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在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2-1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董橋在散文篇一:精明的董橋真會“抄”
龍源期刊網(wǎng) .cn
精明的董橋真會“抄”
作者:譚澤明 秦瑋鴻
來源:《文教資料》2013年第30期
摘 要: 董橋通過“挪用文化遺產(chǎn),穿插洋文,給生活加點鹽”等方式,使作品具有“品位、紳士、小資”的時尚元素,故而風行一時。
關鍵詞: 董橋 散文 時尚元素
董橋何許人也?筆者孤陋寡聞,了解不多,查資料才算知曉,董橋乃香港散文家,原籍福建晉江,生于一九四二年,曾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現(xiàn)任《蘋果日報》社長。同時了解到,海外的柳蘇先生強烈要求讀者“你一定要看董橋”,大陸的陳子善先生也辛辛苦苦為董橋忙活,出了一本《你一定要看董橋》的評論集,統(tǒng)一各路評論者的步伐,眾人齊感嘆華人堆出了一位“蓋世奇才”,溢美之詞無以復加。
據(jù)評論稱,董橋是一位風靡港臺而為大陸所熟悉的散文家。筆者真是庸才,對這樣的名人居然不知。幸虧筆者有“見高人不能交臂失之”的癖好,為“親密接觸”名人董橋,筆者誠惶誠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手不釋卷、認真讀了兩本董先生的大作,歷時半月有余。真是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古人黃庭堅有“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近人梁啟超也認為,會“抄”亦可謂創(chuàng)作,F(xiàn)在想來,董橋先生是實踐這一名言的典范,不愧為散文大家,應用“抄”的技術直追金大俠的蓋世絕功。依筆者拙識,董先生高超的寫作方法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筆者斗膽,愿與廣大讀者一起分享。
一、挪用文化遺產(chǎn)——品位
董橋自小讀國文,學詩詞,浸潤書香,深受中華文化之哺育,其也自喻是“文化遺民”,對文化遺產(chǎn)情有獨鐘。在他的散文中,各種掌故和典籍隨處可見。從先秦諸子散文到漢魏六朝散文,從漢代紀傳體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董橋早已爛熟于胸。閱讀董橋散文,仿佛能欣賞這樣一幅圖畫:董先生穩(wěn)坐在藤椅上,面前一張桌,桌上一把羽扇,扇旁一杯香茗。董先生隨手在文化堆里抓一些東西出來,于是讀者眼前就一亮,驚呼尖叫,仿佛嗅到了詩經(jīng)的雅韻,古文的靜空與含蓄。董先生就是用這種方式反復熟練地操作,給不怎么高明的董氏散文平添了一件旗袍,于是大放光彩。
隨便舉個例子。董先生在《晴雯挽著頭發(fā)闖進來》一文中,用五百多字的篇幅回述紅樓夢中的情節(jié),且語言極其接近模仿,洋洋灑灑。全文總共三段,字數(shù)也不愈千。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董先生在行文方面是多么經(jīng)濟,可謂又好又省。
其實,董先生的聰明是有源頭的。資料顯示,董橋小時候從師學《博物要覽》,書中描寫各種珠玉犀象,可珍可玩的雅品,每則僅三言兩語,言簡意賅。董橋反復誦讀,默記于心,并
董橋在散文篇二:喜歡董橋的文字
喜歡董橋的文字,從中能看到他的生活與喜好,往昔的回憶在他的筆端緩緩而下。
每個人的生活多帶有獨特之處,讀者懂得欣賞就好,不必糾結于自己與他人的迥異。
通過董橋的文字,我認識了民國時期的鴻儒、大家閨秀和他們的博學之作。這些大家的作品被如今喧囂的時代小品炒作所淹沒,如果不是讀到董橋的文字不太容易見識到早已被摒棄的古樸典雅之美,現(xiàn)在的生活中充斥著七彩霓虹與狂躁之音。
能讀到董橋的文字是值得慶幸的。
讀他的文字,像喝一杯白開水。平實無色無味,卻是最能止心靈止渴的文品。正如黃子平所說的:董橋的文字下筆在物,落墨在人
看過董橋的《舊日紅》,你應該會記得一個名叫Mabel的女子,追尋丈夫從新加坡到曼谷到香港到上海到橫濱的追婚長征,故事很短,短的就像那些“Love.Mabel”的信箋一樣,卻讓人記住一個有趣卻癡情的女子。這是作家毛姆的故事,作為書中的人物,董橋大概是因為記憶猶新,便寫進了自己的散文,并以《梅寶的嫁期》做了題目。我沒有讀過毛姆,可Mabel的形象,也令作為
董橋讀者的我印象深刻,覺得她的珍貴遠超過文中那一件乾隆御題詩剔紅雕漆的筆筒。
初讀舊日紅,我只是感慨作者的博學好古,無法具備作者的品味與境界,才情與閱歷,因而想象不到作者對古玩字畫迷戀,達不到對舊書集藏的鐘情,更體會不出對插圖裝幀的癡迷。通讀全書,只覺著連標題都散發(fā)著的一縷縷古意,偶爾夾雜著些從容散漫的英倫舊思,讓我只有一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感覺。
對于有著“香港文學的精華在散文,而散文的精華在董橋”這樣盛贊的作品,我想我功力尚淺,看不出什么門道?僧斘以俅畏_的時候,卻意外發(fā)現(xiàn)書中的許多人,早已經(jīng)如那個癡情有趣的Mabel一樣,在我腦中留下了印象。忽然間懂了序言里,黃子平那句,“董橋的文章,下筆在物,落墨在人”的評價。
從董橋筆下,我認識了法國的羅蘭·巴特,美國的蘇珊·桑塔格,德國的本杰明,俄國女詩人阿赫瑪托娃等,他們不斷地從董橋的字里行間蹦出來,使我?guī)缀跤行┫胍プx些毛姆的故事和蘭姆的隨筆。
除了“先拉斐爾派”和浪漫主義,不少故事的主角還是近代的風流名士,有梁啟超,有周作人,有俞平伯,有胡適,還有沈從文和張兆和,朱生豪和宋清如,任鴻雋和陳衡哲以及許多革命與非
革命的戀情,讓人忍不住戲言一句,這些文章很像是一本文人八卦的集子。
有段話,在這本三百頁的集子里,出現(xiàn)了三次。“我們在人生的荒村僻鄉(xiāng)里偶然相見,仿佛野寺古廟中避雨邂逅,關懷前路崎嶇,閑話油鹽家常,悠忽雨停雞鳴,一聲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會在蒼老的古槐樹下相逢話舊!蹦切┳屪髡吲既诲忮耍M懷掛心的鄰家凡人,在作者筆下,大都多多少少懷著動人的才情與品味。有些人甚至沒有名字,可隨著作者落墨之處,會讓你覺得你是和作者一起,到過許多地方,聽他們相逢話舊。仿佛你和作者一起在倫敦七六冬天里談論過萊辛和桑塔格,欣賞過煮夢廬里亦梅先生家祖?zhèn)鞯牟仄,在師山廬,聽老先生口中的許姬傳,看他手里的謝稚柳,還有小滿山館里的英美文學和西洋電影,春在堂里,俞平伯留給作者花落春仍在的一縷暗香。
自稱文化遺民的董橋,偏愛舊時月色,收藏古玩字畫,最愛古意。而他識得的人,即便是普通人,好像氣場上也都寫著古意二字。你可能會記得文伯伯的“夕陽穿樹補花紅”及文姨的湖藍綢緞,記得在咖啡店遇見的舊友威利,記得給作者帶來甘蔗汁的老陶,他在亡妻靈位前留下的淚水,比遭同門瞧不起而導致臨摹展告吹時更顯凄涼。
在各種人物各種人生中最出彩的還有董橋筆下的女子,每一個都像是從丹青里走出來的庭院仕女,關于他們的一篇篇千字左右的
故事就像微微褪色的絹本團扇,讓我們在陪著作者一起回味似水流年的滄桑感慨的同時,也記住了她們。記住的有榆下景里的魏紅,和她未曾發(fā)表的《秋祭》,有作者少年識得的云姑,以及她最愛的白蘭花,(來自:www.newchangjing.com 蒲公英文 摘:董橋在散文)還有翠大姐那枝連陸小曼都著迷的簪子。還記住了春綠館蕭姨,她發(fā)髻的翡翠玉簪,手頭那柄細筆扇子,還有那“竟跟蕭蕭墓草一樣寂寞了”的結局。也仿佛看得到薇姨纖瘦的背影,聽得到她彈的肖邦,歲月老了,薇姨走了,她還有她們留下的白描不僅令董橋也令我忍不住感慨。
這僅僅是一本玩物懷人的散文集,不同于小說,沒有太多的篇幅和筆墨,董橋筆下的人物,有的甚至沒有名字,有的沒說過一字一句,有的沒有任何體態(tài)描繪,可是卻總讓他們無比真實鮮活地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這大概便是作者的功力所在吧。如果讓我來總結自己的感受,我想借用作者第二篇的題目“惦念住在書里的人”,是再合適不過了的。而有了這一點,于我來講,已經(jīng)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了。
董橋在散文篇三:名家散文
1、余秋雨經(jīng)典散文
2、余光中散文精選
3、賈平凹散文精選
4、張愛玲經(jīng)典散文
5、梁實秋散文集
6、張小嫻散文選集
7、季羨林散文集
8、韓寒作品集
9、席慕容散文集
10、郁達夫散文集
11、史鐵生散文集
12、魯迅散文集
13、冰心散文集
14、楊絳散文集
15、畢淑敏散文
16、安妮寶貝經(jīng)典語錄
17、郭敬明作品
18、徐志摩詩集
19、朱自清散文
20、沈從文散文
21、吳伯簫散文集
22、海子詩集
23、周作人散文
24、林清玄散文
25、張曉風散文
26、巴金散文集
27、胡適散文
28、亦舒散文
29、楊朔散文
30、老舍散文集
31、林語堂散文
32、李廣田散文
33、豐子愷散文
34、俞平伯散文集
35、謝冰瑩散文集
36、艾青作品
37、錢鐘書散文集
38、吳冠中散文集
39、三毛散文集
40、張恨水散文集
41、葉圣陶散文集
42、周國平散文集
43、郭沫若散文集
44、舒婷詩集
45、張抗抗散文集
46、王蒙散文集
47、趙麗宏散文
48、馮驥才散文集
49、劉墉散文
50、鐵凝散文集
51、宗璞散文
52、董橋散文集
53、徐霞客游記
55、遲子建散文
56、池莉散文集
57、張中行散文
58、茅盾散文
59、蘇雪林散文
60、辛棄疾詩詞
61、李清照詩詞
62、秦牧散文
63、張悅然散文
64、柯靈散文集
65、楊瑩散文集
66、蕭紅散文集
67、丁玲散文
68、耿林莽散文詩集
69、簡貞散文集
70、杏林子散文集
71、孫犁散文
73、羅蘭散文
74、林文月散文集
75、朱天文散文
76、許地山散文
77、朱湘作品
78、蘇雪林散文集
79、韓小惠散文集
80、林徽因散文
81、臺靜農(nóng)散文
82、汪曾祺散文集
83、林海音散文
84、葉靈鳳散文
85、何其芳散文詩歌集
86、聞一多散文詩歌
87、張悅然語錄
88、劉白羽散文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