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 [信用潰敗的后美債時代]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40年來,號稱具有“獨立性”的美聯(lián)儲與財政部一起將美元的信用揮霍殆盡。在號稱安全性最高的美債和美元都靠不住的狀況下,獨立于任何人信用的硬資產,如黃金(唯一可靠的貨幣)、白銀、土地、農產品、石油……它們的價值將一飛沖天。
標普終于出手了。
8月5日,周五。美股收盤后,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將號稱“全世界最安全的債券”――美國國債的評級,由頂級AAA下調一檔,至AA+。雖然一個月前標普就曾放言:“若國會不能達成10年內削減4萬億財赤的計劃,即便國債上限如期提高,我們一樣會調降美國國債評級”,但似乎沒人料到,標普這么快就對自己的主人下手了。
金融市場恐慌了。2008年雷曼的“幽魂”似乎再度現(xiàn)身。8月8日,周一,全球股市陷入一片黑暗。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暴跌5.55%,納斯達克指數(shù)暴跌6.90%。歐洲與亞太股市也是哀鴻遍野。頓時間,標普被千夫所指,變成了“唯恐天下不亂”的世界公敵。白宮立即反擊,指出標普評級存在“2萬億美元的計算錯誤”;奧巴馬則發(fā)表全國電視演講,以求穩(wěn)定軍心:“不管某些機構說什么,美國過去一直是,而且今后也永遠是AAA的國家”。
事實果真如此嗎?
炮轟標普
不要再責怪標普了。它只是一個信使。這就好比一幢房屋早已起火,人們不去救火,卻大罵帶來壞消息的信使。美國其實早就不配持有AAA的主權債務評級,這點全球所有投資者都心知肚明。不久前,第三方評級機構大公國際連續(xù)多次下調美國國債,目前其級別是“A”。標普這次行動實際上已給足了“主人”面子。對一個不靠“拆東墻補西墻”,就完全沒可能“還債”的國家而言,仍然保有“AAA”的頂級評級,是天大的笑話。AAA從股票的角度理解,意味著“強烈買入”,AA+則為“買入”。一個聯(lián)邦政府負債即將超過16萬億美元,GDP僅有14萬億美元的國家;一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足2.5%,CPI卻有3.5%的國家……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收益來看,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糟的投資了,憑什么讓投資者“強烈買入”呢?即便是“買入”或“持有”也是不合適的。AA+的評級顯然還是太過仁慈。相比之下,中國手持1.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但標普對中國的評級卻是AA-。全球最大的債權國,主權評級竟然還不如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即便是指責標普,恐怕也輪不到奧巴馬。
美債評級遭下調后,各路權威人士也都出來“現(xiàn)身說法”,無一不為美債撐腰。但這些“高論”讓人啼笑皆非。此言一出,真讓人擔心標普會不會也為這些權威們的信用降級。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說,“標普沒有資格調降美國的評級,因為這些評級機構曾為次貸抵押證券評級。而其對市場的誤導曾被認為是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評級機構在金融危機期間所犯的錯誤,正是對次級抵押債券評級下調過晚。標普這回吸取了教訓,早些(其實已經不早了,但比惠譽和穆迪早些)對美債降級難道又不對了嗎?標普沒有資格下調美債評級,卻有資格永遠維持美國的AAA評級?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標普真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前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則說,“美國國債的級別應該永遠是AAA,因為美債不會違約。美聯(lián)儲可以用印鈔票的方式支付美元。”給美債評級,當然也要考量美元的價值。如果依照格老的說法,只考慮主權債務而不考慮主權貨幣價值幾何,那么所有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主權債券,甚至連津巴布韋的債券也應該是AAA,因為它們都有印鈔機。
股神巴菲特表示,“我愿意授予美國AAAA(4A)的評級。即便國債收益率為零我也不會拋售!笨吹贸鰜,巴菲特不過是在賭氣。他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超過400億美元的短期美國國債,被標普“黑了一把”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在下調美國國債的第二日,標普把伯克希爾公司的評級也降低了一檔。另外,伯克希爾還是標普競爭對手穆迪的第一大股東。從每個角度來看,巴菲特和標普都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國債泡沫幾時休
降級之后,面臨最直接威脅的,當然是美國國債市場。
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美債牛市已經走過了30年,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十年期間美債收益率由1980年的16%,下降到現(xiàn)在的不足2.5%。目前美國官方CPI為3.5%,也就是說,現(xiàn)在購入美債,在接下來的10年里,每年都要損失1%的財富,這還不考慮未來通脹可能惡化的情況。
為什么還是有人參與?唯一的解釋是:美國國債市場已經演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市場,持有者正在等待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實施QE3,然后將燙手山芋丟給這位愿意“從直升機上撒錢”的大俠。這就好比在售租比、房價收入比都已高得離譜的時候,還是不乏對房市趨之若鶩之徒,因為他們相信房價永不下跌。這些人并不打算投資,而只想著把這樣東西拋給后面更傻的人以博取差價。當然,前提是他們都相信自己并不是最傻的那一位。
美債評級下調,按理說美國國債應該遭到拋售(價格下跌,收益率上漲),美元應該貶值。然而,莫名其妙的事發(fā)生了。接下來的幾日,走勢和預期完全相反:美債收益率不漲反跌,美元指數(shù)不跌反漲。債券市場也并未發(fā)生恐慌,恐慌主要集中在各國股市。這是怎么回事呢?
很明顯,有人在“托市”,因為各個主權國家都已被綁在了美元和美債的戰(zhàn)車上。各主權財富基金和美債之間呈現(xiàn)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景象。據(jù)統(tǒng)計,外國央行目前共持有4.5萬億美國國債,占比31.4%,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lián)儲也一直在購買,目前它持有1.5萬億,占比10.5%。由于已經持有大量美債,為避免評級下調所帶來的“賬面損失”,各國央行反倒更加積極主動地“出手相助”,一方面不斷干預匯市,拋售本幣,購入美元,避免本幣升值過快;另一方面用購得的美元加速購入美債,避免其收益率大幅上升。
這就出現(xiàn)了一幕不可思議的情景:擔心美元貶值,做法就是買入更多美元;擔心美債暴跌,做法就是買入更多美債?磥,美國要想讓債券收益率下降,最好的方法并不是讓美聯(lián)儲推出QE3,而是鼓勵標普和其他評級機構把美債的級別再下調幾檔便是。奧巴馬不僅不應責怪標普,反而應贊揚它們。待把美債調成垃圾級,收益率會像巴菲特說的那樣變成零也說不定。屆時全球央行將舉傾國之力購入這些“洋垃圾”,而美國政府則實現(xiàn)零成本融資。
不必說,私人投資者是不會做出這種愚蠢決定的。美債質量下降,該做的當然是盡快逃離和“止損”。但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卻不這樣想,它們總是反其道而行之。
30年來,美聯(lián)儲與各國中央銀行不斷干預國際匯市和債市,扭曲了美債正常的定價機制,使得收益率一直被刻意壓低。從近幾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美聯(lián)儲與各國央行所持有美國國債比例正在不斷攀升。2002年,這個比例是29%;而到了2011年,該比例已超過41%。這意味著真實的投資者在漸漸退場,龐大的美國國債市場,越來越依靠外國央行與美聯(lián)儲“不計回報”的支持。
很顯然,真實的投資者不愿將自己的“血汗錢”投在這樣一個既不能帶來任何收益,違約風險又不斷加大的市場之中;但美聯(lián)儲與各國央行之所以仍在增持美國國債,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們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而是納稅人的錢。美聯(lián)儲的錢來自印鈔機,可向全世界的美元持有者征收鑄幣稅;而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則是對本國納稅人的負債。所有的主權投資,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不必承擔任何責任。
“后美債時代”的投資機遇
標普下調美國評級之后,全球正式進入“后美債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需要采取和21世紀前10年里完全不同的投資策略。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從2007年的次貸風波開始,梳理一下危機演進的頭緒。
首先是各種非政府擔保的債券爆出問題,例如次級抵押貸款。許多金融機構為那些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美國人提供“零首付”按揭貸款,并將其打包成債券出售。投資者為什么會買這種高風險、又沒有政府擔保的債券?因為這些債券雖然沒有政府擔保,但卻有兩房(房地美和房利美)擔保。兩房在房地產鼎盛時期購入了大量次級債,由于它們是GSE(政府資助企業(yè)),所以投資者相信其“永不倒閉”。在這個過程中,有毒資產從NGSE(非政府資助企業(yè))污染到兩房等GSE。這是第一階段。
其次,被污染的GSE債券被投資者競相摒棄。兩房瀕臨倒閉,最終被政府接管。兩房股價歸零,而債券則在財政部的TARP(垃圾資產收購計劃)計劃下逃過一劫。美國政府用信用等級較高的國債,和有毒資產進行“置換”。在這個過程中,“毒素”由政府擔保債券,向美國主權債券傳染。除GSE的債券外,那些入不敷出的州和地方政府債(state-local debt),也是美國國債“置換”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看,美國國債“毒性發(fā)作”只是早晚問題。這是第二階段。
當前,以標普下調美債評級為標志,表明“有毒資產傳染”已進入第三階段。美債收益率長期而言必將上升。第一階段兩房拯救次級債;第二階段美債拯救兩房和地方債;那么現(xiàn)在美債出了問題,誰來拯救美債呢?答案只能是――美元。在這一階段,私人投資者將從美債市場退出,外國央行為減少“賬面損失”,一定會繼續(xù)增持,但這仍不足以抵抗私人投資者退場的沖擊。此時美聯(lián)儲不得不出手,推出QE3(目前條件已完全成熟:經濟衰退、股市暴跌、債限上調、通脹溫和),用大量注入美元購買美債的方式,壓低暴漲的收益率。然而,中國有句俗語:“事不過三”。QE1和QE2已讓國際投資者義憤填膺,第三輪量化寬松勢必會成為壓垮美元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毒素將從美債蔓延到美元。全球爆發(fā)“美元危機”。
最后,美元危機會點燃全球信用危機。在金本位制度下,美元受黃金支撐,但是自1971年后,美元已徹底脫離實物支持,成為純信用貨幣。它的價值完全取決于美聯(lián)儲的信用。悲哀的是,40年來,號稱具有“獨立性”的美聯(lián)儲并不獨立,與財政部一起將這份信用揮霍殆盡。由于美元是全球信用體系的基石和最終支撐,美元的潰敗將使“信用”成為最不值錢的東西。號稱安全性最高的美債和美元信用都靠不住了,還有誰值得信賴呢?屆時所有的信用資產:債券、股票、保險、房產(無地權的房產)……都會成為最差的投資;在這種狀況下,獨立于任何人信用的硬資產,如黃金(唯一可靠的貨幣)、白銀、土地、農產品、石油……它們的價值將一飛沖天。硬資產的時代已然來臨。
到2011年,美聯(lián)儲與各國央行所持有美國國債比例已超過41%。這意味著真實的投資者在漸漸退場,龐大的美國國債市場,越來越依靠外國央行與美聯(lián)儲“不計回報”的支持。因為他們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而是納稅人的錢。
相關熱詞搜索:潰敗 信用 時代 信用潰敗的后美債時代 大債時代doc下載 瘋狂的美債正向全球施壓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