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長的大陸 長茂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盡管現(xiàn)在是一個網絡時代,大洋兩岸的訊息和文字幾乎近在咫尺,但美國文學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十分遙遠的。這并不僅僅因為不能閱讀原文的緣故,而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一個是東方,一個是西方北美。我們閱讀的是譯者的文字,而不同的譯者會有不同的風格,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判斷。中美作家作為個體,當然會有驚人的差別:但是透過翻譯的這道柵欄,我們還是要努力感受他們的群體特征。對于作家,真正的決定力量還在土地,離開了土地的孕育,離開了當地風習和生活經驗的基礎,失去了種不斷生長著的本土語言的環(huán)境,要理解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來談美國文學,只能說是一種遙感、一種模糊的印象而已。
一。歷久難消的新鮮和驚訝。我們這代作家讀了很多美國翻譯作品,從很早的庫柏、歐文他們,直到當代的些作家。中國的英語翻譯隊伍太大了,作家得感謝他們。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是一個受惠者。在我看來,不要說內容,即便從文字和行文感受上看,美國文學極不同于歐洲文學,更不同于中國文學。當然這只是一種遙感,一種閱讀中的揣摩。
讀惠特曼、麥爾維爾,更有后來的海明威?思{,帕索斯,更晚一些的海勒梅勒,盡管他們風格迥異,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但總的印象是從內容到行文都十分強悍,生鮮,相對粗糲,卻有一種野性的美。他們是如此地自由和不修邊幅,這對于中國作家,最初接觸起來是會產生晾愕感的。
而以前讀過的歐洲文學,歌德雨果托爾斯泰,包括它們現(xiàn)在的作家,像英國移民作家奈保爾,石黑一雄,比較起來都顯得更細膩更“講究” 些。這里沒有誰更好的問題,我只是說它們的差異和不同。
而具體到中國文學,比如小說,如果是一般意義上的雅文學的話,那么中國小說繼承的仍然是諸子散文和詩的傳統(tǒng)?偟膩碚f,這是種十分講求典雅和風度、講究中庸和均衡的文字傳統(tǒng)。從諸子散文到唐詩漢賦宋詞,講究的是精致和均衡,還有其寫意性。
所以,面臨美國式的粗糲和率性的生長,我不能不有種新鮮感,還伴隨著一種驚訝。
二,中國文學也在變化。中國白話文學一路走過來,到了今天,也有了許多變化。它可能受國外文學,也包括美國文學的影響,大致的文風也在演變。一個商業(yè)化的競爭劇烈的時代,不能不影響到中國。這是一個新的現(xiàn)世時代、物質主義時代的開始,當然也是一個文學的現(xiàn)世時代的開始。我們注意到,文學上的表達不再是遵循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那種雅致了。它的寫意性、語言的規(guī)范、形式的均衡,正在被打破。一種美國式的表達上的粗糲和隨意,開始出現(xiàn)。當然,形式永遠不會是疏離于內容而存在的,內容已是斑駁陸離了,令人瞠目結舌。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種好的方向。
東方的和歐洲的,就我的閱讀經驗來說,是精細雅致的風格,比如日本和印度,從芭焦到川端再到泰戈爾。這就不僅是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而更多是地域的力量所決定的。
中國代表性的文學作家講究文字的雋永,這從秦漢直延續(xù)下來。到了中國文學十分貧瘠的時期,即便在語言面貌本身來看,總的來看,也還是追求精準和細致。
但是中國的文學作品從形式上看,從品質上看,比較起來顯得矜持和內向。這與美國文學那種叢叢茂長的氣質是不同的。
只有近10年左右,中國文學寫作變得具有了粗糙潑辣的傾向了。這一方面是與美國文學樣的不修邊幅,是新的生長,另方面可能更多的還是浮躁。就后者來說,就完全不是什么好的現(xiàn)象了。網絡的病菌會毀掉中國文字的傳統(tǒng)美,這是肯定的。但這種病菌,一定是在物質主義盛行的時期才有了巨大傳染力的。在內容上,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思想哲學,美好的傳統(tǒng),正遭到了無情的嘲諷,拜金主義,欲望的一味宣泄,都走到了個極端。
三,在固守中互補。中美文學寫作的差別是自然而然的,在中國這樣一個五千或七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的詩書之國里,完全不可能像美國文學那樣,呈現(xiàn)出那樣的生長面貌。
美國這片文學大陸相對新鮮,開拓的生氣,開拓的痕跡,都留在了它的文學當中。它當中某些作家的雋永文風,也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的。它往前走下去,會有自己的軌跡。
而中國文學仍然離不開自己的傳統(tǒng)。它在網絡時代,在商業(yè)時代,會變化,不過也大致會是傳統(tǒng)的延伸。
如果沒有各自的固守,互補就不存在。美國文學的生鮮蓬勃的新大陸氣質,一直會洋溢下去,而中國的古典傳統(tǒng)對當代文學的影響,也一定要存在下去。但是開放的時代,風氣會相互吹拂的,這從一些新的創(chuàng)作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對于任何國家來說,簡單的跟從風氣、模仿,不會是一個民族的文學的生長點。放肆的丑陋的展示,終會走到一個極限、一個拐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