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孤獨、寂寞及其它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亞里士多德說,“喜歡獨處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比耸侨壕觿游,不僅生活中需要相互依靠,心理上也是相互支撐,相互依賴的。一旦被離析為個體,自不免有寂寞孤獨之感。但是,現(xiàn)代社會的所謂現(xiàn)代性內(nèi)核,恰恰是按照生命乃是原子形式的個體這一原則來對社會加以建構(gòu)。政治哲學的自由主義,經(jīng)濟學的市場理論,莫不如此。這與人之天性以及天性的要求顯然是存在一定距離的。我想,這大概也就是今天街頭巷尾的書報攤上,以脈脈溫情為賣點的“女友”“讀者”與那些以現(xiàn)代甚至后現(xiàn)代相標榜的“流行”“時尚”“互聯(lián)網(wǎng)”同樣走俏于白領(lǐng)和新新人類的原因吧。
不過,嚴格說來,孤獨與寂寞并不是一回事。
寂寞是一種外在指向的情感體驗,即有相對明確的外部對象。如“當我想你的時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中的“你”;
以及可與“東方不敗”這樣的寂寞高手過招切磋的敵人或朋友。因此,它如煙云,隨長隨消。比較而言,寂寞的近義詞可以選擇冷清,反義詞可以選擇熱鬧,而這些均與孤獨較少關(guān)涉。與寂寞相反,孤獨屬于一種內(nèi)在指向的情感體驗,是主體自身因生命意識的自覺而產(chǎn)生的對生命本體的追尋或建構(gòu),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對于其他對象性存在的疏離或拒斥感。其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是這類問題的提出:我是誰?從那里來?到那里去?它一旦產(chǎn)生,雖強弱會有變化,但永遠也無法消彌。因為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用佛家的話來說,不可思議。所以,在我看來孤獨既沒什么近義詞,也沒什么反義詞。
這二者也可以用來標識生命體的存在境界。極而言之,上帝總是很孤獨的,但無所謂寂寞;
魔鬼偶爾也會寂寞,但卻永遠也不會知道孤獨為何物!都t樓夢》中的寶哥哥喜聚不喜散,相反,林妹妹則喜散不喜聚。在曹雪芹心中,所謂的上帝顯然只能是林黛玉。為什么?喜聚不喜散多少近于耐不住寂寞,喜散不喜聚則似是要在孤獨中咀嚼人生三味。如果有誰一定要在大觀園中追索曹雪芹的影子,相信人們會建議他把目光投向瀟湘館的月下竹林!皾M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樣一種精神氣質(zhì),那位怡紅公子顯然是不足以成為見證的。
生活中,節(jié)日跟熱鬧聯(lián)系在一起。尼采認為,人類是通過以理性對感性(動物性)的約束而進入到文明社會門檻之內(nèi)的。但同時人們總是要扭頭回望,懷念那些原始欲望能夠自由表達的日子。這種努力,在古希臘人那里就表現(xiàn)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崇拜,借著酒勁以消解各種禮節(jié)秩序的桎梏,使生命的本質(zhì)氣象得以在醉態(tài)中盡情袒露。尼采之后,著名哲學家伽達默爾同樣對節(jié)日的深意有所演繹。這位對現(xiàn)代人的孤獨深有體會的哲學家認為,節(jié)日的本質(zhì)是溝通,其功能是幫助人們克服生活狀態(tài)的“個體性”形式,因為在節(jié)日里,所有的面具都被摘下撕碎,狂歡的人們不再分什么官員、商人、郵差,而是作為活潑潑的生命形式歡呼團契,從而獲得某種歸屬感。不過,我認為這方面說得最好的還是赫爾德,也是一位德國智者,他說,鄉(xiāng)愁是最高貴的一種痛苦感。這既可說是對前述亞里士多德政治命題的詩意補充,也可以說是對孤獨的哲學注釋,因為鄉(xiāng)愁既是群體性的,也是個體性的。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中國人眼中節(jié)日的意義不如彼重大或許是由于農(nóng)耕生活過于平實或沉重。但古羅馬的賀拉斯亦有詩云:心靈的寧靜,由于理性與智慧/并非由于汪洋大海的曠觀。言下之意,節(jié)日的熱鬧可趕走寂寞卻無從撫慰孤獨。梭羅的感覺可資印證。在他看來,再沒什么比置身人流中的時候?qū)陋毟惺芨媲袕娏伊恕?/p>
身為中國人,如果既不能在節(jié)日的狂歡里沉醉,又無法像梭羅那樣瀟灑地自我流放于青山碧水之間,則又當如何?我的建議是─旅行。不知去哪兒?沒關(guān)系。人在旅途,熙熙攘攘的車站,炊煙裊裊的村莊,素不相識的面孔,還有呼啦啦一閃而過的路旁樹木,讓人感到的是心靈與世界的距離。當此之時,此行何往,歸程幾時,均已變得無足輕重。車里車外的一切,是陌生的熟悉,熟悉的陌生。在對這種熟悉和陌生的辨認里,我們或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古代詩人這樣的詠嘆: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節(jié)日,是日常有序而刻板生活的中斷,這一點旅途與之十分相似。其所異趣者在于,它不是通過溝通去達成某種短暫的“共同性”,而是通過靜觀默識,即賀拉斯所謂理性與智慧,深化對真實的“個體性”之領(lǐng)悟,從而使自我在獨處中自成一世界。這種感覺,就如同我們在某個春天的記憶,偶然間,從柳枝的折裂處嗅到了生命那苦澀的芬芳。
是不是可以說,旅途原本就是孤獨者的節(jié)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