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感悟
發(fā)布時間:2017-02-1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水滸感悟篇一:讀水滸有感
讀《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端疂G傳》它真實的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它以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一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于造反,勇猛地向統(tǒng)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清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另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 蓋獻計,智取生辰綱,要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
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坏谌喂ゴ蜃<仪f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huán)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玲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奇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史。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起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于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xiàn)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水滸傳》記述的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伯,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把忠、義兩個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忠,即是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也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
,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另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聞風喪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fā)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滿腔熱血,
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xù),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圣”。
《水滸傳》畢竟是寶藏,不斷地研究會有不斷地收獲。讀了《水滸傳》,不論從那個方面,都讓我受益匪淺。
水滸感悟篇二:讀《水滸》有感
讀《水滸》有感
在《水滸》中令我最最難忘的就是小說中的第二回《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當中的人物“花和尚”魯智深最令我敬佩。他路見不平﹑俠義肝膽﹑嫉惡如仇﹑同時也應證了歌曲中的歌詞。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位大英雄。
喜歡《水滸還有其他的原因。《水滸》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將,還有一些其他人物,就有幾百人之多。如: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脾氣火爆的李逵、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的武松,有勇有謀的林沖……他們形象鮮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頗具神采。
同時《水滸》的結構也很有特點,小說環(huán)環(huán)相扣,頭序眾多而線索分明。并且《水滸》也通俗易懂,與其他的文言文作品不同,使用的是古白話文,作者將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繪聲繪色。這也表現(xiàn)了作者施耐庵的語言功力。
在人們的眼中,“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造反”者都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妖魔鬼怪。但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水滸》就是反其道而行,為那些所謂的造反者樹碑立傳、歌功頌德,使他們千古流芳。到了如今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也不能將他們忘懷。作者并渲染他們豪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壯舉,是他們成為讀者心目中了不起的大英雄。他們是正義的化身,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凈化了大宋那腐敗的社會風氣。還有好漢們造反也是迫不得已的,他們都是被逼無奈才鋌而走險、“犯上作亂”的,這恰好也印證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梁山好漢最讓我敬佩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義”字當頭!傲x”字寫出來很容易,只需要輕輕的三筆就可以完成,而做出來,我
看就像李白的詩中所描述“難于上青天”。但是,梁山好漢卻做到了這一點,朋友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了“義”字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流盡自己的血液,恐怕“上刀山,下火!睂λ麄儊碚f,都是小菜一碟。而我們可以想想當今的社會,“義”字當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人想必少之又少。這就讓我想到電視劇《小兒難養(yǎng)》中女主角所說過的一句話:“朋友就是用來出賣的”,F(xiàn)在那些所謂的“哥們”,沒有存在過一點點義氣,只是能有福同享,而不能有難同當?shù)木迫馀笥,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攀比、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不惜出賣自己的朋友。他們只不過是我們人生中匆匆的過客,就像一朵朵浮云,一顆顆流星,轉瞬即逝。正所謂“人心隔肚皮”,要想結識真正的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誼,這就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就如俗話所說的一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當然,我們同時也要認識到,由于時代的局限,這部作品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如濫殺無辜、歧視婦女等封建糟粕,這需要我們加以鑒別和摒棄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使人明理;讀書,可以拓寬人們的視野;讀書,可以讓心靈可以得到凈化;讀書,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讓我們珍惜光陰,努力刻苦學習,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當我們年邁時,回憶起這人生的一幕幕,不會感到遺憾和后悔。
讀書,是每個智者一生的追求。
水滸感悟篇三: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
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 暑假中無意翻開《水滸傳》,不禁感慨萬千?? 今天我們不談“行者”武松景陽岡英勇打虎,不談“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不談“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談談那出名又不出名、勇敢又不勇敢、孝順又不孝順的“黑旋風”李逵。 名 正如書中所說,李逵,生來黝黑,憨厚魯莽,雖是個“大粗人”,卻也是個性情中人。他與宋江、戴宗和張順不打不相識,《黑旋風斗浪里白條》這個場面活靈活現(xiàn),也是《水滸傳》中令人記憶深刻的一面,時常在腦中浮現(xiàn)。他雖是英雄,卻也離不開現(xiàn)實的壓迫,不平等,讓他一步步走向公平人性的梁山泊。他似乎并不是那種典型的英雄?墒侵蟮慕萁俜▓、沂嶺殺四虎無一不體現(xiàn)出他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 其實,李逵就是那一種低調不求名利卻又處處散發(fā)著豪邁氣概的人。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向他學習,雖然外表有些不修邊幅,但內心卻充滿了正義需要伸張,充滿了熱血需要噴發(fā),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雖豪邁,卻不張揚,不拘小節(jié),懂得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只是沉穩(wěn)做事。這種人既讓人喜愛又讓人敬佩。 忠 對朋友忠心,在梁山好漢中,李逵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當初江州劫法場,就注定了他與這些英雄們之間的情義。他不顧自身的安危,英勇地憑著自己為兄弟們殺出一條血路,一聲粗氣喊出,一把兵器揮出,一身鮮血濺出,一把汗水灑出,他,不畏官兵,不畏生死,為了自己的兄弟在所不惜。勇敢可以說是他的代名詞。 但是所有這些英雄事跡,在那個時代卻屬于對朝廷不忠不孝,說他勇敢又不勇敢,并不是他與朝廷作對所以不勇敢,而是他不敢將這些事跡告訴母親聽而撒謊所以不勇敢。其實這也是善意的謊言,怕嚇到母親,也并不是逃去梁山泊,而是去投奔梁山泊,他依然是那么勇敢無畏。 我們就應該像李逵一樣,做一個無畏惡勢力的人。面對不平等和仗勢欺人,我們就應該勇敢地站出來懲惡揚善,不要害怕其他的一切,相信自己,戰(zhàn)勝對手。與朋友要坦誠相見,困難時期雪中送炭,成功時期共享年華,足夠講義氣,但也要分清是非,錯誤的事不應該去支持,而要及時制止,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朋友,惹人喜愛的朋友,發(fā)自內心的朋友。 孝 古以來,就有人說,忠孝兩難全。似乎是這樣的,李逵對朋友義氣,就不得不欺騙母親,對母親孝順,就不能及時投奔梁山泊,只能做一介匹夫草草一生,始終不會有什么作為,荒廢了一身武藝。李逵似乎不孝順,他違背了母親的意愿,當了人們口中的“梁山賊”,還害得哥哥險些受牢獄之苦,但他似乎又很孝順,為了母親的生命安全冒死也要回老家接母親一起去梁山泊過好日子,怕母親生氣還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沂嶺殺四虎也體現(xiàn)了他對母親的愛之深。我認為,孝,李逵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典范。他成功地做到了忠孝兩全。 沂嶺上四虎許多獵戶都戰(zhàn)敗而歸對它們無可奈何,使這些老
虎為所欲為橫行霸道,李逵卻在喪母的悲痛中輕松地解決了四虎,為母親報仇雪恨。 可見,孝心的力量是偉大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并傾其所能地為我們的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欠他們的不是一點點,需要學會感恩。我們也要珍惜每一段時光,與父母好好相處,不要等到再也不能與他們相見了再來懺悔懷念,已是回天無力。李逵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雖然有些極端,卻也深刻地給我們上了一課。孝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 名,忠,孝,這些我們在現(xiàn)在與將來都勢必會遇到,但是不能過于重視,也不能過分輕視。我們需要淡泊名利,懷著赤膽忠心,對朋友坦誠相見,并及時孝敬父母親人,像李逵一樣,做一個真英雄。讓人喜愛,也讓人敬佩。
相關熱詞搜索:水滸 感悟 水滸傳感悟300字左右 讀水滸傳的感悟水滸 感悟 水滸傳感悟300字左右 讀水滸傳的感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