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島_黑瞎子島,青春因你而火紅
發(fā)布時間:2020-02-2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背景資料:黑瞎子島,位于黑龍江主航道與烏蘇里江主航道匯合處中方一側,地處祖國版圖的最東端,同時也是中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該島三面環(huán)水,由93個島嶼和沙洲組成,面積約335平方公里,劃界后劃歸我方約171平方公里,俄方約164平方公里。
2008年10月14日,解放軍兩支分隊登上了黑瞎子島,從此,被一條狹窄的撫遠水道阻隔了79年的黑瞎子島部分領土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該島回歸兩年多來,一直處于邊防部隊的管理之中,島上除了駐軍沒有居民,不通客車。黑瞎子島面積廣闊,地勢低洼,島上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生態(tài)多樣性保存完好,是極具代表性的寒帶黑土濕地。
生命中有了登島的歷史,
一輩子也不會后悔
部隊接防之后,在一個荒無人煙、天寒地凍、野獸出沒的島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守島官兵面臨著沒水沒電、沒有營房、沒有取暖設施的艱難局面,可謂“天當被,地當床,喝江水,吃干糧,草棍蒿桿做筷子,泥漿塵土裹衣裳”。
由于島上路況極差,大型機械設備無法上島,從登陸點到工地300米的距離,建筑材料運輸完全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官兵們手抬肩扛繩子拽,把成噸的鋼材、彩鋼板、聚氨酯板從船上卸下運到指定地點,他們像螞蟻筑巢一樣,在低洼的沼澤地夯實了兩米多高的土方,平整營區(qū)場地,從營職干部到列兵,都是每天連續(xù)奮戰(zhàn)將近20個小時,每天睡覺不超過3個小時,很多人連續(xù)半個月睡覺沒有脫下過外套,天冷衣單,就把救生衣穿在外面,每個人一天磨爛4副手套,很多搬磚的戰(zhàn)士碼放著磚塊,頭一抵磚垛就睡著了。
在那30多個日日夜夜里,每個人都在挑戰(zhàn)體能和精神的極限。因為每個人都十分清楚,當兵兩年遇上了國土回歸這樣千載難逢的大事,能作為第一批守島兵登上剛剛回歸的國土是莫大的光榮,他們能做的就是用汗水為自己的軍旅生涯抹上濃重輝煌的一筆。
長達一個月的冬季野外生存過后,2008年11月18日,當保溫板房剛剛竣工之時,在島上奮戰(zhàn)了一個月的老兵就要退伍了。老兵們來不及在里面多睡一個囫圇覺,就不得不打點行裝,踏上返鄉(xiāng)的路。臨走前的那幾天,每個退伍老兵都不約而同地提前起床,來不及在鏡子前照照自己被寒風吹得干燥黝黑的臉,而是悄悄地將自己負責的衛(wèi)生區(qū)認認真真地打掃最后一遍。每個人都想再為連隊做點什么,老兵們自發(fā)地湊了2300元錢,買了一臺洗衣機和三臺飲水機捐給連隊。留下的是祝愿,帶走的是留念。有的老兵裝了滿滿一礦泉水瓶黑土,有的采了蘆葉和荻花收集起來,還有的老兵把吃剩的魚骨頭晾干用線穿起來……
老兵下島之前照例要會一次餐,但一場大雪把送給養(yǎng)的路封了,餐桌上沒有新鮮蔬菜。當時老兵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喝一次酒,上島一個多月了,一次酒都沒喝過,可整個連隊一滴酒都沒有了。每每回想起這些,75分隊指導員張洪波都忍不住要淚濕眼眶,沒能滿足這些老兵的小小愿望,他覺得愧對了弟兄們。
老兵下島的那天,留下的送離開的,大家說好了不許流淚,在黑瞎子島這塊太陽升起的土地上,大家要昂首闊步下島,走向新的工作崗位。不知道是誰先發(fā)出了抽泣的聲音,那么苦的日子里他們沒有落淚,走的時候大家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帶隊的連長哽咽著提議大家唱歌吧,大伙一路走一路唱,沒有人上車,大家徒步沿著上島時曾走過的那條路,一直走到浮橋。十幾里的路,唱遍了所有的軍歌,最后又一遍一遍地唱起團歌《我把太陽迎進祖國》。
用平凡演繹偉大,
用堅守詮釋忠誠
駐島分隊的米面糧油菜肉均來自于縣城。島上生態(tài)脆弱,土壤平均厚度只有30公分,一鍬挖下去便是沙子。兩個分隊都沒有開辟自己的農副業(yè)生產區(qū),所有的生活必需和后勤補給均要從島下采購。每次采買蔬菜都是買很多耐儲存的圓蔥、白菜、蘿卜、土豆、木耳……因為島被水淹沒的時候,只能靠船進出。
春季,大江上流淌著冰排,加之道路泥濘,交通運輸不便,巡邏艇下江之前的那段時間,所有進出島的車都會陷入泥濘之中,島上司機有時是開著履帶式推土機下島采購。那段時間,島上的后勤補給十分困難,曾經有過幾天,官兵只能靠壓縮餅干、單兵食品度日,吃得胃里直反酸水。
當被問到最想吃的是什么時,島上戰(zhàn)士們的回答竟然出人意料。很多戰(zhàn)士最想喝可樂、吃方便面、鍋巴……這些平日里孩子們司空見慣的食品,對生活在艱苦閉塞的島上的戰(zhàn)士們來說卻是難得的美味。
島上比吃飯更大的困難是洗澡。戰(zhàn)士們在營區(qū)里搭建的簡易浴室只能夏季使用,到了冬季,分隊每人一個月能有一次下島洗澡的機會就不錯了。
更讓官兵難以忍受的是生活的寂寞枯燥。盡管配發(fā)了地面衛(wèi)星信號接收器,但每次一刮大風之后,“鍋”一刮歪,信號也斷了?床簧想娨,收聽到的全是俄羅斯的廣播。很多文體活動因為沒有場地和房間而無法開展,官兵們的娛樂方式就是下象棋、踢足球。夜晚,島上一片漆黑,只有遠方俄國哈巴羅夫斯克的燈火能讓戰(zhàn)士們感覺到現代文明的存在。
2010年2月1日,趕在春節(jié)之前,黑瞎子島的國電終于架通了。黑瞎子島告別了整整一年零三個月照明靠發(fā)電的歷史。也是在過年之前,上級為每個分隊都安裝了可以插卡的無繩電話,戰(zhàn)士們比過年還要高興,好多戰(zhàn)士給退伍的戰(zhàn)友挨個打電話,告訴每個戰(zhàn)友他們曾經一起戰(zhàn)斗過的地方終于通國電了,島上可以玩電腦、上軍網、看電視、聽音樂了……打著打著戰(zhàn)士哭了,電話那頭的老兵也跟著哭了。 這些普通的官兵,用最平凡的方式演繹著新一代邊防軍人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
代表祖國迎太陽,
走到哪里都陽光
位于黑龍江30公里處的某部第75分隊是祖國最東端的連隊,這里樹立著祖國版圖最東端的界碑。
分隊的哨兵每天24小時都要上觀察架站崗觀察,除了每天例行的觀察勤務外,還要記錄每天太陽升出地平線的時間。觀察勤務登記本上記錄著:“2010年6月21日,日出時間2點24分。觀察員:楊建飛、謝天喜”。這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楊建飛和謝天喜成為那天祖國最早見到太陽的人!疤柮刻於际切碌,當兵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當邊防軍人的機會不是每個軍人都有的,而在祖國的最東極當兵的機會又不是每個邊防軍人都有的。如果不是來當兵,自己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來到這片土地上,我非常珍惜把太陽迎進祖國的日子!鄙系缺鴹罱w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微笑。
黑瞎子島一島分兩國,一島駐兩軍。島上中俄兩軍觀察架距離不到4公里,可以說是哨塔對著哨塔,哨兵望著哨兵,每一次站崗,每一次巡邏都是國威、軍威的展現;鸺t的朝陽映照著戰(zhàn)士們紅彤彤的臉,駐島分隊的戰(zhàn)士們從五湖四海來,退伍之后到天南海北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祖國東極當兵,心里永遠充滿陽光,因為他們都是“迎陽人”,走到哪里 就把心底的那一縷陽光播撒到哪里。
黑瞎子島生態(tài)原始,蚊子多個頭大,像霧一樣厚,見到人劈頭蓋天地撲上來,光那陣勢就能把人嚇出一身雞皮疙瘩,隔著迷彩服都能叮透。2009年7月光纜施工,官兵們在野外就餐,飯菜一端出來,熱氣立刻把方圓幾十米的“小咬”吸引過來,就像飛蛾撲火似的鉆到飯菜里,用手擋都擋不住,沒辦法,官兵們閉著眼睛往嘴里扒拉。于是戰(zhàn)士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句笑話:黑瞎子島有一道特色菜――“小咬”拌飯。無論環(huán)境如何惡劣,戰(zhàn)士們心里始終充滿陽光,笑對艱苦“享受”磨礪。
2009年夏季,整個島都被洪水淹沒了,沒有一塊干爽的陸地,營區(qū)水深都在1米5以上,出入兩棟板房不到30米的距離都要坐橡皮艇和沖鋒舟。恰巧76分隊指導員祝開鋒的愛人梁語巖來隊,梁語巖是中學老師,倆人本來打算暑假去江南古鎮(zhèn)旅游的,可島被水淹了,加上夏季邊境管控任務非常繁重,所以江南水鄉(xiāng)游“泡湯”了。
梁語巖來之前,祝開鋒反復給她打“預防針”,告訴她多帶長衣長褲,可她還是買了兩條新裙子,要穿給好久才能一見的丈夫看。那次梁語巖是被戰(zhàn)士用沖鋒舟推上島的,雖然有過心理準備,可島上的荒蕪程度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來到島上之后,正值炎熱的盛夏時節(jié),可她根本上沒有穿過長袖T恤、牛仔褲以外的衣服。
梁語巖真受不了島上的苦,戰(zhàn)士們卻七嘴八舌地來安慰她。一個說,嫂子這次沒去旅游沒什么可惜的,出去機會有的是,島上漲大水可是頭一回見吧,我們架起來的板房不就是湘西古城的吊腳樓嗎?上島就相當于去鳳凰旅游了。另一個說,那算什么呀?咱們出門就劃船,那不跟水城威尼斯差不多嗎?嫂子來隊還相當于去了一趟歐洲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梁語巖逗笑了。
戰(zhàn)士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他們以樂觀的精神,在艱苦寂寞、枯燥乏味的守島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語錄。一周之后,梁語巖依依不舍地走了,她答應下次來的時候還會帶更多好吃的,回到學校她要把島上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
戰(zhàn)士們愛這片土地,用相機拍下了島上的一年四季,撿拾在洪水中漂浮的垃圾,悉心護理受傷的狐貍、獾子……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愛,情真意切,山高水長!讓我們再看看退伍老兵在連隊留言簿上寫下的心里話:“再當一次兵,還來守江島”、“十年之后再相聚,錦繡寶島換新顏”、“守衛(wèi)東極,青春無悔”、“我愛黑瞎子島”……
黑瞎子島,太陽最先升起的土地,而戰(zhàn)士的青春也如同初升的太陽一片火紅,溫暖和照耀著祖國最東端的這片土地。
相關熱詞搜索:黑瞎子 火紅 因你 黑瞎子島 青春因你而火紅 黑瞎子島 揭秘黑瞎子島官兵生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