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2-1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母校散文篇一:那些花兒(回憶母校東山學校散文)
那些花兒
(易絢梅)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總有一首歌,是我們都喜歡的;總有一本書,是我們都收藏的;總有一些人,是我們都難忘的;總有一段時間,是我們都銘記的。倚在流年的光影里靜靜回望,那些平凡的日子,舒緩而自然,恬靜而溫暖。
我是東山學校2002級的學生,那時的天空沒有霧霾,那時的網(wǎng)絡尚不普及,那時的我們陽光而單純。我們這幾屆的東山學子見證了東山書院被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聆聽了景克寧、蔡順華、蔡朝東等知名學者的開壇講學,經(jīng)歷了子任學苑拔地而起的雄偉壯闊。
時光如沙漏一般從指尖緩緩流逝,那些泛著清新泥土氣息的回憶,飄蕩在這個初春的雨夜。年初,楊老師聯(lián)系到我,發(fā)了第58期《金鳳》?衔业奈恼隆渡玳L日記》給我,并向我約稿時,我感覺,人生的那本書,又翻了回去,記憶的青春、遨游的書海、青澀的愛情、迷離的回憶和殘缺的友情。
彭典良、黃翼新、孫繼紅、曠江華、馮錫坤、張曉明等一個個老師記憶猶新,我努力收集那些溫暖的畫面,用幸福的詞語去貫通那些季節(jié)。
春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東山書院的那一年,那時我讀高一,教室還在書院內(nèi),173班,緊挨著毛主席曾學習過的教室。
穿過一個天井和一條走廊,就到了毛主席的舊物陳列館,主席銅像前的院子里栽有四棵樹,其中有一顆是臘梅,開著淡淡的黃花,有著微微的清香,遠遠看去像一幅色調(diào)淡雅的風景油畫,經(jīng)常會有女同學把落下來的臘梅花撿起來,夾到書本中,或收入筆袋內(nèi)。繼續(xù)往前走,再穿過一條走廊,就到了圖書館和閱覽室,那是高中時代我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
那是一段美好而悠閑的日子,我們在學校的閱覽室看書,在擁擠的寢室彈吉他,在安靜的午后聊天,在河邊的樹下聽歌,郁達夫、張愛玲、林語堂、安妮寶貝陪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晚自習。
花樣年華的時候我沒有學精通什么樂器,現(xiàn)在拖家?guī)Э诘奈业鼓莒o下心來,彈著尤克里里,想念,我盛開在別處的彼岸花們;回憶,漫步在便河邊,晴時滿樹開花,雨天一池漣漪,陽光溫暖書院,微風穿越指間。
夏
2003年,我選擇了文科,搬出了書院,進入了177班。那時還沒有“文藝青年”一說,可是我身邊已經(jīng)有了一圈“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朋友,每天沒心沒肺的笑著,憂傷卻沒人懂得,開始有壓力,幻想著未來,卻都是不安的現(xiàn)在。那一年,新的體育館建成,塑膠跑道和足球場投入使用,青春的我們在安靜的教室里寫小說,在蔚藍的天空下大笑,在炙熱的陽關下奔跑,在滂沱的大雨里佇立,用一場場無知的奔忙,
留下了一道道明媚的憂傷。
與我經(jīng)歷這一切的,是P同學。
P高高瘦瘦的,有著用不完的旺盛精力,數(shù)不清的奇思妙想,道不明的鬼馬精靈,就像一朵燦爛的夏花、一道雨后的彩虹,一個凡間的精靈。
2003年,毛主席誕辰100周年作文競賽的前20分鐘,我們手牽手在東山書院的毛主席銅像面前給毛爺爺拜壽獻花。
2006年,在湘大的校園里,我們一圈人徹夜玩桌游。 2009年,P轉(zhuǎn)著公車、搭著班車,到了她從沒來過的最偏遠小鎮(zhèn)來看我。
2011年,在鼓浪嶼的P寄給了我一張明信片,風景是面朝大海的白色窗邊,有一盆黃色的向陽花。
2014年10月1日,P大喜的日子,我沒有收到請柬,可是收到了一個鐵皮盒子,里面有糖果,有我的照片,還有P寫的字:“10年前,我們是校園里手拉著手的文藝小青年;10年后,我們是成人世界里拉著娃的大齡文藝老青年,想想也是很美的,我們就這么美定了!”
我愿,花開不敗。
秋
“我的晝間之花,落下它那被遺忘的花瓣;在黃昏中,這花成熟為一顆記憶的金果!碧└隊柕摹讹w鳥集》,Y送給我的枕邊書。
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破男子110米欄記錄,郭晶
晶、張怡寧各獲兩枚金牌,中國代表團的金牌數(shù)和獎牌數(shù)進入前三名……我和Y擠在宿舍的小床上,聽著收音機,揣著小激動,夜不能寐。
Y是湘潭人,卻老學著我講一口讓人難懂的湘鄉(xiāng)話,總說我將來肯定是進報刊雜志社或者電臺電視臺。說著說著,我們就高考了,(來自:www.newchangjing.com 蒲公 英文 摘:母校散文)就大學畢業(yè)了,就參加工作了;說著說著,Y進電視臺了,我卻進機關了,各自奔天涯了。
2015年,Y和媽媽在桂林過年。大年初三,她在艷遇頻發(fā)的西街,發(fā)了幾張手寫明信片的圖片到朋友圈,我發(fā)現(xiàn)多年不見,她的字進步神速,行云流水。
Y說,都是因為你,我才開始練字的。
我想起了她送給我的《飛鳥集》,扉頁有她任性的字,清楚得就像在眼前。我已記不起那時課堂上老師諄諄教誨的話語,想不起那時讓我焦頭爛額的數(shù)學題目,憶不起那時與小伙伴們談天說笑的內(nèi)容,可是,一縷陽光、一片花瓣、一行文字,這些細小而瑣碎的片段,卻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成為了美好的存在。
冬
2011年冬,“東山起鳳——黃翼新中國畫作品展”在東山學校舉行,我特意請了一下午假,帶上了相機來欣賞黃老師的作品。
荷花、葡萄、牡丹筆酣墨飽,蝦、雞、蟲魚活靈活現(xiàn),見字畫如見人,我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溫文儒雅的黃老師當時正擔任《金鳳》文學社的指導老師,他科學嚴謹?shù)闹?/p>
學態(tài)度,鼓勵求新的探索精神,春風化雨的悉心教育讓我受益匪淺。
當時社會上流傳一句話:“一中的教育開放,東山的教育死板;一中的學生靈活,東山的學生聽話!逼鋵嵅蝗,至少我經(jīng)歷過的東山是開放的、是包容的、是創(chuàng)新的。
我深深的記得第59期的《金鳳》,從審稿、校稿到排版、出版,黃老師都不厭其煩的教我們這些新手,給我們鍛煉的平臺,放手讓我們?nèi)プ,其中封面、封底和?械牟瀹嬀痛竽懖捎昧伺c我同屆的美術生、湘潭市“藝術百佳”黃華的作品。去碧洲公園清掃垃圾投身公益、在東臺山爬山采風當場寫作、社員活動齊聚一堂百花齊放,這些都是黃老師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求趣味、在與人的相處中收獲經(jīng)驗、在思考的過程中得到歷練,就如他畫的荷塘雅趣、快樂老家、暗香浮動,一幅幅輕描淡寫的水墨畫讓人心情恬淡;又如他畫的又是一年春滿園、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花寶地的傳說,一張張濃墨重彩的中國畫讓人心情開闊。
一直記得在東山讀書時,從教室去往寢室的路邊有一塊校園文化宣傳牌,上面寫著“今天我以東山為榮,明天東山以我為榮”。當時我們這一圈中有個小伙伴心比天高,每次經(jīng)過那張宣傳牌都會說:“等著看吧,明天東山肯定以我為榮!”
10年后再聚會,我們提及此事,他長嘆息道:“心比天高,命比紙。簧俨桓,手低眼高;花開易老,頜首微笑!
其實,自傲是一種幸福,吃苦是一種幸福,努力是一種
母校散文篇二:回憶母校
母校散文篇三:贊美自己學校的文章
贊美你,我們的鐵中
贊美你,鐵中,你是我們心中的一座燈塔,一座照亮我們求知路的燈塔;你是我們同學之間的橋梁;你是萬千學子展露才華之地;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畫卷;你是我們師生共同的家。
邁入校園的大門,也許不見巍峨崇崇的大樓,也許不見金碧輝煌的裝飾,但看得見永遠讀書的鐵人雕像,但心中會充斥著樸實而又雄渾的感覺。你沒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但你有全大慶市、全國最獨特的辦學理念—鐵人精神。在建校三十多年的日子里,你迎來一批一批滿懷求知欲的莘莘學子,送走一群又一群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三十多個春秋里,你默默無聞不求回報。 歲月的沖刷使你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但在我們鐵中人心中,永遠都不會忘記“樸實、負責、求是、創(chuàng)造”的精神,我們會順應著歷史發(fā)展的腳步步步前行,我們會為您的臉上增光添彩。 轉(zhuǎn)眼間,晃過一個多春秋,在鐵中,我學會的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更是一種心靈上前所未有的洗禮,是一種美德,一種包容,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榮譽感和成就感。
雄健的鐵中精神會伴隨我們每一代鐵中人成長。在這里,我們學會了腳踏實地的成長;在這里,我們邁出了人生的第二步,在這里,老師們激起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求,在這里,同學們相互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橋梁。
現(xiàn)在,我們也許還只是鐵中校園里的一只弱小的雛鷹;未來,我們將會是在外面的世界盡情翱翔的雄鷹!是學校鑄就了我們的夢想,是學校助我們成就明天的輝煌!
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鐵中將會永遠伴隨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鐵中人走向成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