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前講話
發(fā)布時間:2020-08-26 來源: 入黨申請 點擊:
烈士墓前講話
今天我們在團組織的號召下,,齊聚烈士陵園,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為湛江,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祭奠先烈英靈,追思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激揚我們的斗志。
此時此刻,當我們站在紀念碑前的時候,我們悼念,我們品讀,我們銘記。我們悼念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軀的 116 位英雄;品讀革命志士的頑強、堅貞、崇高和不朽;銘記源遠流長、勇敢頑強的民族精神。
時間不停流逝,信念未曾更改。生命權是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貴的權利,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高尚,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直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該被遺忘,他們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萬古長青。他們的英勇事跡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他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他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英勇無畏,有了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huán)境,才有了今天經(jīng)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一腔熱血,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落后和貧窮帶給我們的痛苦和傷痛,更不能忘記長眠于青山翠柏之間的先烈們 ,展望未來,我們任重道遠,信心百倍,壯志豪情。革命先烈為我們踏出了一條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我們正處在風華正茂、指點江山的年代,在我們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以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準備著為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們義不容辭。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革命先烈,浩氣長存~
祝愿祖國清明繁榮~
祝愿我們的前程興旺昌盛~
“從加到乘”評析
靜安區(qū)教育學院特級教師 曹培英
萬航渡路小學副校長 張敏
萬航渡路小學 羅杰
張:“從加到乘”這節(jié)課,羅杰老師上得比較輕松,感覺效果蠻好的。我們發(fā)現(xiàn)羅老師的教學設計很有特色,把教材用活了。你能不能介紹一下,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活動安排的意圖。
羅:“從加到乘”是數(shù)學新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中“乘法的引入”的第二課時。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在上節(jié)課初步接觸了幾個幾~會寫連加算式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同數(shù)連加用乘法簡便~會把同數(shù)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怎么寫、怎么讀~以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首先是進一步加工教材內容。
新課程理念強調不要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乘法的引入”這部分教材是由游樂園、幾個幾和從加到乘三部分組成的。我將游樂園作為一個貫穿全課的情境~利用這個情境展開從加到乘的教學。為此~我適當處理并拓展了教材內容。在引入環(huán)節(jié)~借助課件讓學生觀察游樂園里劃船的項目~數(shù)幾個 3 來引出同數(shù)連加。教材中是 6 個 3~但現(xiàn)在的學生計算水平還是比較容易算出答案的。于是~我一邊引導學生數(shù)數(shù)有幾個 3~一邊把 6 個 3 拓展到了 10 個 3 來進一步感知幾個幾。這樣~當學生要一口氣報出 10 個 3 連加的算式時~當他們看到長長的板
書時~明顯地感到同數(shù)連加太繁了~造成一種強烈的沖突~他們迫切地想去找到用何種方法使同數(shù)連加的算式簡便~為乘法的引入打好了基礎。
其次是采用了自學的方法。
這節(jié)課中有關乘法的認識、讀法、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都是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我是用了看書自學的方式~讓課本來告訴學生。雖然~他們只有二年級~但是通過新教材一年多的學習~完全有能力獨立看書理解。通過課堂實際反饋~學生也的確具備了基本的自學能力。
還有就是讓學生嘗試把同數(shù)連加改寫成乘法。
學生看書自學后~他們是否真正理解了呢,這時~關鍵是讓學生交流~通過表達把這些知識內化。反饋后再通過進一步應用~引導學生把引入部分幾個幾的同數(shù)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這個過程既是一種展現(xiàn)數(shù)學思維的互動的過程~也是一種數(shù)學文化的滲透過程。這個過程始終緊扣課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加號和乘號、加法和乘法的關系。
張:從實際教學效果看,你的設計思路和安排意圖,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請你再介紹一下這節(jié)課的練習設計是怎樣考慮的。特別是談談你在用好、用足教材 方面的經(jīng)驗。
羅:如果認真鉆研教材~找到教材內容之間的關系~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新教材中有些內容的設計是可以反復使用的。例如~我在鞏固練習層次中引導學生“找找還有什么內容求總數(shù)也可以用同數(shù)連加來表示的,”學生回到游樂園這幅圖中找到 ~4×5=20。
了:有 4 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手中有 5 個氣球。4 個 5 后面~判斷是不是同數(shù)連加的香腸圖、饅頭圖的題目和最后把 12 個小圓點圈一圈~說說有幾個幾~并用乘法算式表示的這些題目~都是課本前面一課時幾個幾中的內容。我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進行了運用和拓展。比如~由饅頭圖引出了 3 個0。
張:這些練習設計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還是請曹老師對這節(jié)課作一些更深入的分析。
曹:“從加到乘”這節(jié)課的成功經(jīng)驗,羅杰老師剛才自己總結了四點:
第一,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也就是在理解了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教學內容作出進一步的加工、處理。
第二,采用了讓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三,讓學生嘗試把同數(shù)連加改寫成乘法,以此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效,是不是真正看懂了。
第四,充分利用課本資源,一題多用,一圖多用,而且用的比較自然,比較有效。這些都是其他老師可以借鑒的。我再談三點。
首先,從教學目標的達成來看:
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初步認識乘法,具體地說,就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會寫、會讀乘法算式,以及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其中最重要的是乘法的含義,包括對引進乘法必要性的認識,即為什么要引進乘法。
怎樣讓學生獲得這些認識,當然,最好是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而不是簡單的辦法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自己感悟呢,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經(jīng)歷從加到乘的過程。這正是這段教材和羅老師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它反映了新的課程觀,即課程應當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jīng)歷。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這個課題取得非常好,凸現(xiàn)了學習的過程性。老師對教材的加工,把 6 只小船增加到 10 只,可以說也是為了讓學生經(jīng)歷更為強烈的認知沖突,便于學生感悟乘法的簡便。老師對教學的處理,引領學生邊觀察邊數(shù),一個3,兩個 3„„一直到十個 3,也起到了強化同數(shù)連加概念的效果。
其次,從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來看:
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經(jīng)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也就是由直觀的小船,抽象成連加算式,再抽象成乘法算式。還經(jīng)歷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過程,即由一般的幾個幾到幾個。
再次,從數(shù)學的人文性來看:
教師采用話外音的方式,介紹了乘號的來歷,乘號為什么用一個×來表示,原來,發(fā)明者認為,既然乘法是一種特殊的加法,那就把加號旋轉 45 ?,用來表示乘,不是很好嗎。介紹這個背景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與加法的關系?梢哉f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滲透數(shù)學的人文性,是這節(jié)課與眾不同的一個亮點。
羅:我感到自己這節(jié)課中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在學生理解了同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來表示時~我原先的設計是讓學生把 2 個 3、3 個 3、10 個 3 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后~一起來考慮 1 個 3 可以寫成 1×3~更有利于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完整性?僧敃r在拍攝課堂實錄的時候~一緊張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給漏了~我覺得挺遺憾的。
曹:不必遺憾。因為認識不能一次完成。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3 個 0的特殊情況?梢粤。過分追求一節(jié)課內容上的完整,有時利少弊多。不過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如果提出 1 個 3 怎么用乘法表示,估計學生能回答。但即使解決了這個問題,整數(shù)乘法的概念也還需要補充:0 個 3 怎么用乘法表示。這個問題就不適合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解決了。
其實,在數(shù)學的理論中,整數(shù)乘法定義為同數(shù)連加,則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至少是2,一個幾、零個幾都需要經(jīng)過補充定義,才能成立。
羅:另外~由于新教材規(guī)定的“6 個 3”用乘法“6 乘 3”來表示。這樣一來~幾個幾的個數(shù)寫在×前面~相同的加數(shù)寫在×后面~用乘法表示幾個幾的讀、寫順序都一樣了。但是~這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知識~這個內容~我感到由老師來講~
效果不太理想~但是教師不講~學生有的就是看不出來。這也是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和各位老師探討。
張:本來可以采用畫外音的方式講出來,感覺會好一點?偟膩碚f,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講的是多了一些。曹老師,你看呢,
曹:羅老師的有些語言是還可以再精練一點。但評價一節(jié)課,并不是教師講得越少越好。一般來說,學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讓學生講;需要教師講的,教師也應該講。同時,我們還應該考慮,該講的,怎樣講效果更好。以乘法的書寫順序為例,完整地大段講解,小學生不一定能聽進去。不如改成提問。比如,這樣問:小朋友,請仔細看,寫乘法算式時,6 乘 3 與 6 個 3,它們的順序一樣嗎,必要時,還可以指著算式再問一遍。這樣比較容易使全班同學都注意到幾個幾的讀、寫順序是一致的。當然也可以采用畫外音的方式提出問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