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張春霖:從鄰居的不幸中學習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在改革的過程中,總是可以看到一種情況:大家都認識到某一個體制漏洞,但采取了不同的行動:有的人致力于推進改革來堵上這些漏洞;
有的人抓緊時間趁漏洞還沒有堵上給自己撈一把;
更有人為了自己多撈幾把而昧著良心阻礙別人堵這些漏洞。在這樣一個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每個人都在新的市場經(jīng)濟中焦急地給自己尋找有利地形的轉軌過程中,如何激勵我們的公職人員?如何保持一支廉潔高效的公職人員隊伍?這依然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一

  

  2004年的早春二月,我下決心掙脫辦公室的瑣事,用了一個星期的休假日,完成了拖延已久的《世紀大拍賣》一書中譯稿的校訂工作。伏案之余,也常為電視里和媒體上報道的一些故事所吸引:

  

  ·2月12日,《焦點訪談》:“左手倒右手,國有變私有”。山東一家國有企業(yè)的主要管理人員在他們管理的這家企業(yè)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私人企業(yè)。他們同時經(jīng)營著國家的企業(yè)和自己的企業(yè),做著相同的業(yè)務,國家的企業(yè)一片破敗,私人的企業(yè)熱火朝天。“一手管兩家,左手的錢是國家的,右手的錢是自個兒的,左手跟右手做生意,左手稍微露點縫,錢就全到了右手”,中央電視臺的聲音顯得頗有些無可奈何。

  

  ·2月16日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連續(xù)報道“東方大學城黑幕”!耙环绞鞘帜门袥Q書卻幾年無法領到工程款、血汗錢的建筑商和民工,另一方是擁有11000多畝土地,開著高級越野車來去自如的大學城開發(fā)商;
一種景象是東方大學城高爾夫球場球客云集,而另一種景象是討債的民工、建筑商幾乎擠破了東方大學城開發(fā)有限公司清欠辦的門口”。面對電視鏡頭,趾高氣昂的債務人痛斥那個討債幾年沒有結果而深陷絕境、曾吞下安眠藥企圖自殺的農(nóng)民包工頭是在作秀。

  

  ·2月17日,某某新聞報道美國《國家利益》網(wǎng)上周刊在11日發(fā)表的一篇文章說,俄羅斯對中國的政治和經(jīng)濟成就充滿仰慕,普京要建“中國式”的俄羅斯。

  

  ·2月20日,某某新聞轉載某報記者采訪專家的訪談。記者問:“中俄都經(jīng)歷了由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軌過程,從微觀上講中俄企業(yè)的轉制有何異同”?專家答:“由于俄羅斯經(jīng)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西方式的經(jīng)濟制度,而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jīng)濟。因而,目標和結果就明顯不同”。

  

  “目標和結果明顯不同”,這的確是一種廣泛的共識。記得曾經(jīng)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就喜歡引用中俄兩國20世紀90年代的GDP增長曲線。那是一對X形的曲線:中國的GDP一路高速增長,俄羅斯則一路下滑。中國的讀者和聽眾很容易讀出其中的信息:中國蒸蒸日上,俄羅斯一塌糊涂,“目標和結果明顯不同”。幾年前,在其《經(jīng)濟學》教科書中文版出版之際,斯蒂格利茨教授應邀在中國人民大學講演,他那一番中俄比較把在場的年輕的中國聽眾說得心花怒放,不斷博得如雷般的掌聲。

  

  中俄的“不同”是驚人的,也是毫無疑問的。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取得的偉大成就的確史無前例,確實值得驕傲。然而,一邊校訂《世紀大拍賣》的譯稿,一邊體味著電視里和媒體上的中國故事,我還是感到困惑。

  

  比如山東的那家國企,很容易地讓我想起《世紀大拍賣》第四章中的那位“紅色經(jīng)理”杜杰爾尼:

  

  他是私有化的如此積極熱心的支持者,他的工廠成為諾沃斯別斯克地區(qū)第一家被出售的企業(yè)。在那些身處莫斯科的青年改革家眼中,這樣的行動使得杜杰爾尼成為不可多得的改革派,一個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管理的企業(yè)轉到私人手中的蘇聯(lián)經(jīng)理!岸沤軤柲嵯氡M可能快地、盡可能廉價地把國家財產(chǎn)買下來,”杜杰爾尼當時的經(jīng)濟顧問菇莫洛娃說。

  

  問題只有一個。杜杰爾尼決意要盡快地把他的企業(yè)買下來,決意要成為企業(yè)的新的所有者,以至于他不想讓任何法律擋他的路。他系統(tǒng)地將企業(yè)的資產(chǎn)價值低估以便利其購買,并操縱了一起“投資投標”,通過這個過程,他把企業(yè)的一部分股份出售給了一家與他關系密切的公司。

  

  連杜杰爾尼也只是把他的企業(yè)出售給了一個“與他關系密切的公司”,而且還得費力氣操縱一個“投資招標”,山東那家國企的經(jīng)理們好像沒有費他那么多周折,他們干脆把國企股份賣給了他們自己的私人公司。而且,這顯然得到了當?shù)赜嘘P政府部門的首肯。電視臺采訪前不久,上級還不辭辛勞地發(fā)了紅頭文件,不讓那個私人企業(yè)的一把手繼續(xù)當國企一把手,而是任命其二把手來當國企的一把手。

  

  事實上,這本《世紀大拍賣》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會讓人聯(lián)想起上大學時學會的那句偉人名言:只要換一個名字,這里說的正是閣下的事情。人們當然可以找到一百條理由說,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故事與俄羅斯的故事終究不是一回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糾纏于外在表象而是深入到一些實質(zhì)性的特征,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相似之處。而且,正是這些相似之處,才最令人憂心。

  

  二

  

  《世紀大拍賣》一書所描述的是一個西方主流媒體記者眼中20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作者克里斯蒂·弗里蘭德生于加拿大,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專攻歷史和文學,對斯拉夫文化頗多研究。90年代,她先在烏克蘭和東歐為《金融時報》撰寫報道,后于1995——1998年期間擔任該報駐莫斯科辦公室主任。此后她曾回到多倫多在《環(huán)球郵報》短暫供職。不久又返回《金融時報》的倫敦總部工作至今。這當然不是一部歷史或經(jīng)濟學的學術著作,作者的視角和觀念也肯定不會和我們完全一致,有的甚至令我們感到難以接受。這本書本來主要是寫給西方讀者看的,這可以從書中大量引用的西方歷史文學典故看得出來。但作者的獨特之處在于她是一個旁觀者,她講述的多是自己耳聞目睹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比學者們的模型更為生動地展示了90年代俄羅斯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轉軌的悲壯激烈的場景。全書14章,除概述性質(zhì)的第一章和結論性質(zhì)的第十四章,剩下的12章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二到第八章介紹主要的青年改革家和寡頭們興起的經(jīng)歷,以及90年代上半期的轉軌過程;
第九到第十三章描述青年改革家們和寡頭們?nèi)绾魏狭鞣龀秩~利欽贏得了1996年大選,以及如何很快把俄羅斯引入了災難性的1998年金融危機。

  

  90年代的俄羅斯發(fā)生了什么?用作者的話概括說來就是:“俄羅斯創(chuàng)造了一種市場經(jīng)濟,但卻是一種被扭曲的市場經(jīng)濟!边@是一種什么樣的市場經(jīng)濟呢?作者認為,這是一種私有的(private)經(jīng)濟,但卻不是一種生產(chǎn)性(productive)的經(jīng)濟;
其中有市場存在,但卻是被操縱和控制的市場。這其實也就是著名經(jīng)濟學家錢穎一、吳敬璉近年來一再提起的“壞的市場經(jīng)濟”。這樣一個結果是西方學者和俄羅斯的改革設計者們所始料不及的。“他們設想,政治的和經(jīng)濟的規(guī)律如同物理定律一樣,是永恒不變的,世界的其他地區(qū)現(xiàn)在不可避免地要向美國的自由市場經(jīng)濟模式趨同……這種信念構成了青年改革者的經(jīng)濟計劃的核心”。

  

  其實,如果我們注意到從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的轉軌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嘗試,就不難看到,這種“始料不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加深的過程。對中國的改革者情況尤其如此。2001年,以“吳市場”的雅號聞名于世的吳敬璉教授承認,“一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曾經(jīng)天真地認為,只要建立市場經(jīng)濟就好了,不管是什么樣的市場經(jīng)濟都能保證經(jīng)濟的昌盛和人民的幸!薄,F(xiàn)在,他認識到,“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市場經(jīng)濟是有好壞之分的”。“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軌過程中,會出現(xiàn)岔道和彎路。其中之一,就是偏離規(guī)范的、法治的市場經(jīng)濟的方向,演變?yōu)樗^裙帶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薄妒兰o大拍賣》講述的,正是俄羅斯如何偏離規(guī)范的、法治的市場經(jīng)濟的方向,滑向“壞的市場經(jīng)濟”的泥坑的故事。這種壞的市場經(jīng)濟,作者也稱之為“青面獠牙的霍布斯資本主義”、“土匪資本主義”、“瘸腿的、腐敗的資本主義”等等!霸谶@種資本主義中,大公司掠奪小公司,官員和騙子們掠奪所有的人”。

  

  三

  

  對中國來說,重要的問題是,俄羅斯究竟在什么地方走錯了?這也是作者試圖探究的問題。在她看來,最大的錯誤是葉利欽和青年改革家們?yōu)榱嗽?996年大選中勝出而與寡頭們進行的出賣靈魂的“浮士德交易”。在這個交易中,葉利欽和青年改革家們以巨額國有資產(chǎn)相贈,換來了寡頭們的政治支持,并引狼入室,使寡頭們操縱了國家政治,變成了作者所說的“資本家政治局”。

  

  雖然這個“浮士德交易”對寡頭集團的興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全面地觀察,這也不是偶然的事情。俄羅斯的許多無奈似乎都可以首先歸之于經(jīng)濟學家所說的“路徑依賴”。表面上看起來,蘇共垮臺、蘇聯(lián)解體,俄羅斯頃刻之間走上了一條與我們完全不同的道路。實際上,如作者所說的,“新的制度就是舊的那一個”。葉利欽本人不說,他的總統(tǒng)府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中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蘇聯(lián)時代的舊官僚。至于思想觀念的轉變,則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書中一位叫本杜克茲的私人企業(yè)家說出了問題的要害。俄羅斯需要的是一個“摩西解決方案”——讓這一代俄羅斯人到大沙漠上去呆40年。以便與歷史一刀兩斷。既然這根本不可能,俄羅斯就必須考慮面對現(xiàn)實,而不能對現(xiàn)實視而不見。與觀念轉變類似,制度建設同樣需要耗費時日。俄羅斯的問題部分地在于它的出發(fā)點。

  

  四

  

  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軌,只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展開。改革者們的基本挑戰(zhàn)是必須在歷史遺產(chǎn)所給定的舞臺上跳舞,既要大力推進改革,又不能翻車出軌。要做到這一點,改革的思想者和實踐者必須極其密切地配合。在俄羅斯,承擔這一份歷史任務的是青年改革家們和他們的政治領袖葉利欽。然而,他們之間的配合似乎很不理想。作者把青年改革家們稱做“麥肯錫革命者”,一再強調(diào)他們?nèi)狈ψ约旱恼位A,只能仰賴某一個如葉利欽這樣的政治強人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張,否則便一事無成。其實在我看來,這沒有什么不正常。生產(chǎn)改革思想的經(jīng)濟學家和把改革思想付諸實踐的政治家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職業(yè)。要求改革的思想家都同時是政治家,就像要求政治家都精通經(jīng)濟學家的數(shù)學模型一樣,恐怕有些勉為其難。作者沒有說出來的、但極其重要的實質(zhì)性問題是,在俄羅斯社會中,沒有形成那種愿意接受并有能力推行他們的改革主張的政治力量。1996年他們和寡頭們結盟扶持葉利欽。但是,當他們因堅持自己的改革思路而觸動了寡頭的利益時,聯(lián)盟便告瓦解。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有二:其一,青年改革家們的思想過于西化、過于脫離現(xiàn)實,以至于不能符合俄羅斯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要求,于是在俄羅斯找不到自己的接受者;
其二,他們的思想其實符合某一個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但這個利益集團在給定的政治體制下沒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蛟S,這兩種因素都起了作用。

  

  五

  

  歷史遺產(chǎn)和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意味著改革不可能沒有妥協(xié)。在俄羅斯也和在中國一樣,妥協(xié)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即作者所說的“目的證明手段”。在中國,人們有許多種說法來表達這個意思,如“從實際出發(fā)而不是從書本理論出發(fā)”,“不要照抄西方書本理論”,要有“可操作性”,“水至清則無魚”等等。以蓋達爾和丘拜斯為首的青年改革派作為激進的休克療法的罪魁,似乎是那種食洋不化、理論脫離實際的空想家和不顧群眾死活的冷血動物。然而,他們的失敗又恰恰在于他們過分慷慨地“從實際出發(fā)”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1992——1994年的認股證私有化最后實際上是一次內(nèi)部人私有化。政府提出了三個私有化的可選方案,把選擇權交給了“企業(yè)”,實際上就是交給了作者所說的“紅色經(jīng)理”們。參加私有化的國有企業(yè)有2/3都選擇了其中的方案2,按該方案,企業(yè)管理層和職工加在一起持有企業(yè)5l%以上的股份。雖然表面上是管理層和職工共同所有,但實際的結果是西方經(jīng)濟學家后來說的管理層所有制(managerial ownership)。“紅色經(jīng)理”們有無數(shù)的辦法控制工人手里的股份。比如那個杜杰爾尼:如同我們所知,俄羅斯的大眾私有化運動在私有化了的企業(yè)中給了普通職工不小的股份。杜杰爾尼想把這部分加在一起超過50%的股份歸為己有。為此目的,他設立了一個胡蘿卜加大棒式的體制,誘騙工人把他們得到的股份賣給公司的一個由他控制的基金。這一設計的核心內(nèi)容是一批杜杰爾尼用公司的收益購買的消費品,從電視機到長統(tǒng)襪。工人們被鼓勵用自己手中的股票來換取這些消費品。

  

  除了杜杰爾尼用企業(yè)的錢來增加自己對企業(yè)的控制,更讓茹莫洛娃感到憤怒的是他的暗地操縱。這包括不給工人們發(fā)工資使得他們別無選擇,(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只能出賣股票以換取生存。茹莫洛娃開始向工人們解釋說,出賣股票并不是他們唯一可以做的選擇。(她認為,“要使人們成為真正的所有者,光給他們股票是不夠的,必須同時教育他們?nèi)绾纬蔀樗姓摺。)但是,安娜的大多?shù)同事們非常害怕,不敢違背老板的指令。

  

  “杜杰爾尼有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他決定著誰可以繼續(xù)工作。在諾沃斯別斯克這個已經(jīng)有很多工人被解雇的地方,這種決定極其有威脅力!彼f,“在諾沃斯別斯克錫廠,杜杰爾尼就像沙皇和上帝!

  

  在作者看來,這樣的妥協(xié)“是對俄羅斯資本主義革命的最大的諷刺:由于丘拜斯為推進私有化過程中所達成的政治妥協(xié),舊體制的貴族們,那些紅色經(jīng)理們成了舊體制垮臺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最重要的問題還不在于利益分配,不在于得利的是紅色貴族還是藍色寡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此私有化的企業(yè)很難有成功的重組。人還是那些人,機制幾乎也還是過去的機制,新的所有者很難有新的資金投入支持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重組,其重組能力如何也大成問題,因為這種私有化完全排斥了競爭。唯一的好處是,這樣的方案可以為杜馬所接受,從而加快私有化的過程。這一點是實現(xiàn)了。不到三年時間,在私人部門就業(yè)的勞動力從不到1/10提高到2/3。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俄羅斯的經(jīng)濟是變成了一個“私有的”經(jīng)濟,但卻沒有變成一個“生產(chǎn)性”的經(jīng)濟。“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還有很多企業(yè)的經(jīng)營非常差。企業(yè)重組并沒有像青年改革派所希望的那樣,成為私有化后必然出現(xiàn)的、立刻產(chǎn)生的結果,這個判斷失誤直到今天仍然困擾著俄羅斯經(jīng)濟。”

  

  1996年與寡頭的結盟是青年改革家又一次“從實際出發(fā)”而慷慨地出賣了自己的原則。通過和寡頭結盟、操縱媒體等卑劣手段而取得的“勝利”,最后被證明是一場災難。自由派記者伯格認為,青年改革派的指導思想可以概括為“為了民主的腐敗”。實際的結果是,腐敗是的確腐敗了,民主卻不僅沒有獲得,而且被粗暴地踐踏了。作者認為可悲的是,“那并不是一種意外付出的代價,而是完全自覺的選擇”。不過這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真是完全自覺的選擇,就說明這樣的錯誤不是不可以避免的。

  

  六

  

  改革毫無疑問是一場歷史性的利益再分配。如果說俄羅斯轉軌的最初幾年還是圍繞思想而展開的斗爭,轉軌發(fā)動起來之后,“俄羅斯的轉型已經(jīng)不再是一場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不再是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與維護蘇聯(lián)傳統(tǒng)制度的強硬派之間的較量,而是變成了一場爭斗,這場爭斗的核心也是一切革命的核心:戰(zhàn)利品歸誰?”既然是市場經(jīng)濟,自然要承認私人利益的原則:人們不是為改革而改革,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革。利益主體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挑戰(zhàn)在于,利益主體多元化之后的經(jīng)濟和政治博弈依據(jù)什么樣的規(guī)則。

  

  俄羅斯的寡頭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臭名昭著,然而看一看他們各自起家的歷史,他們起先并不是什么十惡不赦的罪犯。正如葉利欽所說:“他們不是江洋大盜。不是黑手黨頭目;
他們是與國家有著緊密、復雜關系的大資本代表……事實上,大資本對政權的影響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問題的癥結只在于這種影響采用了什么方式!比~利欽的話應該說是很中肯的。俄羅斯的寡頭們本來只是一些比較成功的民營企業(yè)家。他們的成功首先是得益于他們比較早地覺悟,勇敢地跳進了市場經(jīng)濟的海洋。對很多人來說,這里面也有幾分無奈。因為他們由于種種原因,在舊體制中曾屬于另類。他們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們比別人更善于利用舊體制的漏洞和空隙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當他們的生意大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要試圖影響政治。實際上,民主政治的要義就在于允許人民影響政治,而且人民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利益集團都有權利為自己的利益而對國家政治施加自己的影響。寡頭們當然也不應該被排除在外。事實上,由于大量持有國家財政短期債券,寡頭們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而其直接原因就是政府宣布無力支付。問題的癥結不在于寡頭們影響了政治,而在于他們壟斷了影響政治的途徑或“市場”,變成了“資本家政治局”,造成了西方學者所說的“政府俘獲”(statecapture)的局面。

  

  如何能防止出現(xiàn)這樣的結局?簡單地把民營企業(yè)家或其他什么利益集團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顯然是無理的和愚蠢的。真正的出路在于建立一種制度和機制,使所有的公民不論貧富貴賤,都能在影響國家政治方面有一個“平等競爭”的環(huán)境。在俄羅斯1996年的大選中,這種制度建設的缺失非常明顯。

  

  雖然大選這樣的事情對我們來說似乎屬于另一個世界,但這恐怕僅僅是表象。我們同樣面臨著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挑戰(zhàn),各種利益集團同樣要求對國家政治施加自己的影響。這其中同樣既包括腰纏萬貫的富豪,也包括下崗工人、民工和農(nóng)民。我們同樣需要應對一個挑戰(zhàn):如何在制度和機制的層面上保證各種利益集團在民主政治的框架內(nèi)對國家政治生活平等地施加其影響?

  

  七

  

  在這個利益主體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一個利益集團都可以在法律劃定的框架內(nèi)公開地為自己的利益而奔走,每一個利益集團都可以出于自己的利益而要求政府采取或拒絕某種改革措施。但改革者自己似乎是一個例外。改革者必須在全民共同利益之中尋找自己的利益,表現(xiàn)出足夠的“奉獻精神”,才能取得公信力!跋駝P撒大帝的妻子一樣,他們必須讓人沒有任何風言風語。”在這方面,改革者面臨的挑戰(zhàn)是巨大的。

  

  在俄羅斯,“青年改革派的部分問題是,在一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國家,他們感覺自己屬于他們創(chuàng)造的新俄羅斯人那部分,而不是屬于社會其他階層,而這些階層的支持對成功地完成改革具有決定性意義”。“生活在一個10萬美元只是‘小錢’的社會圈子里,爭著每月不足500美元的政府工資,青年改革派面臨著一種可怕的、個人的兩難境地。他們自己的薄薄工資袋和他們暴富的商界朋友之間的對比,使他們的某些人產(chǎn)生了一種痛苦的感覺,或者至少是一種有權利讓自己致富的感覺!边@使許多人失去了做改革家的資格,當年俄羅斯私有化委員會負責人科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位身居部長級要職的改革家認為,他的合理報酬應該是在他的私有化委員會給俄羅斯增加的財政收入中提成3%。他的坦率和憤怒使作者震驚,也令我們深思:

  

  科赫抱怨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什么鄉(xiāng)村別墅可以去玩,他和他的家人住在一個擁擠的公寓里,靠每月大約400美元的工資生活。他為這一切的艱苦得到的報答是什么呢?只有批評、攻擊和警察的調(diào)查。

  

  我表示諒解地建議道,如果內(nèi)閣像中央銀行一樣,給最高管理人員支付1萬多美元的工資以防止腐敗,是不是更好一些?科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更加讓人吃驚。“對我來說,那太少了”,他不屑地哼了一聲說。那么,什么樣的工資可以使科赫滿意呢?(他說)不低于他作為GKI負責人給財政創(chuàng)造的全部收入的3%。這真是一個讓人心靈震撼的提議。作為一個連醫(yī)院的電燈用電都無法保證的國家的內(nèi)閣部長,居然認為他應當按照那樣一個公式來獲得報酬,按照這個公式,1997年他的收入應當接近6000萬美元。我真的不相信我所聽到的話。于是,我給了他一個臺階下。我說,錢總是好東西,但是,他和其他的青年改革者有更高的動力:市場改革,為公共利益奮斗,崇高的個人榮譽感等等?坪諏Υ藷o動于衷!澳阏f的榮譽指的是什么?”他回擊說,“只靠榮譽感維持不了多久!

  

  作者說得也對,“沒有榮譽感,沒有他們的純潔的聲譽,青年改革派也不可能長久”?坪者m合于做投資銀行家,不適合做改革家。對他自己來說,換個工作就是了。實際上,在改革的過程中,總是可以看到一種情況:大家都認識到某一個體制漏洞,但采取了不同的行動:有的人致力于推進改革來堵上這些漏洞;
有的人抓緊時間趁漏洞還沒有堵上給自己撈一把;
更有人為了自己多撈幾把而昧著良心阻礙別人堵這些漏洞。做合法的但道德不高尚的事情,是人自己的選擇和權利?坪找彩侨绱。他留下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每個人都在新的市場經(jīng)濟中焦急地給自己尋找有利地形的轉軌過程中,我們?nèi)绾渭钗覀兊墓毴藛T?如何保持一支廉潔高效的公職人員隊伍?這依然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

  張春霖,博士。1957年生于山西。1982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經(jīng)濟系本科;
1984年獲北京大學經(jīng)濟系碩士學位;
199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之后又赴英國進修三年多時間。1994年6月回國后入國家經(jīng)貿(mào)委工作。1995年,在《改革》雜志發(fā)表回國后的第一篇經(jīng)濟學論文,獲孫冶方經(jīng)濟學獎。1999年7月,受聘到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任高級專家,參與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有關項目和研究工作。著有《企業(yè)組織與市場體制》等多部專著并發(fā)表數(shù)十篇論文。

相關熱詞搜索:鄰居 不幸 學習 張春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