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 要:隨著網絡的普及與廣泛運用,網絡教學資源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與關注。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大量的教學資源充斥在網絡中,如何選擇和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當前歷史教育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例,簡要闡述了幾點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希望對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初中歷史;教學資源
一、初中歷史網絡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背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人們接觸與認識世界的渠道越來越多,這就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了契機。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量增大,使得教師在選擇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弊端,未能將有價值、有意義的教學資源篩選出來,使得整個歷史課堂教學繁冗拖沓,缺少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生猶如無頭蒼蠅不知從何下手。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都會受到極大打擊。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時,需要對這些龐雜的信息進行開發(fā),然后選擇正確的、有利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資源,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廣度,進而增加學生學習的實用性。
二、初中歷史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利用中的問題分析
初中歷史教學存在著輕視歷史教學價值、脫離學生實際生活、教學目標過于重視課程的社會價值、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和單一等問題。初中歷史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對歷史教學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重要性未能有科學的認識、教師把歷史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只是進行簡單的展示,使得教學由“人灌”變?yōu)榱恕皺C灌”,另外還有歷史教學資源開發(fā)主體單一、課程開發(fā)內容狹隘等問題。因此,以上問題嚴重阻礙了該學科的健康發(fā)展。
三、初中歷史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ㄒ唬⿵娀骷壗虒W資源開發(fā),豐富歷史教學資源素材
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學校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師可從校內、校外歷史教學資源入手,如可以從本校的辦學歷史進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了解本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辦學歷史之后,還能夠獲取有關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方面的知識。其次,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家庭這一因素,通過擅長歷史的家庭或者家長組織一個專門協會,讓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定期組織一個歷史交流會,目的在于讓學生多方面了解歷史,從而發(fā)自內心地愛上這門學科。最后,在現階段的教學中,課堂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社區(qū)作為一個小型的社會無疑是教育教學最好的平臺。在社會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選擇出具有代表意義的社區(qū)歷史資源,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遺跡等等,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與感悟,這樣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升歷史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能力。
。ǘ╆P注初中學生個體差異,及時更新補充教學資源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無論是智力水平還是人格特征都存在著諸多差異,因此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興趣愛好以及人格特征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歷史教學資源,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與多樣性,強調教學創(chuàng)新性,F代教學理念下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將課堂重新歸還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對我們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學資源進行充分鉆研,讓其更加適應不同群體的學生,以此激發(fā)與調動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欲望。
。ㄈ┮龑W生主動參與實踐,拓展歷史教學資源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中心,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和互動,現在是一個網絡信息化普及與廣泛運用的社會,可以說網絡環(huán)境中含有大量的歷史教學資源,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與學生進行篩選,對于教師而言較為容易,但對于初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因為他們尚不具備完善的知識儲備,不能夠有效區(qū)分與利用有效的信息從而阻礙信息的獲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結語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它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且也標志著新時代社會的進步。這樣的形勢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中敢于實踐、勇于探索、與時俱進就能為初中歷史教學帶來勃勃生機。總而言之,現在是一個信息不斷革新的時代,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及時更新與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借助現代網絡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最后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解繼麗.“互聯網+”引領教育改革新趨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2).
[2]騰訊研究院.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建議[EB/OL],2015-4 -13.
[3]王建輝,馬艷華.網絡環(huán)境下歷史課堂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4(1):145-146.
[4]王曉蕪.堅持科學發(fā)展觀開創(chuàng)我國教育技術研究工作新局面:在全國“十一五”教育技術研究工作會上的講話(摘要)[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3):120-121.
[5]施英.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歷史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