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冬日里最雅致的溫暖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煮茶,大抵是愛茶之人每到秋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三五好友,無論是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理,還是從閑語八卦到我不語,你也懂,都是不錯的!
林清玄在《煮雪》中寫,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來聽,故事美的動人心魄。待沸水發(fā)出噗噗聲,茶葉上下翻卷,便能聽見從壺口飄蕩出的詞句,那是泡茶人醞釀了一冬的獨白,文火一燒,就燒出了下一個春天。其實,煮茶品茗,不論貴賤雅俗、貧富窮達,茶之為道,總是存在于人們的休暇生活中。
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后來清談之風發(fā)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常飲且始終保持清醒,于是清談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現了許多茶人。因而,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也可以獨個自煮、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感受,能換來無窮的回味。 喜歡煮茶,不在于茶本身的品質,而在于喝茶的方式,率性而沒有繁冗法則。在都市中找尋這樣一種返璞歸真的所謂閑情雅致,也可為煩躁與浮華找尋些許的樂趣吧。三杯.兩盞,憑的是心意和隨喜;一顰,一笑,已無需細付和多慮;且在這樣干燥溫潤的氣節(jié)里,烹茶煮酒,暢言歡笑,虛度芳華也好。詩人日:“寂寥小雪閑中過,獨試新爐自煮茶。”冬夜如此美妙,足以消釋紅塵的種種煩惱。
到此,必須拋出一個疑問了,煮什么茶好呢?
茶煙引素且圍爐,抵御寒冷,最美不過一杯茶性溫熱的清茶。特別是上好的紅茶,精致工良的熟普,傳統(tǒng)工藝焙火的巖茶、單叢等烏龍茶,溫潤甜醇的黑茶等,特別是一些原料、工藝、保存得當的老茶,如老白茶。以筆者看,冬日煮茶時,最適宜選擇黑茶、熟普洱茶、老白茶、陳年生茶等茶品。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藝制程,或是經過時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澀寒涼,茶性趨于溫熱。此類茶品烹煮后不會因過于苦澀而難于下口,而溫熱的茶性用來驅寒又再適合不過。除了直接烹煮干茶,還可以燉煮茶品沖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讓沖泡時未能釋放的精華充分析出,如此方對得起老茶歷經的歲月。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般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嚴格,若是茶湯過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長烹煮時間便可;若是茶湯過濃,適量加水煮開即可。
茶葉可直接投入壺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這樣更便于事畢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請盡量使用尺碼較大的型號,這樣茶葉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間,如此茶湯的湯感更佳。為了讓茶湯可達致渾厚溫潤的品質,推薦煮茶60-120分鐘,烹煮后的茶湯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飲,同時爐具可保持小火加熱保溫。若是茶湯過濃,可于壺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如此調節(jié)至符合個人品飲習慣的濃度即可,自是別有一番樂趣。
由于煮茶與泡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品茶方式,所以對茶的評價標準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覺到每一泡口感的變化,而煮茶則追求口感穩(wěn)定。
如果說泡茶豐富變化的口感令人回味,那么煮茶始終如一的口感魅力何在呢?答案是:豐富變化的體感,講到這里,資深茶人可能立刻會想到盧仝的《七碗茶詩》,難怪一直在寫身體的感受而不是口感的變化。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