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的代價主角李璐 [背叛的代價]
發(fā)布時間:2020-03-0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少年時期,我看《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對呂布這個人物既喜歡又憎恨。他在白門樓上被曹操下令處斬時,我并未感到扼腕痛惜?串(dāng)時的情形,呂布似乎仍有一線生機,曹操向來唯才是舉,招降納叛的事情他做起來總能順順溜溜、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沒什么為難,他確實想把呂布收留在帳中效力,呂布則巴不得投靠一位新主子,從此混個出人頭地。情況之所以當(dāng)場惡化,是因為劉備懷揣著陰暗心理,不愿讓曹操如虎添翼,他的讒言拿捏極準(zhǔn),意思是呂布這人反復(fù)無常,從前他拜丁原和董卓為義父,尚且忍心背叛他們,殺害他們,又怎肯為你曹公竭忠效命?與其養(yǎng)虎貽患,還不如防患于未然。這話一出,曹操渾身燥熱,呂布性命休矣。呂布被拖出去砍頭時破口大罵劉備是忘恩負(fù)義的卑鄙小人,全然不念及自己當(dāng)年轅門射戟,為他排憂解難的舊恩。這會兒劉備側(cè)身站在一邊,他理虧著呢,自然是罵不還口。呂布死于劉備的讒言,依照血酬規(guī)則,這是背叛的代價,他不想付也得付。三國時,不少文臣武將都改換過門庭,曹操并不忌恨這一點,只要那些叛臣降將不曾殺害舊主,便朝天打個哈哈,稱許對方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大家的臉面都好擱。最典型的例子是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也沒找他的茬兒,徐庶中郎將的官兒照做,俸祿照領(lǐng),曹操日理萬機,有不少軍國大事等著他斟酌定奪,才懶得去琢磨部下心里都想些什么,惦記些什么,他從來都不作興搞什么“狠斗‘私’字一閃念”。
背叛的代價可高可低。晚清時,太平軍大將李秀成向曾國藩的湘軍投降,都已經(jīng)嘔心瀝血寫出了長篇招供狀,仍難免一死。問題是曾國藩怕什么?曾國藩害怕李秀成到了北京,在慈禧太后跟前講出湘軍如何如何貪婪殘暴,這樣一來,湘軍將士必將人人危懼。于是,曾國藩索性殺了李秀成,殺掉一個太平軍“叛徒”,世人也許會感到疑惑,卻絲毫不會表示同情。明清交替之際,叛臣洪承疇做過清朝大將,鎮(zhèn)壓了江南義軍,殺害了愛國英雄黃道周、夏完淳等人,后來又鏟平了吳三桂的巢穴,功勛不可謂不大?伤篮,史館循例為之修傳,康熙皇帝敕令將他貶為貳臣,實際上新主子打心里厭棄和瞧不起這位變節(jié)者。洪承疇終于為自己在崇禎十四年松山戰(zhàn)敗后所作的生死抉擇付出了名譽掃地的代價。比起拋頭顱灑熱血,這個代價既可以說低,也可以說高,中國人歷來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一個人死則死矣,若名譽上留有漂不白的污跡,后人就將永久蒙羞,為社會大眾所不齒。
在西方,最著名的叛徒是猶大,“猶大之吻”相當(dāng)于“出賣”的同義詞,猶大的名字早已成為叛徒的代稱。在許多人看來,猶大為了30塊銀元就將耶穌出賣,并非耶穌只值這么點錢,而是猶大只值這么個價。從《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透露的信息看來,猶大完全是中了魔鬼的奸計,只不過他悔悟得有些遲緩。他想將那30塊銀元退還給祭司和長老,且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可是那些惡人豈肯善罷甘休?他們出語嘲諷猶大:“那與我們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擔(dān)吧!”猶大把那30塊銀元丟在圣殿的地板上,心懷愧疚,出去找根繩索吊死了。
一個人處在進(jìn)退兩難的困境里,他的可利用價值是他能夠活下去的資本,他的背叛行為則使這種可利用價值變成轉(zhuǎn)賬支票,為新的主子所據(jù)有。
東西方的道德鐵律均譴責(zé)叛徒,毫無通融的余地,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叛徒的危害性極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變節(jié)者既然可以出賣舊主,也完全可能出賣新主。若將這些不安定因素放在軍隊,放在政府,放在公司,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不會變成定時炸彈,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毫無疑問,叛徒在變節(jié)之時已喪失安全感,茍且偷生于惶恐和絕望之中,他們既怕新主猜疑,又怕舊主報復(fù),整日杯弓蛇影,風(fēng)聲鶴唳。因此叛徒將提前進(jìn)入活的煉獄和地獄,內(nèi)心受盡猛火油鍋的煎熬。背叛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要不然,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那么多忠臣烈士寧愿引頸待戮,閉目受死,也決不變節(jié)投敵。
(據(jù)《領(lǐng)導(dǎo)文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背叛 代價 背叛的代價 背叛的代價免費完整版 背叛的代價全文閱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