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堰灣長堤
發(fā)布時間:2019-02-0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讀答案
2014年高考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不知道同學(xué)們考的怎么樣呢?很多同學(xué)一定迫不及待的在找尋真題答案了吧,語文小編給大家整理編輯了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讀答案,以便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偃虹堤記》閱讀答案
(宋)歐陽修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予發(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
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問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yuǎn)且勞,而又常有風(fēng)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問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殺①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問其始作之謀,曰:“州以事上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fù),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書矣。”
蓋慮于民也深,則其謀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yuǎn)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jì)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聞當(dāng)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嘗顯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jì),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乃為之書。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注釋:①殺:減少。本句意為:到最上邊是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予發(fā)書按圖 發(fā):打開
B.問其作而名者 名:命名、取名
C.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 易:輕視
D.而功未及就 就:完成、到達(dá)
3.全都體現(xiàn)藤侯“慮熟謀審”(深思熟慮)的一項是(3分)
①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②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③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④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⑤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⑥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嘗顯用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4.翻譯下列句子。(9分每小題3分)
(1)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
譯:
(2)凡往來湖中,無遠(yuǎn)邇之人皆蒙其利焉。
譯:
(3)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
譯:
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讀答案由查字典語文網(wǎng)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2.C易:改變
3.A.(⑤為對賢智之士的評價,⑥寫滕侯的一段經(jīng)歷。)
4.(1):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碼頭)停泊。(“之……者”定語后置1分,津:渡口或碼頭1分,句子通順1分)
(2)凡是往來于洞庭湖的人,不論是遠(yuǎn)是近都得到這個堤的好處。(不:不論、無論1分,邇:近1分,句子通順1分)
(3)不只是想著被當(dāng)時的人贊譽,而是想讓千秋萬代獲利,并且告訴后代的人不要把(它)廢棄。(茍:拘泥,局限1分,以:把1分,句子通順1分)
參考譯文:
有一個從岳陽來的客人,拿著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圖來告訴我說:“希望您寫篇記敘的文字吧。”我打開信看著地圖,看到從岳陽門往西到金雞的右邊,其外面有一個又高又長的建筑,叫做偃虹堤。
問建造此堤和為此堤命名的人,客人說:“這都是我們滕太守做的。”又問他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回答說,“洞庭湖是天下最險要的,岳陽又是荊州、潭州、貴州和四川四個地方的要沖。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遇到需要到州中辦事的又遠(yuǎn)又累,而且常常害怕風(fēng)波興起,擔(dān)心船被打翻,人被淹死。現(xiàn)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不擔(dān)心。”我問這個堤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說:“堤全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到最上邊能得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萬五千五百個工,而且不超過時間完成。”我問他開始是如何謀劃的,回答說:“州里把這個事上報給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選擇有能力的官吏視察是否可行,反復(fù)了多次,最后上報朝廷,由三司來決定,三司決定說可行,他們都沒有改變我們太守的決定。”又說:“這是有德行的人的舉動,可以為此寫篇文字。”
大概深深考慮老百姓的人,在謀劃一些事情時是精到的,所以能夠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憑借百步遠(yuǎn)的湖堤,可以抵擋天下的最兇險和最不可預(yù)測的擔(dān)心,使當(dāng)?shù)匕傩盏玫胶锰幉⑶冶榧扒G州、潭州、貴州、四川,凡是往來于洞庭湖的人,不論是遠(yuǎn)是近都得到這個堤的利益。而且岳陽又是四個地方的要沖,往來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壞。建造人開始并非不想讓它長久完好,可是繼承者倒常常把它廢棄。自古以來的有才德的人,為了百姓興利除弊,它們的遺跡到處都有。如果繼承者都像剛開始建造時那樣用心,那么百姓到現(xiàn)在仍然受惠,天下還有把有利的事物丟掉的嗎?這也是滕太守?fù)?dān)心的原因,所以讓我寫篇紀(jì)念文字給后人。
滕太守志向大、能力強,在當(dāng)世很有名。目前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時候,他曾經(jīng)被朝廷重用過。但還沒有功成名就,就退下來當(dāng)一州的太守,并沒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發(fā)揮,憑修這個堤來惠及百姓。他深思熟慮,不用花太多的力氣而收到成倍的功效,這種作事的行為可以作為后世人仿效的法則,這是我第一個該寫此記的理由。不只是想著為當(dāng)時的人贊譽,而是想讓千秋萬代獲利,并且告訴后代不要把它廢棄,這是我第二個該寫此記的理由。岳陽的百姓與洞庭湖中往來的人們,都想為滕太守寫這個紀(jì),這是我第三個該寫此記的理由。有三個該寫的理由而不能不寫,于是就寫下了此篇文字。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這篇“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讀答案”是由查字典語文網(wǎng)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過這些閱讀練習(xí)和答案,能幫助同學(xué)們把握語文閱讀的特點,進(jìn)而提高閱讀、鑒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祝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進(jìn)步!
相關(guān)熱詞搜索:2014高考語文北京卷溫文言文《堰虹堤記》閱 2014年高考語文卷 堰虹堤記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