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調可信嗎|臺灣民調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五花八門 自相矛盾 細細端詳臺灣選舉民調,可謂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從時間上看,三天一“小調”,五天一“大調”;從種類上看,報紙有民調,電視有民調,大學、政黨、非政府組織也不甘寂寞紛紛涉足其間;而媒體引用民調數(shù)據(jù)更是樂此不疲,報社社論、時事評論家闡發(fā)觀點、發(fā)表高論之前都喜歡拿民調說事,好像只要先來一句“據(jù)最新民調顯示……”就陡然間腰桿硬了,底氣足了。
島內民調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各種民調差別巨大,經(jīng)常互相矛盾,甚至前后抵觸,令人霧水滿頭。例如2004年3月初,“年代民調”顯示“連宋配”支持率39%,“扁呂配”35.6%,臺灣TVBS電視臺民調,連宋支持度44%,扁呂36%,都是連戰(zhàn)宋楚瑜領先。與此同時,“山水民調”卻顯示連宋36.1%,扁呂37.8%,扁呂領先1.7個百分點,而民進黨自己一手操辦的民調更顯示藍綠支持率分別為36.2%和39.5%,領先高達3.3個百分點。
同時進行的民調,結果怎會完全相反?人們不禁要問。
暗藏貓膩 很難把握
島內民意調查方式主要有三種:當街或上門派發(fā)問卷,家宅電話詢問調查和網(wǎng)上投票民調。采用的方式不同,其結果就可能大相徑庭。
首先,藍營支持者更多的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社會精英,而南部偏僻農(nóng)村地區(qū)的農(nóng)民和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原住民則是綠營的傳統(tǒng)票倉。如果采用電話民調,那么南部貧窮農(nóng)民家庭,很多未安裝電話的就無法調查,更多的農(nóng)民也都沒有上網(wǎng)的習慣,所以電話和網(wǎng)絡民調會漏掉很多綠營鐵桿支持者,采用此種方式的民調結果往往有利于藍營。
其次,選取地域不同,民調結果可能截然相反。臺灣政治版圖大致是北藍南綠,這種南北劃分近年來雖有所緩和,但整體上并無實質改變。如果在民調時更多選取北部民眾詢問,藍營占優(yōu)幾率顯然更高;但若重點選取南部居民,則結果可能截然相反。
第三,提問形式也對結果有著重要影響。例如曾有民調詢問臺灣人對一國兩制的態(tài)度,一般直接問“您是否贊成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未來走向‘一國兩制’”或“您能不能接受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主張”。以這樣的方式提問,結果支持“一國兩制”的民眾比例在30%左右。而親藍的“民意調查基金會”卻這樣提問:“如果‘一國兩制’的一國國號并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非中華民國,而是一個新國號‘中國’的話,那么您是否接受?”民眾的支持度則達到47%。
第四,在調查時,會有很大一部分人拒絕接受調查,有的因為“覺得太麻煩”,有的因為“還沒想好”,還有“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不想回答”。每次民調,拒絕回答問題的人數(shù)往往高達30%~40%,足以影響最后結果,而這些人在選舉時的抉擇,往往難以預料。
政治工具 搖錢大樹
目前臺灣民調機構數(shù)量眾多,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臺灣全島約有民調機構60家,其類別大致可分為學術類、媒體類、政黨社團類、民間專業(yè)公司等四大類。
學術類民調機構主要是大學,大約有近20家。媒體類民調機構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因為本身的影響力,加上其民調的選題大多是民眾所關心的新聞,因而其民調也顯得格外有影響。目前被歸為藍軍喉舌的媒體主要包括《聯(lián)合報》、《中國時報》以及TVBS、中天、“中視”等電視臺等。而《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以及民視、三立等則有著濃烈的綠營色彩。一般臺灣選舉前,藍營媒體民調多顯示泛藍領先,而綠營則更多地顯示民進黨形勢更好。臺灣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稱:媒體的民調結果只能做參考,并沒有實際意義,既然如此,媒體未來不如盡量少做民調。
臺灣政黨社團類民調機構也有將近20家,其中不包括臨近選舉時冒出來的。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規(guī)模較大的民調機構。臺灣政治早有“西瓜靠大邊”的著名傳統(tǒng),哪邊占優(yōu)勢,就可能吸引更多支持,因此自己辦的民調,絕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難怪數(shù)次選舉前,藍綠雙方民調都顯示自己獲勝。
最近幾年因為民調市場紅火,大量民間專業(yè)民調公司紛紛成立,這些公司以盈利為目的,只要能賺錢,來者不拒,什么都做。常言道“有錢能使鬼推磨”,藍營給錢,自然不能駁了藍營的面子;綠營給錢,當然也不能讓綠營難堪。
如今“大選”近在眼前,大部分民調都顯示馬英九蕭萬長組合遠遠領先于謝(長廷)蘇(貞昌)配。但藍營依然連連宣稱“困難重重,勝負難料”。原來藍營不止一次吃過民調的虧。八年前“大選”,各類民調都顯示國民黨支持率高于民進黨,直到頭天晚上依然如此,國民黨高層蘇志強甚至放話說“可以安了”,但最后卻折戟沉沙。四年前情況更加樂觀,民調顯示“連宋配”領先“扁呂配”一大截,藍營甚至把當選后總統(tǒng)府的很多官帽都分配妥當,卻又一次意外落敗。教訓如此慘痛,難怪國民黨不敢托大。
相關熱詞搜索:臺灣 可信 民調 臺灣民調可信嗎 臺灣六都選舉最新民調 臺灣民調最新消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