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錢穆:北京大學雜憶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一

  

  一九三一年夏,余在蘇州,得北京大學寄來聘書。待余赴平后,清華又來請兼課。此必頡剛在北平先與兩方接洽,故一專任,一兼課,雙方已先洽定也。但余亦未以此面詢之頡剛。

  余赴北大,在歷史系任教,是為余在大學講授歷史課程之開始。所任課,一為中國上古史,一為秦漢史,皆必修課由學校指定。另一門選修課可由余自定。余決開近三百年學術史。此一課程,梁任公曾在清華研究所已開過,其講義余曾在雜志上讀之。任公卒后,某書肆印此書,梁家以此書乃任公未定稿,版權所屬,不準書肆發(fā)行。余求其書不得;蛉烁嬗啵筛皷|安市場,在某一街道中,有一書估坐一柜上,柜前一小桌,可逕授與八毛錢,彼即在其所坐柜內取出一紙包授汝,可勿問,亦勿展視,即任公此書也。余果如言得之。

  余因與任公意見相異,故特開此課程,自編講義。一日,某君忘其名,來電話,詢余近三百年學術史最近講到陳乾初《大學·問》一篇,北平最富藏書,但此間各友好皆不知此文出處。并舉馮芝生為例。君于何處得讀此文。余答,余之講義,付北大講義室,待下周去上課時,始領取分發(fā),君何先知。彼在電話中大笑,謂君此講義人人可向北大講義室預定。先睹者已群相討論,君竟不知此事,可笑可笑。亦可想見當時北平學術界風氣之—斑,蓋因余在任公卒后不久,竟續(xù)開此課,故群相注意也。

  又有人來書,云,君不通龜甲文,奈何靦顏講上古史。余以此書告講堂諸生,謂余不通龜甲文,故在此堂上將不講及。但諸君當知,龜甲文外尚有上古史可講。諸君試聽,以為如何。又一日,告諸生,事有可疑,不專在古,古亦多無可疑者。如某姓錢,此錢姓即屬古,無可疑。余確信有父有祖,乃至高曾以上三十幾代前,為五代吳越國王錢镠。以上仍有錢姓。近乃有人不姓錢,改姓疑古,此何理。有人來問,君何大膽若爾。余問何事。彼言,君知班上有錢玄同之子亦來聽課否。答,知之。其人曰,君自慎之,勿多惹是非。余曰,余任上古史課,若亦疑古,將無可言。又一夕,有某君設宴席,席上多大學史學教授。一清華大學西洋史教授孔某,一北大史學系教授孟森心史,兩人皆年老。主人推兩人居首座,曰孔孟應居上,可勿讓。又指余與錢玄同曰,君兩人同宗,可連座。余遂與玄同比肩。坐既定,玄同問余,君知我有一子在君班上否。余答,知之。玄同又言,君班上所講一言一句彼必詳悉記載無遺。余答諾,并謂彼勤奮好學殊少見。玄同又謂,彼在君班上之筆記我亦過目,逐字不遺。余聞言,驟不知所答。竊恐或起爭論,將何措辭。

  玄同乃續(xù)謂,彼甚信君言,不遵吾說。余僅諾諾。玄同乃改辭他及,不再理前緒,余心始釋然。

  

  二

  

  一日,又有人責余,君何無情乃爾。余問何事。彼云,君知適之近患病進醫(yī)院否。余曰,頃正聞之。彼云,適之尊君有加。有人問適之有關先秦諸子事,適之云可問君,莫再問彼。今病,訪者盈戶,君寧可不去。余答,此顯屬兩事,君并合言之,將教余何以為人。又有一學生告余,彼系一新學生,舊同學皆告彼,當用心聽適之師與師兩人課。乃兩師講堂所言正相反,不知兩師曾面相討論可歸一是否。余答此處正見學問之需要。汝正當從此等處自有悟入。若他人盡可告汝一是,則又何待汝多學多問。余自入北大,即如入了一是非場中。自知所言觸處有忤,然亦無自奈何。

  又有一生來問,師言老子出孔子后,又言出莊周后,除最近在《燕京學報》新有一文外,尚有其他意見否。余答,有之。彼云,愿聞其詳。余答,此非一言可盡,余在上古史班上當有述及,君倘愿聞其詳,可試來聽之。彼乃哲學系四年級生,自是遂來余上古史班上旁聽。越一年,來晤言,余聽師上古史已一年,今信師言不疑。哲學系有畢業(yè)紀念刊,當整理一年筆記成篇刊入。不知師尚有所言未盡否。余答,有之。因請余再撰一文,亦同刊其班之畢業(yè)刊物中,并告余,亦當請適之師同為一文討論其事。余允之。余因續(xù)撰一文,連同彼筆記同刊是年北大哲學系畢業(yè)紀念刊中。而適之則竟未為文。后余自刊《莊老通辯》一書。已在余居香港時,距當年亦已三十年矣。此君筆記載當年北大哲學畢業(yè)刊者,余手邊無之,容當覓得,再以補入。此君已忘其姓名,惟聞其留學德國,歸國后,在南京中央大學哲學系任教! 

  余與適之討論老子年代問題,絕不止三數次。余曾問適之,君之《先秦哲學史》,主張思想必有時代背景。中國古人所謂知人論世,即此義。惟既主老子早于孔子,則老子應在春秋時代,其言亦當根據當時之時代背景而發(fā)。君書何乃上推之《詩經》,即就《詩經》來論時代背景,亦不當泛泛分說樂天派悲觀派等五種人生觀,認為乃老子思想之起源。當知樂天悲觀等分別,歷代皆有,唐詩宋詞中何嘗無此等分別。即如最近世,亦復有此五等分別。何以老子思想獨起于春秋時代,仍未有所說明。且如老子以下,孔子墨子各家思想,亦各有其時代背景。君書自老子以下,即以思想承思想,即不再提各家思想之時代背景,又何故。適之謂,君之《劉向歆父子年譜》未出,一時誤于今文家言,遂不敢信用《左傳》,此是當時之失。然對余之第二問題,則仍未有答。

  此后適之見余,再不樂意討論老子,而別撰《說儒新篇》。在彼撰稿時,屢為余道其作意。余隨時告以己意。如是者數次。適之說儒終于成篇,文長五萬字,仍守其初意不變。其說既與余上古史堂上所講意義大相背馳,諸生舉適之此文設問。余遂于堂上明白告諸生,余所持與適之說儒不同之所在。諸生或勸余為文駁論。余告諸生,學問貴自有所求,不應分心與他人爭是非。若多在與他人爭是非上分其精力,則妨礙了自己學問之進步!睹献印芬粫,只在申孔,不在辟墨。遇兩說異同,諸生貴自有折衷。并余已將今天堂上所講,一一告之適之,不煩再為文辯論。遂拒不為。諸生乃浼余助教賀次君即就余講堂所講撰一文,刊之北大史系同學在天津《益世報》所主辦之副刊上。適之見之,大不悅,但亦未撰文反駁。主編此副刊之同學乃欲次君別為一文自解說,次君拒之,謂所辯乃本錢師之說,不能出爾反爾。不得已,主編此副刊之同學乃自為一啟事,解說此事。自后余來香港,某君在《港大學報》上刊一文,專為討論適之說儒。余始別為一小篇,追憶前說,則已上距當時十年外矣。今余此文,已收入余之《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二集! 

  大凡余在當時北大上課,幾如登辯論場。上述老子孔子兩氏不過其主要之例而已。聞有北大同事之夫人們前來余課室旁聽,亦去適之講堂旁聽,退后相傳說以為談資。惟一時所注意者,亦僅為一些具體材料問題解釋之間,而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之一大問題上,則似未竟體觸及也。然孟子所謂余非好辯,亦不得已也。余深深了此意境。

  又一日,適之告余,得商務來書,囑編一中學國文教本。彼謂,君在中學任教國文課多年,對此富實際經驗,盼我兩人合作,共成此編。余告適之,對中國文學上之意見,余兩人大相違異,倘各編一部中學國文教科書,使國人對比讀之,庶可有益。倘欲兩人合編,其事不易,并使他人亦無可窺其底里,遂拒不為。此事遂亦作罷。時適之在北大,已不授中國哲學史,而改授中國白話文學史。惟余與適之在文學方面甚少談及,以雙方各具主觀,殊難相辯也。

  

  三

  

  時傅斯年孟真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亦自廣州遷北平。孟真與頡剛雖一時并稱適之門下大弟子,但兩人學術路向實有不同。頡剛史學淵源于崔東壁之《考信錄》,變而過激,乃有《古史辨》之躍起。然考信必有疑,疑古終當考。二者分辨,僅在分數上。如禹為大蟲之說,頡剛稍后亦不堅持。而余則疑《堯典》,疑《禹貢》,疑《易傳》,疑老子出莊周后,所疑皆超于頡剛。然竊愿以考古名,不愿以疑古名。疑與信皆須考,余與頡剛,精神意氣,仍同一線,實無大異。而孟真所主,則似尚有迥異于此者。如其以歷史語言二者兼舉,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無此根據。即在西方,亦僅德國某一派之主張。大體言之,西方史學并不同持此觀念。其在中國,尤屬創(chuàng)新。故在其主持之史語所,其時尚僅有地下發(fā)掘與龜甲文研究兩門,皆確然示人以新觀念,新路向。然孟真心中之史學前途,則實不限于此兩者。

  余至北平,即與孟真相識。孟真屢邀余至其史語所。有外國學者來,如法國伯希和之類,史語所宴客,余必預,并常坐貴客之旁座。孟真必介紹余乃《劉向歆父子年譜》之作者。孟真意,乃以此破當時經學界之今文學派,乃及史學界之疑古派。繼此以往,則余與孟真意見亦多不合。

  孟真在中國史學上,實似抱有一種新意向。惟茲事體大,而孟真又事忙未能盡其力,以求自副其所想望,而遂有未盡其所能言者。彼似主先治斷代史,不主張講通史。彼著述亦僅限先秦以上,即平日談論,亦甚少越出此范圍。凡北大歷史系畢業(yè)成績較優(yōu)者,彼必網羅以去,然監(jiān)督甚嚴。有某生專治明史,極有成績,彼曾告余,孟真不許其上窺元代,下涉清世。然真于明史有所得,果欲上溯淵源,下探究竟,不能不于元清兩代有所窺涉,則須私下為之。故于孟真每致不滿。

  適之于史學,則似徘徊頡剛孟真兩人之間。先為《中國大史學家崔東壁》一文,僅成半篇。然于頡剛《古史辨》則備致稱許。此下則轉近孟真一邊。故北大歷史系所定課程似先注意于斷代史。在余初到之年,北大歷史系第一次開會,適之為文學院長,曾言辦文學院其實則只是辦歷史系。因其時適之已主張哲學關門,則哲學系宜非所重。又文學系仍多治舊文學者掌教,一時未能排除。而歷史系上古史一門除余專任其必修課外,又開選修課,凡八門,頡剛孟真各任一門。此見當時學術界凡主張開新風氣者,于文學則偏重元明以下,史學則偏重先秦以上,文史兩途已相懸絕。其在文學上,對白話文新文學以外,可以掃蕩不理。而對史學,則先秦以下,不能存而不論,但亦急切難有新成就。于是適之對北大歷史系之興趣,亦遂逐漸減輕。

  

  四

  

  余在北大,任教“近三百年學術史”一年。翌年,改開中國政治制度史。系主任陳受頤弗允。受頤人素謙和,主講西洋史。聞其于西洋中古史頗有深入,實際并不任系務,乃由孟真幕后主持。大意謂中國秦以下政治,只是君主專制。今改民國,以前政治制度可勿再究。余謂,言實際政治以前制度可不再問。今治歷史,以前究屬如何專制,亦當略知,烏可盡置不問。屢爭,終不允。余言,余來任課,上古史秦漢史由學校規(guī)定,余一課任余自由開講,不論選課人多少,余意欲開此課,學校似不宜堅拒。遂終允之。北大選課,學生可先自由聽講,一月后始定選。到時乃無人選余此課。當時法學院院長周炳霖告其同事,學生來校只知西洋政治,不知中國政治,今文學院開此課,當令學生前往聽講。遂有政治系全班學生來選聽此課。稍后,人益多,乃歷史系學生前來旁聽。因北大校規(guī)松,選定之課可任意缺席,未選之課可隨時旁聽。故學校自開學后,講堂必隨時改換。旁聽多,換大課堂;
缺席多,換小課堂。某教師或自小課堂屢換大課堂,某教師或自大課堂屢換小課堂。學生以此為教師作評價,教師亦無如之何。清華燕大殊無此現象。惟余第三年仍開近三百年學術史,俾完成余之講義。

  余每次上堂必寫此一堂之講授大綱及參考材料。惜余此課所講迄今未編撰成書,惟散見其要旨于余此后之《國史大綱》中。即余初來臺北,有《歷代政治得失》一講演,已付印出版,亦可謂余在北大講授此課一簡編。則已距當年開講近二十年之久矣。

時頡剛在燕大辦一《禹貢》,陶希圣在北大辦一《食貨》,兩雜志皆風行一時。諸生來余舍,請余辦一《通典》,謂當與《禹貢》《食貨》鼎足而三。余拒之。諸生曰,師僅掛一名,其他一切盡由吾儕負責,請勿憂。余曰,今年開此政治制度一課,乃為諸生于此方面常識特缺,非為余于此特所重視。(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余愛通典制度,亦愛食貨經濟,又愛禹貢地理沿革。諸生當擴開興趣,博學多通,乃能于史識漸有進。待他年學問基礎既立,庶可擇性近專精一門。此乃成學后事,非初學時事。倘諸生今即專騖一途,適以自限,非以時國民政府令中國通史為大學必修課,北大雖亦尊令辦理,但謂通史非急速可講,須各家治斷代史專門史稍有成績,乃可會合成通史。故北大中國通史一課,乃分聘當時北平史學界,不專限北大一校,治史有專精者,分門別類,于各時代中各別講授。歷史系主任及助教兩人,則隨班聽講,學期學年考試出題閱卷,由彼兩人任之。余亦分占講席,在講堂上明告諸生,我們的通史一課實大不通。我今天在此講,不知前一堂何人在此講些什么,又不知下一堂又來何人在此講些什么。不論所講誰是誰非,但彼此實無一條線通貫而下。諸位聽此一年課,將感頭緒紛繁,摸不到要領。故通史一課,實增諸位之不通,恐無其他可得。乃有人謂,通史一課固不當分別由多人擔任,但求一人獨任,事亦非易。或由錢某任其前半部,陳寅恪任其后半部,由彼兩人合任,乃庶有當。余謂,余自問一人可獨任其全部,不待與別人分任。一九三三年秋,北大乃聘余一人獨任中國通史一課。于是余在北大之課程,遂改為上古史秦漢史及通史之三門。學校又特為余專置一助教,余乃聘常來北大旁聽之學生賀次君任之。

  自余任北大中國通史課,最先一年,余之全部精力幾盡耗于此。幸而近三百年學術史講義已編寫完成,隨時可付印。秦漢史講義寫至新莽時代,下面東漢三國之部遂未續(xù)寫。余之最先決意,通史一課必于一學年之規(guī)定時間內講授完畢,決不有首無尾,中途停止,有失講通史一課之精神。其時余寓南池子湯錫予家,距太廟最近。廟側有參天古柏兩百株,散布一大草坪上,景色幽茜。北部隔一御溝,即面對故宮之圍墻。草坪上設有茶座,而游客甚稀。茶座侍者與余相稔,為余擇一佳處,一藤椅,一小茶幾,泡茶一壺。余去,或漫步,或偃臥,發(fā)思古幽情,一若惟此最相宜。余于午后去,必薄暮始歸。先于開學前在此四五天,反復思索,通史全部課程綱要始獲寫定。

  此課每周四小時,共上兩堂,每堂兩小時。余于開學后上課前,必于先一日下午去太廟,預備翌日下午上堂內容。主要在定其講述之取舍,及其分配之均勻。如余講上古史,于先秦部分本極詳備,但講通史則不多及。又如余講近三百年學術史,牽涉甚廣,但講通史則只略略提到。必求一本全部史實,彼此相關,上下相顧,一從客觀,不騁空論。制度經濟,文治武功,莫不擇取歷代之精要,闡其演變之相承。而尤要者,在憑各代當時人之意見,陳述有關各項之得失。治亂興亡,孰當詳而增,孰宜略而簡,每于半日中斟酌決定明日兩小時之講述內容。除遇風雨外,一年之內,幾于全在太廟古柏蔭下,提綱挈領,分門別類,逐條逐款,定其取舍。終能于一年內成其初志。上自太古,下及清末,兼羅并包,成一大體。

  下及第二年,余遂可不復至太廟古柏下,然亦隨時隨地不殫精思,于每一講之內容屢有改動。又增寫參考材料,就《二十四史》《三通》諸書,凡余所講有須深入討論者,繕其原文,發(fā)之聽者,俾可自加研尋。然此工作迄唐五代而止。因史料既多,學生自加研尋亦不易,此下遂未再續(xù)。所發(fā)姑以示例而止。

  中國通史乃文學院新生之必修課,亦有文學院高年級生及其他學院諸生,復有北平其他諸校生,前來旁聽。每一堂常近三百人,坐立皆滿。有一張姓學生,自高中三年級即來聽課,余在北大續(xù)授此課,前后凡四年,張生每年必至。余又在西南聯大續(xù)任此課兩年,張生亦先后必至。余知前后續(xù)聽此課歷六年之久者,惟張生一人。彼告余,余之每年任課所講內容不斷有增損,而大宗旨則歷年不變。彼謂于余歷年所講變動中,細尋其大意不變之所在,故覺每年有新得,屢聽而不厭。如張生亦可謂善用其心矣。

  二十年前,余曾去美國哈佛大學,楊聯升教授告余,彼其時肄業(yè)清華大學,亦前來旁聽。計亦已二十五年上下矣。檢其書架上兩書相贈,一為余之《國史大綱》抗戰(zhàn)期間在重慶之國難第一版,一為余之通史課上所發(fā)之參考材料。余受其國難新版,為余手邊無有者。其參考材料,則囑聯升教授仍留架上,或有足供參考處,余未之受。后此項材料由余英時交臺北某書肆印行。

  余在北大任此課時,又常有日本學生四五人前來旁聽。課后或發(fā)問,始知此輩在中國已多歷年數。有一人,在西安郵局服務已逾十年,并往來北平西安,遍歷山西河南各地。乃知此輩皆日本刻意侵華前之先遣分子。并常至琉璃廠、隆福寺,各大舊書肆,訪問北平各大學教授購書情形,熟悉諸教授治學所偏好,以備一旦不時之需。其處心積慮之深細無不至,可驚,亦可嘆。

  

  五

  

  余任北大及兼清華課外,越兩年,又兼燕大課,于是每周得兩次出城,各半日。此乃無法辭卸者。某年秋,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某君忽來訪,邀余去兼秦漢史課一門。某君忘其名,乃北平史學前輩,其所編講義亦正流傳東安市場各書肆。其來言辭懇切,有堅求必允之意。余告以北大校規(guī),校外兼課只許四小時,余已兼清華燕大兩校課,適足四小時之限。逾越校規(guī),非余所愿,亦非所能。且開學已久,清華燕大兩校課亦無法中途言辭。如是往復半日而去。一日,某君又來,謂已商得北大當局同意,先生去師大兼課,北大決不過問。余無奈,勉允之。

  余住馬大人胡同,近東四牌樓,師大校址近西四牌樓,穿城而去,路甚遙遠。余坐人力車,在車中閉目靜坐,聽一路不絕車聲。又街上各店肆放留聲機京戲唱片,此店機聲漸遠,彼店機聲續(xù)起,乃同一戲,連續(xù)不斷,甚足怡心。及登堂,聽眾特多,系主任亦在窗外徘徊。第二周課畢,系主任邀余赴其辦公室。告余,真大佳事。此課本請某君擔任,上堂后,學生問,中國封建社會系秦前結束,抑秦后開始,又或秦前秦后一體直下無變。某君所答,聽者不滿,爭論不已,終至哄堂而散。某君遂決不再來。別請某君,復如是,仍哄堂而散。某君遂亦決不來。恐直言相告,先生決不愿來。今幸兩堂過,學生竟不發(fā)此問。并聞對先生深致滿意。真大佳事。此亦當年北方學風。甚至同學校同一班級,兩課堂所講如同水火。師大此事雖所少有,然聞者亦終不以為怪。

  

  六

  

  在北大任教,有與燕京一特異之點。各學系有一休息室,系主任即在此辦公。一助教常駐室中。系中各教師,上堂前后,得在此休息。初到,即有一校役捧上熱手巾擦臉又泡熱茶一杯。上堂時,有人持粉筆盒送上講堂。退課后,熱手巾熱茶依舊,使人有中國傳統尊師之感。

  孟森心史與余同年到北大任課。一日,在休息室相晤。心史問余何年級,余答慚愧,亦在此教書。因諸生亦得來休息室問難,故心史有此誤會耳。又一日,余送《燕京學報》新刊余所著《周官著作年代考》一文贈心史。心史展視,謂此乃經學上一專門問題,君亦兼治經學耶,當攜歸,細讀之。自是余遂與心史常在休息室中閑談。又一日,心史特來寓址,自是往返益密。

  某一年暑假,余回蘇州省親。及返北平,特訪心史。心史書齋西向。余謂今年酷暑,不知先生作何消遣。心史言,此暑期乃成一大工作。商務新出版《永樂大典》中之《水經注》,今暑專為此書作了許多考訂。遂引余視其桌上積稿,并歷述清代各家治《水經》之得失,娓娓忘時。余告心史,已向商務預約此書。方期不日去取書,作一番考訂工夫,為戴!端涀ⅰ芬话缸饕欢ㄕ摗2恢^先生已先我為之。心史說,此書實無新資料可供考訂。君不如向商務另購他書,俟余此番考訂絡續(xù)出版,君可就此作商榷,不煩另花一番工夫也。余謂,與先生相識有年,初不知先生亦對此有興趣。然心史所考訂,送北大《國學》季刊,主其事者,因適之方遠在國外,心史所考,與適之意見有異,非俟適之歸,不敢輕為發(fā)布。而心史此項存稿遂亦遲未整理,所發(fā)表者殊有限。及翌年,抗戰(zhàn)軍興,日本軍隊進北平,聞心史曾在北大圖書館發(fā)現一舊地圖,于中俄兩國蒙古邊疆問題有新證據之發(fā)現。遂派人特訪心史,于其宅前并曾攝一像而去。而心史不久以病進醫(yī)院。雙十節(jié)后,北大同人絡續(xù)離北平南下。余赴醫(yī)院與心史話別,不謂心史竟以不起。余自抗戰(zhàn)勝利后,即未去北平,每念心史有關《水經注》考訂一稿,其整理成篇,及其未及整理者,究在何處。及其有關蒙古新地圖一事,仍有人留意及之否。人盡知心史在北大任教明清史,其對清初入關前史有著述。對此兩事,人或不知,追憶及此,豈勝惘然。

  心史是一好好先生,心氣和易。所任明清史,講義寫得太詳密,上堂無多話講,學生缺席,只少數人在堂上,遇點名時輪流應到。心史說,今天講堂座上人不多,但點名卻都到了,仍自講述不輟。學生傳為談資。其時北平方唱尊孔。有人說,軍閥何堪當尊孔大任。心史說,專要堪當尊孔的人來尊,怕也尊不起。適之為文,昌言中國文化只有太監(jiān)姨太太女子裹小腳麻雀牌鴉片等諸項。心史為文駁斥,不少假借。但我們見面,他從不提起這件事。他從不放言高論,甚至不像是一爭辯是非的人。在北大同人中,卻是另具一格。

  

  七

  

  與余同年來北大者,尚有哲學系湯用彤錫予。本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學,北大以英庚款補助特聘教授之名義邀來。余是年攜眷去北平,潘佑蓀割其寓邸之別院居之,距北大甚遠。一日,錫予來訪。其翌日,錫予老母又來訪。謂,錫予寡交游,閉門獨處,常嫌其孤寂。昨聞其特來此訪錢先生,倘錢先生肯與交游,解其孤寂,則實吾一家人所欣幸。自是余與錫予遂時相往返。

  一年后,余家自西城潘宅遷二道橋,凡三院四進,極寬極靜。年假以榆關風聲緊,挈眷奉先慈返蘇州,錫予老母亦隨行返南京。明年春,余單身先返北平,適錫予老友熊十力自杭州來,錫予先商于余,即割二道橋第三進居之。此本為先慈居住之所,平屋三間。其第二進僅一書室,為讀書寫作之所。此兩進相隔最近,院最小,可以隔院相語。十力既來,而余眷久不來。錫予為余一人飲食不便,又勸余遷居其南池子之寓所,割其前院一書齋居余。而又為十力別邀一北大學生來居二道橋之第一進。

  是年暑假,蒙文通又自開封河南大學來北大,與余同任教于歷史系。錫予在南京中大時,曾赴歐陽竟無之支那內學院聽佛學,十力文通皆內學院同時聽講之友。文通之來,亦系錫予所推薦。文通初下火車,即來湯宅,在余室,三人暢談,竟夕未寐。曙光既露,而談興猶未盡。三人遂又乘曉赴中央公園進晨餐,又別換一處飲茶續(xù)談。及正午,乃再換一處進午餐而歸,始各就寢。凡歷一通宵又整一上午,至少當二十小時。不憶所談系何,此亦生平惟一暢談也。

  自后錫予、十力、文通及余四人,乃時時相聚。時十力方為新唯識論,駁其師歐陽竟無之說。文通不謂然,每見必加駁難。論佛學,錫予正在哲學系教中國佛教史,應最為專家,顧獨默不語。惟余時為十力文通緩沖。又自佛學轉入宋明理學,文通十力又必爭。又惟余為之作緩沖。

  除十力錫予文通與余四人常相聚外,又有林宰平、梁漱溟兩人,時亦加入。惟兩人皆居前門外,而又東西遠隔。漱溟又不常在北平,故或加宰平,或加漱溟,僅得五人相聚。宰平與漱溟則不易相值。

某日,適之來訪余。余在北平七八年中,適之來訪僅此一次。適之門庭若市,而向不答訪,蓋不獨于余為然。適之來,已在午前十一時許,坐余書齋中,直至午后一時始去,余亦未留其午膳。適之來,乃為蒙文通事。適之告余,秋后文通將不續(xù)聘。余答,君乃北大文學院長,此事與歷史系主任商之即得,余絕無權過問。且文通來北大,乃由錫予推薦。若欲轉告文通,宜以告之錫予為是。而適之語終不已。謂文通上堂,學生有不懂其所語者。余曰,文通所授為必修課,學生多,宜有此事。班中學生有優(yōu)劣,優(yōu)者如某某幾人,余知彼等決不向君有此語。若班中劣等生,果有此語,亦不當據為選擇教師之標準。在北大尤然。在君為文學院長時更應然。適之語終不已。余曰,(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文通所任,乃魏晉南北朝及隋唐兩時期之斷代史。余敢言,以余所知,果文通離職,至少在三年內,當物色不到一繼任人選。其他余無可言。兩人終不歡而散。文通在北大歷史系任教有年,而始終未去適之家一次,此亦稀有之事也。

  文通既不續(xù)聘。史系主任遂邀余任魏晉南北朝史,余拒不允。余言聘約規(guī)定余只任上古兩漢,不愿再有增添。其隋唐史一門,則聘陳寅恪兼任。上堂僅盈月,寅恪即辭去不再來。謂其體弱,其夫人言,若不辭北大兼職,即不再過問其三餐。于是此課遂臨時請多人分授。學生有發(fā)問者,謂此課既由多人分授,何以獨不有錢某來上課。史系主任始來請余。余遂亦上堂一二次。文通自離北大,即轉至天津一女師任教。其家仍留北平,與錫予及余諸人之來往則一如舊日無變。

  

  八

  

  余又因錫予獲交于陳寅恪。錫予寅恪乃出國留學前清華同學。寅恪進城來錫予家,常在余所居前院書齋中聚談。寅恪在清華,其寓所門上下午常懸休息敬謝來客一牌,相值頗不易。余本穿長袍,寅恪亦常穿長袍。冬季加披一棉袍或皮袍,或一馬褂,或一長背心,不穿西式外套,余亦效之。

  余亦因錫予識吳宓雨生。彼兩人乃前中大同事。余在清華兼課,課后或至雨生所居水木清華之所。一院沿湖,極寬適幽靜。雨生一人居之。余至,則臨窗品茗,窗外湖水,忘其在學校中。錢稻孫與余同時有課,亦常來,三人聚談,更易忘時。雨生本為天津《大公報》主持一文學副刊,聞因《大公報》約胡適之傅孟真諸人撰星期論文,此副刊遂被取消。雨生辦此副刊時,特識拔清華兩學生,一四川賀麟,一廣東張蔭麟,一時有二麟之稱。賀麟自昭,自歐留學先歸,與錫予在北大哲學系同事,與余往還甚稔。蔭麟自美留學歸較晚,在清華歷史系任教。余赴清華上課,蔭麟或先相約,或臨時在清華大門前相候,邀赴其南院住所晚膳。煮雞一只,歡談至清華最后一班校車,蔭麟親送余至車上而別。

  余其時又識張孟劬及東蓀兄弟,兩人皆在燕大任教,而其家則住馬大人胡同西口第一宅。時余亦住馬大人胡同,相距五宅之遙。十力常偕余與彼兄弟相晤,或在公園中,或在其家。十力好與東蓀相聚談哲理時事,余則與孟劬談經史舊學。在公園茶桌旁,則四人各移椅分坐兩處。在其家,則余坐孟劬書齋,而東蓀則邀十力更進至別院東蓀書齋中,如是以為常。

  一日,余去北大有課,攜《清華學報》所刊余近撰《龔定庵》一文,過孟劬家門前,囑其門房遞進。及課畢歸,見孟劬留有一紙條,乃知孟劬已來過余家,蓋不知余赴北大有課也。余遂即去孟劬家,孟劬娓娓談龔定庵軼事,意態(tài)興奮,若疑余有誤會。孟劬與余亦屬忘年之交。前輩學者,于昔人事,若不干己,而誠誠懇懇不肯輕易放過有如此。孟劬又常告余,彼同時一輩學人,各不敢上攀先秦諸子,而群慕晚漢三君,競欲著書成一家言之意。余因孟劬言,乃識清初學風之一斑,以較余與孟劬同在北平時情形,相距何堪以道里計。因念孟劬慕古之意特深,而東蓀趨新之意則盛。即就彼兄弟言,一門之內,精神意趣已顯若河漢。誠使時局和平,北平人物薈粹,或可醞釀出一番新風氣來,為此下開一新局面。而惜乎抗戰(zhàn)軍興,已迫不及待矣。良可慨也! 

  其他凡屬同在北平,有所捧手,言歡相接,研討商榷,過從較密者,如陳援庵、馬叔平、吳承仕、蕭公權、楊樹達、聞一多、余嘉錫、容希白肇祖兄弟、向覺民、趙萬里、賀昌群等,既屬不勝縷述,亦復不可憶。要之,皆學有專長,意有專情。世局雖艱,而安和黽勉,各自埋首,著述有成,趣味無倦。果使戰(zhàn)禍不起,積之歲月,中國學術界終必有一新風貌出現。天不佑我中華,雖他日疆土統一,而學術界則神耗氣竭,光采無存。言念及之,真使人有不堪回首之感。

相關熱詞搜索:北京大學 錢穆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