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判定:第一眼看到什么動物
發(fā)布時間:2020-03-29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將興趣投在了對性取向的第一眼判定能力上:研究者向受試者展示同性戀和異性戀者的面部照片,只要給受試者多于0.1秒的時間,他們就能以近70%的正確率判斷出照片中人物的性取向。
關于第一眼判定的試驗可以追溯至1994年心理學家艾姆貝迪(Nalini Ambady)和羅森塔爾(RobertRosenthal)的一項研究,他們讓受試者觀看一名大學教授3個兩秒教學短片后對其做出教學評價,得出的結果居然與聽了該教授一學期課的學生們給出的評價如出一轍。此項試驗得出一個標志性結論:判定一個人的能力和特質(zhì),6秒鐘的觀察,足矣。
從此,直覺不再被視作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亦非女人彌補理性稀缺的替代品,心理學家肯定了直覺思維的價值,并使我們越發(fā)驚訝于直覺竟如此決定著我們的生活。
關于第一眼判定的傳奇,最為經(jīng)典的例子要數(shù)男女間的愛情。從古至今,從虛構到現(xiàn)實,一見鐘情、一見傾心的故事仍不厭其煩地上演著。雖說一些人不怎么相信,但它確實存在,甚至可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證明。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在2005年一期《進化與人類行為》雜志上發(fā)表論述,通過研究1萬多名約會者的資料,他們發(fā)現(xiàn):在初次見面的幾秒鐘里,大多數(shù)人就做出了是否和對方繼續(xù)交往的決定,一些人甚至只需要3秒鐘。
這些資料由一家交友公司提供,該公司每次為25對渴望交友的男女舉辦快速約會,每對人可以見而交談3分鐘,然后決定是否有興趣繼續(xù)交往。事實表明3分鐘太久,幾秒鐘就已足夠。雖然這幾秒鐘的“對上眼”不代表情定終身,但至少展現(xiàn)出了第一眼具有決定性力量,這種力量甚至能將車子、房子等現(xiàn)實因素忽略在外。
與一見鐘情齊名的愛情模式即日久生情,科學家們對此也進行了研究。他們要求受試者在兩張面孔中選出更具吸引力的那個,整個過程實施了監(jiān)控,結果發(fā)現(xiàn):被注視更久的那張臉往往會是最終選項。日久生情的神經(jīng)基礎正是這樣一個反饋回路:越喜歡就越看,越看就越喜歡。真是一個愉悅的死循環(huán)。
那么,一見鐘情的內(nèi)在原因是什么?一個可能因素是對方與自己面孔的相似程度,越相似,瞬間爆發(fā)激情的幾率就越小。畢竟,一見鐘情所代表的是內(nèi)在的性吸引力,面孔相似意味著基因相似,而避免相似基因之間的近親繁殖是進化賦予我們的本能。同樣,有關氣味的研究顯示,人們更被那些與自己基因相差大的人所釋放的氣味吸引,尤其是女性,這也是貌似“鮮花插在牛糞上”事件的原因之一。
不過第一眼看到的相似面孔會給我們帶來值得信賴的感覺.這是相似基因導致的另一種結果,在人們決定是否與其維持長期關系時起著重要影響。所以長相相似的兩個人也可能走到一起,“夫妻相”就是種常見的婚姻特征。
相關熱詞搜索:判定 第一眼 第一眼判定 第一眼就喜歡的人 重慶第一眼app下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