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不差錢小品 公益項目“不差錢”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一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王汝鵬不斷地被人問到一個問題,還會不會搞第二次項目招標。直至今日他仍然回答:暫不考慮。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以后,各種捐款潮涌而來,各NGO在災區(qū)集體展現自己的項目,同時也面對有項目無資金的困境。南都公益基金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分別以1000萬元和2000萬元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嘗試把部分善款交給草根NGO去花。很多草根組織也期待這次招標是某種預示。
  但王汝鵬認為,現在要評估前段時間實施項目的執(zhí)行情況,盲目推動招標的方式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茶館里的心理療傷
  
  2009年2月18日,駐扎在成都的一家NGO辦公室負責人得到消息,機構即將在廣漢某鎮(zhèn)啟動的心理幫扶項目,被新到任的鎮(zhèn)長拒絕。至于原因,當地政府不愿透露。
  “心理危機干預”一詞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是在2002年的大連“5?7”空難的干預實踐中。在這次汶川大地震它被廣泛地引入災區(qū),成為與以往災區(qū)援助項目不同的第一個亮點。早在2008年7月時受災群眾情緒就普遍不好,但受災群眾對心理援助抵觸情緒很大。
  “災后重建中不是不需要心理援助,而是太需要心理援助!”徐永光非常肯定這種需求。
  汶川大地震造成幾十萬人受災,十幾萬人參與救援,需要進行心理援助的人數眾多。而目前國內的專業(yè)救助從業(yè)者約1.9萬人,缺口極大,災后心理干預的長效機制至今還沒有建立起來。
  NGO的心理援助項目正在受挫,供需矛盾令人焦頭爛額。政府在災后重建的繁雜工作中,很難抽手出來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災后重建工作剛開始,災區(qū)又傳來“都江堰政府給每戶20萬元修房子”的消息。這不亞于在災區(qū)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在災區(qū),比災害更可怕的就是謠言。受災群眾需要獲知消息的渠道,需要宣泄溝通的平臺。受災群眾的需求是固定的,但他們需要表達需求的平臺卻是一個變數。
  擺在NGO面前的問題是:由外力強加給他們的救援,還是引導受災群眾構造一個循環(huán)體系達到自救。
  香港資深注冊社工羅淑君,結合自己長期從事社會工作的經驗,對四川災后重建提出建議:變救災指揮中心為“社區(qū)資源服務中心”,協助重塑社區(qū),持續(xù)推動和諧關愛。
  各國非政府組織災后重建的經驗中都提到,NGO在重建與災后恢復項目的取向上強調以社區(qū)為基礎,重視社區(qū)在項目執(zhí)行中的參與,強調受災地區(qū)的社區(qū)居民不僅是一個接受援助的角色,更應該是自己恢復家園的角色。這種恢復不是簡單的有房子,還要恢復原有的文化特色。
  2009年3月,四川龍門山鎮(zhèn)三合坪舉行了白水河社區(qū)活動中心開工典禮。社區(qū)活動中心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提供資金,是新家園計劃的項目之一,將開設茶館、網吧、圖書室、健身中心、文化展示廳、多媒體室等等,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場所。
  早在2008年7月,新家園心靈茶館已經正式運營。對于四川人來說茶館是一個最符合他們原來生活習慣的傾訴、交流平臺!八拇ㄈ耸畮讱q就去茶館,一生中的許多時間在茶館度過!毙录覉@計劃項目執(zhí)行人邢陌認為,開茶館本身就在恢復四川人地震前的生活原貌,引導他們逐漸開始新的生活。
  NGO備災中心的張偉對此深有體會:“我們終究是外來的,我們的力量是渺小的,社區(qū)的力量才是強大的,社區(qū)的潛能是無限的,社區(qū)的問題只能由社區(qū)自己解決!
  一座茶館,兩杯清茶。邢陌說他們的社區(qū)活動中心將在2009年5月12日全面營業(yè)。
  
   馬太效應背后的草根團隊
  
  “錢,絕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毙煊拦庹f出這句話,需要相當的魄力和實力。對于遠在災區(qū)參與重建的草根NGO來說,錢似乎是第一位的。但在徐永光看來,一個公益項目的成敗、一個NGO的興衰,還有一個比錢更重要的因素――人。
  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強調,項目評審有一個關鍵點,是要考慮項目負責人的資歷以及項目執(zhí)行團隊的構成。項目計劃寫得再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zhí)行團隊,也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國NGO在參與受災群眾安置與災后重建的道路上,究竟可以走多遠?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曉義并沒有想太多,她覺得自己錯過了參與緊急救援已經是一件很遺憾的事。
  2008年5月26日,廖曉義帶著資金、技術、團隊和專家,來到四川彭州大坪山的大坪村,和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建設,她要在重建中探索一種不同于華爾街的生活方式,既低碳又要高能量的樂和家園。
  
  “樂是和的表情,和是樂的心情!绷螘粤x喜歡用哲思來解釋她的樂和家園。家園建立了村民生態(tài)協會,村民在“樂和家園”協議書上摁下手印,支持集體修建生態(tài)民居,支持建立手工刺繡、養(yǎng)殖、蔬菜種植等經濟共同體。北京地球村在災區(qū)第一次完整提出包括綠色生計、綠色生活、綠色倫理、綠色參與、綠色養(yǎng)生、綠色安全的綠色鄉(xiāng)村模式。
  北京地球村和大坪村的這場社會實驗簽署了15年的合作協議。廖曉義希望15年后,大坪村不再是一個孤立的試驗場,一個環(huán)保烏托邦。
  “樂和家園在災后重建中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睙o論是王汝鵬還是徐永光都對廖曉義和她的團隊給予很高的評價。王汝鵬直言不諱,樂和家園能夠中標,主要是他們的團隊。
  樂和家園是幸運的,它同時獲得“紅十字樂和家園建設”項目和“樂和家園服務平臺”,并分別獲得紅十字基金會資助和南都公益基金會支持。由此,樂和家園在災后重建中形成了政府補貼、基金會資助、農戶自己補一點的三位一體的公益模式。正如廖曉義在2009年春節(jié)前夕所期待的“待到春風吹綠了原野,我們的船隊就要起航”。
  但同搞環(huán)保的NGO野草文化還在等待項目評審的結論。與野草文化一起選擇等待的NGO同時選擇了面對資金支持的外部因素和自身能力內部因素的雙重挑戰(zhàn)。
  汶川大地震并沒使中國的公益模式發(fā)生根本變化,樂和家園的勝出只是再次證明馬太效應在參與災后重建的NGO之間同樣適用。
  “公益事業(yè)需要錢,更需要人。人可以策劃方案,執(zhí)行項目,募集款物。沒有人一切都是空的。”這一點王汝鵬與徐永光可謂不謀而合。2009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正在籌劃和楊瀾陽光文化基金會合作,募一筆專項資金用于NGO高層管理人員的能力培訓,提高中國NGO組織能力建設。
  
   項目管理初出茅廬
  
  2009年2月12日至2月13日,南都公益基金會及新公民學校發(fā)展中心全體員工來到北京近郊接受項目管理和評估培訓。
  一直以來,國內NGO項目管理比較獨立,導致很多組織之間的項目存在一定的重復性。在災后重建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NGO,無論大小,都將重建當作自己的舞臺。在同一地點,不同NGO都有項目,有的項目非常類似,但不同NGO對項目產出有不同要求,由此可能出現不一致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是同一個村子建造不同規(guī)格的房子,導致社區(qū)無所適從,甚至引起沖突。這一現象并不代表中國的NGO真的把項目開展到災區(qū)的每個角落,以致造成塞車的局面。
   “我們算是被NGO遺忘的角落吧!睏钣钍莻讓人覺得很輕松的社工,他來到深圳社工隴南工作站派駐文縣服務。他稱自己是半個政府人,有時要走8個多小時的路程到受災點調研災后重建項目的開展情況!霸谂c四川重災區(qū)青川縣一山之隔的甘肅文縣,只有極少數NGO光顧!痹跅钣畹挠洃浝镂目h只有一個草根NGO,叫深圳的好人好事,主要做教師培訓。
  在這里,不得不佩服媒體的動員力。當媒體把所有鎂光燈對準四川,對準重災區(qū)時,NGO也把大量熱情傾注到四川。于是呈現出一邊是NGO項目扎堆兒,一邊是政府單打獨斗。
  在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工作中,國務院確定51個重災縣,其中對口支援的有 20個縣。有一些知名的項目,包括一些知名的災區(qū)縣,他們獲得的幫助相對充裕。另外,國務院確定的186個一般性的災區(qū)縣,很多區(qū)縣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外來支持,甚至全靠當地政府。
  雖然文縣已經得到了來自深圳的對口援助,援建工作也展示出深圳速度,但當地主要開展的還是傳統項目,遠不及四川一些重災區(qū)在各種NGO參與下呈現出來的項目多元化。
   “當地政府很需要外來NGO的介入,現在政府壓力很大、很辛苦!睏钣钕M目h這樣貧苦加受災的地方也能引來一些NGO的項目投入。
  災后重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著諸多不確定性。NGO在項目的設計上因更尊重社區(qū)的想法而更具創(chuàng)新元素,也因為項目的可持續(xù)、可復制,便于當地力量參與而更容易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
  但是,NGO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會不斷地接受社會對NGO項目的監(jiān)督,回應災區(qū)需求,調整項目的設計,團隊的匹配等等。國際上比較成熟的NGO對項目的管理機制十分嚴謹,從評估到設計,監(jiān)督系統都會訂立標準和指引。
  康曉光在項目調研的過程中不斷強調,NGO管理項目要經常下到災區(qū)調研,監(jiān)控項目的進展情況。如果NGO簡單地追逐鎂光燈效應,片面依賴傳播機構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視了災區(qū)的真正需求。
  汶川大地震的重建過程不斷考驗NGO設計的項目能否專業(yè)、深入、持久地延續(xù)下去。參與災后重建過程是跟NGO自己的成長發(fā)育結合起來的,參與本身也是MGO管理能力、資源調動能力、社會公信力的培養(yǎng)過程。這對中國年輕的NGO項目管理方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個民族經過了這么大的災難,不是緊急救援過后大家就沒事了。我們一定要緊緊跟隨災后重建。”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曉義對新浪綠絲帶行動的網友們發(fā)出邀請,“臺灣‘9?21’地震災后重建用了9年,相關的志愿者就跟了9年。希望我們關注汶川大地震的災后重建,也能至少跟9年!睂τ趽p失慘重的災區(qū)人民來說,地震只是悲劇的一個片斷,重建才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對志愿者的需求才剛剛開始。

相關熱詞搜索:不差 公益 項目 公益項目“不差錢” 公益項目有哪些 公益項目策劃書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