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引領中國乒乓球運動五十年:乒乓球運動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他對日本高手神奇般打出“十二大板”經(jīng)典之球;他的一篇講話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贊揚;他是中國乒乓球五十年長盛不衰歷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見證人;他一直引領國際乒乓球運動的改革與發(fā)展……
從1959年多特蒙德第二十五屆世乒賽開始到2004年希臘奧運會,中國兵乓球隊共參加了世界乒壇的三十二次頂級賽事。這三十二次世界乒乓球大賽,徐寅生都參加了。
中國乒乓球界參加完這三十二次世界大賽的,唯徐寅生一人。
這三十二次世界乒乓球大賽,徐寅生的身份分別是:隊員、教練、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團長、中國奧運代表團副團長、中國乒協(xié)主席、國際乒聯(lián)會議代表、國際乒聯(lián)副主席、國際乒聯(lián)顧問等,如果再加上2008年的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作為中國乒協(xié)主席的徐寅生可以說經(jīng)歷了中國乒乓球從起步、獲勝、輝煌到長盛不衰的漫長、曲折的全過程,見證了中國乒乓球五十年的奮斗歷史。
2009年2月27日 ,已經(jīng)從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和國際乒聯(lián)主席的崗位上退下來多年的徐寅生,又把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主席的“接力棒”交給了蔡振華,他則與乒協(xié)副主席李富榮成了新增設的名譽副主席。
驚心動魄 十二大板
徐寅生祖籍蘇州,1938年6月出生于上海一個平民之家,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少時頑皮,上小學時,常在水泥地上畫線為臺,壘磚作網(wǎng),或者墊上幾塊磚擱上門板學打乒乓球。時間久了,興趣越來越濃,球技也有所提高。
1953年,徐寅生在上海大光中學讀初中時,入選上海學生乒乓球隊,課余經(jīng)常參加市里的集訓,并練就了一手小有威力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
由于貪戀乒乓球,學習成績不大好,徐寅生初中畢業(yè)后未考上高中,進了一所技工學校學鉗工。
1956年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徐寅生正在車間里干活,一位老師跑進來大聲喊道:“徐寅生快到市體委報到,讓你參加國際乒乓球比賽!”周圍的同學紛紛圍過來詢問情況,其實徐寅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學校領導更是滿腹疑惑:讓一名技校學生去參加國際乒乓球比賽,上面有沒有搞錯?!
徐寅生趕到市體委報到后才知道,當年的世乒賽男團亞軍羅馬尼亞隊將訪問上海,他和另外三名乒乓球好手組成上海隊將迎戰(zhàn)客隊。
和羅馬尼亞隊的兩天比賽,徐寅生輸了兩盤單打,贏了兩盤雙打,受到體委人士的夸獎。特別是他在與對方兩名世界名將的雙打比賽中,用正手發(fā)了一個自己創(chuàng)造的右側(cè)上旋球,球轉(zhuǎn)迅速,落到對方臺時突然拐了一個彎兒,使對方接球隊員撲了個空,引起全場大笑,連對方的隊友也禁不住笑了。世界名將竟摸不著中國小將――一個十八歲的技校學生的球皮,一時間在浦江兩岸傳為佳話。
也就是在這一年,他進入上海體育學院乒乓球班,這個乒乓球班實際上就是上海市乒乓球隊。
1957年10月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上,徐寅生在單打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闖進前八名;他還與楊瑞華合作,奪得雙打第二名。
1958年3月,京、津、滬、穗、漢等九城市乒乓球錦標賽在上海舉行,徐寅生在團體賽中先后贏了當時的全國冠軍、世界第七號選手王傳耀和這次比賽的男團、男單冠軍容國團;同年全國錦標賽,他為上海隊首奪團體冠軍立下汗馬功勞;其間民主德國、匈牙利等國乒乓球隊相繼訪問上海,徐寅生在同他們的對壘中勝多負少,其中戰(zhàn)勝了世錦賽男單季軍和歐錦賽男單亞軍,引起圈內(nèi)關注。
這一年他獲得運動健將稱號。
1959年第二十五屆世乒賽團體賽小組角逐,徐寅生上了幾場,都勝了。后在與聯(lián)邦德國隊、瑞典隊、匈牙利隊三強對壘中,中國隊在半決賽負于匈牙利隊,痛失與日本隊爭奪冠軍的機會。
單打比賽中,徐寅生終因經(jīng)驗不足,第四輪遭淘汰。雙打與胡炳權配對,止步八強。
雖然徐寅生戰(zhàn)績不理想,但是從香港回內(nèi)地的容國團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奪得男子單打冠軍,圣?勃萊德杯上第一次刻上中國人的名字。
1960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上,徐寅生在單打比賽中,一拼到底,結(jié)果反敗為勝,最后獲得單打亞軍。這是徐寅生參加全國比賽以來獲得的單打最好成績。
1961年,第二十六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這對于當時正處在經(jīng)濟困難時期的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情;而對于徐寅生來講,則是他永生難忘的――他在團體決戰(zhàn)中神奇地打出了“十二大板”的經(jīng)典之球。
4月9日晚,中日男團決戰(zhàn)。中國隊上場的是容國團、莊則棟、徐寅生,同戰(zhàn)匈牙利隊陣容一樣。而日本隊則派出荻村、星野、木村最強陣容,欲與中國隊決一雌雄。
前三盤中國隊一比二落后。第四盤輪到徐寅生戰(zhàn)星野,此時他感到壓力很大,如果再輸,局勢將很難挽回。但第一局徐寅生偏偏失守。當時他處于從未有過的險境中,他意識到此時信心比戰(zhàn)術更重要。在教練和隊友的鼓勵下,他堅定信心,進攻果斷,以二十一比十四扳回一局。曾一度沉默的觀眾開始活躍起來,他們以熱烈的掌聲支援徐寅生。第三局決勝局,徐寅生擺脫了顧慮,集中精力,打得更為積極主動,以二十比十八領先。此時輪到星野發(fā)球,經(jīng)驗老到的星野拿著球在做深呼吸,徐寅生估計,星野要孤注一擲地發(fā)球搶攻,他對日本選手這種慣用的戰(zhàn)術早有準備,決心寧冒風險搶攻在前,也不能讓對手這招得逞。星野發(fā)球后,沒料到徐寅生會側(cè)身搶攻,只得退后防守,徐寅生抓住戰(zhàn)機猛扣,星野不得不遠離球臺放起高球。
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刻,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失誤,徐寅生便用中等力量連扣星野的反手,尋找最后發(fā)力扣殺的機會。星野也在尋找機會轉(zhuǎn)守為攻,但被徐寅生牢牢控制住,也只能小心謹慎地連續(xù)放高球,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徐寅生扣殺失誤。
連續(xù)扣了六七板后,星野已被逼到反手左角,徐寅生瞅準機會,猛攻他的正手右角,星野一個跨步,還是將球高高地救了過來!鞍税!九板!十板!……”場內(nèi)一片歡騰,萬余名觀眾情不自禁地隨著球的起落而齊聲數(shù)數(shù),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對徐寅生是極大的鼓舞。第十板因角度不大,又被星野救了起來,而且球愈放愈高,徐寅生跳起來越扣越有信心。待星野放過來第十一個高球時,徐寅生用力往其中路猛扣第十二大板,星野猶豫了一下,動作變形,用力過猛,球從高處飛出界外。
二十一比十八,徐寅生終于勝了第三局。這時全場沸騰,觀眾幾乎都站了起來,鼓掌,歡呼,同徐寅生一樣覺得過癮。這驚心動魄的十二大板,成為世界乒壇的經(jīng)典之戰(zhàn),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接下來,中日雙方打成三比三平。比賽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
第七盤徐寅生對荻村,由于勝了星野,他如釋重負,膽子大多了,越打越順手,最終以二比○克掉這位日本頭號主力。
四比三,中國隊領先,人們把全部希望都傾注在容國團身上。容國團舉起雙拳仰天長嘆:“此時不搏,更待何時!”結(jié)果他以二比一刷掉星野,使中國隊打敗“四連冠”的日本隊,歷史上第一次捧得斯韋思林杯。這時,體育館燈火通明,掌聲雷動,歡笑聲似山呼海嘯,歡樂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第二十六屆世乒賽,中國隊共奪得男團、男單、女單三項冠軍,還獲得四項亞軍、八個第三名,第一次確立乒乓球世界強國的地位,可謂中國體育史上一次空前的勝利!這其中徐寅生神奇的“十二大板”功不可沒。
主席批示 贊其講話
徐寅生一生中意義最重大、反響最熱烈的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對他在中國乒乓球女隊的一次講話作出的批示。
1964年下半年,一些省市乒乓球隊來北京向國家集訓隊學習、取經(jīng),時常請為國爭光的老隊員們講打球的體會和經(jīng)驗,徐寅生也在被邀請人之列,講了幾次,各隊反映不錯。國慶節(jié)前,國家乒乓球女隊領隊孫葉青就請徐寅生去給女隊員們講了一次。
講話的那天晚上,會議室里坐滿了人,看得出女隊員們對徐寅生――這位打出神奇“十二大板”的男隊員充滿敬佩。
徐寅生滔滔不絕,竟然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連水也顧不上喝一口。
會場的氣氛令人感動,當時在乒乓球隊“蹲點”的國家體委干部劉興認真做了記錄。
10月10日,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收到了記錄稿后,一口氣讀完,并立即口授了一千三百字的信,送給體委其他幾位領導同志。信中肯定了徐寅生的這個講話,還讓體委組織各運動隊學習。
此后,賀老總把這篇講話的記錄稿和自己的批語呈送毛澤東主席。
1965年1月12日,毛澤東對此作了著名的“關于如何打乒乓球”的批示,全文如下:
徐寅生同志的講話和賀龍同志的批語,印發(fā)中央工作會議同志們一閱。并請你們回去后,再加以印發(fā),以廣宣傳。同志們,這是小將們向我們這一大批老將挑戰(zhàn)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學習一點什么東西嗎?講話全文充滿了辯證唯物論,處處反對唯心主義和任何一種形而上學。多年以來,沒有看到過這樣好的作品。他講的是打球。我們要從他那里學習的是理論、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如果我們不向小將們學習,我們就要完蛋了。
周恩來總理把毛主席的批件轉(zhuǎn)給賀龍時說:“這可是千軍萬馬的力量!”
賀老總立即到國家乒乓球隊,向大家宣傳毛主席的批示,傳達周總理的指示,殷切希望乒乓球隊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爭取更優(yōu)異的成績。賀老總還特意叮囑徐寅生,要謙虛謹慎,繼續(xù)努力。
不久,《人民日報》、《體育報》等報發(fā)表了徐寅生的這篇講話,并配發(fā)了編者按。徐寅生的講話,經(jīng)過毛主席的批示,成為一篇劃時代的雄文。而由此產(chǎn)生的巨大效應,是包括徐寅生在內(nèi)的任何人都不會想到的。
毛澤東主席批示三個月后的1965年4月,第二十八屆世乒賽在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舉行, 中國女隊戰(zhàn)勝“四連冠”的日本女隊,第一次登上世界冠軍寶座。林慧卿、鄭敏之在女雙決賽中戰(zhàn)勝日本選手,第一次捧起波普杯。
這屆世乒賽,中國男隊再挫日本隊,獲團體“三連冠”。徐寅生仍然是男團五將之一。他還和莊則棟聯(lián)手,拿下男雙金牌。這是徐寅生獲得的唯一一個世乒賽冠軍,其運動生涯達到高峰。
盧布爾雅那世乒賽,中國隊一舉奪得男團、女團、男單、男雙、女雙五項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前兩個是匈牙利和日本)在一屆世乒賽上獲五項冠軍的國家。第二十八屆世乒賽中國隊的空前輝煌,徹底擊潰了日本隊在世界乒壇的統(tǒng)治地位,標志著中國乒乓球隊全盛時期的開始。
轉(zhuǎn)職教練 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二十八屆世乒賽后的1965年秋,二十七歲的徐寅生被任命為中國乒乓球男隊教練,正式宣告他十年運動員生涯的結(jié)束。
不久“文革”開始,訓練被迫停止,錦標賽棄權,徐寅生宿舍的門上也被貼上大字報。乒乓球隊奉命四處為工農(nóng)兵表演,打“花架子”球。
1971年3月,經(jīng)毛澤東主席批準,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中國乒乓球隊赴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三十一屆世乒賽。時隔兩屆四年,中國乒乓健兒重新出現(xiàn)在世乒賽賽場。
此時的徐寅生是男隊主教練,第一次以教練身份參加世乒賽,他率領莊則棟、李富榮、李景光、郗恩庭、梁戈亮這個以老帶新的陣容,連克法國、匈牙利、瑞典三支歐洲勁旅,決賽又勝“老冤家”日本,再次登上男團冠軍的領獎臺。
在這屆世乒賽上,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周總理的精心設計下,中國乒乓球隊接過美國乒乓球隊伸出的橄欖枝,決定邀請美國隊訪華,并在賽后付諸實施。由此,打破美國與新中國之間長達二十二年的封鎖與隔絕,開始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國“乒乓外交”取得了偉大勝利。
在這舉世矚目的“乒乓外交”活動中,徐寅生和其他乒乓球界人士一道,積極參與其中,見證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他感到無比榮幸。
第三十一屆世乒賽中國男隊單項的接連失利(男單、男雙分別由瑞典和匈牙利選手奪冠),緣于歐洲選手弧圈球結(jié)合快攻打法的興起。此時中國男隊的勁敵已由日本轉(zhuǎn)為歐洲,歐洲選手進步神速的弧圈球,令打慣了近臺快攻的一些中國球員感到恐懼。面對這一新的挑戰(zhàn),中國男選手將怎樣適應?作為男隊主教練的徐寅生在苦苦思索這個問題。經(jīng)過乒乓界人士的反復爭論,徐寅生最后堅定了一種打法,即:在傳統(tǒng)“快、準、狠、變”的基礎上,向“轉(zhuǎn)”的方向發(fā)展,必須速度加旋轉(zhuǎn)。
直拍快攻手能不能打旋轉(zhuǎn),關鍵是使用什么球拍。用正膠球拍不可能拉出旋轉(zhuǎn)強的弧圈球,只有用黏度較大的反膠,才能使球產(chǎn)生強烈的旋轉(zhuǎn)。但是,中國的快攻手一直使用正膠,形成了習慣,能不能讓他們中個別有基礎的選手用反膠打法,闖出一條新路子呢?
徐寅生想到了第三十一屆世乒賽男單季軍郗恩庭和男團主力隊員梁戈亮。
果然,郗恩庭和梁戈亮不負眾望,在此后(1973年4月)的第三十二屆世乒賽上,利用新的反膠打法,前者奪男單桂冠,后者摘混雙金牌,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該屆中國男團痛失金杯的遺憾。
徐寅生作為男隊主教練,參加了這屆世乒賽,他倡導的快攻中的“轉(zhuǎn)”初見成效,為男隊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直拍快攻打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中國選手快攻結(jié)合弧圈球的打法發(fā)軔于此。這也是徐寅生倡導的乒乓球技術創(chuàng)新的開始。
掌門乒壇 引領改革
國際乒聯(lián)自1926年成立起,每舉行一屆世乒賽,就同時同地召開一屆國際乒聯(lián)代表大會。在1973年4月第三十二屆代表大會上,徐寅生作為中國乒協(xié)的代表當選為國際乒聯(lián)官員,首次出現(xiàn)在國際乒聯(lián)舞臺上。
或許,正因為徐寅生涉足國際乒聯(lián),此后國家體委領導多次動員他離開乒乓球教練崗位,去國家體委搞外事工作。徐寅生服從組織安排,把男隊主教練一職交由李富榮接替。
這樣,第三十三屆世乒賽1975年2月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時,徐寅生是以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負責人之一和國際乒聯(lián)會議代表的雙重身份參加的。在同時同地的國際乒聯(lián)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國際乒聯(lián)亞洲區(qū)副主席兼議事通則委員會委員。從此,他在國際乒聯(lián)領導機構任職達二十四年之久。
1977年,徐寅生被國務院任命為國家體委副主任。
徐寅生這個副主任有兩點與眾不同:一是,三十九歲即擔任副省級領導干部,這在當時和現(xiàn)在我國副省級領導干部中是極為罕見的;二是,他的這一職務(后改稱“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一干就是二十二年,直到他“超齡”退休的1999年,在同級別的領導干部中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乒乓球在賽場上,延續(xù)著長盛不衰的輝煌,其領軍人物徐寅生居功至偉。
可以這么說,徐寅生是中國乒乓球五十年奮斗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見證人,是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歷程的創(chuàng)新者和發(fā)展者。
1987年2月,在國際乒聯(lián)第三十九屆代表大會上,日本乒壇宿將荻村擊敗威爾斯人埃文斯,出任國際乒聯(lián)第三任主席,成為擔任此職的第一個亞洲人。
作為國際乒聯(lián)亞洲區(qū)副主席和中國乒協(xié)主席的徐寅生,全力輔助荻村的工作,深入進行國際乒聯(lián)的各項改革,其中精彩之作是,朝鮮、韓國聯(lián)合組隊參加1991年在日本千葉舉行的第四十一屆世乒賽,在國際政治舞臺產(chǎn)生強烈反響。
1994年12月,荻村病逝,瑞典人哈馬隆德繼任國際乒聯(lián)主席,徐寅生被推選為國際乒聯(lián)第一副主席。
國際乒聯(lián)設主席一人,第一副主席一人,副主席六人(分別負責各大洲的工作)。第一副主席在主席因故未到場時,主持國際乒聯(lián)工作。顯然,此時的徐寅生在國際乒聯(lián)的聲望越來越高,所肩負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不幸的是,哈馬隆德在國際乒聯(lián)主席崗位上干了不到一年,于1995年10月因病去世,這樣,徐寅生由國際乒聯(lián)第一副主席自然晉升為主席,成為在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擔任正職的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人。在主席頻繁更換、工作難以為繼的不利情況下,徐寅生擔負起國際乒聯(lián)“內(nèi)當家”的重任,直到1999年主動讓位給加拿大人沙拉拉,自己被聘為國際乒聯(lián)顧問。
執(zhí)掌國際乒聯(lián)后,徐寅生仍然是力主創(chuàng)新的“改革家”,大刀闊斧地進行乒乓球技術和賽制的改革。他認為,在乒乓球“世界打中國”的格局下,改革勢在必行。
于是,國際乒聯(lián)創(chuàng)立和完善了職業(yè)巡回賽;新設了女子(單打)世界杯賽和世界俱樂部錦標賽;世乒賽開始有了企業(yè)冠名贊助,為承辦方和國際乒聯(lián)增加了經(jīng)濟收入。經(jīng)過近十年的磨合,乒乓球運動的職業(yè)化和商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進一步在全世界普及了這一項目。
徐寅生倡導并積極推動“兩毫米革命”――將長期在比賽中使用的直徑為三十八毫米的乒乓球改為四十毫米。因為乒乓球增大以后,提高了觀賞性,有利于電視轉(zhuǎn)播,為乒乓球運動拓寬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然而,國內(nèi)某些同行擔心這一改革會影響中國隊員水平的發(fā)揮,指責徐寅生“胳膊肘往外拐”。對此徐寅生感慨地說:“我這個主席當?shù)锰y了,經(jīng)常‘里外不是人’!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2000年國際乒聯(lián)代表大會正式通過了比賽實施大球的方案,同年10月在世界杯(男子單打)賽上,中國的馬琳奪得實施大球后的第一個世界冠軍;2001年四五月間進行的第四十六屆世乒賽上,中國隊又一次包攬七項冠軍。
但是,乒乓球的“兩毫米革命”,從最初醞釀到正式實施,經(jīng)歷了荻村、哈馬隆德、徐寅生和沙拉拉四任主席,可見乒乓球改革之難。
后來,國際乒聯(lián)又擬把世乒賽團體和單項分開舉辦,這一賽制的改革,同樣經(jīng)歷了從荻村到哈馬隆德到徐寅生再到沙拉拉四任主席。
對于徐寅生倡導的一些改革,中外人士給予高度評價。他的“讓這項運動更好看,參與者更多”這句話,成了后任沙拉拉的座右銘。沙拉拉在世界各地“叫賣”這項運動,拉了好多贊助商,提高了乒乓球比賽的收視率。
徐寅生高瞻遠矚,把握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方向,為乒乓球運動的改革、創(chuàng)新嘔心瀝血。他不愧是乒乓球運動的戰(zhàn)略家和引路人,在為中國乒乓球運動付出無與倫比的功勞的同時,為世界乒乓球運動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徐寅生正式卸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一職后,完全從國際、國內(nèi)體育(乒乓球)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
即使退了,徐寅生仍然很忙。忙的事,多半還是乒乓球。
目前,已經(jīng)從中國乒協(xié)主席崗位上退下來的徐寅生,繼續(xù)為中國乒乓球事業(yè)引路領道,鞠躬盡瘁。
徐寅生說過:“沒有乒乓球就沒有我,乒乓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ㄘ熑尉庉/穆安慶)
相關熱詞搜索:乒乓球 中國 五十年 徐寅生:引領中國乒乓球運動五十年 中國乒乓球運動學校 中國乒協(xié)乒乓球運動學校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