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林:酒與美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海外學(xué)人李歐梵有言——中國人喜歡在飲酒中尋求精神享受,西方人喜歡在做愛中尋求精神享受。于是中國多酒藝術(shù),西方多性藝術(shù)。其實西方人同樣喜歡在飲酒中尋求精神享受,同樣多酒藝術(shù)。貝多芬就非常喜歡飲酒,臨終前訂的葡萄酒送晚了,他說道:“真可惜,來遲了!”竟成了最后遺言。叱咤風(fēng)云的裴多菲也高唱著:“一杯消滅了憂愁,我的生命就欣欣向榮……”更何況西方還專門設(shè)個酒神狄奧尼蘇斯!時下學(xué)人作中西文化比較,常喜存異,絕少求同,可謂片面矣!其實探討一下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上的同,同樣有意義。這是題外話,不多談。且說中國,李歐梵言之不謬,飲酒,確乎是中國藝術(shù)(特別是文學(xué))的一個永恒主題。從先秦《詩經(jīng)》的“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傷”到今天《祝酒歌》的“美酒飄香呵歌聲飛,朋友呵請你干一杯”,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常在酒中沉湎、揮發(fā),常在酒藝術(shù)中宣泄、表現(xiàn),連最正經(jīng)的孔夫子也說:“惟飲酒無量,不及亂”。何以如此?酒中有美矣!
一般地講,中國人的飲酒,不似俄羅斯人的酗酒。酗酒,粗俗,狂暴,摧殘生命,為“及亂”焉,自然無美可言。然則酗酒非飲酒也。中國人的飲酒,有風(fēng)格,有意境,撫慰靈魂,激活生命,微醉微醺中同了天地,合了物我,釅釅酒香里釀出一個審美境界。人說:“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fēng)流”,良有以也。
飲酒的風(fēng)格或意境,大致有六——
淵明型的閑適!坝芯朴芯,閑飲東窗”、“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竹籬茅舍,悠悠南山,一杯在手,超塵絕俗。“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淵明的飲,是掙脫羈勒,摒絕惡濁,于山醪野釀中求得一種歸真返樸的閑適。
太白型的飄逸。“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飲中月,月中飲,酣酣醉態(tài)中自可襟抱明月,飄飄欲仙,于是才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飄逸則有豪放,有高舉,太白的飲,是飛三百杯,銷萬古愁,在飄逸中追求一種“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钡暮婪鸥吲e。
東坡型的曠達(dá)!靶輰嗜怂脊蕠覍⑿禄鹪囆虏,詩酒趁年華”、“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疏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無往而不樂!”參透了人生,參透了宇宙,深深地悟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深深地悟道:“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于是,東坡的飲,無適無莫,隨遇而安,表現(xiàn)了一種澄朗和靜的曠達(dá)情懷。
務(wù)觀型的激壯!捌饍A斗酒歌出塞,彈壓胸中十萬兵”、“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務(wù)觀愛國情深,報國心切,長仰慕“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因此,雖說是“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壯志未酬,卻仍舊“壯心未與年俱死,死去猶能作鬼雄”。醉里燈劍,是為同調(diào),壯懷激烈,引觴抒志。務(wù)觀的飲,激壯的飲,大概是最積極的飲。
易安型的沉郁!白蛞褂晔栾L(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易安常離不開一個“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確乎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然而易安的愁,是家愁,亦是國愁,是悲郁的悼思,亦是沉重的追求。因此,易安的飲,是黃昏的飲,涼夜的飲,凄風(fēng)苦雨中沉郁的飲。
子京型的流連!案∩L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汲汲顧景惟恐不及,是為流連光景的飲。然而“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實在太美,叫君如何不流連?未可厚非。飲中同調(diào)尚有: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末流不好:“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
以上種種,當(dāng)無封閉。閑適者有時沉郁,沉郁者有時激壯,激壯者有時飄逸……要之,飲酒的風(fēng)格或意境,總和人品的風(fēng)格或意境交相融和。淺斟低酌也罷,飛觴豪飲也罷,酒香杯影中總寄托著特定的情思意致,總表現(xiàn)著特定的風(fēng)神品貌。于是才有酒中的美,美中的酒,此為“濁醪妙理”。行尸走肉,酒囊飯袋,利祿之徒的酒,當(dāng)然不會有此妙理,因此也不會有美。
飲酒須醉。陶淵明是“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李太白是“但愿長醉不愿醒”,蘇東坡是“夜飲東坡醒復(fù)醉”,辛稼軒更是醉態(tài)可掬——“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這醉自有不同的緣由寄托,然全不應(yīng)為酗酒的醉。我常想,古人的醉若如今人酗酒的醉,頭痛欲裂,口沫翻濺,恨不得五臟六腑一齊吐出,哪里還有審美韻趣?哪里還會誦歌追懷?大約古時的酒和今天的不同,醉倒也很舒服。本來酒這東西充饑不如糧,解渴不如水,造它出來應(yīng)派別樣用場。這別樣用場妙在一個醉,醉中有感性的激活,醉中有雋永的理趣。感性中積釀著理性,方為審美醉態(tài),大約古人的醉,多是這般醉態(tài)。奈何今天沒有古時醉而無不適的好酒,只好量上斟酌。莫多飲,莫不飲,不飲無感性激活,多飲無情思理趣。適如人生,莫多欲,莫無欲,無欲為禁欲主義,多欲為縱欲主義——微醉微醺,恰到好處,斯為美矣!
尼采大談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視為藝術(shù)兩大特征。中國人的飲酒,卻能將酒神精神化為日神精神,“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便是。微醉微醺,是為酒神精神滲和著日神精神,是為中國藝術(shù)的基本審美風(fēng)貌,缺點歟?優(yōu)點歟?
飲酒,指點人生,啟迪藝術(shù),化歸審美,然而終不能只是飲酒。太白也有“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酒是商品,要用錢買,飲酒的實現(xiàn),先需有各種創(chuàng)造活動。只是飲酒終要無酒可飲,飲酒的美,也就成了泡影。斯理明焉,無須多贅。
期期已知天命,學(xué)問無甚長進(jìn),卻自以為悟得酒中有美。于是酒后胡言,聊以自慰,愧哉愧哉!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趙士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