表演學”這個在西方還并不存在的新學科。近一二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政治民主化、經(jīng)濟市場化、娛樂和新聞媒體化,催生出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表演。都市社會里幾乎人人都在學習如何在別人面前表演。大學生到公司求職要面試自不待言,農(nóng)民進城來掙錢,擺攤賣貨也要講個形象。大的方面,司法程序日益公開化,也就越來越成為大眾面前的表演,電視攝像機一旦進入法庭,平時面孔鐵板的法官和律師也可以成為明星。政治家愈益注重形象塑造,因為媒體及公眾的支持率與他們在公眾場合的表演關系極大。工商界要推廣產(chǎn)品,打開市場,離不開種種促銷表演。還有許多傳統(tǒng)的文化節(jié)目如節(jié)慶、廟會等等,不但花樣翻新,名目繁多,還吸引了許多大公司或者政府機構來參與制作導演。所有這些表演都有積極的一面,但也不時暴露出消極的一面。不少行業(yè)缺乏規(guī)范,濫用“包裝”,使“表演”成了虛假的同義詞。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表演學立足實踐、著重分析,可以幫助設立各種社會角色的規(guī)范——這是謝克納等西方自由派學者未必感興趣的。謝克納所吸收的人類學方法是從研究原始部落開始的,而社會表演學更需要吸收的是社會學研究城市的方法。
中國需要這樣一種社會表演學,既能幫助人解釋、規(guī)范、改善社會表演,也能從種種良莠混雜真假莫辨的表演中識別虛假的表演。后者顯然要比前者困難得多,但并不是沒有可能。好的戲劇導演一眼就可以看出演員的表演是否真實,那是學校和經(jīng)驗積累的結果。如果說戲劇表演學中情感引導和表情肢體訓練等方法可以幫助人改善社會表演的能力,相信通過實驗,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中的心理行為控制和測試的方法也有可能幫助社會表演學者發(fā)展出一套鑒別、測試社會表演的科學方法。這里,人類學和人類表演學中擅長研究身體機能的那些專家完全可以和社會表演學者聯(lián)手進行實驗。
總的來說,歐美的人類表演學者大多是自由派也就是左派知識分子,經(jīng)常對他們的政府持批評態(tài)度,總是希望沖破禁錮,強調(diào)的是表演者的自我表現(xiàn),尤其那些先鋒戲劇家,他們本來就喜歡打破一切常規(guī),我行我素,研究人類表演學本身也就是一種突破傳統(tǒng)學科規(guī)范的行動。謝克納2004年在上海戲劇學院的講演中說,人類表演學的哲學起點是人的存在。我在美國塔夫茲大學帶過的一個博士生在研究他的論文中則指出,謝克納的思想來源是存在主義。盡管他本人未必承認這個標簽,但存在主義對他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存在主義的“存在”并不是中文語境中常見的“客觀存在”,而是指個人的存在human being,他的表演主要是要向人證實自己、展示自己。社會表演學與此不同,還要強調(diào)社會的規(guī)范:表演既有個人向社會展示的一面,也有受制于社會的一面。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存在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存在先于本質——個人的存在先于群體的本質,“本質”是后來別人歸納出來再加給你的,你本來愛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選擇全在自己。而根據(jù)馬克思主義,人怎么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關系決定的,你并不可以完全天馬行空地自我表現(xiàn)。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吃飯,那似乎是人的本能,但嚴格地說,只有覓食才是本能,吃“飯”和怎么吃都是社會和文化構建的結果。中國人都用筷子,那是從小父母教的,是從大人的示范——也就是表演——中學來的。所以社會表演和社會規(guī)范、榜樣示范關系極大,社會角色并不是能夠完全自由自在地選擇的。社會表演學的研究重心不同于謝克納式的人類表演學,這和二者哲學基礎的差別很有關系;
它首先關注的是如何使社會所規(guī)范的各種角色更加合理化,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來把這些社會角色表演好。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看,社會表演學的基石是三大基本矛盾:1)表演者的自我與角色的理想形象,2)表演的前臺與后臺,3)事先準備的腳本與現(xiàn)場的即興發(fā)揮。任何社會表演都有這些關鍵要素,這是共性;
但其表現(xiàn)形式不同,相互關系不同,那就是需要研究的特殊性。和舞臺上的角色一樣,每一種社會角色也都有其理想形象,而大多數(shù)扮演者的自我和這個理想在最初都有相當距離。在戲劇中,導演用角色分析和反復排練來幫助演員縮短和角色的距離;
在社會上,指導者不但要用傳統(tǒng)的思想工作,也應該用排練——體驗式的訓練和實習——來幫助社會表演者縮短其和理想形象的距離。我們的各類學校和培訓班做的應該就是這個工作,但目前我國的教育、培訓方法大多過于呆板,還停留在教員講、學員聽和記的老一套方法上,缺乏教員引導、學員表演的互動式教學,還不能讓學員充分發(fā)揮能動性,所以教育的效果不很理想。當然,就是學的效果再好,一般人也不大可能做到每時每刻都呈現(xiàn)出角色的理想形象,因此要分清前臺和后臺的界限,在前臺時理想形象的要求絲毫不能降低,但在后臺就需要放松一下,事實上進入后臺以后,他可以進入另一個相對容易的角色。例如領導干部經(jīng)常要下基層深入第一線考察,也經(jīng)常會西裝革履會見外賓,認真扮演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都會使神經(jīng)高度緊張,如果時間比較長,其間必須安排一個可以避開外人放松神經(jīng)的休息室——后臺。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在前后臺可以截然相反,例如在電視上說如何艱苦樸素,到了人后就吃喝嫖賭,這常常是那些貪官共同的特點。要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必須合理界定每個社會角色的前后臺,設計好各自的疆域和性質。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其后臺的表現(xiàn)常常是紀委關注的重點,也是老百姓十分關心的,因此也不能掉以輕心。
和多數(shù)舞臺表演相比,社會表演一個很大的難點在于靈活性,前臺的理想形象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刻板模子,表演者必須比舞臺演員有更大的主觀能動性,掌握好在既定腳本的范圍之內(nèi)進行即興表演的能力。比起戲劇影視表演來,社會表演的腳本都比較隱蔽,也靈活得多,有點像上世紀初流行過的幕表戲的幕表,也就是一個即興表演的梗概。這種靈活性的范圍可大可小,不同的文化和時代在這一點上差別極大。中國有世界上最悠久的連續(xù)的文明史,上有孔夫子的思想和儒家法統(tǒng),下有“唯有讀書高”的文字崇拜,因而特別尊重文本。在正常情況下,主要的社會表演都有嚴格的腳本定調(diào),從行當?shù)目傮w布局到每個角色的調(diào)度身段都有規(guī)矩。但在目前民主化的大潮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相對非腳本化的新事物,例如領導人記者招待會的現(xiàn)場直播,基層組織的自由選舉等等,有些小人物在法庭上贏不了的案子,在電視臺的“實話實說”里申了冤。老百姓歡迎這種象征透明的即興表演,希望看到更多的公開表演。但是,中國又不可能也不應該像歐美那樣,把事關十多億人生計的政治決策全變成政壇的即興表演。怎么才能做到透明和穩(wěn)定的平衡呢?這里的一個關鍵就是腳本編寫和表演的技巧,也就是塑造領導形象的技巧。其實就是在美國式的民主中,那些看起來完全憑臨場急智取勝的競選辯論也是有腳本的,而且有許許多多的腳本。謀士們想到各種各樣的可能和所有的應對方案。辯論者在正式上臺之前要排練許多次,盡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像電子計算機一樣輸人大腦,才能在演出時做到看上去像是完全即興,絕對“透明”。這個道理對戲劇界有經(jīng)驗的即興演員來說一點都不奇怪,他們可以完全憑空上臺,觀眾隨便給個什么詞,就能當場現(xiàn)編現(xiàn)演一段戲。這是因為演員們熟悉了無數(shù)的劇本和臺詞,才可能在臺上應付任何場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表現(xiàn)出色。其實“表現(xiàn)” 和“表演”在英文中是同一個詞——“performance”。
這里人類表演學家謝克納對存在與表演關系的解釋很有啟發(fā):“存在的東西不斷地發(fā)展變化,所以存在就是行動!(II)(4)他說的行動是一個戲劇術語,指的是具有意向性的行動。社會角色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由一系列的行動或曰動作構成的,社會表演學并不僅僅是表面地教人美化形象——穿著得體、能言善辯,而要從心理動機入手來把握角色,正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的表演必須有貫串動作一樣。因此一個缺乏內(nèi)心意向只會機械執(zhí)行上級指示或者模仿角色外部形象的社會表演者最終是不會成功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社會表演學在本質上也不同于行為科學。哲學家尤根•哈貝馬斯曾做過一個題為“行為與行動的區(qū)別”的演講,他“在肯定行動與行為的區(qū)別在于行動的意向性的同時,強調(diào)行動的意向性特點與行動的遵守規(guī)則的特點有密切聯(lián)系!(III)(14)這就是人的自由和社會規(guī)范的對立統(tǒng)一。行為科學把人的活動作為一種可控制的機械對象來研究,而社會表演學把人當作行動的主體,研究人如何能動地表演——在規(guī)定情境中實現(xiàn)貫串動作。行為科學起初研究的是流水線上工人的動作,研究如何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并沒有什么人文和藝術的成份;
而社會表演學則含有濃厚的人文和藝術的成分。
現(xiàn)在黨中央和政府強調(diào)提高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諧社會,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必須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2003年非典的襲擊給了我們一個教訓,也就是在那個危機中,我們的領導人從主席、總理到新任衛(wèi)生部長、北京市長,在老百姓面前也在電視上展現(xiàn)了他們臨危不亂的果斷和出色的即興表演能力,對安定民心起了極大的作用,F(xiàn)在凡事都講要準備預案,預案不應該僅僅是紙面上的,必須經(jīng)過排練才有實際意義。要準備多少預案,怎樣的預案,如何排練,用模型、用真人還是用電腦仿真,排練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是公共管理領域的問題,也都是戲劇學可以出力的地方。戲劇家既擅長處理虛擬的沖突和危機,又是組織排練的專家,因此“9.11”以后,美國中央情報局要請好萊塢的專家提供防止恐怖主義襲擊的預案,而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大學一直就聘著專業(yè)演員,幫他們訓練警官如何對付罪犯(IV)。當戲劇學家進入為有效執(zhí)政需要所做的科研項目時,也就是在從事社會表演學了。
這些預案的設計還屬于特殊的例子,社會表演學最廣泛的用途是在日常社會中。一個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是大家都能安居樂業(yè),各得其所,各盡其才。各行各業(yè)所需要的人才大多不是天生的,因此社會需要為大家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訓,使人人掌握各自的角色規(guī)范。學員要掌握編導設計的理想范本,套用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的說法,可以從自我出發(fā),逐漸進人角色,由內(nèi)到外;
也可以先模仿起角色的外部形象,逐漸找到感覺,讓自己適應角色,由外到內(nèi)。在集體培訓中,后者往往效率比較高,但前者也不能忽略。一個挑戰(zhàn)性的角色最終常常改變表演者的自我,哪怕它一開始明顯地高出表演者自身的條件。這在一些集體的角色塑造中尤為明顯,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軍隊,中外皆然。盡管哪個新兵部隊都免不了會有些人受不了這種脫胎換骨而不及格,大多數(shù)的人總是能通過艱苦的改造而最終適應角色的需要。當然,那也是因為他們在人伍之前就經(jīng)過了嚴格的挑選,如果素質實在太差,根本不具備適應的潛能,也就進不了行伍。有不少大型企業(yè)也學了點軍隊的角色訓練法,對整個集體和每個雇員的角色形象都做出明確規(guī)定,不能各行其是都從自我出發(fā)。麥當勞等連鎖店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的千萬家分店都保持穩(wěn)定的質量和服務,就因為公司對員工的角色要求非常嚴格,而且一抓到底,絕不許擅自更改。從教育培訓的方法來看,不能僅僅是教師照本宣科,而應該是互動式體驗式地教,這就需要很多社會表演的專業(yè)技巧。中國的教師普遍博聞強記,經(jīng)驗豐富,但是當要把他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有效地傳達給學員時,往往既缺乏把學員當作觀眾一樣來尊重的表演意識,又缺乏導演意識,不會把學員當作潛在的表演者從而設法調(diào)動其能動性。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我們的學生可能有很多應試高手,但動口動手能力普遍較差。舉一個極簡單的例子,檢察院的檢察官必需在大庭廣眾下說話,而且是代表國家說話,但是許多院校培養(yǎng)的檢察官一說話就緊張,說幾句就嗓子啞了,連重音也不知道怎么說,更別想能言善辯。律師、法官、檢察官按說多是政法學院科班出身,學校里卻沒有這方面的體驗式訓練。這個問題在政法院校、黨校系統(tǒng)、管理學院中最為突出,推而廣之,絕大多數(shù)師范院校也都有這個問題。教師教學方法的刻板單調(diào)極大地影響了億萬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影響到他們將來難以達到社會角色的規(guī)范,也就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實現(xiàn)。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要求:“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yè),支持人們干成事業(yè)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現(xiàn)……”(I)(2)這是對整個社會的要求,而教育部門應該為這樣的社會準備人才的條件,要讓學員為構建這樣的社會進行充分的“排練”。如果以這個標尺來衡量我們教育界的氛圍,距離還相當大。社會表演學首先可以為上述三類專門學校培訓這方面的師資,此外所有的師范院校也都需要這樣的課程,這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
“社會表演學”的英文應為social performance studies, 以區(qū)別于“人類表演學”的performance studies. 后者如僅按字面譯成“表演學”,就會和狹義的研究舞臺表演的學科混淆,所以我特意加上“人類”二字——它本來就是戲劇表演和人類學結合的產(chǎn)物。
參考書目:
I.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文匯報》2005年6月27日。
II.謝克納:《什么是人類表演學》,《戲劇藝術》(上海)2004年第五期。
III.童世駿:《“行動”和“行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一對重要概念》,《社會觀察》(上海)2005年第三期。
IV. Colborn-Roxworth, Emily. “Role-Play Training at a ‘Violent Disneyland’: The FBI Academy’s Performance Paradigm.”(角色扮演訓練: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大學的表演教學模式)TDR: The Drama Review (New York), 2004 Winter.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