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死在不屬于我們的時代:屬于我們的時代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當(dāng)一個傳奇早已被鐫刻在石碑上時,瞻仰的人群卻悄然散去;直到某一天,被銘刻者真的離開了這個時代,曾經(jīng)的贊嘆者才又重聚在碑下,在落幕時竭力地回憶――我們并不屬于他的時代。
歐洲時間7月30日,在瑞典的法羅小島和意大利的羅馬,一個電影時代就此畫上了句號,很遺憾,并沒有留下一個簡單的入口,把我們也畫進(jìn)去。安東尼奧尼的《中國》拍攝時,雖然已經(jīng)70年代,似乎與這里的記憶有所接觸,可那并不是交匯,只是呼嘯而過的火車外,庸碌的人們對車廂內(nèi)的匆匆一瞥。窗外的人僅僅窺視了里面的一瞬,而車廂里的伯格曼卻看到了外界的全部。
終于,他們的時代到站了,舞臺靜止了,上面寫滿了日記般、貫穿生死始終的個人信念。從《危機》到《薩拉邦德》,上帝,死神,兒子,母親,游戲,夢境.……輪番上演著。紛繁之中,就連操縱者都自我駁斥,自我否定,他說,電影“讓我有一種欺騙他人的犯罪感,用來拍電影的機器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人類的生理弱點,我用它使觀眾從一種感情變化到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感情:我讓他們大笑,因恐懼而叫喊,微笑,相信傳奇,憤怒,生氣,興奮,墮落或無聊得打呵欠……因此,我要么是一個騙子,要么是一個魔術(shù)師”。以至于他在生命的彌留時光,放棄了電影,放棄了戲劇,最后幾年都沉靜在音樂里。車窗外的一切都是幻境,“金棕櫚的棕櫚”?對伯格曼的法羅島來說,只不過是片普通的樹葉。
備受恩澤的人們依然對著伯格曼膜拜有加。伍迪•艾倫捧著《野草莓》愛不釋手,讓-呂克•戈達(dá)爾毫不吝嗇地把《夏日插曲》列為心中“最美最浪漫的影片”,布萊恩•德帕爾瑪不止一次地在自己的影片里向《第七封印》致敬……等等這些,只不過是伯格曼留給我們五十余部杰作中的部分光芒。
他真的在接近死神,走的卻是童年的小路。
假如觀眾們大著膽子,把幕后的伯格曼拉回臺前,擺在舞臺上,不再用那三位一體的位格去瞻仰他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位偉大的神秘主宰變得同他的作品一樣,復(fù)雜、矛盾,既直接,又躲閃不定。伯格曼的個人生活,就像是他信念的鏡子:那是在同一個鏡頭中平展著的空間。每當(dāng)他(或者影片中的主人公)逃離了死亡的陰影,擺脫了早年叛逆的基本主題,伯格曼就會放縱自己的欲望,“推倒心中的圍墻,沉醉在愜意的呼吸之中”。這種矛盾的轉(zhuǎn)化不只一次地出現(xiàn)在伯格曼的中早期作品中,也預(yù)示著他在后期尋求的解脫:面具旁就是他真實的臉孔,用揭露來掩飾,用幻覺來堆砌真實,“我從未理解過藝術(shù),我只是親身體驗它!
隱居法羅島的二十年來,伯格曼更像是在斟酌、修改這份體驗的答案,作為遺囑,傳及子孫。
《薩拉邦德》里麗芙•于爾曼的出演,在情節(jié)上是三十多年前的感情余波,而在人物關(guān)系上,卻又像是《野草莓》中的阿格達(dá)小姐和薩拉,相處多年,從愛情的漩渦中平靜分離,終又重聚在一起。于爾曼與伯格曼都在努力地完成這份遺囑,用家庭、愛情以及孤獨作為原料,沉重地勾勒出伯格曼本人的情感結(jié)論。哪怕這個結(jié)論充滿了反駁和自我否定(男女關(guān)系與性別對抗),都絲毫不能降低這個“鏡子”舉動的偉大――伯格曼用上帝的手展示了凡人的臉。
曾幾何時,《呼喊與細(xì)語》如同一把鋒利纖細(xì)的筆刀,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些許隱秘的傷口,絲絲陣痛,難以忘去。而《芬尼與亞歷山大》中小亞歷山大的“魔燈”卻又是一座高聳的燈塔,用光影指引我們回到“童年時的深淵”:電影的魔力似乎無窮無盡,剎那間,深夜中的兩座燈塔同時熄滅,看不到入口,何處去尋找海岸?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不屬于 死在 伯格 伯格曼死在不屬于我們的時代 伯格曼屬于全人類 我們時代的恐懼與慰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