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守望老濟南]濟南李銘是混子嗎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老舍先生對濟南的描寫是經(jīng)典而貼切的。如今,濟南老城已經(jīng)被林立的高樓和繁華的商業(yè)街包圍,卻仍舊安靜而鮮活地存在著。
李銘就是這樣一個對濟南老城懷有深厚感情的濟南人。18歲那年,李銘進入濟南市博物館從事考古工作,到如今,他已經(jīng)從事了30年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
文保大癡
1997年3月,濟南市組建了文物工作隊,李銘任工作隊副隊長。成立之初,文物工作隊只有四五個人。憑著對考古工作的熱愛和對文物保護事業(yè)的責任感,李銘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了工作。
文物隊組建以來,配合基本建設(shè)工程和打擊破壞、盜掘地下文物活動搶救性發(fā)掘了多處古墓葬,其中較重要的如歷下區(qū)七家村宋代墓地、歷城區(qū)大官莊金泰和元年壁畫墓、平陰縣西山古墓群、章丘市洛莊漢墓,還對華陽宮古建筑群進行了保護性修復(fù)。1998年,濟南市文物工作隊更名為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熟悉李銘的人都說他是“文保大癡”。他說自己越了解濟南,就越想呼吁大家保護濟南的老街區(qū)、老建筑。對于考古這項工作,他也是越做越熱愛。“考古工作雖然充滿艱辛,但它帶來的愉悅感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2003年,在對古巷縣西巷進行考古發(fā)掘的過程中,李銘憑經(jīng)驗推測這里可能出土有確切年代的文物。如果是這樣,將對縣西巷年代的確認和研究濟南古城的歷史變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結(jié)果,在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滿是泥巴的青石板,用手觸摸感覺有些粗糙。用清水一沖,他眼前一亮,“大宋”二字赫然入目,接著又看到了“開元寺”三個字。石碑名為“開元寺修雜寶經(jīng)藏地宮記”,碑是北宋熙寧元年所刻,這樣就證明了歷史上的開元寺就在現(xiàn)縣西巷南部。李銘說當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
當然,考古工作也隨時充滿危險。有一年的大年初四,大型古墓被盜,李銘趕到現(xiàn)場,二話沒說,腰上系上繩子拿著手電筒和相機就進入了盜洞。古墓的土質(zhì)是流沙性質(zhì),隨時有坍塌的可能。李銘說,后來想起來覺得后怕,畢竟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但后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文物保護工作中。
另類解讀
1962年,李銘出生于濟南市寬厚所街。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南人,他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說不出的熱愛。三十年工作經(jīng)驗以及對大量專業(yè)書籍的研讀,讓李銘對濟南有了更深刻、更不同于常人的理解。
在他看來,濟南市有著別的城市無法比擬的特色:歷史悠久,有8500-9000年的歷史;建城史在全國排在前列,大約4600年的歷史;有兩城,一是古城,二是商埠城,這在中國是極少見的;濟南的泉水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用來生活和使用的;濟南的泉水和古城長期和諧共存,形成了濟南獨有的人文和自然風景;濟南的名士文化也是這個城市的一大亮點⋯⋯
對于濟南的特色“山泉湖河城”,李銘也做出了另類解讀:濟南的山很有靈氣,不僅南部有多座名山,如佛惠山、黃石崖、千佛山、玉函山,還有被稱為“三山不見”的鐵牛山、灰山、歷山;濟南的泉不僅僅是七十二名泉,還有很多尋常百姓家里的泉眼,被稱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濟南的湖是由泉水形成的湖;對于河,李銘覺得小清河和護城河更是具備濟南特色;泉相連的是河,護城河、小清河連接泉、湖和大海,濟南的河古時可行船通海,在內(nèi)陸城市中少見⋯⋯融山、泉、湖、河、城一體的獨特自然風貌共同構(gòu)成了泉水文化名城。只要一說起濟南,李銘就顯得格外認真和熱切。
影像記錄
工作之余,李銘最大的愛好是拍照。和大多數(shù)攝影愛好者的不同點在于,他不過多講求攝影藝術(shù)效果,而是更重視對拍攝對象細節(jié)的定格。進入一個古建筑,他總是每個角落拍個遍。因為此,他拍攝了大量照片,家里電腦的硬盤也從最初的40G擴大到現(xiàn)在的250G,為的就是以影像的方式留住老濟南。
建筑大師貝聿銘說:“我們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來去匆匆,但城市是永遠存在下去的!崩钽懹X得,一個要永遠存在下去的城市,是需要有自己的歷史的。而記錄著歲月滄桑的老建筑,就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記錄著濟南歷史的老建筑,則是泉城的靈魂。
因此李銘的鏡頭里,更多的是濟南的老建筑、老街區(qū)、尋常胡同、尋常人家⋯⋯他曾經(jīng)帶著妻子和孩子尋訪濟南老城,在七彎八拐的胡同里穿梭自如,家人驚詫于他對老城的熟悉度,更驚詫于濟南還有如此美好的景致。事實上,李銘已經(jīng)把濟南老城的古街區(qū)、古院落走了95%上。一有時間,他就帶著相機上老城走走拍拍。
從最初在考古基層工作到現(xiàn)在成為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的所長,李銘說身份的轉(zhuǎn)變并沒有影響他對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的熱愛。相反,他覺得身份的轉(zhuǎn)變更有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近兩年,他先后出版了《濟南老建筑尋蹤》、《泉城古韻》兩部專著,還被很多地方邀請去講課。每到一處,他必定宣傳保護老濟南,他也希望發(fā)動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老濟南。
Li Ming: Keeping Watch on Jinan
In 1962, Li Ming was born in Kuanhousuo Street in Jinan. As a native of Jinan, he loves his hometown so much. When he was 18 years old, Li Ming started archeological work in Jinan Museum. He has been engaged in arch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work for thirty years. In these years, he has researched and read lots of special and ancient books and gained deeper insight into Jinan.
From doing the grass-roots work at the beginning to now becoming the director of Jinan Arch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Li Ming has always loved the arch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work. He thought that his change of identity has been very favorable to developing the work of cultural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he wrote two books―Trac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Jinan, and The Ancient Charms of Jinan. In addition, he goes to many places to give lectures on protecting the old Jinan. He hopes to mobilize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work together to protect Jinan.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濟南 守望 李銘 李銘:守望老濟南 濟南豬肉串李銘照片 濟南李銘是混子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