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報副刊提升讀者精神境界_成都 黨報讀者杯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黨報副刊應堅定不移地追求黨報副刊的方向性、特色性和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和擔當起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好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
【主題詞】黨報 副刊 方向性 特色性 感染力
黨報是黨的喉舌,黨報副刊是黨報思想性和文藝性高度結合的宣傳陣地,在建設和諧社會、陶冶人們情操、匡正社會風氣、提升精神境界等方面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當前是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時代,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先進文化力量。因而,黨報副刊應大力發(fā)揮副刊承載多樣文學體裁的優(yōu)勢,唱響主旋律,反映時代精神,反對三俗文化,弘揚本土傳統(tǒng)文化;黨報副刊應旗幟鮮明地堅定不移地追求黨報副刊的方向性、特色性和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擔當起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好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時代主旋律,引領黨報副刊的方向
有思想的傳播,才是有價值、有持久影響力的傳播。黨報副刊要穩(wěn)居主流媒體地位,不僅要成為讀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為讀者的思想源。
黨報副刊的思想深度,可通過將有思想內涵的題材融進小說、詩歌、散文、雜文等文藝體裁來實現,而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深化“評說”、“隨筆”、“雜談”等來持續(xù)強化。它們以所寫事實為依托,議論說理,直接表明思想觀點,是對正刊“時評”、“述評”的補充。由于黨報擁有其他報紙難以比擬的時政資源,因而在展開言論方面有先天優(yōu)勢。其副刊可以著力打造品牌言論欄目,充分運用“評說”、“隨筆”、“雜談”等言論武器,對各種社會現象進行深度分析、評價。為了提升輿論引導的公信力,它還可以擴大言論作者的構成面和言論文章的選題范圍。尤其是針對新領域,如婚姻家庭、升學擇業(yè)、防疫抗災等熱門話題,讓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乃至普通百姓都有機會道出自己的看法,從而更好地發(fā)揮黨報副刊的輿論引導作用,樹立起“大事傾聽黨報聲音”的良好形象。
黨報副刊的思想深度首先要強調時代感。黨報副刊的時代感是指所承載的內容與時代脈搏相扣,與現實生活相扣,揭示當今時代發(fā)展的特征,反映鮮明的時代精神,喚起廣大讀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黨報副刊的時代感,是由黨報的新聞性決定的。新聞是對最新的客觀事實的報道,而對新聞事實后面所透露的精神現象的人文關懷,則是副刊新聞性的具體表現。副刊文章的體裁是傳統(tǒng)的、文學化的,但它的題材直指時代生活的最前沿,對新聞內容起著釋解、延伸和強化的作用。飽含新聞價值的副刊作品具有最新信息,對具有時代主題的熱點新聞進行了文學藝術化,它的文學性高于新聞,使閱讀有了更高品位、更多愉悅。
反映時代的變化發(fā)展,往往從日,F實生活和個人體驗中以小見大。黨報副刊的作品大多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作者,他們寫身邊事,詠真性情。有的作品并不直接單純地闡述事件本身的要義,而是從小的側面透徹反映當前大眾生活的整體面貌。
本土文化,滋養(yǎng)黨報副刊的特色
有文化厚度的傳播,才是有張力、有人文精神的傳播。黨報副刊有了文化厚度,讀者才能在文化美餐的品味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啟迪。
黨報副刊的文化厚度,源于我們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富于獨特韻味的地方文化,還源于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面對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的生活理念、新的審美情趣和新的鑒賞對象,黨報副刊既要守持清新高雅的文化品格,同時選稿不拘一格,將那些集時代性、知識性、時尚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文章搬上版面。尤其是對于涉及日常消費、名品收藏、休閑娛樂等方面的內容,應在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娛樂品位、消費心理等多方面進行正確引導,使副刊原有的文化內涵得以充實、更新和延伸,從而做出文化的厚度,培養(yǎng)潛在的讀者。
黨報副刊文化厚度的傳播首先要強調地域性,黨報副刊的地域性是指所載的內容突出鮮明的地方特色,體現本地區(qū)的文化風貌、風土人情,有著濃郁的“此地”味。
黨報副刊具有地域性,是因為它主要在當地發(fā)行,讀者對象多是本地人,所載的內容重在展示地域文化,反映本地人們生活風貌。有研究表明,在新聞閱讀中,本地的新聞事件最具親和力,新聞事件的發(fā)生地離讀者越近,越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和關注。此外,黨報副刊從它的原屬定位出發(fā),即認定是“這一張”黨報的副刊,而不是“那一張”黨報的副刊,也需要具有地域性。否則,各地的黨報副刊難以形成個性和特色,呈現出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的局面。
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的寫實類作品,既符合“時代性”的要求,也能使黨報副刊凸顯地域性。它們反映的生活內容,雖是作者個人體驗的個別現象,但揭示的是本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群所普遍關心、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作品,涉及到社會普遍的生活問題與矛盾,通過個性的事物寫出共性的本質,自然會贏得本地讀者的共鳴。
讀者對本土歷史文化有著天然的親和,這為黨報副刊強化地域性、拓展生存空間提供了的良好機緣。厚重深邃的地方文化蘊藏于尋常街巷、舊坊民居、名勝古跡和出土文物等豐富的物化形態(tài),也鮮活地表達于戲曲、詩詞、音樂、雕塑等多彩的藝術形態(tài)。作為地方黨報的副刊,理當傳承本地的文化記憶,用新聞眼光打撈遠逝的歷史,從文化層面審視眼前的城市。這樣的版面,對于外埠讀者而言,是了解當地文化的好窗口;對于本地讀者而言,則是構筑文化認同的有效陣地。
情感力度,提升黨報副刊的感染力
有情感力度的傳播,才是讀者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傳播!案腥诵恼,莫先乎情”。副刊作品要感動讀者、激勵讀者,必須有健康、真摯、飽滿的情感在其中流淌。
黨報副刊的情感力度,發(fā)自于新聞事實本身蘊藏的情感因素,也發(fā)自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對重大題材的渲染,固然會引發(fā)讀者的共鳴,而對百姓尋常生活的反映,如能善于捕捉其中的情感“亮點”,同樣會激起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波瀾。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報道,一段美好溫馨的生活故事,能給身處逆境的讀者以啟示,激勵他們樂觀向上;一則不平則鳴的述評,一番激濁揚清的雜談,能讓富有正義感的讀者看了解恨出氣,心情暢快。在這里,情感因素猶如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事實、作者、讀者之間距離縮小,讓作品更有可讀性,更具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黨報副刊的情感力度首先強調要有真情,敢于說真話,富于同情心。一位文壇大家曾說,先有人,然后才有文章,文章是表現作者人格的,寫文章作詩,首先要誠懇,講的是真話,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內涵,……所以首先要有人格,有感而發(fā),然后才有文章,沒有了真誠,文章就虛偽了,讀者一下子就辨別出來。香港著名作家司馬長風說:“文學是情意的表達。文學應該抒情,那是應有之義。我對‘情’的看法,與儒家思想很有關系。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并不是圣人道德教條要人遵守,而是從‘情’字而來。所以我很注重這個‘情’字,我以為‘情’是藝術和道德的根源!
提倡文學的表現形式要單純樸素,達到“沒有技巧的技巧”的最高境界。單純并不等于簡單,單純是有很豐富的內涵的,詩和文章要寫到單純,那要相當高的功力,單純本身也是一種美。有些年輕作者以為堆砌一些美麗的詞藻,就叫做有文采,應該說還未了解寫文章的難處。追求文章的所謂文字美,只是形式主義,是沒有靈魂的。像魯迅、茅盾、巴金等大作家寫文章就十分樸素,不事雕琢,但雋永耐看,如得天然,這樣的文章才是真正有文采的。形式必須與內容結合適當,混成一體。因此,不同的題材,便自然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拔恼卤咎煸,妙手偶得之!边@句話中的“天”字,指的就是最高的藝術修養(yǎng)。
綜上所述,方向性、特色性和感染力是構成黨報副刊高境界的重要條件,三者辯證統(tǒng)一。優(yōu)秀的副刊作品,無不是這三者有機結合、成功運用的典范。面對不可逆轉的新趨勢,黨報副刊只要永葆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情感力度,才能在愈演愈烈的報業(yè)同質化競爭中出類拔萃,成為廣大讀者每天必看的報紙。
。ㄗ髡邌挝唬悍鲿詧笊纾
責編:姚少寶
相關熱詞搜索:黨報 副刊 境界 以黨報副刊提升讀者精神境界 黨報的精神理念與境界 新時期如何辦好黨報副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