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討厭中餐 別讓老外討厭我們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車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二十一 20多年前中國人出國時惹人煩,因為我們露窮;現(xiàn)在出國還讓人家煩,因為我們顯富。 我們露窮時是真窮,窮得連衣服都買不起;我們顯富時其實沒那么富,只是比以前有點錢而已。不要忘記,窮和富都是相對的概念,盡管我們的GDP總量已經(jīng)名列世界前茅,但在人均收入上仍然處于很低的水平,不僅歐洲,就連非洲都有許多國家高過我們。所以說,我們的富裕,沒有什么好顯擺的。
再說了,我們常常是拿相對富裕的自己比相對貧窮的西方人,而且還保持著貧窮時的行為方式和處世態(tài)度,在這一點上不如西方。西方的富人活得體面,窮人也活得體面。
窮得遭華僑冷眼
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開始大批走出國門時是真窮。出國的錢都要專門去中國銀行領,到國外后支出統(tǒng)一管理,個人口袋里只有零錢。西方世界商品琳瑯滿目,讓國人又好奇又眼饞。我當時不僅沒有錢買,連問質地都不知道怎么問,只好通過櫥窗逛店(window shopping),飽個眼福。
到了華人開的店,終于可以說中文了,又是同胞,忍不住到處問價,可又不買,頂多是問半天就買幾美元的小紀念品。現(xiàn)在回想起來確實挺招人煩的。印象特深的是,當時海外同胞而非西方人尤其煩我們這些中國大陸來的窮鬼。
我第一次到紐約是80年代中期。在唐人街買東西,我用普通話問價,同胞用廣東話回答,我根本聽不懂。他們那種愛搭不理、嫌貧愛富的勢利態(tài)度讓我很不舒服。我同事出差香港,也有類似遭遇,后來對我提及此事時說,本來就憤世嫉俗的他心里油然產(chǎn)生收回香港的決心!
國人富裕后很快學會了消費西方名牌,卻常常引來懷疑的目光,因為假的東西在國內太多了。我的一位朋友當了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副總后,有一次吃飯時穿了一套名牌西裝,筆挺筆挺的,引來一片贊揚聲。我故意問他那牌子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得意地說是真的,這件西裝花了好多錢。另一位朋友則在一旁揶揄道:關鍵是現(xiàn)在人不一樣了,當大官后氣魄也大了,穿了假的別人也會認為是真的;沒當大官時則不一樣,穿了真的都被人認為是假的!
富得讓西方人側目
富裕的中國人集體出行,到了巴黎團購。去高檔店買東西時大聲喧嘩,旁若無人般擠在一起,讓法國人側目。于是他們干脆成立了中國部,專門請了巴黎的華人在那里導購退稅,方便了游客,也是為了把中國人隔離開,免得影響商店的生意。我專門去巴黎“春天”和“老佛爺”店看過團購的場面,熙熙攘攘一片中國人,弄得在高級商店購物卻根本沒有高級的氣氛。
多年前日本游客多,也不講法語,法國人也設立了日本部為他們團購提供幫助。但日本人安靜得多,又相互謙讓,讓法國人很受用。
中國人在國外餐館吃飯時也會像在國內一樣大呼小叫,以為能把服務員指使得團團轉,隨叫隨到。其實那是不可能的。西方的服務員都很在意自己的尊嚴,他們愿意提供服務,他們就是干這個的,但他們希望與食客平等相處。西方食客都是以眼神和隱蔽的手勢讓服務員注意到,他們就會自動走過來。如果大叫幾次,那他們可能就會故意裝聽不見,把你晾在那兒。法國的服務員尤其如此,他們甚至不在意你給不給小費。
富裕的國人還好故意露富,東北人稱這種行為叫“的瑟”。我的一個遼寧朋友告訴我,她的一位女朋友吃飯時和男友吹了,就是因為后者付錢時特意將萬元一疊的大鈔掏出來,再從里面抽出幾張付賬。結果那位女士就不再理他了,因為他太“的瑟”。中國人在海外也“的瑟”,認為自己付錢了,就應該享受到想要的服務,結果卻適得其反,被人嫌棄。
當然,有時國人“的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制度上的原因。國內銀行在賣外匯時常常不愿意給零錢,只給大鈔。出國的人也不愿意帶零錢,以為整錢方便攜帶,結果關鍵時候買不到東西。我認識的人就有拿200歐元大鈔買幾塊錢紀念品,結果遭到冷遇。法國人借口找不開,其實也是怕遇見假幣,而他們又沒有像我們那樣無處不在的驗鈔機和千錘百煉識別真假的過硬本領。面對幾元錢營業(yè)額的損失和百元假鈔的風險,權衡的結果很簡單:寧可選擇不賣。
前些日子在巴黎“老佛爺”店里發(fā)生了一件歧視中國人的事。一對中國游客的大額現(xiàn)鈔被售貨員誤認為是歐元假鈔,售貨員不僅侮辱了他們,還叫來警察把他們送進班房。
留學生的困惑
出國的觀光客有錢卻時常遭遇歧視,而出國的留學生也會受到排擠。十年前美國的大學就有人提議限制中國學生的人數(shù),美國人綠卡抽簽也將大陸出生的中國人排斥在外,但是他們卻不限制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數(shù)量。這幾年英國人也有這種傾向。
英國泰晤士報前一段有報道說,英國一些私立中學開始對中國留學生設限,以免影響英國家長送孩子入學的意愿。根據(jù)英國私立學校協(xié)會的統(tǒng)計,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從2000年的數(shù)百人增至現(xiàn)在的2345人,加上香港的則達到8652人,占整體外國學生的40%,遠超過位居第二的德國人(1888人)。
而許多學校不希望中國學生超過全?倲(shù)的10%,以便保持英國傳統(tǒng)。有的學校已經(jīng)竭力將中國學生的數(shù)量減少一半;有的則計劃將中國人限制在15%~20%。盡管對不少私立學校來說,中國學生已成為其經(jīng)濟命脈。
當然,也有的國家對此不以為然,還加大力度吸引中國留學生。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就將吸引中國留學生當成支柱性產(chǎn)業(yè),要學習澳大利亞,因為澳大利亞按人口平均是吸引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我讀過一份加拿大做的關于中國人出國留學的調查報告,才知道教育出口的概念。以我們經(jīng)商人的角度,狹義的出口是指產(chǎn)品和服務被實質性地輸出到國外,進口是指產(chǎn)品和服務被實質性地輸入國內。教育出口則是廣義的,指吸引有錢的外國學生到自己國家學習和消費,雖然產(chǎn)品沒有出國,但外匯卻流進了國內,就跟真的出口效果一樣。
圣約翰是加拿大東部的一個小城,十多年前我去那里時,我們幾個中國人是僅有的有色人種。我喜歡運動,在游泳池里游泳時看到的是白花花的一片――當?shù)厝硕际莵碜詯蹱柼m的移民后裔。可是去年我到那里的大學參觀時,在走廊上碰到的學生用漢語回答我的問題;參觀教室時,發(fā)現(xiàn)教室里一半以上是亞洲人,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大陸。雖然是一個臨海又花團錦簇的校園,但畢竟是一個不知名的學校,十年前一個中國留學生都沒有,現(xiàn)在卻有300個來自中國的學生在里面學習。
不過,那里的留學生也是魚龍混雜,有的認真學習,有的則拿父母的錢買了當?shù)刈詈玫呐苘嚩碉L,一天能吃兩張罰單,讓當?shù)氐睦先A僑覺得很丟人,他們辛苦打拼的形象被這些紈绔子弟給毀了。
國人也煩自己
中國人之多,滿世界都可以見到。國人還喜歡扎堆,相互間競爭。紐約最好的公立高中叫史岱文森,有3000名學生,位于曼哈頓西南角的哈德遜河畔,和金融中心毗鄰。考入這個學校是許多中國移民家庭為自己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制定的目標。可是,他們的孩子進入這個名校后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中國人的孩子太多了!
因為它幾乎成了一個中國人的學校!3000名學生中有一半是中國血統(tǒng)。這些學生在各個學校都成績優(yōu)秀,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考試殺進這個紐約州最好的中等學府后,沒料想?yún)s有進人大附中的感覺,因為競爭對手全是中國人!一些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甚至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因為他們到國外追求的就是一個西方人的世界,坦白地說,是一個白人的世界。
為此,有的家長將孩子送到遠離華人的地區(qū),甚至上私立學校。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講,他女兒去了曼哈頓北部的私立學校,原因不僅是學校好有名氣,還因為學生都是白人,只有兩個華人學生,其中一個是他女兒,另一個雖然是華人面孔卻是被美國白人領養(yǎng)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只有他女兒是受中國傳統(tǒng)熏陶的。在這樣的學校中,中國的孩子反而容易出類拔萃,也容易在高中升大學時被好的學校錄取。畢竟,華人占半數(shù)的名校,好學生太多了,華人學生之間自相殘殺就會損失很多機會。而那些名校――比如哈佛、耶魯,一般不會從一個學校里大量招生的。盡管擇優(yōu)錄取,但分散招生也一直是他們的傳統(tǒng)。
“不讓老外煩我們”,目的不是為了取悅老外,而是自己修身養(yǎng)性,潔身自好,讓老外從心里佩服我們。實際上,提起中國人五千年的文明,沒有老外不由衷贊嘆,但是近代史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們尊重中國文化卻不尊重中國人!這說明了什么?
1890年時,美國教士史密斯在上海英文報紙上連載“中國人的德行”系列文章,把中國人不守紀律、沒有公德、說話不算數(shù)的種種缺點暴露無遺,曾轟動一時,讓世人以為中國人就是這樣沒有教養(yǎng)。一百年后的今天,重新成為世界上最大經(jīng)濟體之一的中國,在精神文明上究竟有多少改進?
一位臺灣朋友和我說起他們對日本的復雜情結后講了一句讓我記到今天的話:日本人要賺臺灣人的錢,卻又瞧不起臺灣人!同胞們的教訓我們不要忘記。
敬請關注下期系列之二十二:
公開原則和保密規(guī)定
相關熱詞搜索:別讓 老外 討厭 別讓老外討厭我們 別讓我討厭你 別讓我討厭你英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