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陳云松:年羹堯、慣習和場域:論社會資本的建構性

發(fā)布時間:2020-05-2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Gengyao Nian, Habitus and Field: Constructivism of Social Capital

  

  摘要

  以往對社會資本的定義強調(diào)了它作為社會關系中的嵌入性資源的結構性,而對其主觀建構性關注極少,進而導致了社會資本概念上的不完整。本文以年羹堯與雍正之間的互動為案例,把布迪厄的“慣習”和“場域”概念引入社會資本的分析之中,并由此將社會資本看作慣習對于場域性資源的判斷分布,從建構性的角度進一步補充了社會資本的定義。在此基礎上,本文還從“初始事件”和“事件積累”兩個層面分別建立了行動者的記憶分布模型,以闡明社會資本建構性的形成過程。

  

  Abstract

  Although having proposed various definitions about social capital, scholars mostly have emphasized its structuralism as the embodied resources, neglecting the constructivism of it. This inevitably led to the missing link in dialectically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practical concept. This paper, employing the cas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peror Yongzheng & Gengyao Nian in late Qing Dynasty in China, introduces the term of Habitus and Field proposed by Pierre Bourdieu to explore and redefine the social capital. Besides, two distribution models, namely “Initial Event” and “Integral Events”, are established to exhibit the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an agent’s memory of resources, which accounts for the genesis of constructivism of social capital.

  

  關鍵詞:

  社會資本;
年羹堯;
慣習;
場域;
布迪厄;
建構性

  

  Keywords

  Social Capital; Nangeng Yao; Habitus; Field; Bourdieu; Constructivism

  

  引言

  

  社會資本一直是社會科學界不斷爭論的話題。盡管“所有學者都認為互動的成員維持和再生產(chǎn)了這種社會財產(chǎn)的可能”,但由于社會資本概念的模糊性,的確造成了很多“理論和測量上的歧義”(Lin,1999:32-33)。僅根據(jù)陳恒均(1994)的統(tǒng)計,對社會資本進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概括就達16種之多。因此,社會資本被形容為“具有出奇彈性的術語”(Lappe& DuBois, 1997: 119),甚至是面目變幻不定的“九頭怪蛇 ”(Hunter,2004),乃至有學者開始抱怨它簡直是一種“資本過!(Baron & Hannan, 1994),就不足為奇了。故此,除非社會資本的概念得以被準確和兼容地運用,否則它將只會成為一個沒有價值的分析建構(Castle,1998)。

  林南在回顧分析了各家的研究之后認為,當前針對社會資本的研究主要存在兩個視角,“一是關注個人對社會資本的使用,……二是關注群體層次的社會資本”(Lin,1999:31)。事實上,有學者曾經(jīng)嘗試用“共鳴(Sympathy)”來取代 “資本”以求得社會資本概念的統(tǒng)一(Robison, Schmid, Siles.2002)。但把社會資本定義為“共鳴關系”,實質上也只是闡述了社會資本產(chǎn)生的前提而非本身。筆者傾向于波茨的立場,即“社會資本在理論上最迷人的一面在于個人層次,……而社群主義是一種合理的政治立場,但不是一種好的社會科學”(Portes,1998:24)。因此,本文沒有整合兩種層次上社會資本概念的野心,而是專注于個人層次的社會資本,同時相信這兩種社會資本的概念在實質上并沒有太多共同之處(Dekker,2001)。本文的緣起,來自于一個時空倒錯的假想研究課題――如果讓研究社會資本的學者回到1725年的中國,研究一下從一等公、大將軍淪為死囚的年羹堯,會出現(xiàn)什么有趣的結果。這種結果,對進一步厘清社會資本概念具有怎樣的意義。

  

  一、年羹堯的困惑:追問社會資本

  

  年羹堯,漢軍鑲黃旗人!肚迨犯濉份d“雍正初,隆科多以貴戚,年羹堯以戰(zhàn)多,內(nèi)外夾輔為重臣”(趙爾巽、柯劭?氳齲?977)。其實,年羹堯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就是清世宗雍正入承大統(tǒng)的功臣。根據(jù)清史一代宗師孟森先生的考證,早在康熙48年皇四子胤禛剛剛被冊封為雍親王之時,年羹堯就已經(jīng)是“雍邸私人”。雍正繼位一向是清史界爭議不斷的話題,但有一點公認就是:年羹堯對十四阿哥允禵起到了舉足輕重的牽制作用,從而確保了雍正的順利繼位。十四阿哥乃是雍正的胞弟,極得康熙的喜愛,在外掌撫遠大將軍印,也是繼位的熱門人選。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理藩院尚書隆科多在暢春園口含天憲,宣布皇四子克承大統(tǒng),十四阿哥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不過,他在軍中受到年羹堯的暗中牽制,等回到北京奔喪,哥哥已經(jīng)坐上龍椅,他的反應也只能是“舉動乖張、詞氣傲慢”,最多不過對雍正“肆其咆哮”了(雍正,1983)。因此孟森先生考證說“羹堯為雍邸心腹,世宗之立,內(nèi)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堯,確為實事”(孟森,2000:279)因此,年羹堯在雍正繼位后掌撫遠大將軍印,任甘陜總督,累封太子太保、一等公?上г聺M則虧,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庚午那天,日月合璧,五星聯(lián)珠,年羹堯上了一道賀疏,用《易經(jīng)》中的“朝干夕惕”來贊美雍正的辛勤工作?赡戤吘故莻武夫,居然把“朝干夕惕”寫成了“夕惕朝干”。按道理皇帝應該一笑置之,然而雍正卻龍顏大怒,叱責年羹堯有意倒置,批示說“羹堯不以朝干夕惕許朕,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而未定也!弊源四旮䦂虻準逻B連,數(shù)月內(nèi)從大將軍被連降為杭州將軍、閑散章京,直到職爵盡削。當年臘月逮捕回京,定大罪九十二款,最后于獄中自裁,長子被斬,15歲以上的其它兒子被流放。

  選擇年羹堯作為本文的焦點人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1725年年羹堯的生與死,都取決于雍正的態(tài)度。因此,年羹堯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的所有行動,都專注于設法取得君主的原諒。年羹堯作為行動者(Agent),除了雍正皇帝,其它的社會關系和資源對他而言都無關緊要,也無濟于事,因而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年-雍之間的二元互動,比一般的行動者的社會聯(lián)系,要簡單得多。這樣如同構建起了一個最簡化了的人際互動模型,有利于我們做深度分析。

  1、一個假想的研究課題。當開始這一時空錯謬的假想分析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這就是在年羹堯面前,諸多研究社會資本的學者或多或少開始碰到一些尷尬,或者一些難以自圓其說、難以深入探討的因素,有的又會引發(fā)一些耐人尋味的、需要深入探討的新課題。

  ――布迪厄只給了我們一個開端。他告訴我們社會資本與年的身份有關,它是“實際的或者潛在的資源的集合,與相互熟識、認可并具有一定制度化的持久關系網(wǎng)絡――換言之,一個群體中的成員身份有關”(Bourdieu,1986:248)。但接下來布迪厄并未對社會資本進行深究,他的興趣將會在文化資本上徘徊。布迪厄會不關注年羹堯的死和活,而是關注年羹堯作為獲罪的權臣的行為姿態(tài)以及這些姿態(tài)的符號意義。他將追問:年在獄中,是不是會以一種自我方式,來表示他仍然屬于那個高貴的親王團體?以區(qū)隔開他和普通一名杭州人、北京囚犯的身份差異。他的品味是否會阻止其融入這個新的卑微的團體?值得注意的是,布迪厄那些具有啟發(fā)意義的、與常識決裂的概念,例如“慣習”、“場域”等等,在解釋文化資本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是否對于社會資本的研究也能有深刻的意義?

  ――科爾曼一如往常高屋建瓴但是語焉不詳。他會把社會資本界定為年“個人擁有的社會結構資源”,然后模棱兩可地說它“由它的功能決定”,會“促進處在結構內(nèi)的個體的某些行動”(Coleman, 1990:302)。那么,在年羹堯得到賜死的圣旨之前,如何判斷他的社會資本呢。在這個時段內(nèi),年羹堯或者科爾曼都無法得知年的死活,無法得知這次事件的最終結果,無法判斷社會資本的功能是否實現(xiàn)?茽柭亩x讓我們困惑:如果年被寬恕了,說明他的社會資本起作用了,他把資源轉化為了生存權。而年如果被殺,則說明他的社會資本不夠。但在最后的結果出來之前,他的社會資本是否如同“薛定愕之貓” 一樣,是一個介于“生”和“死”,介于“足夠”和“不夠”之間的不可知的函數(shù)呢?科爾曼被批評為“循環(huán)論證”(Circularity)的道理正在于此。既然社會資本只能在被行動者使用時觀察到,社會資本的存在只有靠它的結果來證明,那么如果沒有一個“事先邊界(Ex Ante Perimeter)”,就無法界定社會資本(Durlauf,1999)。

  ――博特宣稱社會資本只是圈子里的事情,是“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過它們獲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資本的機會”(Burt.1992:9),年羹堯應該求助于這些關系。那么,年羹堯要問自己,誰是朋友?誰是熟人?誰是首鼠兩端的朋友?誰是兩肋插刀的好漢?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積累和力量,才能讓一個人迅速判斷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誰能拉自己一把,誰會落井下石?進而,“朋友”、“熟人”的概念是否永恒?如果這次行動成功使用了自己的社會資本,那么,那個給予自己資源的好人和行動者之間的關系有什么變化?

  ――林南的華裔身份使他更加便于深入探詢個人層次上社會資本的意義,但他也會遇到兩個挑戰(zhàn)。第一,根據(jù)林南的說法,社會資本是“嵌入于一種社會結構中的可以在有目標的行動中涉取或動員的資源”(Lin,1999:35)。但“可以涉取”本身就涉及一個篩選的問題。什么是可以涉取的,什么是有希望涉取的,什么是無法企及的,這個判斷由誰來做?依據(jù)是什么?如果林南是判斷者,那么他的判斷和年羹堯是否一致?由旁人來判斷一個行動者自己去涉取的資源,是否自相矛盾?第二,當林南到杭州城外采訪年羹堯,測量他的社會資本時,其實學者充其量只是在記錄年羹堯的一個夢。比如,年羹堯至死還認為君主依然對他溫情脈脈,年也甚至會把君主的諷刺當作寬慰,把牢卒的老于世故當作來自紫禁城的暗示。這樣,難道林南所測量到的社會資本,并非所謂客觀的嵌入性的資源,而不過是年羹堯的一廂情愿的幻想?那么,社會資本的定義和社會資本的測量之間是否存在一個客觀和主觀的鴻溝?

  ――波茨說社會資本是嵌入年大將軍“與他人關系中包含著的一種資產(chǎn)”,是“嵌入的結果”。而這個社會資本,是年羹堯“個人通過其成員身份在網(wǎng)絡中或者在更寬泛的社會結構中獲取稀缺資源的能力”(Portes,1995:12-13)。既然提到了稀缺,就必然需要一個界定:哪些是稀缺資源,哪些不是稀缺資源。而唯有確定一個目標,一個既定的事件,才能決定什么是稀缺資源、什么不是。這樣看來,社會資本的研究如果不以具體的事件為單位來進行,就可能不具有社會學的意義。例如,1725年生存權固然是年羹堯最稀缺的資源,但一個尊敬的眼光,一碗同情的好酒,也是年羹堯所需要的。如果我們把求生、托孤和飲酒、聊天這些林林總總的社會資本迭加在一起,把皇帝的生殺大權和獄卒的一點同情之心組合在一起,得出一個總體性社會資本的數(shù)據(jù),是不是有點顯得牽強附會?這樣的社會資本概念,是否過于野心勃勃?

  2、歷史迷霧背后的年雍關系。要回答以上這些追問,我們不如先撇開社會資本這個二十世紀的概念,從浩如煙海的清代史料中仔細梳理出微言大義的線索。對于1725年苦苦求生的年羹堯來說,(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雍正皇帝毫無疑問是他記憶中社會資源分布的最大焦點。它如此凌厲,如此巨大,能夠輕易地改變每一個行動者的命運。在年羹堯春風得意的時代,他可以越級享受待遇,他來到一個地方,就可以讓王公大臣甚至駙馬爺下跪。他“請發(fā)侍衛(wèi)從軍,使為前后導引,執(zhí)鞭墜鐙!胗P,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至京師,行絕馳道。王大臣郊迎,不為禮。在邊,蒙古諸王公見必跪,額駙阿寶入謁亦如之”(趙爾巽、柯劭?氳齲?977)。他的軍法嚴酷近乎恐怖。“嘗輿從出府,值大雪,從官之扶輿而行者,雪片鋪滿手上,幾欲墜指。將軍憐之,下令曰‘去手’,蓋欲免其凍僵也。從官未會此意,竟各出佩刀自斷其手,血涔涔遍雪地矣”(辜鴻銘、孟森等,1998:2070)。年羹堯所有的飛揚跋扈和不可一世,都是拜雍正所賜。甚至年羹堯可以完全不顧及和這些王公大臣以及部下建立和維護什么社會關系,因為雍正是他整個宦海生涯的核心,雍正是他需要的幾乎所有社會資本的最終來源,帝王的力量可以使年羹堯在率性地破壞那么多社會關系的情況下獲得人生的巨大成就。因此,不管他獲罪與否,他的記憶和經(jīng)驗會告訴他,什么事情都不用指望別人,唯有雍正才是救命稻草和權力的源頭。

  可惜,年羹堯有限的記憶和武夫的心智決定了他的單純和可笑。在雍正登基后,年羹堯仍然試圖以舊日私人的心態(tài)和雍正進行互動時,等待他的將只有災難。孟森先生從年雍的君臣對話中找出了這一絲殘忍的草蛇灰線。據(jù)對《東華錄》和《故宮文獻叢編》等大量史料中上諭和奏折的分析,即位后的雍正一直在給年羹堯“灌米湯”。雍正二年三月十八的《奏謝自鳴表折》上,雍正的朱批居然是“從來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總之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后世傾慕流涎就是矣”(孟森,2000:301)。這種以上媚下的言詞,在中國歷代帝王的朱批中可謂空前絕后。而年羹堯居然真的謬托知己,認萬乘之尊作布衣之交。例如,年羹堯在《謝賜琺瑯雙眼翎折》的最后,明目張膽向雍正索要賞賜,說“如有新制琺瑯物件,賞賜一二,以滿臣之貪念,臣無任悚惶之至!庇赫龑@種越軌的言詞以一律以戲言佻詞答之,答以“今將現(xiàn)有數(shù)件賜你,但你若不用一‘貪’字,一件亦不給你,得此數(shù)物,皆一字之力也”(孟森,2000:299-300)。這分明已經(jīng)露出了警示。而年羹堯仍不醒悟,甚至還把很多朱批的原本私藏起來留做紀念,或者說是憑證也未可知?蛇@樣更是讓雍正在暗中惱羞成怒。1725年4月,雍正以修筑城墻而擾民的小事為由,降年羹堯為杭州將軍,讓岳鐘琪代理甘陜總督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心中不平,行至江北的儀征就不再南下,上疏說:“臣不敢久居陜西,亦不敢遽赴浙江,今于儀征水陸交通之處候旨”(趙爾巽、柯劭?氳齲?977)。此時的年羹堯,居然試圖依仗當年的功勞和皇帝來頂嘴,要雍正改變裁決。果然雍正“益怒,促羹堯赴任”。同時,在雍正授意下,山西巡撫伊都立、前山西巡撫范時捷、川陜總督岳鐘琪、河南巡撫田文鏡、原直隸巡撫趙之垣以及侍郎黃炳、鴻臚少卿單疇書等封疆大吏和京官紛紛“交章發(fā)羹堯罪狀”?梢韵胂,年羹堯四面楚歌,一敗涂地。等死罪加身之時,年羹堯糊里糊涂上了一道《臨死哀求折》,說“臣今日一萬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憐臣悔罪,求主子饒了臣。臣年紀不老,留作犬馬自效,慢慢的給主子效力”(孟森,2000:300)。在這個折子中,他處心積慮以“主子”而不以“皇上”稱呼雍正,試圖喚起雍正對他作為“雍邸私人”的回憶。但這一招卻是自取滅亡、愚蠢之至。當年的交情,特別是當年二人間為雍正奪嫡而醞釀的種種密謀,此刻都已經(jīng)是雍正最要避諱的歷史。年羹堯越是想靠舊情打動雍正,雍正殺人滅口的機心越不可動搖。孟森(2000:300)分析到,“羹堯粗材,竟昧古來可共患難難共安樂成例,即無他殺以滅口之故,語言文字之隙,已足以殺身而有余”,可謂精辟。

  講到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年羹堯自以為是地尋找、識別那些社會資源,并不失時機地加以運用。但他求生的目標沒有實現(xiàn),他動員社會資本但沒有達成他的目標。特別的是,他的社會資本動員過程,在我們看來無異與虎謀皮,是一種昏聵不堪、無可救藥的愚蠢;
在雍正皇帝看來,這個過程是一種無禮、冒犯和小小的狡詐。我們盡可以嘲笑年羹堯是個粗材,但是,哪一個行動者能說自己可以對自己洞若觀火?誰能夠不受自身歷史和性情的影響呢?每一個行動者都是年羹堯,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一廂情愿。從這個角度看,親密或者疏遠的關系,有用或者沒有的資源,有可能只是行動者的幻象。既然如此,建立在這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資本,除了結構性的一面,不也就必然展示了一種主觀的、建構性的可能嗎?

  

  二、社會資本的建構性:被忽略了的一面

  

  如果說“資本”二字展示了經(jīng)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共同點,例如可以增值,需要投資,可以提供資源等等,那么“社會”二字又將社會資本與其它兩種資本區(qū)分開來。這是因為社會資本是一個“動態(tài)的實踐概念”(劉少杰,2002:239),社會資本是通過人與人的實踐互動而形成的。而“實踐”不僅僅是結構性的,還是建構性的。布迪厄(2003:79)說,“作為實踐活動的實踐的理論與實證主義唯物論相反,它提醒我們,認識的對象是建構的,而不是被動記錄的;
它也與理智主義唯心論相反,它告訴我們,這一構成的原則是有結構的和促結構化的行為傾向系統(tǒng),即慣習!鄙鐣Y本結構性的一面,也就是它的嵌入性,是眾所周知而且很容易被理解的,它也是社會資本概念自誕生之日起最具有啟發(fā)性、最被重視的屬性。但社會資本建構性的一面,則往往容易被忽視。社會資本學者專注于對網(wǎng)絡、結構洞等客觀社會關系,仿佛自己是一個不偏不倚而且全知全能的觀察者,分析對行動者和社會關系所組成的世界,如上帝般同居高臨下地解剖一出好戲,對行動者的心智一概以理性選擇而蔽之。前文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對大師的解釋進行追問,其目的就是提醒,“單個行為人與未來保持的并支配其現(xiàn)時行為傾向的實踐關系,是在兩個方面的關系中得到規(guī)定的:一方面是其慣習,……而另一方面社會世界客觀上給予該行為人的機會之特定狀態(tài)”(布迪厄,2003:99)。也就是說,社會資本是結構性和建構性的統(tǒng)一,是客觀和主觀的共同產(chǎn)物。忽視了建構性,就會把合乎邏輯的事物當作事物的邏輯,最終導致概念上的混亂和分裂。

  1、社會資本的重新定義!皥鲇颉贝碇鞣N不同的社會空間,是“各個位置之間的客觀關系網(wǎng)絡”(Bourdieu & Wacquant,1992:97),它展示的是由不同的資本和權力所決定的處于不同位置的行動者之間的客觀關系。而“慣習”是“持久的、可轉換的潛在行為傾向系統(tǒng),是一些有結構的結構”(布迪厄,2003:80),是“心智和認識結構”,是“結構的內(nèi)在化產(chǎn)物”(Bourdieu,1989:18),是“社會結構的嵌入和身體化”,“既低于意識、語言的水平,又高于內(nèi)省的細察斟酌和意志的控制”(Bourdieu,1984:466-468)。場域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位置,慣習可以理解為一種性情傾向。而這二者互相定義,高度相關。一方面場域型塑慣習,一方面慣習賦予場域意義、感覺和價值(Ritzer & Goodman,2004:393-394)。實際上,通過慣習和場域的二元整合,布迪厄回避了“個體方法論”和“整體方法論”之間的鴻溝,形成了一種“關系方法論(Methodological Relationism)”,即除了個體和結構,結構與個體之間的關系也應該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Rizer, Gindorff,1992)。鑒于布迪厄曾經(jīng)運用場域和慣習這一一堆概念,成功地建立起了實踐理論,我們同樣可以運用這一對概念,對社會資本的定義進行修正。這或許印證了波茨對于布迪厄的蓋棺論定:“在那些把社會資本概念引入當代社會學話語的學者中間,布迪厄的分析在理論上最為精練,因此它的被忽略令人扼腕惋惜”(Portes,1998:3)。

  我們把對社會資本的分析起點具體化到行動者的實踐層面。每一個行動者的行動雖然不都是理性選擇,但絕不是建立在一個對情境漫不經(jīng)心的、毫無歷史經(jīng)驗可循的擲骰子式的賭博之上的。布迪厄 (2003:142-144) 強調(diào)的實踐邏輯是“自相矛盾的”、“排斥任何形式的算計”的,僅僅是因為這種算計早已經(jīng)被身體化了,而不是說沒有計算,而是一種“傾向于按照有意識的方式,實施習性另一種方式的運算”(布迪厄,2003:81)。通過計算,行動者一般要了解兩個維度的內(nèi)容:第一,資源的分布情況。包括要明確哪一類的行動對象的資源有助于達成目標,涉及對社會職位的劃分、對事件發(fā)生場所的界定以及對資源歸屬主體的窮舉。第二,資源的可涉取程度,主要是明確社會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和遠近程度,并由此涉及到行動的策略、后果等方面。這兩個內(nèi)容的判斷過程,理所當然是“實踐”的過程,從而具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性質。首先,資源的分布既有客觀的一面,包括客觀社會職位的劃分和社會關系界定;
但也有主觀的一面,包括主觀上對社會關系的認識程度,也即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其次,資源的可涉取度,既包括客觀的因素,而更多的則是主觀的判斷,是行動者對周邊他人資源的一種認識和篩選。所以,行動者的計算、判斷的過程,“并不是以在按照某一計劃建構起來的若干可能性中進行果斷選擇為目標的某種意識的理智活動,而是慣習的實踐活動”(布迪厄,2004,序言);仡櫼酝鶎ι鐣Y本的定義,都強調(diào)了社會資本作為一種嵌入性資源的客觀性,但忽視了這個嵌入的位置卻是實踐著的、互動著的社會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處在某個場域之內(nèi),但它們被認識的程度主要取決于慣習。

  我們試著對社會資本的概念進行重新定義。由于場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關系,首先我們可以把那些由客觀的社會聯(lián)系所指向和連接的資源定義為“場域性資源(Field Resources)”。這個概念與林南的“社會資源”概念非常類似。但“場域性”概念本身強調(diào)了社會客觀關系的結構性,因此“場域性”資源是客觀的,而“社會”的概念則顯得有點含糊不清。在引入“場域性”這一結構性概念元素后,我們開始第二步:引入建構性元素。由于處在行動者識別范圍之外的“場域性資源”無法被資本化,因此,行動者的慣習會決定哪些“場域性資源”被識別。這樣,所謂社會資本,就是慣習對場域性資源的分布判斷(Evaluative Distribution)。本文要強調(diào)的是:社會資本的存在方式是二元的。它有資源的屬性,也有心理分布圖式的屬性。和以往定義的主要差異就是,本文傾向于把社會資本看作一種被結構化了的建構性。社會資本與經(jīng)濟資本、文化資本的最大差異就在于這個主觀建構性。例如,經(jīng)濟資本是客觀的,擁有者消失了,資本并不消亡,而且可以轉嫁讓度給別人;
同時,經(jīng)濟資本不存在場域的問題,因為通過匯率制、股票期貨可以讓金錢在各種形式中存在。文化資本是一種主觀性的客觀,說它具有主觀性,是因為擁有者消失了,他的文化資本也隨之消失;
說它終究是一個客觀,那是因為文化資本有具體的衡量標準,講師比教授要低,大學的排名有先后。而社會資本則是一種客觀的主觀,它僅僅在互動中才能產(chǎn)生,不能被完整地轉嫁,沒有嚴密的衡量標準。自我的社會資本估價,和他人對我的社會資本估價很可能完全不同。因為都具有客觀性,經(jīng)濟和文化資本雖然可以進行相對比較直接的轉換,但也基本只能在各自領域之內(nèi)活動。而社會資本的主觀性則可以進行跨場域活動。

  2、一組新的測量對象。對社會資本的測量問題也引發(fā)了很多爭論?傮w看社會資本的理論表述要遠遠大于測量的實證數(shù)據(jù)積累(Paldam, 2000)。在所謂集體層次的社會資本測量上,盡管有所爭議,但已有學者提出了基于要素分析和成分分析的標準化測量方法(Hjøllund & Svendsen2000.)但在個人層次的社會資本測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一些極端的觀點,如澳大利亞統(tǒng)計署(ABS,2000)甚至認為對個人層次的社會資本的是無法統(tǒng)計的。從相關文獻看,個人層次的社會資本主要發(fā)展出了三種不同的測量方法。一種是麥考利斯特和費舍爾等人(McCallister & Fischer.1978)提出的“名稱生成法(Name Generator)”,第二種是林南和杜門(Lin & Dumin 1986)提出的位置生成法(Position Generator),(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近年來范德蓋格和施奈德(Van der Gaag & Snijders 2003)提出“資源生成法(Resource Generator)”。這些方法基本的工具就是問卷調(diào)查,其區(qū)別也就是提問的項目各有側重。主要涉及到被測量對象的社會交往可接觸的范圍、職業(yè)、資源和其它特征。

應該說,直接對行動者進行測量的方法,其實本身反而倒體現(xiàn)出了社會資本建構性的一面。但舊概念下的測量方法僅僅關注社會資本自身,而忽視了一些以社會資本為核心的關系性概念。實際上,社會資本測量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尋找那些具有背景相關性的指標,并和指標建立起實證關聯(lián)(Grootaert & van Bastelaer.2001)。就此本文提出三個關系性的測量對象,分別展示了社會資本的二元性、結構性和建構性。限于篇幅,僅作概念性的闡述。

   1)社會資本的動員度(Mobilization)。社會資本是一種資源的“紙上談兵”,不等于在行動后被實際調(diào)用的那部分資源。而那部分資源可以稱為社會資本的動員成果,它以經(jīng)濟資本、文化資本等其它形式出現(xiàn),同時也對行動者“今后”的社會資本產(chǎn)生影響。這樣,我們把動員成果和社會資本之比,稱之為社會資本的動員度。這個指標把社會資本的主觀性和客觀性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由人數(shù)、資源數(shù)量或者它們二者的函數(shù)等多種單位來進行衡量。不過由于社會資本是一種主觀判斷的分布,因此關鍵不在于對動員度進行量化,而是通過了解動員度在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反映出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例如,在場域中擁有較多資本或者較多社會聯(lián)系的人,動員度有時候反而比較低。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較少求助于場域性資源,一方面由于密集的社會聯(lián)系使得選擇余地增大。而動員度高的人,有可能是自身資本不足,或者聯(lián)系網(wǎng)絡比較疏松所導致。當然,具有相近社會資本時,動員度高的則獲取場域性資源的能力更強。

  2)社會資本的廣涉度(Span)。行動者的場域性資源可以涉及非常多的既定權力場域。從官場到學界,從血緣關系到社交關系等等?梢赃x取一個時間段,對行動者社會資本在不同權力場域中的分布和聚集程度統(tǒng)計。社會資本相對集中在某些固定場域的,說明交往面比較窄,社會資本廣涉度比較低。社會資本分布分散的,則說明交往面比較寬,社會資本廣涉度高。一般而言,自身擁有較多資本的人的社會資本廣涉度更高。這是因為其自身擁有的資本使得更多的人樂于與之建立聯(lián)系,從而也獲得更多的跨場域的社會資本。這也呈現(xiàn)出一種資源集聚的馬太效應。形容,廣涉度是社會資本的結構性指標。

  3)社會資本的主觀度(Subjective Ratio)。社會資本具有主觀客觀二重性。每個人在評估自身的社會資本時,也對周圍的人的社會資本進行評估。主觀度就是自身對社會資本的評估,與他人對自己社會資本的評估的比值。這里涉及事件性社會資本和總體性社會資本等兩種不同層次的主觀度。

  對于一次事件的社會資本主觀度的測量,主要是對行動者和行動對象分別進行調(diào)查。我們還是回到1725年以年羹堯為例,測量其求生行動這一事件的社會資本主觀度。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年羹堯進行一次采訪,還要向年羹堯的求助對象進行了解。第一步,在年羹堯處,了解他將求助誰,他心目中該行動對象擁有的資源數(shù)量有多大,他與該行動對象的關系,獲取這個資源的幾率,需要進行多少其它形式的資本投資等等。第二步,根據(jù)年羹堯提供的行動對象名單,分別對他們進行調(diào)查。包括:他們對年羹堯的心理距離,愿意給年羹堯的資源多少。第三步,對兩次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一次標準化比較。雙方在判斷上的差距,顯示年羹堯對于此事件中其社會資本的主觀判斷力。一般而言,當行動者和行動對象的慣習、場域類似時,雙方對于心理距離的判斷有一個類似的標準,判斷也相對準確。同時,越處于權力場域的下端,或者越新進入某個場域,判斷的準確性也就越低,主觀度越高。

  對于一段時間內(nèi)總體性社會資本的主觀度測量,實質上就是對某一段時間內(nèi)歷次事件的主觀度的積分。由于涉及的事件太多,可在行動者不同親疏的關系人和不同既定場域中各選取一批多層樣本,再根據(jù)場域的不同分別假設幾個目標事件,讓這些關系人對自身可向行動者提供的資源以及心理距離進行統(tǒng)計。最后把這些統(tǒng)計結果和行動者自身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即可。

  

  三、記憶和判斷分布:建構性的生成模型

  

  本章將集中就社會資本建構性的形成做一個具體的模型分析。在實際生活中,一個人可以說清自己有多少錢,多少個記得名字的朋友。但一個人對自己的社會資本,僅僅是一個模糊的認識。唯有當指定一個事件,明確一個工具性目標(Instrumental Objective)時,這個認識才能具體化。那么,一個行動者是如何判斷自己在事件中的場域性資源的呢?我們將離開年羹堯,嘗試建立起一個“初始事件”的認知模型。這個模型的本質是一個認知的序列,它不是作為第三者的客觀記錄,而是模擬作為行動者的主觀判斷。

  1、“初始事件”模型(Initial Event):

  

  這個模型的事件,是為某個工具性目的而必須尋求場域性資源。由于“慣習的預測是一種建立在既往經(jīng)驗上的實踐假設,對最初的經(jīng)驗特別倚重”(布迪厄2003:82),因此這個模型的主人,“我”,是一個“初始”的行動者,沒有大量關于對場域性資源的判斷和記憶的累積。對有利于目標達成的資源的認識,僅僅限于了解到他人的客觀身份、職位。對與他人之間互動的程度和距離,也僅僅具有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體驗,是一個簡單的理性人。一個比方就是,“我”仿佛是一個剛剛跨進社會工作的年輕學生。

  橫坐標是一個同心圓,來表示在“我”心目中,與周圍人的交往親密程度,這實際反應了距離場域性資源的心理空間距離。這個形式有點類似把費孝通(1985)的“差序格局”和格蘭諾維特的網(wǎng)絡分析結合起來。特別是把后者運用于群體的概念降低到個體,把人與人之間理解成一種信息互補的可以作為“橋(bridge)”的“弱關系”(Granovetter, 1973)。這樣,在橫坐標中,離開圓心的“我”越遠,表示我對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的距離越大,涉取難度越大,提供資源的概率越小?v坐標表示在這個事件中,場域性資源的多少和影響力。于是以“我”為軸心,形成一個嵌入式的坐標系!拔摇敝苓叺拿恳粋行動對象,都可以在這個坐標系中獲得一個坐標的判斷。要注意的是,兩個坐標都是主觀的產(chǎn)物。

  在事件A中,不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年羹堯,“我”作為一個普通行動者,周邊的場域性資源是比較分散和低下的。往往那些對目標最有影響力的人,未必和“我”有最親密的關系。因此,“我”周邊的場域性資源的分布,必然在一個蝴蝶狀的范圍之內(nèi)。即A1-A2-A3-A4-A5組成的“分布面(Surface Distribution)”之中。在事件A中,根據(jù)“我”最基本的判斷,覺得甲最能夠為“我”提供幫助,但是甲和“我”的關系非常疏遠;
丙和“我”關系最好,但丙對于解決這個事情缺乏影響力。而乙則處于兩者之間。此時“我”將面臨三者中的選擇,由于社會資本同時取決于心理距離和資源判斷,因此對這兩個要素權重的選擇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一般而言,對心理距離的權重比較看重的,往往出現(xiàn)在內(nèi)斂的人格中。而對資源權重比較看重的,作為往往出現(xiàn)在開放型的性格中。當然,這已經(jīng)涉及到心理學層面。總之,由于缺乏記憶,純粹的理性加上某些不確定的因素,會使得“我”傾向于挑選那些既有影響力又不至于離自己太“遠”的人作為行動對象!拔摇钡摹坝嬎恪本褪潜容^每一個人的影響力和交往距離的商。因此,最終乙將成為“我”的行動對象,而“我”剛才對分布面中甲乙丙的資源的判斷,就是“我”在事件A中的社會資本。

  這個“初始事件”社會資本和學者提出的“個人地位”、“身價”等概念有很多相通之處,都是一種他人在個體心理空間上的序列分布(翟學偉,1999)。也就是說,“初始事件”社會資本的主觀性、建構性是具有壓倒優(yōu)勢的。這是因為,場域是“社會世界中長期占據(jù)某個位置的結果”(Ritzer & Goodman, 2004:390),而“初始事件”沒有歷史,因此它所涉及或者蘊涵的是一種不具有歷史性和主觀性的“準場域”,或者干脆沒有場域,這就使得“初始事件”的社會資本必然舍棄這個因時間而達成的結構性。但是,“初始事件”社會資本只是一個開端,隨著事件的不斷積累,隨著場域和慣習之間的不斷作用,社會資本整體的結構和建構二元性即將顯現(xiàn)出來。這也是“社會資本”的概念不同于“個人地位”的地方。這個積累的過程將在下一個模型中得到解釋。

  2、“事件累積”模型 (Integral Events)

  

  時間是事件的序列。將事件A的分布面轉動一下,就可以形成事件B的分布面。兩個面之間還有很多分布面,表示從A事件到B事件的進程中其它的事件。這樣,在兩個分布面的形成中,甲乙丙三人的坐標分布很可能要發(fā)生變化。引起這個變化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遷移。事件變化意味著目標的變化。甲乙丙的場域性資源對于目標的意義因此都會發(fā)生變化。三者的坐標都可能發(fā)生變化。

  2)伸縮。事件A中,由于“我”和乙進行了一次互動,因此“我”和乙的交往距離將發(fā)生伸縮變化,也即乙的橫坐標發(fā)生變化。

  3)模仿。事件A的結果將在“我”心目中形成一個記憶,在慣習中追加一個數(shù)量,導致乙的縱坐標也發(fā)生變化。而今后和A相類似的事件發(fā)生時,這個記憶將使得“我”樂于進行模仿和重復,或者促使“我”在沒有其它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和上次類似的選擇,即選擇乙。

  4)暗示。其它人的事件將對“我”產(chǎn)生心理暗示作用,在“我”心目中形成一個記憶,在慣習中追加一個數(shù)量。例如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我”得知丙也曾經(jīng)成功地通過乙獲得了場域性資源,那么這意味著在“我”的心目中,乙對于某類事件的影響力將變化上升。乙的縱坐標將變化。這是一種“光環(huán)”效應。例如對哈佛大學本科生進行社會資本調(diào)查表明,人們總是對身份較高的人更為信任,這些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資本也會因此進一步提高(Glaeser, Laibson, Scheinkman,Soutter,1999)。再一個例子,在社交場合以各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社會關系,哪怕是吹噓,也能或多或少獲得他人更多的信任。

  5)排除。如果從A到B之間還有大量的分布面,也就是如果歷經(jīng)了多次事件,但某個他人仍然不能成為“我”的行動對象,那么很可能他將逐漸淡出“我”的記憶,慣習使得他可能失去坐標系中的位置;蛘撸绻拔摇睋碛辛司薮蟮男袆訉ο筮x擇數(shù)量,那些時間發(fā)生相對久遠、長期不被動員的記憶也會消失。

  6)分類。如果從A到B之間還有大量的分布面,且這些分布面代表的事件屬于不同的場域,那么在經(jīng)過了這些豐富多彩的事件后,記憶和慣習會自動對不同場域進行分組,分別給甲乙丙賦予不同的坐標值。坐標值的差異,就是結構性的差異。

  7)趨同。隨著事件的積累,“我”對于場域的識別度的不斷精確,場域對于慣習的結構化作用越來越明顯。通俗地講,那個剛剛工作的大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判斷和行為模式將越來越具有工作環(huán)境的特征。這也就是布迪厄( Bourdieu,1977:72)所謂的“作為歷史產(chǎn)物的慣習,生成了個人或集體的行動,而歷史,也因此和引起它的那些歷史相一致”。

  這七種變化,都和歷史事件有關。而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我”發(fā)生了變化!拔摇钡睦硇圆辉偈羌兇獾牧,而是一個被慣習強化、被場域型塑了的理性,是被篩選了的記憶。這樣,如果我們把A事件的分布面旋轉360度,那么可以得到一個總體的社會資本分布錐,其形狀類似一個圓柱體的頂部被挖去一個圓錐。“我”一生中身邊的每個人,在這個錐體中都有一個坐標軌跡。他們或者她們,有的是扭曲的圈,有的是短短的弧線,有的緊靠中心,有的忽近忽遠。透過這些變化的軌跡,我們再一次看到:社會資本是記憶的產(chǎn)物,是自身通過歷史對自身的不斷修正。它的主觀度隨時間推移而變小,隨事件的增多而精確。這就是一個人的不斷被社會化的過程,一個人在交往中不斷成熟的過程。

  

  結論

  

  社會資本的概念,(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早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和我們的常識分裂,不得不和涂爾干分裂的時候了。布迪厄的忠告就是要在看似完整的意義中重新引入表象(Representation)。布迪厄(2003:216)說,“由于個人或集團是客觀地得到定義的,而對它們作出定義的依據(jù)不僅是他們之所以是,而且是它們之被認為的所是,一種被感知的存在,這種存在即使嚴格取決于他們之所是,也絕不可能完全歸約為他們之所是,所以社會學必須考慮到客觀上依附于它們的兩種資產(chǎn):一方面是像物理世界的任何事物那樣都可以計數(shù)和度量的物質資產(chǎn),首先是身體資產(chǎn);
另一方面是象征資產(chǎn),而象征資產(chǎn)不過是當它們在相互關系中被感知和被評價時的物質資產(chǎn),也就是說它們是一些區(qū)別性資產(chǎn)!北M管這段話晦澀異常,但筆者相信社會資本正是這種與常識決裂的、以二元方式存在的集合體。富有挑戰(zhàn)意義的是,場域和慣習,甚至亦可能成為整合個人層次和群體層次社會資本的重要概念。當然,這不在本文的計劃之列。

  

  參考文獻:

  

  1布迪厄,2003,《實踐感》,蔣梓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 陳恒鈞,1994,《社會資本與公共行政之關系》,“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座談會”資料(臺北大學),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31228/1228-5.doc。

  3費孝通,1998,《鄉(xiāng)土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辜鴻銘、孟森等,1998,《清代野史》卷4,成都,巴蜀書社。

  5劉少杰,2002,《后現(xiàn)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孟森,2000,《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xù)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7雍正,1983,《大義覺迷錄》,《清史資料》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

  8翟學偉:《中國日常社會的真實建構》,《中國社會科學》,1999 年第 4 期。

  9趙爾巽、柯劭?氳齲?977,《清史稿》卷295,列傳82,北京,中華書局。

  10 AB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0.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Current Col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BS Discussion Paper, ABS,Canberra.

  11 Baron, J., & Hannan, M.1994. “The impact of economics 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2:1111-1146.

  12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4 ----1986.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by John G.Richardson, Westport,CT.: Greenwood Press.

  15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7.

  16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oïc J.D 1992. “The Purpose of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Chicago Worksshop)”. In Bourdieu & Wacquant(eds.),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 Burt, Ronald S.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 Castle, E.N. 1998.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rural place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0: 621-631.

  19 Coleman, J.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 Durlauf,S.N.1999. “The case ‘a(chǎn)gainst’ social capital”, Focus 20(3):1-5. www.ssc.wisc.edu/econ/archive/wp9929.pdf.

  21 Glaeser, Edward L., Laibson, David I., Scheinkman, J A. & Soutter, Christine L. 1999, “What is social capital? The Determinants of Trust & Trustworthiness”. NBER Working Paper No. W7216. http://ssrn.com/abstract=171073.

  22 Granovetter, 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1360-80.

  23 Grootaert C. & T. van Bastelaer.2001.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orld Bank SCI Working Paper. www.iris.umd.edu/adass/proj/soccap.asp.

  24 Hjøllund, Lene & Svendsen, Gert Tinggaard, 2000. “Social capital: a standard method of measurement”, Working Papers 00-9, Aarhus School of Busines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25 Hunter, B. 2004. “Taming the social capital Hydra? Indigenous poverty,social capital theory & measurement”. Technical Report Discussion Paper. No.261, CAEPR, ANU.

  26 Lappe, Frances Moore, & Du Bois, Paul Martin.1997.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without looking backward”. National Civic Review, 86:119-128.

  27 Lin,Nan,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 22(1).

  28 Lin,Nan, & Mary Dumin 1986. “Access to occupations through social ties”. Social Network,8:365-385.

  29 McCallister, Lynne, & Claude S. Fischer.1978. “A procedure for surveying personal networks”.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7(2):131-148.

  30 Paldam,Martin, 2000. “Social capital: one or many? definition & measure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4, issue 5: 629-653.

  31 Paul Dekker 2001. “Social capital: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aper for the Euresco conference Exeter, 15-20 September.

  32 Portes, 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33 Portes, Alejandro 1995 (ed.).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34 Rizer, George & Gindorff,Pamela,1992. “Methodological relationism:lessons for & from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5:128-140.

  35 Ritzer, George & Goodman, Douglas J. 2004,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Peiking University Press(社會學經(jīng)典教材影印叢書).

  36 Robison, Lindon J, A., Schmid, Allan, &Siles, E Marcelo. 2002. “Is social capitial really capital?”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Vol 60:1-21.

  37 Van der Gaag, M.P.J. & Snijders, T.A.B. 2003, “The Resource Generator: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with concrete ite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XXII Sunbelt international Social Networks Conference; February 13-17, New Orleans, US (2003).

相關熱詞搜索:建構 資本 社會 年羹堯 陳云松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