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丁學良:“你敢寫中文”?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20世紀末倒數第二個月上旬的某天中午,我收拾起電腦臺面上的英文資料,在大書桌上攤開中文稿紙,滿臉燦爛地走出我的辦公室,對隔壁的同仁朱經濟學博士宣告:

  "從今天起的六個月里,我不再寫英文論文了。"

  "那你干嗎?"

  "整理中文手稿,出一本承諾已經很久的集子。"

  "你敢寫中文?"他的眼珠幾乎要從名牌超薄塑膠鏡片后彈過來。"你竟敢寫中文?"

  我點點頭。

  

  "Publish or Perish"的隱義

  

  所有到西方學術界去走過一遭的中國人都知道那兒沿習已久的一句俗話:"Publish or Perish"(可譯作"不出版就完蛋")。意思是:沒有足夠的文章書籍發(fā)表出版,你的學術生涯就斷難維持下去。但這里的發(fā)表出版并不是指任何類型的作品。首先,對發(fā)表的語言有限制。你要想自己的作品取得"學術成果"的預審資格,最合適的是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等,只有在這些國家內才被認可,而英文則是各國學術界的通用語。即使是西方列強之一的法國,雖然歷來以"文化藝術大國"自詡,過去很多年里政府撥巨款資助世界各地以法語為媒介的出版?zhèn)鞑ロ椖,并?guī)定本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應該選擇用法語發(fā)言。但法國最近幾年來,也不得不默認英文的世界霸主地位,轉而鼓勵本國學者每年用英文發(fā)表一些研究成果,以便在更廣泛的范圍里被世人所知悉1 。

  

  對于一個在西方學術界就職的中國人(這里的"中國人"不包括在西方出生或自幼長大的華裔)來說,英文作為國際學術界通用語的獨尊地位意味著什么呢?它意味著:你必須在一組于你極不利的條件的綜合制約下,與數目龐大的來自各國的同行們進行持續(xù)不斷的競爭。

  

  讓我來對這一濃縮的陳述作簡要的釋義?quot;一組極不利的條件"包括:

  

  第一、你必須用非母語來表達專業(yè)性的思想和意義,這類專業(yè)性的內容之精確的書面表達,與日常生活內容的表達完全不是在意識和語言技巧的同一水平面上。即使當我們是在用母語撰寫學術論文和書籍時,都會時常為表達不清楚意思而困擾,更何況是在用外語!當我們用母語來參與學術論戰(zhàn)時,都會常常因"語言武器"(即"辯才")之不夠鋒利而吃虧,更何況是用外語!

  

  第二、你必須選擇那些西方(以盎格魯撒克遜族裔為主)的聽眾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索和闡發(fā)。這些問題或許是你本人不甚感興趣的,或者你關切的角度大不一樣。與此同時,你本人最關切的問題被迫擱置一旁。如果你?quot;聽眾意識"(the sense of audience)不敏銳,你爭取研究資源和發(fā)表研究成果的機會都將大大縮減。

  

  第三、你參與競爭的"大圈子"不是由來自一個國家或文化的、而是由來自多個國家和文化的人所構成。他們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其中高手云集3 。在這樣一組不利條件的綜合制約下,一個在西方學術界工作的中國人與同行們競爭,在大部分時候,真可謂是"避其所長,揚其所短"。或者有如民諺所說,是"李逵落水斗張順"─ ─"黑旋風"的兩把板斧使不上,"浪里白條"的水中絕技卻大顯神威。

  

  "就業(yè)市場"和"觀念市場"的連鎖

  

  上述境況,就是置身于西方學術界"就業(yè)市場"(the job market)里的中國人所承受的壓力。在這只無形而有力的大手之下,大部分的中國學者很少有時間和精力撰寫嚴肅和系統的學術論文或著作(游記、隨筆、雜文、書評、日記、情書另當別論)。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么你們不一石兩鳥、一物兩用呢?先寫成英文或中文發(fā)表,然后再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發(fā)表,國內國外兩不誤?"

  

  這種"內需和外貿兼顧"的策略,我和一些朋友也曾經認真地嘗試過,但很快就發(fā)現頗難堅持下去。最核心的困難在于:英文聽眾(即讀者)們所需要的信息,與中文聽眾們所需要的,大相徑庭。因為雙方市場上信息產品短缺的情況大不一樣,為一個市場制作的產品(論文和專著),很難(甚至不可能)適合另一個市場的需求。簡言之,你是向西方人介紹中國的情況呢,還是向中國人介紹西方的情況4 ?基于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你便面對著不同的"觀念市場"(the market for ideas)的壓力。

  

  因為就業(yè)市場和觀念市場的這種連鎖制約,對于在西方學術界工作的中國人來說,用中文著述,就往往可望而不可及了!那種情境,有如你開車上了一條高速公路的快車道。前后左右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雙手駕駛車(亦即沒有語言的限制),而你是獨臂駕駛(因為語言的限制)。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超車擠出快車道,你還敢一邊開車,一邊煲手提電話?你不要命了?

  

  這便是為什么同仁朱博士聽說我要用中文寫書稿,脫口而出:"你敢寫中文?……你竟敢寫中文??"驚訝兼關切兼困惑兼告誡之情,溢于言表。

  

  這就是"制度"!

  

  在英語學術世界招聘和升遷專業(yè)人員的過程中,候選人的中文論著一般不被視作正宗的學術成果來計量,這種政策具有多重原因。國內讀者比較容易想到的,或許是政治因素和文化歧視這兩者。這兩重因素確是存在。但據筆者多年的觀察,它們不是全部的根源。比如,在某些與政治無涉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里,中文的出版物也不被看重,可見政治見解并不至關重要。極少數的中文學術刊物(詳見后文),在西方學術界則頗受尊重,可見文化歧視也并不是橫掃一切的。比政治因素和文化歧視更基本的原因,據筆者觀察,乃是中文學術出版界(刊物和書籍均包括在內)缺乏一套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Anonymous outside referring )。所謂"專業(yè)的"是指:評稿人不能是行政主管或財界大亨(即使他們是同學術部門有關聯的機構的首腦),而必須是對稿件(論文稿或書稿)的主題素有研究的學者。在知識爆炸式增長、專業(yè)化日趨細密的當今時代,若非是某一領域里耕耘已久的專家,很難對別人的研究成果之優(yōu)劣作出合適的評判。

  

  所謂"隱名的"是指:被審稿件的作者的名字和評稿人的名字均不告知對方(一如選舉中的"無記名"投票制度),以期保證評稿人"只對文稿不對人",不要把個人的親仇恩怨感情帶進評審之中,能直言文稿的優(yōu)劣。同時也能保證被審稿件的作者在日后難以報復對他(她)的作品嚴厲批評過的評稿人。

  

  所謂"外部人"是指:評稿人不應該限于編輯部的成員,更不應該是稿件作者本單位的同事。越是與作者無個人關系的,越適合作評稿人。

  

  "專業(yè)"、"隱名"和"外部"是這一審稿制度的三大核心要素。不同的學科領域,同一學科領域里的不同出版物,同一出版物在不同的主編任職期間,在具體實施的細節(jié)上或會有差異,但這三個核心要素卻是基石。下面我先以國際學術刊物中頗受尊重的一家為藍本,再綜合相似的幾家刊物的經驗,來作一示范介紹,看看"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在實際中如何運作。詳細介紹過學術刊物的程序后,筆者還會約略介紹學術出版社的審稿制度 。為方便起見,以下簡稱所介紹的刊物為"A型刊物"。

  

  A型刊物的編輯部是如何構成的?

  

  與我們國內很多的學術刊物不同,A型刊物的主編不是終身的職業(yè)編輯(即國內歸屬于"助理編輯-編輯-副編審-編審"的職稱系統的專業(yè)人員),而是大學教授或研究所資深研究人員,幾位"協主編"(Co-Editors)也是一樣。他們都是學術界研究成果卓著的成名學者,在研究分支上相關聯但不重疊,形成互補關系。他們作編輯工作期間并不是全職的,而是教學、研究、編輯并行。同時,會有一至數位全職的編輯人員(即職業(yè)編輯)擔任編輯部的管理(Managing Editor)和操作人員(Editorial Staff)。他們的職責是:在主編和協主編對稿件作出學術決定之后,把這些決定付諸實行,包括與作者聯絡、統一文章格式、潤色文字、發(fā)行業(yè)務、廣告業(yè)務、版權業(yè)務,等等。

  

  A型刊物編輯部的這種組成的合理之處是很明顯的:對稿件的處理首先是一個針對其主題內容的專業(yè)判斷,惟有該領域的專門研究人員才具有判斷力。須知,主編和協主編均是兼職,而且任期有限,使他們不致于和學科研究的前沿脫節(jié)。把編輯工作理解為僅僅是處理稿件的技術操作(文字處理等等),是狹隘地和過低地看低了學術界的編輯!

  

  在國內,我們經常聽到學術刊物的編輯們抱怨:"一天到晚忙著看稿編稿,沒有時間讀書,知識更新跟不上,對很多來稿中的專業(yè)問題吃不準……"云云。這說明我們國內的學術體制對 "編輯"的定位不對,沒有把對學術稿件的編輯工作看作就是學術研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之一,只把編輯們看作"雜家"(樣樣都知道一點,樣樣都不精通)。學術編輯們中的一部分(即最重要的那部分)必須是專家,是學科前沿的探索者。而且,你不能讓編輯們老是作"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不讓他們持續(xù)地和定期地加油,內功再豐沛的人也會很快耗盡枯干的。

  

  對來稿制定的規(guī)矩

  

  為了確保審稿程序的"隱名",A型刊物對來稿制定的規(guī)矩細致嚴密。每篇稿件的作者需要同時寄來幾份復印本;
除了一份稿件在首頁附有作者的姓名、單位、地址以外(本份留在編輯部內作存根),其他幾份一律不準附帶此類信息。有些投稿者很精明:你不讓"明帶",我就"暗帶"。比如,有些作者通過在文章的引文和注釋中頻繁提及自己的著作或觀點的辦法,來暗示自己是誰,寄希望于未來的評稿人里有自己的師生、同學或密友,會"高抬貴手,多多美言"。針對這種暗示技巧,A型刊物編輯部就告訴投稿人:盡量不要在文章中"自我引證"。萬不得已要引用自己的著述或觀點時,必須用第三人稱,否則將稿件立即退還給投稿者,不予進一步處理。

  

  任何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都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互動過程中實現的。"你有政策,我有對策"是社會現實的持續(xù)狀態(tài)。一個規(guī)矩(政策)在制定時,對出臺后遭遇"反規(guī)矩" (對策)的預期越低,該規(guī)矩(政策)的實際效能就會越低。

  

  對學術稿件的另一項重要規(guī)定是:若作者在文稿中利用了成套的經驗數據或資料(如統計數據庫、問卷調查、觀察記錄),作者必須準備提供它的完整的原始形態(tài),以接受評稿人或任何讀者的檢驗。如果由于特別的限制(如法律方面的)而不宜公開資料條件,作者必須在來稿時注明,并作出充分的解釋。

  

  這種規(guī)矩非常重要,因為當代社會科學的研究日益向自然科學看齊。在自然科學中,任何發(fā)現性的成果,都必須基于科學試驗和觀察。時不時地,也有些自然科學家聲稱有?quot;新的發(fā)現",造成轟動效應。別的科學家把他們的經驗數據拿來一檢驗,發(fā)現不可能產生他們聲稱的那種結果。原因或是聲稱者在試驗過程中不夠仔細精確,搞錯了某一環(huán)節(jié),或是聲稱者偽造數據以夸大成果、欺騙公眾。而要證實或證偽這一切,惟有檢驗原始數據和資料或據此而重新設計實驗(計算)過程。

  

  反觀我們周圍的中文學術論文和專著,引用數據和資料時,相當普遍地冠以"據有關部門調查……"、"據匡算……"、"據權威人士透露……",但不注明詳細的出處。讀到這類基于"來無蹤、去無影"的數據資料之上的分析和結論,你怎能把它們當作嚴肅的學術研究7 ?

  

  評稿程序

  

  A型刊物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由主編和協主編中間的某一位先瀏覽一遍,看看該稿件是否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或違反稿件體例規(guī)格的問題(包括前邊論及的"身份暗示")。這位編輯必須是:第一,在研究方向上與該稿件主題相近(符合"內行"的原則);
第二,不可以是與稿件作者在同一大學或研究所供職(符合"親近者回避"的原則)。如果沒有明顯的、重大的技術性缺陷或體例性問題,編輯部就會把稿件寄給外部評稿人。評稿人當然也必須符合"內行"和"親近者回?quot;的標準。一篇稿件通常會請兩位評稿人審閱,審閱后給出評語和處理意見。五種可能的處理方式有:"接受發(fā)表,無需作修改";
"原則上接受發(fā)表,但需要作一些小的修改補充";
"原則上可以發(fā)表,但必須作出重大修改";
"先作出如此這般的重大修改,然后再考慮重新審閱,看看是否夠格發(fā)表";
"沒有修改重寫的必要,拒絕發(fā)表"。

  

  如果兩位外部評稿人的建議一致,刊物主編或協主編作決定時就比較容易了。如果兩位評稿人的建議不一致,編輯部極有可能把該稿件再寄給第三位外部評稿人審閱。對于需要作出重大修改的文稿,會有第二輪乃至第三輪的外部審稿。(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越是全學科的(涵蓋一個整學科而非其中一個分支的,如經濟學、政治學,而非農業(yè)經濟學或基層政治學)、越是有威望的刊物,該過程就越是嚴格和繁復,時間就越長,最終被接受發(fā)表的機會就越小。根據權威的《美國經濟學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發(fā)表的統計數字(詳見本文末尾的諸表格),在1990年代后期,被接受發(fā)表的稿件通常經受了20個月左右的時間的評審和修改(表1)。在從1979 年至1998年的20年間,在該刊發(fā)表論文變得日益困難(意味著競爭日益劇烈)。文章的發(fā)表比例(每100篇來稿中被接受發(fā)表的篇數)由17%左右降到7%或8%(表2)。需要提醒的是:向該刊寄去一篇稿件的同時,投稿人必須附上50-100美元的稿件處理費;
不論稿件最終命運如何,這筆處理費不予退還。這對絕大多數的欲投稿人還是有些"勸君三思而行"的作用的,毫無把握或希望太微小的稿件,就不會隨便寄去了。因為即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

  

  學術界的公共服務, 為學術刊物作外部評稿人是沒有經濟報酬的,屬于學術界從業(yè)人士的一項公共服務。一家全學科的刊物每年需要聯系1,000名左右的專業(yè)學者作評稿人 ?飳λ麄兊幕貓蠡蛘呤敲磕暌欢葘⒋竺谐鰜肀硎竟_感謝,或者是每篇文章評審過后主編親自發(fā)函示意,或者是被提名為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的候選人,或者是以后本人投稿時編輯部會以更快的速度處理(但仍然要經過正常的審稿程序)。編輯部提醒評稿人:他們最重要的報酬是知識上的──他們在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之前,就捷足先登地獲悉其詳,從而會刺激本人的研究進展。在學者們的學術簡歷表上,也會列出自己過去或目前曾經作過哪些學術刊物的評稿人。

  

  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權威

  

  越是嚴格地、持續(xù)地奉行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的學術刊物,就越是有可能長時期地發(fā)表素質較高的論文(亦即僥幸過關和人情過關的文章比例降低),從而就越是會被該學術領域里的從業(yè)人員所看重。"權威的"學術刊物不應該是自封的、官封的、商封的或任何其他學術之外的有勢力的機構和個人封授的。權威的基礎是"共識"和"合意"(consensus, shared value);"公認的權威學術刊物"必須是用學術公眾(the republic of scholars)普遍信服的程序、

  

  規(guī)范編輯出版的刊物。本章末尾(表3至表6)列出了在以英文為主導的國際學術界里享有很高聲望的一些刊物,按幾個社會科學學科(經濟學、政治學、社會性)分組。另一項"區(qū)域研究"(Area Studies)是多學科的,是指綜合地研究一個大的地理單位,比如一個大的國家或文化上共通的數個國家?quot;中東研究"、"拉丁美洲研究"、"非洲研究"、"東亞研究"等等)。有了在廣泛的范圍內頗具威信的學術刊物的運作,對單個學者的學術成績和一個學術單位的整體素質的鑒別比較就有了一個客觀的參照尺度。學者個人的招聘、續(xù)約、升遷、獲研究基金、授學術榮譽,最重要的是看他(或她)在這些刊物上發(fā)表的文章之多寡(以及下文將提及的專著)。在經濟學學科,評價各主要大學之經濟系的名次,首要的是看各系教員在這些刊物上發(fā)表的文章之總和以及人均數量(詳見文章末尾表7至表9)。在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對哪些刊物是什么檔次的爭議稍多一些,不及經濟學學科那樣意見一致,根本原因是其他學科對本學科研究方法的合意較弱。不過,即便有程度上的差別,學術刊物的檔次仍是可以排列的,它們的學科規(guī)范功能仍是強有力的。本文一開始提及?quot;不出版就完蛋"就是對這種功能的生動描述。

  

  有競爭就得有市場管理

  

  有些讀者看了以上對英文學術刊物審稿程序的介紹,或許會評論:"把審稿過程規(guī)定得那么煩瑣,如防范大敵,有那個必要嗎?"

  

  應該承認,這一套制度確是有它的明顯的和隱深的成本(代價)。明顯的包括:審稿過程比較長,經濟費用比較大,容易形成專業(yè)八股式的文風格調10 ,等等。隱深的代價包括:對剛畢業(yè)不久的年輕博士們來說,漫長的審稿過程頗不利于他們的求職和升遷,因為研究型的大學11 給予年輕博士們"表現"的時間不會很長,兩三年內沒有象樣的論文發(fā)表,就得卷起鋪蓋走人了。另一項隱深的代價是:主流學派可能會穩(wěn)步確立對本學科的霸主地位,因為審稿過程的每一階段上,主編(協主編)和評稿人都會持續(xù)地用主流學派的"范型"(paradigm)去檢視稿件,誘使或迫使其就"范"。與此密切相關的是,極具挑戰(zhàn)性和叛逆性的或用我們熟悉的說法,極端"反潮流"的文章,便很難在頂級的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因為在這類新論點或異端理論剛出土的時候,罕有嚴謹到能夠"過五關、斬六將",通過那么多評稿人的猛烈炮火而"露頭"。

  

  盡管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有如上的成本代價,比較起來,它仍然是世界上學術界現有的各種發(fā)表出版制度中最公平合理的一種。它著力于在任何人類活動領域里都必須嚴肅對待的壟斷和濫用公共權力或權威的危險,雖然它不可能達到把這些危險降低為零的夢想目標。我稱這樣完美至極的目標為"夢想的",是因為很多人在拒斥一種制度的時候,總是潛意識或無意識地用絕對主義而非相對主義(即"比較而言")的標準來衡量它 。

  

  從一個角度看,專業(yè)、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是checks and balance(對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這一普遍原則在學術界的具體應用。雖然學術研究的成果之發(fā)表出版過程少不了主編(協主編)們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們本人的好惡標準不應該成為判決論文生或死的唯一依據。除了要預防這種判斷力上的可能的偏差,還必須預防"利益的相互輸送"(the exchange of favors) ──約翰先生主持的刊物經常發(fā)表邁克先生的文章,以便換取邁克先生在其它方面的利益報答……如此等等,以及其他。編輯部根本地是應該發(fā)揮中樞調節(jié)的作用,讓作者和他們的同行(評稿人)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蒙著臉(隱名)正面地對撞。幾經對撞,粗礦才能變成精品,盡管碰撞也時時會造成不等程度的傷亡。

  

  從另一個角度看,專業(yè)的隱名外部人審稿制度是市場管理原則在學術界的延伸。我們過去習慣地用"清水衙門"來謔稱學術界(包括教育部門)。這種說法顯然是天真的、膚淺的和極為誤導人的(至少到了20世紀的后期是如此)。前已述及,學術界是一個市場,是觀念的市場──關系到人的名聲、影響、權威;
也是職業(yè)的市場──關系到人的就業(yè)、收入、地位;
它同時還是通向其他重要的市場的橋梁──政府部門和工商財界的很多位置,競爭者若有學位、著作和專家的頭銜,就會享有優(yōu)勢 。《戰(zhàn)國策·秦策一》云:"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而當代的學術界(不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則已經成為既是爭名(無形資產)之處,亦是爭利(有形資產)之處。既然是市場,就得有市場管理,否則,這個市場就會像商品市場一樣,競爭沒規(guī)則,壟斷利益集團肆意操縱,內部交易成風,假冒偽劣盛行,最后導致劣幣驅良幣的狀況。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便是管理學術界這個特種市場的重要規(guī)章之一。

  

  "行規(guī)"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這種嚴密的(當然不完善──世界上沒有完善的東西,完善的物事只存在于天上和夢中)審稿制度,在英語學術界也非一日建成。目前能夠達到本文所描繪的那種高度嚴謹水平的,多半是那種全學科共通的主要刊物,主辦單位多為全國規(guī)模的或國際范圍的全學科學會。它們會員眾多,資源充足。這類刊物怎么辦,對整個學科的發(fā)展影響巨大。這些學會本身是通過民主程序建成的,學會成員有意愿也有相當的影響,使全學科刊物起到"公器"(the public instrument)的作用,防止它們淪為某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私器"(中國人常常把后者美其名曰"同人刊物")。雖說它們還達不到給各個學派提供完全平等的發(fā)言的機會,但大半時候不至于偏差過大、積重難返。每年一度的全學會大會要改選學會的領導機構和主要刊物的主編、協主編職務,每屆大會之前刊物主編要公布過去一年里稿件處理的情況和統計數字。這些制度化的壓力,還是能夠起到明顯可見的制衡作用的。

  

  專業(yè)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在全學科共通的刊物上實施得比較穩(wěn)定、比較嚴格,除了以上列舉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規(guī)模"要素。在規(guī)模比較小的學科分支或區(qū)域研究領域里,專業(yè)刊物實施上述的審稿制度,往往就不那么嚴謹,出偏差的時候顯著地多一些。在這些規(guī)模比較小的范圍內,從業(yè)者人數較少,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同事關系乃至親屬關系,都有較多的可能涉及到。同理,冤家對頭也容易碰上。這些友敵親疏關系越是較多地涉及到,公正的制度就越是難以建立和執(zhí)行。由于人數少,相互之間比較熟悉,即使把一篇稿件中所有關于作者身份的信息都刪除,評稿人仍有可能從稿件的選題和行文風格上猜到誰是作者。若兩者之間有特殊的友敵關系,對稿件的評論就易失之公允。

  

  同樣道理,由于范圍小、人數少,編輯部在實踐中往往會對"回避"原則打很大的折扣。主編或協主編按規(guī)則不應該親手處理與自己有特別關系(同事或親屬)的作者的來稿。這種程序性的權力頗為關鍵 :若主編(協主編)為了特別地幫忙或為難某一作者,就會有意識地把稿件寄給作者的鐵哥鐵姐或生死對頭去評審,其結果當然就會大不一樣!

  

  為了減緩這種"利益沖突"(a conflict of interests),近年來已經有幾家學術刊物明確預告投稿人:作者可以在來稿附信中提出,"不希望本稿件由某某人評審,因為本稿直接批判他(或她)的觀點"云云。在這種情況下,按規(guī)則辦事的主編(協主編)就會把稿件寄給中立的學者去評審。

  

  另一種減緩"利益沖突"的規(guī)則是:編輯部收到甲的來稿批評乙的文章;
該稿經過評審后,夠格發(fā)表。編輯部在發(fā)表前,把稿件寄給乙,問他(或她)是否有回應批評的文字。若有,批批評和回應兩文將同時刊出。這樣就使提出批評的一方慎重其言,因為反批評與你的文章并列昭示公眾。這個過程公正透明,促進?quot;道理越辨越明"的良性互動。

  

  信"制度",不信"自律"

  

  學者并非圣人。當代學術界人士(無論是西方的還是東方的)與當代的工商界人士或政界人士相比較,并不具備道德上的天然優(yōu)勢。缺乏有效的制度的規(guī)約,任何一界人士都可能濫用落入自己手中的資源(包括權力、公信力、機會)。如果沒有阻抗之聲(counter-voice),這種現象就會自得其樂地蔓延。這在任何社會里均是普遍規(guī)律。

  

  舉一個例子。美國政治學界的一位Lucian Pye(中文名字"白魯恂"),發(fā)表過許多文章批評亞洲的政治文化型態(tài)和權威觀念。但是他的研究方法有嚴重的缺陷,基本上不做堅實的經驗研究和實地調查,很多一概而全、大而化之的結論都缺乏實在證據 。而且,白魯恂這位西方人士還認為近代以來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領土的侵占和對中國人民的統治不應該受到中國人的強烈譴責,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是誤入了歧途 。

  

  對于白魯恂那種印象主義式的研究方法和為殖民主義開脫的西方霸權政治取向,別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人們當然有理由指望他會以正常的態(tài)度──開放和寬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類學術之爭。因為對于多數的西方學者來說,學術爭論乃是研究工作的常態(tài)?墒牵佐斺䥇s非常容不得學術批評,甚至不惜以蠻橫無禮、憑空臆造的方式來對待學術上的不同見解 ,其態(tài)度不亞于他所描繪的那種"很壞的"亞洲式的authoritarianism(通譯為"威權的"、"權力主義的",筆者譯為"專權的")。

  

  這個實際例子說明,有些成天撰文頌揚"民主、自由、平等"和批判"東方專制主義傳統" 的西方學者,也可能會顯露出他們所抨擊的那種東方專制心態(tài)──如果在他們活動的范圍內缺乏周全的制度約束的話。倘若所有的英文刊物都奉"批評文章和應答文章并列刊出"的規(guī)章,白魯恂這樣的學者可能就會慎重收斂得多。

  

  哪里缺乏周全有效的制度,哪里就不能長期維持公平的競爭。沒有制度("他律"),"自律"是靠不住的。

  

  學術出版社的審稿程序

  

  介紹過學術刊物的審稿制度后,就比較容易介紹學術出版社的審稿制度了,二者大同小異。

  (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第一個不同點是:不象論文,所有的書稿都會被要求修改,即使是首輪評稿后出版社立即接受了它。

  

  第二個不同點是:"隱名"更多的時候是單向而不是雙向的,即評稿人的名字對書稿作者隱匿,但作者的名字不對評稿人隱匿。我揣摩,這大概是因為書稿與論文稿厚薄相差太巨,對書稿很難要求把一切"暗示"作者身份的信息刪去(比如作者自己以前的研究過程和已經發(fā)表的作品)。有些出版社主編會給外部評稿人一個選擇(這通常是在書稿被評審和被接受出版的決定作出以后):你愿意不愿意把你的名字透露給作者?若愿意,就透露;
若不愿意,就永遠地隱去。

  

  第三個不同點是:出版社會給外部審稿人一點物質報酬,比如少量的錢(幾百美元)或出版社的購書券。若審稿人接受購書券,其價值就比現金多一倍,可以用這購書券在該出版社購買任何書籍。評閱一部書稿費時甚多,付一點物質報酬也是合情合理的。

  

  英語世界與中文世界的出版社聲譽排列幾乎是相反的。在中文世界,最受敬重的學術出版社通常都不是大學所附屬的出版社。而在英語世界,最受敬重的學術出版社基本上都是大學出版社。名牌大學的出版社之編輯委員會的顧問們來自名牌大學的教授隊伍,可以對各學科的過去、現在和下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提供專家意見。名牌大學可以出資補貼本校的出版社,以使它們較少地受制于市場的壓力,有能力出版全世界只有幾百人才會讀和買的專業(yè)書籍。

  

  英語世界最受敬重的大學附屬的學術出版社不足十家,通常被稱為the prestigious university presses。它們是(排名不是太嚴格,因為不能作數量化的比較):劍橋大學出版社(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建制于1534年);
哈佛大學出版社;
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
斯坦福大學出版社。

  

  劍橋大學出版社有一個總部(英國劍橋)和兩個分部(美國紐約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其中以劍橋總部和紐約分部(稱作"北美分部")的審稿程序最嚴,故"最受敬重"的是指它們這兩部出的書。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分支太多,以英國的本部和北美分部(位于紐約)的審稿制度為足夠地嚴格,故"最受敬重"的是指這兩個分部出的書,并不無條件地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分部審批的出版品。簡言之,你的審稿程序越嚴謹,學術界就越看重你的出版品。

  

  除了以上七家大學出版社,美國的Basic Books(基礎書局)、Free Press(自由出版社)、 Norton & Company(諾頓出版公司)、英國的Basil Blackwell(布萊克維爾出版社)和Polity Press

  

 。ㄕ纬霭嫔纾┮步洺3霭娓咚降膶W術書籍。

  

  中文世界的狀況

  

  在五個中文社會里(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迄今為止,臺灣知識界(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在建設學術發(fā)表制度上做得最為認真,效果也最醒目。這顯然要歸功于至少兩個因素的綜合起作用。第一,臺灣到西方(尤其是英語國家)留學的人員既早又多,了解國際學術界的慣例。但是,僅僅這“觸媒”還不夠,因為從人口基數來說,由香港和新加坡赴西方的留學者所占的比例更高。因此還必須有第二條,臺灣知識界的中國文化根基雄厚,是以中文作為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主要工具。他們選擇的不是"語言轉軌"(從使用中文轉向使用英文進行專業(yè)活動),而是"體制轉軌"(把學術期刊從傳統的"同人刊物"的模式下解放出來)。

  

  1997年1月至1998年2月期間,臺灣的科學發(fā)展委員會資助了一項對廣義的歷史學學術期刊(共44種)的評比工作 。這項工作的宗旨是"建立學術的公正秩序,提升學術研究的水準"。評比的方式和技術指標對我們力圖辦好中文學術刊物的所有人,都有寶貴的參照作用。評比所依據的標準(100分制)分為兩大類,"形式條件"占20分,"實質條件"占80分。

"形式條件"又細分為九項:"期刊名是否中文英文齊全?""期刊目錄是否中文英文齊全?" "期刊編輯委員會人名是否公開載于刊物?""刊物是否每期刊載撰稿須知?""期刊有無附載作者、主題或篇名的索引?""作者的單位之中文英文名稱是否齊全?quot;"每篇論文是否有中文英文的摘要?""中文英文的關鍵術語是否齊全?""刊物上的所有論文格式是否一致?"

  

  "實質條件"細分為五項:"稿件評審制度如何?""刊物的編輯委員會如何構成?""每份期刊發(fā)表的論文被他人引證的次數?""稿源是否來自本單位較少而來自外單位較多?""論文得到外部高層次獎的次數?"

  

  這項期刊評比計劃對學術刊物是否有健全的稿件評審制度予以特別強調,把理由講得簡明透徹:

  

  稿件評審制度是期刊編者、學者專家和本計劃顧問公認最重要的 條件,決定了期刊品質的高低。健全的評審制度,必須公平、穩(wěn)定、 客觀:公平是指對所有投稿者都同等待遇,不會因人而異。穩(wěn)定是指 具有一套能夠傳承的作業(yè)流程,不會因為編輯的更換而動搖?陀^是 評審應力求公正,減少諸如人事糾紛等非學術性因素。我們將之歸納 四點:1、審稿流程必須明訂。2、審查人應以兩位或兩位以上為原則。3、外部評稿人應有一定的比例。4、以退稿比例作為查驗的參考要件之一。

  

  對于為什么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發(fā)展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術刊物的發(fā)表制度,并據此來評比各家期刊,為它們打分數排名次,評比委員會的報告說得動情而達理,可圈可點:

  

  期刊排序不是要分你甲我乙。期刊是衡量學術水準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排序的目的在于通過指標的整頓,以促進學術的健康發(fā)展。

  

  〖臺灣〗史學界發(fā)展的期刊理不理想,凡在這圈子內的人皆可自己判斷,不必贅言。別的學科(尤其自然科學)也多認為歷史學科沒有什么學術秩序和學術標準,這是相當傷感情的指責。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捫心自問,有沒有標準?我們應該理性客觀地檢視我們的史學期刊──這個很能反映學術實況的園地。這是史學期刊排序的目的,關系到所有的史學同仁。我們要人家看得起,必須先自我要求,對〖臺灣〗其他學科固然如此,對海外的同行亦然。

  

  如何衡量期刊的高下?答案似乎很簡單:含有較多較好的論文的,就是較好的期刊;
好的編者除學術成就和公正性格外,他(或他們)還要敢于負責刊登好的論文,拒絕不好的論文。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有些好的論文被拒諸門外,而不好的論文卻登堂入室。對這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我們希望,排序可以在某一程度內加以揭露,而且可以設定一些制度上的標準加以匡正……〖制度〗是達到公平、穩(wěn)定和客觀的工具。

  

  其他的中文社會也開始出現有心人來著手"建制"的艱難工作。據筆者所知,香港從1993 年起,創(chuàng)辦了按照國際評稿慣例來編輯出版的中文學術刊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半年一期)。從2000年起,另一家中文刊物《香港社會學學刊》也開辦了,先試出年刊,然后出半年刊。

  

  不過,在香港發(fā)展高水平的社會科學中文期刊,道路崎嶇。原因之一是在150年的殖民主義統治時代,英文至上,中文受歧視,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的主要用語是英語,這個歷史慣性的深層力量是巨大的。原因之二是,香港人口基數小,從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者總數少,這就限制了中文稿源。"規(guī)模經濟"的邏輯在"觀念生產"系統中也照樣起作用。

  

  在中國內地,也有過按照國際學術慣例來開辦高水平的社會科學期刊的嘗試。在筆者的記憶里,大約是1980年代初期,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提議:應該仿照《中國科學》,辦一家《中國社會科學》期刊,著力向世界推介高素質的研究成果。筆者的一篇論文《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fā)展觀"概覽》于1982年秋季投給該刊,編輯部將打印稿分送給三位資深學者評審,提出意見,反復修改后,于1983年第三期發(fā)表。直到第二年春天這篇論文獲得首屆"中國社會科學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時,筆者才知道那三位評審人是誰。

  

  遺憾的是,當初設定的那種比較嚴格的審稿制度,并沒有鞏固下來和推廣開去。將近20 年后的今天,中國內地數百家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期刊,基本上還停留?quot;同人刊物"的辦刊模式之中。

  

  小結: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

  

  羅馬就是這樣建起來的!

  

  在任何一個社會的任何一個領域或行業(yè)里,制度建設都并非易事。在我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界建立研究產品(research output)的發(fā)表制度當然不會是例外。但是,這項制度必須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來,要力爭在為時不遠的將來(五年左右的時間內),在少數幾家學術刊物上,初具型構。因為,這項制度說到底,是學術研究產品的品質鑒定和管理的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學科里,研究產品的品質多半可以用數理模型或精密儀器來鑒別,或者可以通過實際操作來檢驗。而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里,絕大多數的研究產品都不大可能經由這種精密技術過程來鑒別品質的優(yōu)劣。于是,論文和專著的發(fā)表過程,就成為這些學科里鑒定、控制和提升研究產品品質的主要工序。沒有公開、公正、嚴格的文稿評審程序,學術競爭一定不會公平地和良性地進行19 ,學科的整體水平一定會原地踏步甚至衰退。因為撰寫高品質的論文專著所付出的成本代價要高得多;
如果低水平的論文專著一樣可以順利地發(fā)表出版,人們就不會去費時費力費錢地琢磨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

  

  以中文寫作論文論著的學者們要想自己的研究產品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就必須采納國際學術界通行的學術發(fā)表規(guī)則。我們在忿忿地磨墨揮筆反駁西方學術界對我們中文作者?quot;歧視" 之前,首先要理性地思考他們的"歧視"有多少根據?這樣,我們就能把基于偏見的歧視與有根有據的輕視區(qū)分開來。經由后者(有根據的輕視)找到自我改進和提升的途徑,最終理直氣壯地拒斥前者(基于偏見的歧視)。

  

  將近20年來,我們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者們寫了汗牛充棟的文字,竭力鼓吹"制度建設",闡發(fā)"中國的改革缺少了制度化這一基本建設就不能穩(wěn)步持久地前進"。此言不虛矣!那么,就讓我們在自己的活動領域里著手制度的建設。

"這里是羅陀斯,就在這里跳躍吧!這里有玫瑰花,就在這里跳舞吧!"

相關熱詞搜索:你敢 中文 丁學良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