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的書香世界:楊絳先生語錄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楊絳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家、文學翻譯家。2011年,她整整一百歲。從20世紀80年代初出版的散文集《干校六記》,到前年面世的《我們仨》,楊絳溫柔敦厚、哀而不傷的大家風格,給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但在對文化昆侖錢鐘書的一片喝彩聲中,唯聽夏衍發(fā)出過“你們捧錢鐘書,我捧楊絳”的聲音。正是為了對夏公這一呼吁的一聲微弱的呼應,我寫作了《楊絳傳》。我在寫作這部關(guān)于楊絳先生的傳記時,深切地體會到楊絳先生對讀書生活的情有獨鐘。
一對“讀書種子”
楊絳與錢鐘書都是有名的“讀書種子”,對于他們來說,讀書已經(jīng)不是職業(yè)所需,而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楊絳、錢鐘書和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一樣,不僅拒絕了國民黨的拉攏,堅決不去臺灣,而且真心實意地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同年下半年,楊絳夫婦應聘擔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楊絳、錢鐘書初到清華時,清華的接管、恢復和改造工作正在進行中。他們夫婦倆擔任外文系教授,教學任務并不繁重,難于對付的卻是一場又一場馬拉松式的會議,因而他們賴以生存的讀書生活受到影響。
對此,錢鐘書在給友人、著名報人黃裳的一封信函中表露了這層不理解的意思:“北來得三晤,真大喜事也。弟詩情文思,皆如廢井。歸途忽獲一聯(lián)奉贈(略)。幸賞其貼切渾成,而恕其唐(突)也。如有報道,于弟乞稍留余地。兄筆挾風霜,可愛亦復可畏(如開會多、學生于文學少興趣等語請略)!边@信寫于1950年1月末。在此之前,黃裳曾去北京采訪,專程到清華園錢氏夫婦的寓所,親眼目睹了這對教授夫婦靜夜攻讀的情形:“住在清華園里的名教授,算來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錢鐘書。第二天吳晗要趕回城去,因此我就把訪問安排在第二天的晚上。吃過晚飯以后我找到他的住處,他和楊絳兩位住著一所教授住宅,他倆也坐在客廳里,好像沒有生火,也許是火爐不旺,只覺得冷得很,整個客廳沒有任何家具,越發(fā)顯得空落落的。中間放了一張挺講究的西餐長臺,另外就是兩把椅子。此外,沒有了。長臺上,堆著兩疊外文書和用藍布硬套裝著的線裝書,都是從清華圖書館借來的。他們夫婦就靜靜地對坐在長臺兩端讀書,是我這個不速之客打破了這個典型的夜讀的環(huán)境。他們沒有想到我會在這時來訪,高興極了,接下去,就是快談。”
當時,楊絳、錢鐘書除了上課、辦公、開會之外,可謂是深居簡出,晚上的空余時間對他們來說,是辛勤耕讀的好時光,他倆不愧是一對“讀書種子”,用人類文化精華不斷充實著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針對知識分子的政治運動接連不斷。在繁忙的政治學習之余,楊絳還是十分向往平靜的書齋生活,她畢竟是研究員嘛!20世紀50年代后期,她寫過幾篇有關(guān)外國文學的長篇論文,但遭遇令人心寒。楊絳曾對人說過:“恰在反右那年的春天,我的學術(shù)論文在刊物上發(fā)表,并未引起注意。鐘書1956年底完成的《宋詩選注》,1958年出版。反右之后又來了個‘雙反’,隨后我們所內(nèi)掀起了‘拔白旗’運動。鐘書的《宋詩選注》和我的論文都是白旗。鄭振鐸先生原是大白旗,但他因公遇難,就不再‘拔’了。鐘書于1958年進城參加翻譯《毛選》的定稿工作。一切‘拔’他的《宋詩選注》批判,都由我代領(lǐng)轉(zhuǎn)達。后來因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和小川環(huán)樹等對這本書的推崇,也不拔了。只苦了我這面不成模樣的小白旗,給拔下又撕得粉碎。我暗下決心,再也不寫文章,從此遁入翻譯。鐘書笑我‘借尸還魂’,我不過想借此‘遁身’而已!
“讀書好比串門兒”
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一如既往杜門謝客,潛心讀書。她的閉門讀書不是消極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她說:“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jīng)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lǐng),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zhì)。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nèi)國外,不問他屬于現(xiàn)代古代,不問他什么專業(yè),不問他講正經(jīng)大道理或聊天說笑,卻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lǐng)教當代最奧妙的創(chuàng)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啪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
楊絳非常珍視如此讀書的自由,她還感嘆道:“壺臺懸掛的一把壺里,別有天地日月,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游記、日記,以及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我們很不必巴巴地趕赴某地,花錢買門票去看些仿造的贗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開一頁書,走入真境,遇見真人,就可以親親切切地觀賞一番……盡管古人把書說成‘浩如煙!,書的世界卻真的‘天涯若比鄰’,這話絕不是唯心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現(xiàn)在界’還加上‘過去界’,也帶上‘未來界’,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而我們卻可以足不出戶,在這里隨意閱歷,隨時拜師求教。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不通人情,不關(guān)心世事呢!這里可得到豐富的經(jīng)歷,可以識各時各地、多種多樣的人。經(jīng)常在書里‘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兒吧!睏罱{讀書時的愜意,無疑也是眾多讀書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生活是非常簡樸的,她擺脫了世俗的陋見。如今她所住的房間,水泥地、白灰墻,比照當今一些教授們新遷的住宅,可謂簡陋至極,但所有房間都干凈、整潔、雅致,涌流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書卷氣。楊絳的服飾樸素無華,毫無珠光寶氣。她心系科教興國,毅然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捐贈給“好讀書”的學子。這一慷慨之舉,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2007年夏天,年近期頤的楊絳推出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此書在坊間很流行。雖然書名叫做《走到人生邊上》,可是,真的走在人生邊上,多少覺得有點玄乎,甚至感到不可思議。
原來在2005年楊絳先生患病住院期間,躺在病床上的她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邊上》這個題目。病愈回到家后好像著了魔,她被這個題目纏住了,想不通又甩不掉,然后通過讀書幫助自己思索。她思路不通時換一條思路再想,這樣往往一坐就是半天,能夠想通一些問題。思考之余,她開始動筆。終于在兩年半與老、病、忙的斗爭中寫成了這本書。這是楊絳以豐涵人生歷練的經(jīng)驗,來書寫自己的心路歷程,因而全書充浸著人性的美感。書分兩個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論述,后面是“注釋”,其實是獨立成篇的散文。
《走到人生邊上》這個題目,恰好描述了老人此時的境況――人已到了人生的盡頭,在邊緣處回首往事;另一方面,也回應了錢鐘書先生當年的書名《寫在人生邊上》。錢先生曾經(jīng)說過,人生據(jù)說是一部大書,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楊絳先生在書中則稱,自己已經(jīng)“走到人生邊上”,再往前走,就是“走了”、“去了”。她在書中將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話語重新書寫了一次:神和鬼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斗爭和統(tǒng)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種種問題,融會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老人家特有的人性的美感與知性徹悟,是人生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楊絳先生是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探討這些玄理的,所以讀起來趣味盎然。
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死亡,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基督教,對于死亡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釋系統(tǒng)!蹲叩饺松吷稀房梢钥醋鍪菞罱{對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靈魂等哲學命題的一次終極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說法,“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guī)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世紀生活經(jīng)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fā)現(xiàn)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好在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無黨無派,也不是教徒,沒什么條條框框阻礙我思想的自由。而我所想的,只是淺顯的事,不是專門之學,普通人都明白。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jīng)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有人說,靈魂來處來,去處去。哪兒來的?又回哪兒去呢?說這話的,是意味著靈魂是上帝給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兒去?墒巧系鄞嬖趩?靈魂不死嗎?”
擺脫了羈絆和束縛的楊絳先生,在書中更多體現(xiàn)的是個人的感悟。惟其如此,尤為可親。但是,《走到人生邊上》的前半部,讓人看著心疼。老人家九十多歲,快到生命的盡頭,仍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本原,還極認真地反思自己年輕時的過錯。
楊絳的文學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她在《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中運用淡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先生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
。ㄘ熑尉庉/譚玉先)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書香 楊絳 世界 楊絳先生的書香世界 楊絳先生100歲感言 楊絳先生語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