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劉軍寧:憑什么不繳稅?——“稅”的憲政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兩會召開在即,其中有關于稅的議題。近年來,各種稅收密集出臺,無需經(jīng)過任何民意的審議和公眾的討論,從來都是一路綠燈。財政收入年年瘋長,新稅謠言滿天,本分的草民稅賦日重。吐溫同志說:美國國會休會時,納稅人的財產(chǎn)才是最安全的。聯(lián)想到即將召開的人大,我真心希望,只有在人大開會時,納稅人的財產(chǎn)才是不安全的。可是,又:

  

  憑什么不繳稅?——“稅”的憲政解讀

  劉軍寧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jīng)揶揄說,“只有在(美國)國會休會期間,納稅人的財產(chǎn)才是最安全的!彼f的是,在美國國會休會期間不會有任何增稅法案通過,這樣納稅人的財產(chǎn)就不會因為新的增稅而縮水。這句話暗諷的是政府任意加稅的做法。因為征稅所造成的財產(chǎn)減少在規(guī)模和數(shù)量上都是任何私人犯罪(如盜竊、搶劫)所不能比擬的。有人開玩笑聲說,奴隸是把自己的收入百分之百用來繳稅的人。可見,納稅的比例關系到公民的身份與地位。前不久,對私有財產(chǎn)權的承認被正式納入中國憲法。納稅人也已經(jīng)成為目前社會中廣泛而真實的存在。這就需要重新厘定財產(chǎn)權、納稅人與政府三者之間的關系,需要對“稅” 有更深入的理解。

  稅是什么?稅僅僅是納稅人從自己的財產(chǎn)中拿出來支付給政府的那一部分嗎?公民為什么要納稅?“稅”是一個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概念:“稅”是建立在充分承認私有財產(chǎn)權基礎之上的。不承認私有財產(chǎn)權,就沒有“稅”概念。否則,怎么能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交給他者呢?在沒有私有財產(chǎn)權的地方,是不存在“稅”的。文革期間就沒有人繳稅,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私有財產(chǎn)權。因此,“稅”的概念所反映的是個體的人(自然人或法人)與政府之間的一種交易關系。納稅人支付出去的是稅,“買”回來的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與服務,如國防、外交、維持法律和秩序等?梢,“稅”是公民拿自己財產(chǎn)中的一部分為政府所提供的服務付出的“傭金”,其所反映的是個人與政府(國家)之間的自愿等價交換關系,而且交易雙方是平起平坐的。因此,征稅的權力不過是一種“索取”(傭金)的權力。既然納稅人與政府之間是一種交易關系,那么雙方就都沒有單方面定價權(如稅額問題)。而且公平的交易應該是有權選擇交易對象,有權退出、有權討價的交易。議會的產(chǎn)生和定期的選舉也正是出自這個“議價”的需要。沒有有效的財政約束,政府就會變成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巨無霸怪獸。

  納稅與私有財產(chǎn)權分不開。既然“稅”是一個建立在私人財產(chǎn)權之上的概念,那么,財產(chǎn)權的邏輯也適用于稅的邏輯。財產(chǎn)權的邏輯意味著,對特定財產(chǎn)所擁有的諸項權利專屬于財產(chǎn)所有者。別人的錢不能隨便花,別人的財產(chǎn)不能隨便拿。花誰的錢需得到他本人的同意,同時必須對他負責。如果可以無償?shù)厥褂盟说慕疱X與財物,私有財產(chǎn)將遭到侵犯,市場經(jīng)濟秩序乃至整個文明社會就不能持續(xù),經(jīng)濟就要凋敝,民眾就要遭受苦難。納稅意味著政府是納稅人養(yǎng)活的,需對納稅人負責。政府的建立與運轉,包括所有的經(jīng)費支出都需得到納稅人的同意,對納稅人公開,接受納稅人的問責與監(jiān)督。

  如果與“貢”的涵義相對照,“稅”的特有政治意涵就更加突出。納稅者與征稅者(政府)之間是平等的;
上貢者與索貢者之間是不平等的,前者臣服于后者。納出去的稅和換回來的服務應該是等價的;
而獻上出去的貢卻是無償?shù)。納稅人是公民;
上貢者是臣民。

  現(xiàn)在,財產(chǎn)權得到承認,稅的正當性問題便隨之出現(xiàn)。于是就需要由公民設計一套被稱之為憲政的制度結構來規(guī)范個人與政府之間的交易。納稅是公民用自己擁有的財產(chǎn)中的一部分來支付政府為公民所提供的服務,就像主人用自己的錢財中的一部分支付給其雇傭的保姆的工資一樣。不論支付給政府的稅收,還是支付給保姆的工資,本來都是納稅人的財產(chǎn),后來被用來購買政府(保姆)對自己的服務,因此,在這種關系下的政府必然應該受到民意的制約。就像業(yè)主們有權聯(lián)合起來自主選擇物業(yè)管理公司一樣,公民個人也有權選擇由誰來向他們提供公共服務,并有權定期加以更換。

  在政治生活中,個人若要想得到政治家的優(yōu)質服務,就須有權利在公共服務的不同潛在提供者(公共職務的候選個人或組織)中進行必要的選擇。正是這條邏輯要求真正的選舉必須是差額的和競爭性的。沒有個人的利益,就沒有集體的利益,也就沒有政治。因為沒有個人之間的利益差別,也就沒有(政治)選擇與交換的必要。政治的選擇與交換比經(jīng)濟的選擇與交換更為復雜。在政治交換中,憲法性契約和制度安排先于憲政下的日常政治活動。私人物品之間的有序貿易只能發(fā)生在一個得到明確界定的法律架構之中,這一架構確立個人正當占有和控制資源的權利,履行私人契約的義務,并對政府權力的應用加以限制。私有財產(chǎn)權承認每個人有權支配自己的財產(chǎn)權,因此,國家稅收權必須歸屬于納稅人代表會議,即立法機關。故納稅人須有代表參與制定稅制確定稅率與稅額。立法機關的基本功能就是審議政府要花費納稅人稅款的請求、規(guī)定其支出額度、核查其明細帳目、監(jiān)督支出的效果。否則,立法機關就違背了其設置的初衷。

  政治中的強制性往往掩蓋了政治中的交換。稅收的確反映了一種供求關系。納稅人是供應方,政府是需求方。在這樣的買賣中,求永遠大于供。只是在納稅人握有主權的國度,國家強制權的行使需得到公民的自愿同意,并通過確認其使用條件來對這種強制權加以限制。正當?shù)恼谓粨Q和相應的制度安排正是為了確保國家對自由的保障作用。沒有基于自愿的合理的(政治)交換關系的存在,國家對個人的強制就違背了自由社會所賴以建立的價值基礎。政治的最終目的,不是追求與個人利益無關的“公益”,更不是把每個人帶進人間天堂,而是確保個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最大限度的個人自由,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和個人間的和平合作創(chuàng)造充分的政治條件。

  財產(chǎn)權一旦得到憲法的承認,征稅的合法性和征稅權的行使就變成一個迫切而重大的議題。有關征稅的規(guī)則問題也凸現(xiàn)出來。在私有財產(chǎn)權入憲之后,稅收由真正的代議機關來法定,就應該盡早提上議事日程。從這個意義講,納稅人是政府真正的衣食父母,政府官員對作為納稅人的老百姓應當有一種自覺的“感恩”意識。公務員是民眾的公仆也正是在此意義上而言。納稅與憲政的邏輯,是私有財產(chǎn)權邏輯的政治延伸。納稅與代表關系的定理、憲政與有限政府的定理,都是私有財產(chǎn)權原理之下的系定理。公民履行納稅的義務是有前提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這就是,“沒有代表就不納稅”,否則就是專制:“未經(jīng)同意就不能征稅”,否則是劫掠。

  在人類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里,征稅權一直政府單方面強制行使的。只是在憲政出現(xiàn)之后,對統(tǒng)治權的控制,才通過對政府的征稅權的約束來實現(xiàn)。在文明社會中,任何人的行動和權力都必須受到法律的限制,尤其是政府的行動和征稅權。這是由人類的第一個憲政國家英國用劃時代的《大憲章》確立下來的憲政原則,并在幾百年內逐步向全世界擴展開來的。財產(chǎn)權與政體的高度相關性,在“納稅”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也意味著財產(chǎn)權與納稅人將成為憲政的巨大推動力量。

相關熱詞搜索:憲政 繳稅 解讀 劉軍寧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