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高滿堂 高滿堂:編劇要站在民眾之肩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在中國編劇界,高滿堂毫無疑問是一個響當當?shù)娜宋,?987年推出《竹林街15號》以來,二十余年間高滿堂先后創(chuàng)作了五百多部(集)電影和電視劇,像《家有九鳳》、《抉擇》、《錯愛》、《闖關東》、《天大地大》、《北風那個吹》等,無不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感人的生活細節(jié),斬獲了無數(shù)獎項。觀眾愛看他編的劇,尤為有意思的是,就連趙本山也在小品《拜年》中對其“頂禮膜拜”了一番:“東頭老高家,把門第一家,三間大瓦房,我爹高滿堂,外號高大毛子!”
2011年1月,北京、山東、天津、河南四家衛(wèi)視聯(lián)袂播出了高滿堂創(chuàng)作的大型工業(yè)題材大戲《鋼鐵年代》,再次掀起了一股“高收視、高分數(shù)、高評價”的熱潮,這部反映歷史的片子,在如今都市情感、偶像劇情風靡的電視劇市場中,向觀眾展現(xiàn)了不同的風骨,點燃了人們心中那片原有的中國豪情!
文學青年,知青村里講故事、寫劇本
高滿堂,祖籍山東平度市大澤山,1955年生于遼寧大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
少年時的高滿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影――十里八鄉(xiāng),但凡有電影放映,他必會瞞著父母偷偷跑去“捧場”。而且,回來后還自己搞起了“土電影”:他把一伙玩伴招攏在一起,把透明的玻璃紙放在小人書上逐頁描下人物的影像,然后關閉門窗,左手攥著手電筒,右手捏著玻璃紙,一聲得意的“開始”,墻壁上就投射出清晰的“場景”來,再配以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的“臺詞”,儼然就是在“放電影”。
天長日久,高滿堂在把玩伴們哄得崇拜有加的同時,也極大地鍛煉了自己口頭創(chuàng)作故事的能力。這樣,當后來他響應毛主席“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為”的號召,積極插隊到偏遠農村進行勞動時,就有了一個難得的展示才華的機會――收了工,吃罷飯,漫漫長夜無事干,大伙兒慢慢變得焦躁,而高滿堂就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我給大家講故事吧,多少解解悶兒……”于是,從“神探狄仁杰”到“福爾摩斯探案”,高滿堂把全村的知青逗引得如癡如醉,以至于只要一聽到收工的鑼鼓聲,大伙兒立刻就會從各自的田壟里跑出來,一路嚷嚷著:“哎,快點,快點,趕緊吃了飯聽小高同志講故事嘞!”很快,一傳十十傳百,附近村里的知青都知道“有個叫高滿堂的,特能講故事”,紛紛趕來“蹭聽兒”。講故事講出“名氣”之后,就連幾十里外的公社領導也親自過來盛情邀請了:“小高呀,公社準備辦場匯演,你來寫段山東快書吧!庇谑,從山東快書到天津時調再到新金大鼓,以及自己壓根兒就不了解的各類小話劇,高滿堂趕鴨子上架似的挨個兒寫了個遍,個個語言到位,故事飽滿,廣受好評。這下子,高滿堂樂了,愈發(fā)地熱愛閱讀與寫作了。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高滿堂考入大連師專。為了圓心中的文學夢,他選擇了中文專業(yè),并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堅持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很快就寫出了短篇小說《后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高滿堂將稿件寄給了《海燕》雜志,沒想到第一次投稿就被采用了――責任編輯還配發(fā)了點評:“小說文筆清新細膩,顯示了作者的才情!”而且,此后不久,赫赫有名的《小說選刊》和《小說月報》分別轉載了這篇小說,從而使得高滿堂美美地露了一把臉。
大學畢業(yè)后,高滿堂被分配到了大連市五十一中學,過起了一邊教書一邊寫作的生活。
“首吃螃蟹”,《竹林街15號》引爭論
轉眼之間,幾年過去了。高滿堂寫小說寫出了名,被破格抽調進大連電視臺創(chuàng)作中心,成為一名專業(yè)編劇,這一年是1983年。
一躍跳龍門,滿心皆歡喜。年輕氣盛的高滿堂,這時多少有些“眼高手低”起來:不就是寫電視劇本嗎?有啥難的?于是乎,一陣“躁動”之后,高滿堂忙不迭地捧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本――《荒島琴聲》。只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部僅上下兩集的電視劇在全國各地電視臺播出之后,立時招來罵聲一片:“哎喲,這是啥片啊?狗屁,垃圾,牛屎糞!”這下子,高滿堂蒙了,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走出家門――怕被人認出來后遭謾罵。也正應了“知恥后勇”的老話,在家閉門思過了一陣子之后,高滿堂終于總結出自己失敗的關鍵原因:《荒島琴聲》是按照故事而不是依照電視劇風格寫的,所以在拍成電視劇后畫面和內容很不協(xié)調!
認識到這一點,高滿堂開始潛心研究起電視劇本的寫作來。
1987年,高滿堂一番鏖戰(zhàn),片長六集的《竹林街15號》橫空出世。
《竹林街15號》講述的是一群住在一座普通的舊樓房宿舍里的農村紡織女工的人生遭遇和愛情波折。高滿堂在該劇中大膽地涉及了頗為敏感的“第三者”話題,堪稱“國內第一個”。因而,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一經播出,立時在全國掀起了軒然大波,各種聲音此起彼伏。那一段日子,高滿堂一度十分郁悶,躲在家里不愿出門。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小小編劇,竟然寫了一部婚外戀題材的電視劇,以后還咋在這個圈里混?直到電視劇翻來覆去地播出了幾遍之后,高滿堂才敢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門,誰知還沒走出多遠就聽見有人扯著嗓子喊開了:“哎喲喲,這不是《竹林街15號》的編劇嗎?高――滿――堂!”高滿堂渾身一激靈,掉頭就想跑,卻聽到那個人跟著又喊了一句:“嘿嘿,還別說,寫得真不賴,寫得真不賴!”這時候,高滿堂才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不再對《竹林街15號》耿耿于懷了。
自然而然,《竹林街15號》作為敢于直面現(xiàn)代婚姻不和諧的電視劇,在一下子就讓數(shù)以萬計的男女老少觀眾結結實實記住了“吃了熊心豹子膽”的高滿堂之余,也為高滿堂贏得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個全國大獎――“飛天獎”。
“述說悲歡”,《闖關東》獲褒獎
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高滿堂這個“半路轉行”的門外漢,在經過《從夏到秋》、《停泊十天》、《小樓風景》、《斷續(xù)濤聲斷續(xù)雨》等劇的磨礪之后,很快就裹挾著深厚的藝術積累和灑脫的風格脫穎而出。
1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高滿堂來到海邊吹風散心,目睹一處造船廠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心中突然有了不吐不快的沖動,回來后就嘗試著創(chuàng)作出了反映大連造船工人生活的主旋律電影《大海風》。不想電影一公映就引起不小的轟動――先是寥寥數(shù)行的片頭詩“天邊有一片藍色的乳汁,那是母親眼里滾出的詩,那是大海,那是祖國,那是一輪噴薄欲出的紅日”瞬時傳遍大街小巷,繼而,該劇一舉斬獲了1993年的“五個一工程”獎和1994年的“華表獎”特別貢獻獎。
嘗到了甜頭,高滿堂愈發(fā)賣勁了,索性把關注對象徹底轉向了普通老百姓,從此創(chuàng)作如魚得水、似鳥入林,一部部飽含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宛如井噴一般:1996年,《午夜有軌電車》;1998年,《抉擇》、《突圍》;1999年,《飛來飛去》;2000年,《相依年年》、《咱那些日子》;2002年,《遠山遠水》;2003年,《家有九鳳》、《大木匠》;2004年,《錯愛》;2006年,《守望幸福》;2007年,《;丶铱纯础贰@些劇搬上熒屏后,無不因既反映了時代主流意識又入情入理而收到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不但捧紅了一大批影視明星,而且收獲了一大把獎項。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有著“平民大戲”之美譽的《家有九鳳》在全國熱播時,收視率穩(wěn)步飆升,最后一舉創(chuàng)下了超過炙手可熱的韓劇大片《大長今》的驕人業(yè)績。
一連串大氣磅礴、氣韻非凡的作品,使得高滿堂迅速成為中國編劇界響當當?shù)娜宋,但他既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見好就收”,而是繼續(xù)高屋建瓴、不斷積累、尋找時機、蓄勢待發(fā),于是就有了被譽為“平民史詩”的2008年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的開年大戲《闖關東》的出世。
《闖關東》講述的是山東一戶人家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xiāng)“闖關東”的故事。為什么選擇這樣的題材?說來甚是有意思。有一段日子,高滿堂寫作之余總愛“抱著電視”悠閑娛樂――不承想,從頭到尾把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看了個遍,心里慢慢地失落起來:偌大的央視,電視劇卻沒有咱遼寧的位置!結果,就是這句感嘆像催化劑一樣,竟使他憋足了一股狠勁兒,誓要弄出點兒名堂來!
很快,高滿堂就有了寫作《闖關東》的靈感:“說來,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闖關東到大連的,我從小就是聽著闖關東的故事長大的。因而,對于‘闖關東’,我從心底里有感情……”就這樣,尋根的潛意識被完全調動起來之后,電視劇《闖關東》誕生了――定位:小人物成為大英雄;時間:從清朝末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人物:以主人公朱開山復雜、坎坷的一生為線索,穿插朱開山的三個性格迥異、命運不同的兒子在關東路上遇到的種種磨難和考驗,包括土匪、官兵、土豪、鄉(xiāng)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癮君子、礦工等各色人物陸續(xù)登場,給山東大漢制造各種各樣的困難;寫作:既不按正劇寫(那樣會非常呆板),也不側重傳奇(那樣藝術品位就不會太高),而是在市場劇和正劇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結合點,即把傳奇搭在歷史的肩上,既有正劇的藝術性,也有相當?shù)膫髌嫘院涂煽葱浴?
就這樣,長達五十二集的鴻篇巨制《闖關東》在高滿堂的傾情打造下,最終以壯闊的視野、恢弘的氣勢閃亮登場,播出后立時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全國掀起收視熱潮,并且創(chuàng)下了人不分南北、地不論東西的收視奇觀――對此,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高度評價《闖關東》,稱其代表了中國電視劇制作的最高水平;人民日報副刊發(fā)表題為《電視劇〈闖關東〉:百年傳奇輝映民族精神》的文章,評價《闖關東》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電視劇佳作。
金牌編劇深入生活找素材
有人在研究了高滿堂的作品后指出,高滿堂編的電視劇之所以是高收視率的保證和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墨@獎“種子”,關鍵在于它“用真實的生活去‘還原’生活的真實”。
這話不假,二十余年來,高滿堂創(chuàng)作的四十多部電視連續(xù)劇幾乎涵蓋了中國近百年來每一個巨大歷史轉折時期的百姓生活,從起初的《竹林街15號》到后來的《大海風》、 《家有九鳳》,再到現(xiàn)在的《闖關東》、《鋼鐵年代》,都是以聚焦和關注底層的小人物為主,劇中到處都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感人的生活細節(jié),同時以歷史跨度大和反映社會變遷見長,因而包括楊亞洲、高希希等在內的著名導演往往都是翻完劇本就立刻決定與他合作了。
有人納悶了:一樣的題材,一樣的故事,為什么過了高滿堂的手就能獲得滿堂彩?然而,有誰知道,一連串成功的背后,高滿堂經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辛苦?為了寫好一部作品,他常常需要遠離親人,或跋山涉水,或忍饑挨餓,只為了搜集和尋找第一手的資料和素材。比如,為了寫《遠山遠水》,他跑到故事的背景地貴州,一待就是幾個月;為了寫《家有九鳳》,他足足觀察了四年,才梳理出一堆可用的故事;為了寫《大工匠》,他在工廠里斷斷續(xù)續(xù)體驗了近三年的生活;再比如,為了寫《突圍》,他背起行囊單騎走寒冬,半路上發(fā)病暈倒在地,最后被一位好心的老鄉(xiāng)搭救回來,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才緩過勁兒來;為了寫《天大地大》,他只身前往黑龍江山邊的小村莊,尋訪當年的民間抗日英雄,這才整理出了大量真實的歷史資料;為了寫《闖關東》,他橫跨黑、吉、遼、魯四省,行程七千多公里,采訪了上百人,搜集了大量的珍貴資料;為了寫《闖關東中篇》,他又從黑龍江上路,從西到東,一路挖掘了開拓團的故事,記錄下各地的民俗風情……雖然苦累,但他樂在其中,正如高滿堂說的那樣:“只有經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生活的載體,寫作起來才得心應手。普通老百姓構成了歷史的主體。關注民生,聚焦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的追求,構成我創(chuàng)作的主線。因此,編劇一定要站在民眾之肩,關心他們,與他們溝通、交朋友,這樣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藝術精品來自于真實的生活,高滿堂的成功也正是如此。
“我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要寫出別人沒有認識到的東西’。這種理想一直在召喚著我。我實際上為這個一直在奮斗著!币苍S,就是這個理想,激勵著高滿堂一步步地登上了電視文學藝術的頂峰,創(chuàng)作出了精彩絕倫的作品!
。ㄘ熑尉庉/金 翎)
相關熱詞搜索:站在 滿堂 編劇 高滿堂:編劇要站在民眾之肩 著名編劇高滿堂 高滿堂編劇的電視劇
熱點文章閱讀