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朱學勤:何出“天譴”之語?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我相信連續(xù)一周來,全國大多數(shù)人都在關注汶川大地震的新聞。這已經(jīng)不是讓人置身事外的新聞,災難似乎也不是遠在千里之外。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毫不遲疑地獻出了久被藏匿的愛心。在緊張的救災中,在各種渠道傳來的災區(qū)消息中,自然會有一些雜音,然而總會有一種更強大更緊迫的力量,驅(qū)使我們把這些雜音消除掉,F(xiàn)在不是爭論的時候,不是那些喜歡清議的知識分子打口水仗的時候。甚至,對那些死難者,以及尚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災區(qū)人民來說,一切的言語都是多余的,蒼白的,甚至矯情的。我們只有行動,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慈悲。所以,我一直沒有寫什么,哪怕是僅僅記下自己連日來的心情的文字也沒有。然而,在今晚,在舉國共赴國難的當口,我卻被告知一向所尊敬的朱學勤教授,竟然用了“天譴”這樣的詞匯來解釋這樣一個巨大的災難,引來網(wǎng)上的罵聲一片。在這罵聲中,我覺得有必要思考一下,朱學勤教授何以出此“天譴”之語?
“天譴”,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語境中,是一個非常惡毒的詛咒?偸且恍o力者,在受了極大的侮辱與損害的時候,才會對那些自己認為罪大惡極的人,用這樣的詞匯表達一種刻骨仇恨。而且,因為“天譴”這詞匯太過于文縐縐了,書面味道比較濃,目不識丁的小人物即使所受的侮辱與損害無以復加,也只會用“老天爺饒不了你的”之類的說辭。所以,“天譴”是知識分子對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代言時的用語。惡毒,而又文縐縐,這恰恰是憤世嫉俗而又為民請命的知識分子最喜歡的說話方式。
憤世嫉俗與為民請命,恰恰是朱學勤教授的自我身份認同。我們可以從這次針對汶川地震的發(fā)言中檢查一下他所憤的“世”與所嫉的“俗”所指為何。他的原話不長,不妨在此照錄如下:
這就是天譴嗎?死難者并非作孽者。這不是天譴,為什么又要在佛誕日將大地震裂?愛中華者,當為中華哀。華南雪災,山東車禍,四川地震,赤縣喧囂該清醒了。圣火應該停一停,國旗也該降一降,就為黎民百姓降一次吧,他們不是偉人,只是遺骸,遺骸千萬,只是無言。
這是朱學勤教授的一貫語風:情緒激烈,注重修辭。但若透過這激烈的情緒與華麗的修辭,其實不難看出他對于這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的震驚,對于它所造成的人間悲劇,對于其中的死難者,對于那些無辜而受災害的四川人民,也與我們一樣抱著深深的同情。也即所謂“愛中華者,當為中華哀”是也。然而,他更多的還有不滿。他以為今年以來的華南雪災,山東車禍,與當前的四川地震等等這些災難,與“赤縣喧囂”有關。我這里不敢妄加推斷朱學勤教授的具體所指。但從上下文來看,前一陣子的奧運圣火的傳遞所造成的“赤縣喧囂”,似乎是其一端。
我們都能感受到的是,地震前有關奧運圣火的連篇累牘的報導,以及與圣火傳遞有關的民族主義情緒,搶占了一切新聞的制高點。天下事,并不會因為超強度地關注此一點,而彼處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恰恰相反,這些被遮蔽的或許會因為這種無端的忽視而肆無忌憚地滋生?床灰姷木褪遣淮嬖诘,這是我們一向所嚴格批判的唯心主義。但很多情況下,我們很想用吸引眼球的辦法,把人們誘導成這樣的唯心主義者。奧運圣火的傳遞,似乎就被額外地加載了這樣的任務。我們被鋪天蓋地的傳遞新聞挾持著,似乎以為神州大地上只這一件事情值得我們?nèi)リP注,為之搖旗吶喊,如醉如癡。即使不能親臨現(xiàn)場,也要在電視屏幕前手舞足蹈,在各地奧運倒計時的鐘表下神情恍惚。奧運幾乎成了所有人必須趕赴的人生最重要的約會一般。
強勢的媒體宣傳在塑造著我們的欲望。如此世道,如此人心,或許可以解釋朱學勤教授的出離憤怒。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數(shù)萬四川同胞與奧運失約了。也許,正是對奧運牽腸掛肚的時候,災難突然降臨了。這樣巨大的災難喚起了我們的愛心。我們一下子陷入悲痛之中,而且眼淚沒有擦干,就積極地投入了抗震救災的行動中。整整一周過去了,還有多少人去關注那繼續(xù)傳遞的圣火?相比我們前段時間在圣火傳遞中表現(xiàn)的喧囂,我們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沉靜了許多。虛浮的嘉年華會,終究抵不過物傷其類的悲憫情懷。
朱學勤教授言辭激烈的背后,對生命的悲憫卻也濃得化不開。但用“天譴”來指稱這場大地震,似乎有讓無辜的死難者代“赤縣喧囂”領罪的嫌疑。這話說得有些過了。而且拿“天意”不惜拂逆“佛祖”而降罪與民,那就真不知是誰的罪孽如此深重,會導致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濫罰?畢竟奧運的召開凝聚了我們一百年的民族想象。用圣火傳遞來凝聚人心,并非完全沒有根據(jù)。也許是因為在如此巨大的死難面前悲憤難以自已吧,樂于為民請命的朱學勤教授忙不迭地把蒼天與佛祖都請來了,儒道釋集結(jié)到一塊,以表達對自己對一切卑微的生命的尊重。但在這點上,與“為中華哀”的“愛中華者”,是有著最大公約數(shù)的,而這個公約數(shù)不是為我們的政府的“國難日”舉措兌現(xiàn)了嗎?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國難當頭,不是爭論的時候,不但如此,在共赴國難的道路上,多一些對不同的表達方式的寬容,這或許才是我們所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