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漢語四六級]與漢語最接近的語言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英語四六級、托福、雅思……這些讓人又愛又恨的英語考試幾乎介入過所有80后的大學生活,特別是作為學位獲取資格的四六級,不知讓多少學子飲恨考場。 大概是對于考托考G考英語的埋怨太深,“什么時侯我們也出個四六級,讓外國人用毛筆答題”成了被英語考得焦頭爛額的學子們的一個小小心愿。
7月26日,教育部公布歷時3年研制的“漢語能力測試”將于10月率先在上海、云南、南京、內蒙古試點實施。消息一出臺,曾經慘遭英語“折磨”的國人大嘆揚眉吐氣,“終于也可以讓洋人們看看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了!
不過,仔細閱讀教育部出臺的新考試規(guī)則,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搞錯了考試對象。 教育部方面表示,針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外語熱,母語冷”、漢語歐化、網(wǎng)絡語言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開發(fā)“漢語能力測試”,旨在以考促學,推進漢語學習和應用?荚嚪譃榱,考查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能力。“類似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不同要求的人群采用不同等級的考試,對媒體工作人員、教師等就需要用六級考試去測試,普通大眾達到三級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考試對象和英語四六級一樣,還是中國人。當人們回過味兒來,立即在網(wǎng)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漢語四六級是將玩笑變成了現(xiàn)實”、“你見過美國人考托福嗎?”“和語文考試有什么區(qū)別?”
當然,反對者有之,支持者也不乏其人,“漢語的確岌岌可危,應該重視”、“對行業(yè)進行規(guī)范定級,未嘗不是好事”、“好消息!希望國人重視母語,重視國語!”
教育部對“漢語能力測試”的預期不止于此,根據(jù)國家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介紹,雖然目前這項考試正在試點過程中,還沒有強制和某個行業(yè)掛鉤成為資格考試。但是隨著考試的推行,以及社會上慢慢對其產生的認可,將來部分使用語言文字要求較高的職業(yè)將可能采取該考試結果作為一項職業(yè)標準。
其實,類似旨在提高國人“母語能力”的考試并非首現(xiàn),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早在2004年就開發(fā)了“ZHC國家職業(yè)漢語能力測試”,已經在一定范圍內的高校中開展多年。如何在同類考試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眾的認可以達到預期目的,“漢語能力測試”需要面對的問題并不輕松。
證多不愁的邏輯
勞保部的“ZHC國家職業(yè)漢語能力測試”經過幾年的推廣,已經有了相對固定的考試群體;径际谴笠弧⒋蠖脑谛4髮W生。社會人士鮮有報名者。
根據(jù)東北某高校職業(yè)技能教研部教師李歡(化名)介紹,2010年參加該項考試的學生1000名左右,基本上分布在管理、教育、中文等文科學系。
記者輾轉找到了曾經參加考試的該校管理學院大二王一凡同學,850分(1000分)的成績讓他名列前茅。
“這沒什么可驕傲的!蓖跻环驳恼Z氣中透著不以為意,在他看來,用200塊錢的考試費買一個“證兒”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曾經有人調侃中國已經進入了“證”時代,大學從精英教育淪落到了大眾教育,要想在龐大的就業(yè)壓力之下殺出一條血路,大學生們只好把自己的知識具化成各色證書,“以證多寡論英雄”成為很多學生的終極武器。王一凡說自己不過是其中一人,“證多不愁”是這個大二學生的口頭禪。
王一凡穿著樸素,一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一條縫,看起來完全沒有“天之驕子”的傲氣,“的確沒有驕傲的資本”,不是211大學,不是熱門學科,爸爸也不是李剛讓他對自己以后的出路頗為擔心!拔抑荒懿粩嗟貐⒓痈鞣N考試,不知道什么工作需要什么證件!蓖跻环舱f。
在說到今年10月份的“漢語能力測試”時,王一凡表示,如果在東北推廣的話還是會去參加考試,“萬一有用呢”他笑著說。
至于會不會提高自己的母語能力,王一凡笑著說,“你看我和你溝通不是沒問題嗎?我覺得這就是個考試,不是提高能力的工具。我自己雖然成績很高,不過是掌握考試重點而已。”
事實上,類似于王一凡的學生不止一個,考試合格證書就像一件盔甲上的鱗片,學生們?yōu)榱俗屪约哼m應社會,只好拼命的拼接,至于這個“鱗片”是否管用,已經不在考慮之列了。
考試也有經濟賬
李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ZHC漢語職業(yè)能力測試”為例按照每年一次考試,1300人報名來計算,學生每人報名費180元(校外人員280元忽略不計),加上20元資料費,總計26萬元。全國有104個考點,按照每個考點參加考試人數(shù)為1000人計算,一次考試的創(chuàng)造的經濟費用為2千萬元左右。
“學校的老師不會刻意讓學生報名,但如果有學生問起考試內容,老師也會解答。另外,學校本身與考試之間是沒有責任關系的!崩顨g說。
雖然這個數(shù)字并不具備真正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現(xiàn)有的母語能力考試也仍未有能達到教育部預期的“用語言文字要求較高的職業(yè)將可能采取該考試結果作為一項職業(yè)標準”這一目標但從某種層面上不能不說,考試背后本身存在的巨大的經濟利益。
而教育部今年10月份即將開始的“漢語能力測試”遭到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究竟是考試引發(fā)的經濟利益,還是從經濟利益引發(fā)的考試?
《南方周末》用戲謔的語氣形容考試是“一望無際的藍海市場”。媒體人趙勇甚至撰文稱“驚人的考證經濟,讓依附其上的考級機構賺得盆滿缽滿,讓力推考試考證的政府部門權力大大擴張,這是一個“雙贏”。對那些在各個考場間疲于奔命的考生來說,花費大量精力財力,換來的只是幾十張形形色色的證書。”
不過,考試只帶來了經濟利益嗎?似乎又不止于此。
是否要支持
面對種種質疑之聲,語言文化中心秘書長北方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王德巖認為,任何考試都是工具,通過考試來增加對漢語的感情和修養(yǎng)是不現(xiàn)實的!暗强荚囀墙鉀Q漢語窘況的入手點!
母語教育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并不是“學好漢語”,而是母語教育背后的素質和文化教育。當今社會規(guī)則化的、帶有強烈的目標指向,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把“把可學可不學”的漢語變成“目標化的學習”也未嘗不是有意義的嘗試。
在一個不那么重視漢語的社會,基本的文化修養(yǎng)出現(xiàn)整體滑落的時候,對語言進行職業(yè)資格要求,是讓人投入時間、資源的基本入手方式,最終扭轉整個社會對漢語的態(tài)度。
但是,王德巖也坦言,工具不能解決“母語冷”的根本問題,也未必能起到預想的目標,“但最起碼,他已經成功的將國人的關注點轉移的漢語問題上。從考試入手對現(xiàn)階段社會顯然是合適的。”
至于“語言歐化、網(wǎng)絡語言不規(guī)范”的問題,“倒是不必太擔心”。語言本身是有規(guī)律的,隨著時間的退役,語言也自然會優(yōu)勝劣汰。
反觀現(xiàn)在的“母語測試”,分屬不同部門,合并并不現(xiàn)實。但是卻同樣可以“優(yōu)勝劣汰”,在正常的考試市場機制下,哪一種考試更權威、更得雇主信任、能充分體現(xiàn)應試者的能力,留下一項就已經足夠了。
200元的考試費看起來不貴,但對于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強中選優(yōu),規(guī)范管理,讓學生在畢業(yè)時能有所收獲,無論是學識上還是就業(yè)上!边@是以李歡為代表的老師們的心聲。
□ 編輯 潘陽 □ 美編 龐佳
相關熱詞搜索:漢語 四六級 爭議 爭議漢語四六級 漢語四六級搞笑考題 漢語四六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