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和美學結(jié)合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 要: 蘇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對美的辯論體現(xiàn)了教育學和美學的辯證關(guān)系,從其對美的討論中體現(xiàn)了自由精神和終極關(guān)懷精神教育意義,而在教育過程中也蘊含著美學價值和美學特征。
關(guān)鍵詞: 美 美學 教育學價值
一、蘇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的辯論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曾寫過一篇對話體的論文,叫《大希庇阿斯篇》。該文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篇系統(tǒng)的美學論著。它是以古希臘的詭辯家大希庇阿斯同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的。
蘇格拉底提出“什么是美”叫希庇阿斯回答。①大希庇阿斯很自負,認為這個問題小得微不足道,認為美的東西之所以美,就是“由于美”。他對美下了這樣的定義:
“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但是,蘇格拉底認為,大希庇阿斯關(guān)于美的定義是有漏洞的,因而提出許多問題反問他:“一個漂亮的年輕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東西都為其美的,這樣可以嗎?”
“但是一匹漂亮的母馬不也可以是美的,既然神在一個預言里都稱贊過它?”
“一個美的豎琴有沒有美?”
“一個美的湯罐怎樣?”
因為大希庇阿斯把個別事物的美(年輕漂亮的小姐的美)當成了所有事物的美,這就犯了以個別代替一般的錯誤。所以當蘇格拉底提出其他事物的美時,大希庇阿斯便無法否認。這就告訴我們:美是極其復雜的、多樣的,企圖用某一事物的美去概括所有事物的美,是徒勞的。
美不僅是復雜的、多樣的,而且不同事物之間美的品質(zhì),是不一樣的。當蘇格拉底問一個美的湯罐美不美時,大希庇阿斯認為一個湯罐的美,“總不能比一匹母馬、一位年輕小姐或是其他真正美的東西的美”。因而同樣是美,美的品質(zhì)也是有精粗之分的。所以,蘇格拉底就借用了公元前5世紀初希臘大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話說“最美的猴子比起人來還是丑!睆倪@句話出發(fā),他作了這樣的演繹:“最美的湯罐比起年青小姐來還是丑”,“比起神仙,最美的年青小姐不也就顯得丑嗎?”一種現(xiàn)象之所以又美又丑,乃是相比較而言的,這說明了美的相對性。
“使每件東西美的就是恰當!边@是大希庇阿斯對于美所下的第二個定義。他認為在丑的物體上鍍上黃金,就變美了,因為這是恰當?shù)摹?br> 蘇格拉底舉例反駁,公元前5世紀希臘最大的雕塑家費第阿斯所雕塑的雅典娜女神像,沒有用黃金鍍過,用的是象牙,但兩個眼珠子卻不用象牙,而用云石。這該如何解釋呢?大希庇阿斯認為,石頭、象牙,用得恰當,就美。但他的所謂恰當,是指事物的外表美,相貌不揚的人穿起合體的衣服,外表就美了。
蘇格拉底對此進行了批駁。他認為,外表美超過了實際美,就是一種錯覺美。真正的美“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為美的那個品質(zhì),不管它們在外表上怎樣,它們所要尋求的就是這種美”。所以,蘇格拉底下了這樣的結(jié)論:“恰當并不就是美。”
接著,蘇格拉底從正面提出了一個美的定義:“美就是有用的!彼e例說,在動物中,一匹馬的美,一只公雞或一只野雞的美,器皿、海陸交通公具、商船和戰(zhàn)船美,樂器美其他技藝的器具美,制度習俗美,都是根據(jù)一個原則:“如果它有用,我們就說它美!
但是,隨著辨析的深入,蘇格拉底對自己的“美就是有用的”理論,也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有用的必然產(chǎn)生效果,有的產(chǎn)生好效果,有的產(chǎn)生壞的效果,效果好固然可以叫美,效果壞卻不能稱為美。這樣,美是有用的判斷就不能成立了。的確如此,一把鋒利的刀是有用的,但用刀行兇,不僅不美,反而是丑惡的。這就說明:蘇格拉底關(guān)于美是有用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破綻,于是便把有用和善聯(lián)系在一起,給美下了另一個定義:“有益的就是美的!睂τ诿篮蜕频年P(guān)系問題,他認為“美是好(善)的原因,好(善)就是美所產(chǎn)生的。”于是,他下了一個結(jié)論:“美是善的父親。”這是就美和善的血緣關(guān)系而言的。
但是,蘇格拉底對于以上定義仍不滿意。他認為:盡管美是善產(chǎn)生的原因,原因和結(jié)果卻不是一回事。他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父親不是兒子,兒子不是父親!彼运M一步說:“美不是善,善也不就是美!泵篮蜕剖遣煌模踔撂岢隽恕懊啦簧贫撇幻馈钡膶W說(雖然他沒有加以闡述)。接著,他對美就是有用的、有益的、善的這種理論產(chǎn)生了懷疑,并批判自己的這一說法,較之原來提到的美就是漂亮的年青的小姐,等等,更荒謬可笑。于是蘇格拉底又給美下了一個定義:“美就是由視覺和聽覺產(chǎn)生的快感!闭\然,許多訴諸視覺和聽覺的事物是美的,但是,視覺和聽覺產(chǎn)生的快感并不全都是美。色欲,雖然產(chǎn)生很大的快感,但并不美,所以人們都瞞著去干。有些并不是屬于視覺和聽覺的,如美的習俗制度之所以為美,并不是產(chǎn)生于由視覺和聽覺得來的快感。這樣,蘇格拉底又把這個新的美的定義給否定了。
最后,蘇格拉底用一句諺語結(jié)束了他和大希庇阿斯的對話:
“美是難的!
二、教育學和美學結(jié)合的意義和價值
。ㄒ唬┟缹W的教育價值
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蘇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在追求美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一種美學精神,美學精神是人們對美不斷探索和追求中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是超越知識和實用的,是個體進行理性思維前的一種本真狀態(tài)。美學精神所表現(xiàn)的自由精神、批判超越精神、終極關(guān)懷精神等對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自由精神
在對美的探索過程中,蘇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對美的價值判斷持有各自的觀點。雖然說蘇格拉底對大希庇阿斯的觀點進行疏導,但是從討論的過程和結(jié)果來看,蘇格拉底并沒有否定大希庇阿斯的判斷。因此他們之間沒有說服和灌輸,而是一種“文化的沖突”,也就是一種價值觀的沖突。當然無論是不同層次的群體和個人,還是同一群體的不同個體對美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但是可貴的是,在審美過程中體現(xiàn)的這種不同是以“沖突”或者“同化”的形式出現(xiàn)的,它表現(xiàn)的是一種美學精神中的自由精神,文化存在一種本真狀態(tài)。
教育過程卻表現(xiàn)出與審美過程不同的特征,如果下層群體的價值觀與上層群體的價值觀不同,那么無論此價值觀是否優(yōu)于后者,下層群體都將受到上層群體的壓力,個體服從群體,小群體服從更大的群體。而同一層次群體的不同個體價值觀的沖突則表現(xiàn)為一種抗衡。教育實踐是否需要自由精神,讓教育這種文化存在有“沖突”和“同化”,回歸教育的本真。
2.批判超越精神
蘇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對美的討論涉及對美的認識方式的轉(zhuǎn)變。從大希庇阿斯開始提出的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到蘇格拉底提出美是視覺、聽覺的快感。他們從以客觀尺度的認知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榕c外部世界合一的“物我不分”的境界。超越在此指的是一種心理距離,這種距離使人保持了審美態(tài)度——既不是客體尺度的認知態(tài)度,又非主體尺度的功利態(tài)度,而是在兩者交匯處形成的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又是物我交融的本真狀態(tài)。超越使審美的人能與現(xiàn)實保持一定的距離,從而更易對現(xiàn)實進行清醒的反思和批判,為現(xiàn)實的發(fā)展指明方向。
現(xiàn)在的教育實踐過多地表現(xiàn)出功利性,當然教育不能是盲目的,但是不代表教育要從屬現(xiàn)實。批判超越精神能夠給教育提供一個精神空間,激發(fā)教育超越現(xiàn)實、超越功利,以美學精神構(gòu)建教育參與者和教育本身的精神境界,使得教育超越現(xiàn)實,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批判的眼光審視教育、審視生活。教育才能超越教育本身。
3.終極關(guān)懷精神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看,它對美的詮釋是滿足人的需要所產(chǎn)生的好感。那么從整個人類社會的角度上來說,滿足整個人類社會的需要的美是促進社會進步的美,那么可以這樣說,對美的追求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美學精神關(guān)照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終極命運。它面對的是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整個現(xiàn)實世界。由此,馬克思指出,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jié)晶?梢,美學精神是一種對于整個人類世界的終極關(guān)懷精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