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家庭模式管理,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發(fā)布時間:2018-07-0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如何深化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結合山區(qū)學校實際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即比照學生家庭,家庭有什么學校就建什么,學生成長需要什么學校就提供什么。具體來說就是“建三室、三體驗、三開放、三方便、三保障”的管理方式,讓農村孩子在這里學得安心,住得舒心,吃得稱心,玩得開心。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家庭化模式
新形勢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重要,我校地處農村,多數學生屬于留守兒童,基本都住校,長期缺乏家庭關愛和父母的管教,生性叛逆,思想早熟。每年都會有因心理因素導致打架斗毆、逃學輟學等過激行為發(fā)生。雖然我校已經做了一系列工作去避免類似事件的發(fā)生。但是做得還不夠,有些流于形式,留于文字。如何能讓學生在他生活最久的地方感受到家的溫暖,那么,學校應該像家一樣去建設。
一、建“三室”,打造溫馨校園
為讓學生在校有家的感受,我們首先是建設“三室”,即活動室、電視室、取暖室,這是寄宿制學校家庭化管理的基礎。購買設備、添置器材,讓學生在活動室有玩耍和娛樂的地方;開通網絡,安裝電視,讓學生在校能欣賞電視節(jié)目,保障學生冬季取暖。并全天候為學生開放,讓學生既體會到校園的溫馨,又感到家庭的溫暖。
二、三“體驗”,打造和諧家園
在實施家庭模式管理過程中,大力開展“三同體驗”活動,注重培育平等親近的師生關系,形成一種清新和諧的育人氛圍,教師身臨其境,親身體驗,與學生打成一片,猶如父母、兄長一樣時刻關顧學生的起居、餐飲和學習,讓學生時時都覺得親情就在身邊。
。ㄒ唬┩砸诲侊
教師與學生同吃一個食堂,一日三餐與學生一同就餐,適時了解食堂飯菜是否可口,數量是否充足,學生是否吃的健康,吃的營養(yǎng)。村級學校采取自助餐形式就餐,即:學校把就餐學生按大小男女編成席,8~10人為一桌,飯和菜由老師端到桌,飯吃多少自己添多少,菜吃什么自己夾什么,吃飽吃好不浪費。取消教師小廚房,與學生一同就餐。
(二)同住一間屋
安排專職的男女生活指導老師,晚上與學生同住一室,夜間定時查鋪,核對人頭,幫學生蓋被子,提醒學生夜間上廁所。
。ㄈ┩咭粭l路
為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學校組織教師適時與學生同行,開展家訪,互通情報。每名寄宿學生每學期必須有一名老師與學生一同到學生家庭家訪,了解學生家庭狀況,以及家長對學校的要求及建議等。經過及時的交流與溝通,使得學校與家庭之間日漸融洽,教師與學生之間愈顯親近。
三、“三開放”,打造快樂校園
為給寄宿學生一個自由活動空間,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我認為寄宿制學校應實施“三個開放”。
。ㄒ唬╅_放活動室
學;顒邮胰旌钕驅W生開放,電視機和體育器材都放到活動室。課余時間,學生想玩什么自己拿;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間,學生想看什么自己調。
。ǘ╅_放圖書室
村級學校圖書室對學生實行開放管理,柜子不上鎖,借閱不登記,課外活動及晚餐后學生可自由到圖書室看書,想看什么書自己取,看完后自覺歸還原處即可。
。ㄈ╅_放食堂
食堂像餐館一樣,學生啥時餓了啥時可來就餐。特別是我們學校,每次晚自修結束后,學生手里一人一碗方便面,看著都覺得心疼,天天吃這個有營養(yǎng)嗎?一天我問一個學生:你們天天吃這個不覺得膩嗎?學生回答:沒辦法,餓呀!只有吃這個。我想學校只要肯想辦法,辦法還是有的。另外,還特設“病號窗口”和“生日窗口”。學生生病時想吃什么,病號窗口就及時為他提供什么。各班還將本班學生生日時間逐一摸底統計,報給食堂,學生生日時,食堂“生日窗口”就為學生提供一份優(yōu)惠的生日套餐,班上還特別組織一個簡單熱鬧、別開生面的生日慶祝聚會,學生從內心里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
四、“三保障”,打造平安校園
強化學校安全衛(wèi)生管理,保障校園平安、學生平安,是學校的首要責任。我們著力強化“三項保障”,確保學校安全責任事故零發(fā)生。
。ㄒ唬┍U习踩
制訂《重慶市綦江區(qū)丁山學校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并修訂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門衛(wèi)值班和校園巡邏。中學部、小學部、村小應安裝完備的視頻監(jiān)控設備,配備防暴器材,落實專職門衛(wèi),24小時蹲班值守。加大學校食堂與門市部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與檢查力度,切實做到人員落實、措施落實、責任落實,實現安全工作時時有人盯,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查,有利于有效杜絕校園治安、食品衛(wèi)生、消防以及大型活動等安全責任事故的發(fā)生。
。ǘ┍U舷春
寄宿制學校必須無條件地保障每周二至三次洗澡,學校建起澡堂,對全體師生開放。讓高寒大山的孩子們感受到學校的溫暖,享受教育的公平。農村寄宿制學校還應配備保溫桶、消毒柜,學校統一購置喝水杯,統一消毒,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喝到安全衛(wèi)生的開水。
。ㄈ┍U辖】
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常規(guī)性健康教育和管理是基礎,同時我們還應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把傳染病防治作為學校常規(guī)工作來抓。春秋兩季一開學各學校晨檢、消毒同步開始。
第二,辦好“心理健康輔導室”。新形勢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始終應有專門老師負責,堅持開展工作,做好心理咨詢的實事。
第三,建立“留守子女QQ群”。留守子女已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學校為他們建立QQ群,一個留守兒童一個QQ號,每周定時定點集中上網,讓在外打工有條件的家長可直接與孩子網上交流。
設想農村高寒地區(qū)寄宿制學校,如果能實施這樣的“家庭化管理模式”,相信會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真正讓農村地區(qū)孩子感到溫暖,讓農村地區(qū)的孩子們與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為教育均衡發(fā)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